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知识管理”“知识体系”和“第二大脑”不是名词

本贴最后更新于 26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东海扬尘

在使用了 Google 和 Wiki 后,第一批学者们发出了如此的赞叹:
这是集全人类之力打造的一本书,而搜索就像翻到了其中一页。

为什么你管理不了知识?

知识就像时间一样,你管理不了时间,时间不接受任何人的管理。

拟定好一份日程表,突发的事情会打乱你的计划、也许你身体突然感到不适?都有可能。

认为自己能管理时间的人往往有一个特征——他们竟然还有时间去管理时间。

把这个特征解决了,问题自然而然的就不存在了......

知识也是一样的,你无法定义什么是知识,对于一个修理工来说,电压电路是知识,开发板芯片是知识,但是那些无聊的哲学和意识形态可能就不是知识了。

但是如果一个修理工退休了,或者突然打算找点业余爱好了呢?比如看点哲学?聊聊意识形态?

那么这些东西突然对他又成了“有用的知识”了。

如果按照这套逻辑去推演,那么最好你买一台拥有 20TB 以上存储的大型台式电脑,然后你就可以把整套 wiki 百科下载到你的硬盘里了。

你“管理”了 20TB 以上的知识,你给它们加链接、打标签、排版、基于它们加工新的数字垃圾......

说真的,这不叫管理,管理是要产生可量化的效力的,而这种个人层面上的管理顶多叫“优化”。

知识体系这个词为什么很脏?

知识体系这种概念,就非常像应试教育里把文理分个科一样,因为需要,所以分割。

还“打造自己的知识体系”,请问这个体系的作用是什么?生产一个用某些特定条件分割后的 wiki?

  • 一条 wiki 树 + 另一条=我个人特色的知识体系

认为自己能缔造某种体系化结构的人,大概是不知道最近 50 年里,人类科技与知识迭代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一种集合 200 人之力研发出的新药,可能上一秒还是救世的希望,下一秒就又被化验成有毒的毒药,每天光是一个细分领域里的新发现与新论文就像雪片一样纷至沓来,每年的 Paper 摞起来能与帝国大厦相媲美......

随着 Ai 的爆发,科研助手的逐渐成型,这一速度可以说在原本的基础上再次加速。

这就引出了终极的问题:

你有多少时间用来管理?

你发现为什么你管理不了知识了吗?

答案是:这项工作还没有自动化。

没有自动化的跟进与整理,意味着每当现实世界发生一次“变动”,比如某本手册里删去了一个原有的章节,或是否定了一个理论。

你就必须更新你的“知识库”,“第二大脑”,“多维表格”。

你必须保证它们是新的,可信的,否则它们的存在意义就消失了。

但是,这就产生了三大消耗:

  1. 创建
  2. 比对
  3. 维护

创建“第二大脑”要花时间,比对“第二大脑”与现实的变化还要一份时间,维护修订它又是一份时间。

你为什么有这么多时间用来管理?

既然你有三份时间拿来做“管理”,那么按照机会成本理论来看。这三份时间能不能投资到更加有用的事情上面去?

我已经很久没有在阅读的时候写过笔记,同样,自从有了豆瓣等网站,我也很少花上 1 个小时来写读书笔记或是书评之类的东西。

我会把不能自动化的事情尽可能的自动化,然后创造出更多的时间,哪怕是发发呆。

对于不能自动化的事情,我一向选择委托(购买服务),或是研究怎么把它自动化。

如果都不能,那我会考虑用它来赚点钱,毕竟不能自动化的东西就意味着稀缺,稀缺就意味着钱......

反思一下自己为什么有那么多时间用不出去,为什么精英总是忙碌的,再结合本文第六段来思考一下。

为什么第二大脑是脏词?

延迟

人脑和身体之间最大可以有 2 秒多的误差。

什么意思呢?如果你状态不是很好,那么你可能脑子下达一个命令,2 秒后你疲惫不堪或是状态不佳的肉体才会行动。

就像打网络游戏时有 1000ms+ 的延迟一样令人感到痛苦。

自己原装的脑子尚且有延迟,而目前人类最便捷的外置大脑——手机,操作起来也是需要时间的。

一个民航客机的机长,遇到了飞机紧急故障,第一时间打开他的手机——他开始查阅笔记,以试图找到应对方法。

你会选择这样一位机长的航班来出行吗?如果是我的话,我会选择退票去坐火车......

你会选择一位对着笔记为你诊治的医生吗?或者我们换个心理医生,患者正期待着他的回应,而心理医生说:“稍等,我查一下笔记。”

把任何一块硬盘称作自己的“第二大脑”都有害而无益,还是放弃这样做吧。

隐性知识

你不一定能写出骑自行车的全部要点和感觉。但你就是会骑自行车。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种通过文本或图片有效教学游泳的方法。

我的朋友是一名火车司机,他有非常多的关于火车操作的知识,但他依然表示:驾驶火车需要高度的“灵感”,什么时候减速,或是脑海中突然闪过的警兆,这些事情依然保持着让新手司机跟着老司机一段时间的教育方法。

只因为它们是“无法文本化的知识”。

你可以在手册上读到关于什么时候该加速,什么时候该减速的知识,但书上没有当你觉得车子“隐隐约约就是不对劲”的时候该怎么处置的知识。书上倒是有写,但看完你还是理解不了——你理解了言语,但言语离现实太远。

到底应该记录什么?

到底什么是真实而又稀缺的?

一张他人拍摄的美丽日落相片,对于你来说,也许没什么价值。

第一,这照片不是你拍摄的,第二,拍摄地你没去过,那里和你没有故事。

但是一张你自己拍摄的家门口的美丽日落,却是对于你来说拥有独一无二的价值的。

不仅是回忆这么简单:

  1. 你真的知道这份数据背后对应的现实是什么样子。
    它是 P 了,还是修了,还是 100% 真实的,唯你能确认。
  2. 它为你召回记忆时提供了物质力量。
  3. 它是别人无法生产的。

这个世界上跟你关系最大的事情,就是你自己做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跟你关系最大的事情,就是你自己做的事情。

这个世界上跟你关系最大的事情,就是你自己做的事情。

记住这句话!

两国总统握手,与你无关;

某某地又火了某种旅游,与你无关;

一份最新的量子力学发现,多半与你无关;

但你自己的经历与亲自要做的事,一定是 100% 和你有关!

在记录自我为中心的数据的情况下,Dailynotes 提供了什么?

当你在 Dailynotes 里记录下一整天的所有可记录的事情:

  • 也许是待办
  • 读书笔记
  • 突发奇想
  • 对未来的规划
  • 内心独白

双链与新技术提供了你日后从它们中挖掘出有效力量的物质基础。

避免“事后诸葛亮偏误”

当你说:“我早知道事情会这样的!”

不妨搜索一下以前的 dailynote,因为你有可能会发现当时你对这件事可不这么看!

“事后诸葛偏误”是人类大脑常见的认知偏差之一,你会认为自己一直以来都这么想,如果没有一些物质力量当做证据,你将永远没有办法修正偏差。

避免“美化记忆”,帮助自己建立正确的认知

你可以整合所有打着【灵感】链接的 daliynote,这样你就能知道自己过去究竟有多少个想法可以被一篇 70 年前的论文干碎......

我曾预言 Bilibili 股票的大跌,并成功在大跌前抛盘。但好巧不巧,当时是所有媒体股都在跌,而我只抛掉了 B 站的股票。

在 3 年后,我跟朋友说:当时我就知道媒体股全都要跌。
朋友回答我:你当时只说了 B 站抛了。
我说:不可能,我预料到全会跌!
朋友翻出了微信聊天记录给我看,我惊讶于:在我大脑的记忆中,我竟然有一段完全不同的、虚构出的记忆!

如果不是这份物质记录,我恐怕至今都还在嘴硬。

一个接口

网络、Ai,已经成为了人类共同体最大的一本“书”。

这本书每天有数亿人在维护,往里面添加新的页面,或是删去一些页面。

个人的力量在群体力量面前,不值一提。

但就像读书人有自己喜欢的书签、书衣和便利贴一样,给自己一个好的接口,一个接入这本大书的接口还是个不错的事情。

我一直把 siyuan 当做一把瑞士军刀来用,可能是读读 epub,可能是防止某些网页丢失,更多的时候它就是个安全性比较高的写作软件。

我并不记录所谓的“知识”,因为知识早已网络化,问一问 ai 有哪些网址可以找到我要的东西,说真的不比按下 AltP 再搞一堆检索条件难多少~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3021 引用 • 92613 回帖
  • 知识管理
    42 引用 • 357 回帖 • 4 关注
  • 阅读
    85 引用 • 242 回帖 • 4 关注
  • 写作
    15 引用 • 62 回帖 • 1 关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有点以偏概全了吧,机长确实不能现场查,但是不是所有人都面临机长的情况,甚至说几乎就没有多少人在大多数的业务中会面临机长这种情况,这个案例也太特殊化了,丝毫不具备参考性。

    普遍情况下的工作、业务等,别说几秒钟查找手机的时间,你就算腾出半个小时来查资料都未必影响进度。何况其实只需要花费不到 1 分钟时间。

  • 其他回帖
  • 是的,我也是这么做的,自上而下辅以自下而上。

    对于一门知识的学习,我绝对是会直接选择一本知识基本完备的书籍、课程等,把他从头到尾学完,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

    之后再去日常生活中,再自下而上,通过接触到的实际经验、官方发布的新文件、新政策不断的纳入 dailynote 中去补充、迭代我现有的体系。

    在某项学科知识已经有完备的知识体系的情况下,不去自上而下,而是搞什么以自下而上,虽然可以很好的培养兴趣,但是仅限兴趣,因为很低效。

  • LoneFireBlossom 1 赞同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存在一个说人话的,由这个地球上所有人共同维护的知识库,那么我完全同意楼主所说的观点。

    但是没有这样的东西。

    即使是维基百科,也有相当多的领域存在严重问题。比如对某些历史事件,着重记录某一方的观点,或者平均的记录比例不等的观点,不记载未经证实的,但实际上极大可能为真的“同学同事微信聊天记录”。比如某些理学工学知识点太过精炼,不说人话,没有引导。

    再比如理学工学的科研论文,如果这些论文本身就尽力用人话去写就好了,可惜没有这个如果。网上可能有这些论文的笔记,但是要么是机器翻译的,要么是他的行文逻辑,他的语言组织,我看不习惯,我要看个五六遍才能读明白他们的想法,那最后还是给我自己用我自己的语言用我自己能看得懂的语言去写明白。

    人类的确是应该有一个说人话,够智能的面向全球几乎所有人类的,有所有人类共同维护的知识库了,起码在不涉密不涉及敏感信息的领域应该这样办。维基百科还没有这个资格。

    但是话又说回来,这样的知识库是没法汇总那些人生感悟,心灵鸡汤,处事哲学,人际交往的东西的。那这种东西起码是要自己简单地维护一下,比如说把网上看到的好的文章的链接保存下来简单做一个索引。

  • 所谓的第二大脑只是一个媒介而已,知识吸取太多,绝对会有遗忘,最后可能模糊成一段句子或者一个关键词,这个知识肯定是不常用的,或者在平时用不到,但是可能在某一刻有很重要的价值,但是想不出来,就能靠关键词在自己的笔记中找出来,可能写笔记就是给自己更深的印象,不至于到需要用到的时候连关键词都想不起来
    我把 SiYuan 当做一个写作软件,还有子弹笔记,用法和 lz 差不多,我觉得现在的绝大部分知识,确实在网上都能找得到,只是找到的时间需要多久
    我学习比较笨,只能靠着烂笔头自己内化一遍,再应用到实践中才能记得住

    不过 lz 那个不能自动化,就是商机,对我很有启发,哈哈

  • 查看全部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