如何利用反链整理笔记?以及反链模块可能需要的功能

本贴最后更新于 52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渤澥桑田

请问大家如何使用反链整理笔记?有没有比较细节的工作流的分享?

我看到一些在反链面板拖拽笔记来整理的方法,感觉这里有两个问题。

  • 所有反链混在一起,不知道哪个整理过哪个没整理过
  • 所有类型的反链混在一起,如下面的两组链接,一个是核心概念,一个是延伸的概念。我认为可以给他们打标签,比如#是一种,#子概念
    • 状态转移函数表述的是一种[[有向图]]
    • 图可以分为[[有向图]]和无向图
  • 前一个概念是不会出现在图论相关的知识网络的,类似于编程,图论在这里是核心域,其内部的常青笔记卡片本身一定不会依赖于图论相关的应用,但可以通过反链查看调用。

双链笔记就是一种知识图谱,知识图谱就是一种有向图,一个双链是有向图的一条边,那么给边也可以打标签。

我理想的是为思源笔记添加这样的功能

  • (核心)为每条边打标签,反链提及面板可以根据标签来分类,筛选。
  • (核心)可在反链提及面板或反链引用所在处方便地打标签。
  • (附加)可在关系图中显示标签,一些特定标签(以及继承他们的标签)可以像 UML 绘制软件一样自动布局(如父子关系就父在上子在下)
  • (附加)可选根据间隔重复时间排序

对于双链笔记/常青笔记我的一个思考:双链笔记的一个问题是其不强调结构化,文档树和标签都是双链笔记概念以外的附加产品。结构是生长出来的,那么结构最终还是需要的。结构是多样多元的,UML 系列是结构的理想表示方法。如果能在 PlantUML 里面插入反链,我觉得比类似 Obsidian 的自由白板还要好。

我觉得知识管理与软件工程很像。MOC 的知识结构文档就相当于软件的某个设计文档。软件是多元立体,动静结合的系统,一个文档只是他的一个切面。通过各个切面,视图,我们可以看到软件与知识体系的全貌。而每一篇常青笔记就是经过测试的单元库,每一篇发表的文章就是对知识的验收测试。写笔记的过程就是敏捷开发软件,不断重构,演进,重组概念的过程。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4827 引用 • 102126 回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1.如何使用反链面板

    就是通过拖拽整理,在整理的时候不要全拖到当前文档再整理,因为这样会堆在一起,整理起来很累。而是有整理的想法了,挨个拖拽,慢慢整理。

    2.反链混在一起

    反链从面板拖拽到当前文档后,在原有文档是不存在的了,是剪切不是复制,并不会混乱

    3.反链混在一起

    这个是你在 DN 流程里的一个技巧可以解决,我是用如下方式,首先每一条内容正链到对应文档,然后这条内容,会先声明一个主题,也就是你说的类似标签这样。

    image.png

    这个时候看反链面板就会很舒服,我很容易知道这个反链是干嘛用的,归类到这篇文章的哪个标题下。

    image.png

    4.双链笔记不是一种知识图谱

    知识图谱完全是为了花里胡哨而附加的功能,很多公众号用于宣传而已。

    实际上的 DN 流程、卡片笔记法、双链接,是合并在一起相辅相成的,这里就提到了一个【目录页面】的概念,它主要应用于双链接结构中,承担一部分文件夹的组织功能。

    类似如下,但这种比【文件夹】方式更加的灵活,因为笔记可以同时归类到多种【目录页面】里,从而非常容易查找。

    image.png

    我自己还添加了一个叫《顶级页面》的一个页面,让一些顶层的页面,比如《吃》、《计算机》等等,符合我自身习惯,并且内容之间完全不相关的。这是用于 DN 流程里的兜底。

    假如我新增了一条关于励志的话题,我不知道如何分类,那我就分到《努力》这个页面里,而《努力》这个页面下面其实包含《人生经历》、《人际关系》、《副业》等等吧,这个页面也是个【目录页面】。

    这种架构化的组织非常灵活,而且毫无压力。

    image.png

    1 回复
  • 其他回帖
  • LAD021 via Android

    我决定再研究一下您开发的插件,也看一下代码再来和您讨论 😭 。

    我也一直想开发插件,正好学习一下这块。

  • jerryshen

    如果你觉得双链笔记是一种有向图的话。可以试一下“关系图增强”插件。插件使用说明

    1 回复
  • Achuan-2 2 3 赞同

    双链笔记并没有不强调结构化,只是很多人只关注了 dailynote 笔记法的方便,在意自下而上。你看官方的帮助指南就挺结构化的。完全可以使用文档管理方式,建立父子文档来管理,辅助以双链来引用,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况且,我目前的观点是 dailynote 笔记法是强调输入的无压,减少拖延尽可能快速的把灵感和学习内容记录下来,但它不是说笔记就以块引网络的形式存放下去了。思考是网络式发散的,但信息的传入转化为知识还是需要逻辑去组织的。一定是需要整理的,只是什么时候整理取决于个人需求。软件的知识网络再好看,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脑袋里的知识网络。

    关于博主对反链面板的筛选困惑,对我而言,反链面板记录的都是有很意义的信息。此外,我有每天、每周、每月的笔记整理习惯,会定期把一个概念、一个主题进行整理,所以反链面板的笔记对我而言,在整理前,它是待办事项;整理后,它是我对这一个概念、主题的回忆录,记录过去的理解。所以整理之后就比较少看反链了,筛选的需求也不是强烈。而由于定期整理的习惯,每次整理反链面板堆积的东西也不多。


    有感而发,下面内容是自己近来的一些思考

    我个人使用思源笔记的方法,倾向于使用《打开心智》一书,自上而下的 INKP 法,再结合传递型双链记录一些琐碎暂时不着急整理、有待发现结构的知识和想法。因为对于研究生的我而言,自上而下的提问题、查资料、解决问题,更重要,自上而下的笔记方法对我来说是工作学习有的放矢,有一份地图,知道自己哪些地方已经探索过,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去探索。自下而上的笔记方法对我来说更像是积沙成塔,散步游园式的学习。

    简单介绍下什么是 INKP 笔记法:日常碎片记录在收集箱(I),之后整理为概念笔记(N),笔记标题尽量是一个名词、一个概念,将知识原子化,然后在有联系的主题笔记(K) 里面收集和整理各种问题以及相关的概念笔记,形成自己有组织有框架知识库。P 就是项目 Project,应该借鉴了 PARA 的思路,着重于近期要学习、解决的工作内容,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要积极联系知识体系内的知识,项目完成后,学习到了新的知识,有了新的体会,要及时去完善补充知识体系。

    我使用自上而下笔记法的实践,简单介绍下

    首选,我的笔记文档建立方式。只用一个笔记本来管理个人笔记,笔记本配置是块引笔记位置按月份存放,一般不手动在文档树新建子文档,笔记文档的建立一般只用块引新建,只有像个人主页、日记、块引新建笔记等层级最高的文档会使用文档树建立。双链笔记的好处之一就是支持块引新建文档、很擅长用链接 moc 来管理笔记,所以我摒弃了文档树管理笔记的方式,使用更自由的双链 moc 来管理主题笔记相关文档,这样的好处是:1. 不再去思考笔记存放位置,只管建立笔记就好;2. moc 比文档树更自由,可以随意组织,可以用列表块加超级块排版来管理 moc 笔记;3. 一篇笔记可能涉及多个主题,就会在之后的整理中(我个人会每天、每周、每月整理笔记),也放丢链接到相关的主题笔记里,这样不同主题笔记的组织形式都是非常统一的,都是以链接 moc 来管理。

    对于有方向的工作学习笔记,使用自上而下的方法,建立主题笔记,主题笔记记录工作学习目标计划、参考资料、进展笔记,有方向的逐步推进。在主题笔记新建文档,都是使用块引进行创建。

    工作笔记,比较少使用传递型双链,因为每天内容很多,如果后面再去整理、进行结构化,会非常累,有急事想要快速找也不好找。

    学习笔记,里会有各种概念笔记,比如会记录神经生物学里的海马体、记录机器学习里的交叉验证等等,这里就是要谈双链笔记的另外一个优点了,渐进式笔记。之前社区有人分享渐进式阅读,给书里的人建立概念笔记,在读书过程中,一点点记录这个人的人物关系、性格、经历等信息。但很少有人分享这个方法如何用于工作学习里,其实我认为这点用在科研学习,简直是双链笔记的最大优势!就以神经科学为例,新研究很多,一些基础概念可能会被革新,这时候我建立一个海马体的概念笔记,阅读到有文章提到海马体的新研究,我就进行块引,这样日积月累,海马体这个概念笔记就有很多参考文献,我对海马体的功能、神经编码形式就会很了解。再加上思源笔记的虚拟引用功能——浏览时能自动引用相关的概念笔记,会让概念笔记,即原子化笔记这一方法,上限很高。我在记笔记的过程中,真的感觉自己在搭建个人的 wiki 知识库,你看维基百科里不就是一个主题,里面涉及到的各个概念名词都有链接,组成知识网络,重要结论有引用信息。随着日积月累的渐进式笔记,思源里的知识笔记是完全可以做到 wiki 知识库的样子的

    1 回复
    4 操作
    Achuan-2 在 2023-10-28 12:01:17 更新了该回帖
    Achuan-2 在 2023-10-28 11:53:46 更新了该回帖
    Achuan-2 在 2023-10-28 11:48:35 更新了该回帖
    Achuan-2 在 2023-10-28 11:44:09 更新了该回帖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域名

    域名(Domain Name),简称域名、网域,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 Internet 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有时也指地理位置)。

    43 引用 • 208 回帖 • 2 关注
  • HBase

    HBase 是一个分布式的、面向列的开源数据库,该技术来源于 Fay Chang 所撰写的 Google 论文 “Bigtable:一个结构化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就像 Bigtable 利用了 Google 文件系统所提供的分布式数据存储一样,HBase 在 Hadoop 之上提供了类似于 Bigtable 的能力。

    17 引用 • 6 回帖 • 60 关注
  • 服务器

    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

    125 引用 • 585 回帖
  •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 18 人,于 1999 年在中国杭州创立,他们相信互联网能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小企业通过创新与科技扩展业务,并在参与国内或全球市场竞争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43 引用 • 221 回帖 • 76 关注
  • 酷鸟浏览器

    安全 · 稳定 · 快速
    为跨境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的跨境浏览器

    3 引用 • 59 回帖 • 45 关注
  • Google

    Google(Google Inc.,NASDAQ:GOOG)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公有股份公司),于 1998 年 9 月 7 日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形式创立,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 公司的总部称作“Googleplex”,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Google 目前被公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免费服务。不作恶(Don't be evil)是谷歌公司的一项非正式的公司口号。

    49 引用 • 192 回帖
  • 知乎

    知乎是网络问答社区,连接各行各业的用户。用户分享着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

    10 引用 • 66 回帖
  • V2Ray
    1 引用 • 15 回帖 • 1 关注
  • Outlook
    1 引用 • 5 回帖
  • Ubuntu

    Ubuntu(友帮拓、优般图、乌班图)是一个以桌面应用为主的 Linux 操作系统,其名称来自非洲南部祖鲁语或豪萨语的“ubuntu”一词,意思是“人性”、“我的存在是因为大家的存在”,是非洲传统的一种价值观,类似华人社会的“仁爱”思想。Ubuntu 的目标在于为一般用户提供一个最新的、同时又相当稳定的主要由自由软件构建而成的操作系统。

    127 引用 • 169 回帖
  • Vue.js

    Vue.js(读音 /vju ː/,类似于 view)是一个构建数据驱动的 Web 界面库。Vue.js 的目标是通过尽可能简单的 API 实现响应的数据绑定和组合的视图组件。

    267 引用 • 666 回帖 • 2 关注
  • BAE

    百度应用引擎(Baidu App Engine)提供了 PHP、Java、Python 的执行环境,以及云存储、消息服务、云数据库等全面的云服务。它可以让开发者实现自动地部署和管理应用,并且提供动态扩容和负载均衡的运行环境,让开发者不用考虑高成本的运维工作,只需专注于业务逻辑,大大降低了开发者学习和迁移的成本。

    19 引用 • 75 回帖 • 664 关注
  • AngularJS

    AngularJS 诞生于 2009 年,由 Misko Hevery 等人创建,后为 Google 所收购。是一款优秀的前端 JS 框架,已经被用于 Google 的多款产品当中。AngularJS 有着诸多特性,最为核心的是:MVC、模块化、自动化双向数据绑定、语义化标签、依赖注入等。2.0 版本后已经改名为 Angular。

    12 引用 • 50 回帖 • 503 关注
  • WebSocket

    WebSocket 是 HTML5 中定义的一种新协议,它实现了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全双工通信(full-duplex)。

    48 引用 • 206 回帖 • 298 关注
  • Lute

    Lute 是一款结构化的 Markdown 引擎,支持 Go 和 JavaScript。

    28 引用 • 197 回帖 • 26 关注
  • ngrok

    ngrok 是一个反向代理,通过在公共的端点和本地运行的 Web 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安全的通道。

    7 引用 • 63 回帖 • 644 关注
  • 30Seconds

    📙 前端知识精选集,包含 HTML、CSS、JavaScript、React、Node、安全等方面,每天仅需 30 秒。

    • 精选常见面试题,帮助您准备下一次面试
    • 精选常见交互,帮助您拥有简洁酷炫的站点
    • 精选有用的 React 片段,帮助你获取最佳实践
    • 精选常见代码集,帮助您提高打码效率
    • 整理前端界的最新资讯,邀您一同探索新世界
    488 引用 • 384 回帖 • 6 关注
  • 禅道

    禅道是一款国产的开源项目管理软件,她的核心管理思想基于敏捷方法 scrum,内置了产品管理和项目管理,同时又根据国内研发现状补充了测试管理、计划管理、发布管理、文档管理、事务管理等功能,在一个软件中就可以将软件研发中的需求、任务、bug、用例、计划、发布等要素有序的跟踪管理起来,完整地覆盖了项目管理的核心流程。

    6 引用 • 15 回帖 • 34 关注
  • BND

    BND(Baidu Netdisk Downloader)是一款图形界面的百度网盘不限速下载器,支持 Windows、Linux 和 Mac,详细介绍请看这里

    107 引用 • 1281 回帖 • 31 关注
  • Scala

    Scala 是一门多范式的编程语言,集成面向对象编程和函数式编程的各种特性。

    13 引用 • 11 回帖 • 157 关注
  • jsoup

    jsoup 是一款 Java 的 HTML 解析器,可直接解析某个 URL 地址、HTML 文本内容。它提供了一套非常省力的 API,可通过 DOM,CSS 以及类似于 jQuery 的操作方法来取出和操作数据。

    6 引用 • 1 回帖 • 488 关注
  • React

    React 是 Facebook 开源的一个用于构建 UI 的 JavaScript 库。

    192 引用 • 291 回帖 • 384 关注
  • B3log

    B3log 是一个开源组织,名字来源于“Bulletin Board Blog”缩写,目标是将独立博客与论坛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网络社区体验,详细请看 B3log 构思。目前 B3log 已经开源了多款产品:SymSoloVditor思源笔记

    1063 引用 • 3455 回帖 • 165 关注
  • Linux

    Linux 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 Unix 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 POSIX 和 Unix 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 CPU 的操作系统。它能运行主要的 Unix 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并支持 32 位和 64 位硬件。Linux 继承了 Unix 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951 引用 • 943 回帖
  • Rust

    Rust 是一门赋予每个人构建可靠且高效软件能力的语言。Rust 由 Mozilla 开发,最早发布于 2014 年 9 月。

    58 引用 • 22 回帖 • 1 关注
  • 运维

    互联网运维工作,以服务为中心,以稳定、安全、高效为三个基本点,确保公司的互联网业务能够 7×24 小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51 引用 • 257 回帖 • 1 关注
  • MyBatis

    MyBatis 本是 Apache 软件基金会 的一个开源项目 iBatis,2010 年这个项目由 Apache 软件基金会迁移到了 google code,并且改名为 MyBatis ,2013 年 11 月再次迁移到了 GitHub。

    173 引用 • 414 回帖 • 367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