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某些块自身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块的特殊操作,比如标题块转换标题等级,数据库块有导出 csv,表格块有固定表头等特殊操作,当这些块与列表块或其他块嵌套后,就只显示列表块一个块标,此时,标题想修改等级难以修改,数据库想导出 csv 难以实现,表格想固定表头难以操作。
列表里嵌套标题时,按删除键应先删除标题 - Vanessa 的回帖 - 链滴 (ld246.com)
所以有如下方案建议:在块之间发生嵌套时,将所有块标都显示出来。
列表 + 数据库:
列表 + 表格
由于某些块自身有一些不同于其他块的特殊操作,比如标题块转换标题等级,数据库块有导出 csv,表格块有固定表头等特殊操作,当这些块与列表块或其他块嵌套后,就只显示列表块一个块标,此时,标题想修改等级难以修改,数据库想导出 csv 难以实现,表格想固定表头难以操作。
列表里嵌套标题时,按删除键应先删除标题 - Vanessa 的回帖 - 链滴 (ld246.com)
所以有如下方案建议:在块之间发生嵌套时,将所有块标都显示出来。
列表 + 数据库:
列表 + 表格
1、正是因为笔记软件,这种更偏个人使用的软件,才更需要侧重自定义化,以达到最切合自己的使用舒适度。
比如你的“写味”主题里“隐藏顶栏”、“列表子弹线”、“标题后面的点数指示出标题等级”这三个功能我是非常喜欢的,但我喜欢原来主题的素色,所以只能在需要这些功能的时候切换到你的主题,若是这些基础功能在官方的设置里给个开关进行自定义,那我就不用来回切换,会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说回这个“块嵌套时,显示所有块标的开关”,把它看成是一个编辑页面外观自定义,这就是一个非常基础的开关配置。
所以不是“每个人都以这个理由去增加按钮”,而是思源对一些基础自定义配置的缺失,才使得用户去提出的这些需求。这不应该成为思源回避“开关”的理由。
2、notion 那种交互等,是一种全新的笔记整理“思维”,不是“功能”,是那些有探索精神的人主动接受的,或者说是 notion 主动筛选了这些人,不是 notion 培养的,而那些 onenote 类用户并没有被培养。
3、同步这个问题,我也是相对在线笔记同步方式提出的,你试着把思源“工作空间”和“云目录”对应关系去掉,就会发现同步变简单了。
好吧,我设置个投票,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不辩了。
做为从思源一诞生,使用到现在的人,“用 Esc 选中当前块”的操作我是一直都不知道的,也是想不到的。Esc 键我的印象里一直是“退出、返回、释放”的作用。
做为一个以“鼠标操作为主,快捷键为辅”的使用者,老实说用 ctrl+/ 调出块菜单,我是一次也没使用过。
方法二确实是方便,但在已输入一定数量 # 形成标题等级,接着再继续在句首输入 # 的新数量可以修改标题等级的操作,我也是一直都不知道,我的意识里是需要先删除调旧的标题,才能输入新的标题。
一是设置里的开关的要分门别类,属于编辑器外观方面的放在外观里,属于功能方面的设置放在功能里。
二是这些开关默认设置在一个大多数人习惯的位置,保证大部分用户的开箱即用,少部分高级用户可以自行调整得到更切合自己的编辑习惯。
“培养用户的习惯”的本质是软件主动设定一种习惯,定向筛选了符合软件使用习惯的用户,排斥了不习惯的用户,而非软件培养了用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教育用户花费的成本是巨大的,况且思源还没有达到笔记领域不可替代的地位,让用户捏着鼻子用的地步。
所以思源的用户群体进一步扩大,能自定义出符合自己使用习惯的编辑体验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微软的 office,全球那么多的受众,也是加了很多冗余和开关自定义操作,以适应每个人,而非培养用户的习惯。思源的编辑功能没有 Word 这么强大,远没达到用户设置不明白的地步。
首先“工作空间”这个词就让新用户摸不清头脑,你需要解释,在思源笔记中笔记本不是最大的集合,工作空间才是,工作空间是多个笔记本的集合,同时,思源允许你有多个工作空间。
其次“工作空间”和“云端同步目录”这两个词让用户就很难联系起来。把“云端同步目录”改成“云端工作空间”会好些,这时你只需告诉他,云端工作空间和本地工作空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新建一个云端空间,同步一个本地空间。
最后是操作繁琐。是“工作空间”这个概念让同步变的操作繁琐。思源在建立云同步机制时,就应该在用户层面弱化掉“工作空间”这个概念,直接以笔记本为单位进行同步,点击哪个笔记本同步,就像坚果云那样上传哪个笔记本文件夹。账户是大云盘,笔记本是一级文件夹。(不知道现实不,我瞎想的)
七牛云是国内领先的企业级公有云服务商,致力于打造以数据为核心的场景化 PaaS 服务。围绕富媒体场景,七牛先后推出了对象存储,融合 CDN 加速,数据通用处理,内容反垃圾服务,以及直播云服务等。
Pipe 是一款小而美的开源博客平台。Pipe 有着非常活跃的社区,可将文章作为帖子推送到社区,来自社区的回帖将作为博客评论进行联动(具体细节请浏览 B3log 构思 - 分布式社区网络)。
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社区体验,让热爱记录和分享的你不再感到孤单!
Sphinx 是一个基于 SQL 的全文检索引擎,可以结合 MySQL、PostgreSQL 做全文搜索,它可以提供比数据库本身更专业的搜索功能,使得应用程序更容易实现专业化的全文检索。
VirtualBox 是一款开源虚拟机软件,最早由德国 Innotek 公司开发,由 Sun Microsystems 公司出品的软件,使用 Qt 编写,在 Sun 被 Oracle 收购后正式更名成 Oracle VM VirtualBox。
MyBatis 本是 Apache 软件基金会 的一个开源项目 iBatis,2010 年这个项目由 Apache 软件基金会迁移到了 google code,并且改名为 MyBatis ,2013 年 11 月再次迁移到了 GitHub。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它提倡将单一应用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于服务之间才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构建,能够被独立的部署。
Android 是一种以 Linux 为基础的开放源码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便携设备。2005 年由 Google 收购注资,并拉拢多家制造商组成开放手机联盟开发改良,逐渐扩展到到平板电脑及其他领域上。
Lute 是一款结构化的 Markdown 引擎,支持 Go 和 JavaScript。
C++ 是在 C 语言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通用编程语言,应用广泛。C++ 支持多种编程范式,面向对象编程、泛型编程和过程化编程。
禅道是一款国产的开源项目管理软件,她的核心管理思想基于敏捷方法 scrum,内置了产品管理和项目管理,同时又根据国内研发现状补充了测试管理、计划管理、发布管理、文档管理、事务管理等功能,在一个软件中就可以将软件研发中的需求、任务、bug、用例、计划、发布等要素有序的跟踪管理起来,完整地覆盖了项目管理的核心流程。
Gitea 是一个开源社区驱动的轻量级代码托管解决方案,后端采用 Go 编写,采用 MIT 许可证。
jsoup 是一款 Java 的 HTML 解析器,可直接解析某个 URL 地址、HTML 文本内容。它提供了一套非常省力的 API,可通过 DOM,CSS 以及类似于 jQuery 的操作方法来取出和操作数据。
钉钉,专为中国企业打造的免费沟通协同多端平台, 阿里巴巴出品。
IDEA 全称 IntelliJ IDEA,是一款 Java 语言开发的集成环境,在业界被公认为最好的 Java 开发工具之一。IDEA 是 JetBrains 公司的产品,这家公司总部位于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开发人员以严谨著称的东欧程序员为主。
etcd 是一个分布式、高可用的 key-value 数据存储,专门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保存关键数据。
发布对别人有帮助的原创内容是最好的 SEO 方式。
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
TextBundle 文件格式旨在应用程序之间交换 Markdown 或 Fountain 之类的纯文本文件时,提供更无缝的用户体验。
HHKB 是富士通的 Happy Hacking 系列电容键盘。电容键盘即无接点静电电容式键盘(Capacitive Keyboard)。
Dubbo 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 RPC 远程服务调用方案,是 [阿里巴巴] SOA 服务化治理方案的核心框架,每天为 2,000+ 个服务提供 3,000,000,000+ 次访问量支持,并被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各成员站点。
Java 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是由 Sun Microsystems 公司于 1995 年 5 月推出的。Java 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
记录并分享人生的经历。
React 是 Facebook 开源的一个用于构建 UI 的 JavaScript 库。
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生活包括人类在社会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日常活动和心理影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