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知识管理丨 P.A.R.A 系统:以行动为导向

或许有人会觉得 P.A.R.A 不是一个笔记方法,因为它太简单了,就是分为工作、学习、生活、归档。

但知识的价值并不体现在它的组织和分类形式上,而是体现在它是否能对与你相关的人或事产生影响实践就是知识的最佳归宿知识必须有利于推进项目,否则便是有害无益的

P.A.R.A 系统并非一个文件系统,而是一个生产系统。它无意为笔记或文件寻找到“完美的存放位置”,P.A.R.A 以目标为导向,以行动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去实践知识,而不是管理知识。

P.A.R.A 告诫使用者,要明确自己有哪些要长期关注、持续精进的专业领域,与随心所欲的兴趣爱好、娱乐活动区分开来,当前的努力应该与长期目标联系起来,鼓励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更重要的工作、生活中,推进目标的实现。而不是不分轻重,忘记目标,把太多的时间花在当下不重要的事情上。

image

什么是 P.A.R.A 系统?

P.A.R.A 系统是由 Tiago Forte 提出的一种管理信息的方法

P.A.R.A (Projects, Areas, Resources, Archives) 的核心理念是将笔记内容划分为四个部分:Projects(项目)、Areas(领域)、Resources(资源)和 Archives(归档)。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如下:

Projects: 你目前正在积极追求的短期成果

  • 特点:具有明确的目标以及有截止时间,结果导向
  • 例子:科创项目、写文章博客、制作视频、毕业答辩,组织亲友师生间的活动,甚至是给恋人的一个惊喜、做旅行计划,都可以是项目。

Areas:你需要长期学习、持续精进的领域

  • 特点:个人专业,我们需要为此不断精进,需要承担责任的专业领域。

  • 例子:举例:统计分析学习、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神经科学基础知识、深度学习、如何用英语写文章

  • Area 和 project 区别

    • 出版书是一个项目,而写作是一个领域
    • 跑马拉松是一个项目,而健康是一个领域
    • 写一个软件是项目,学习编程语言基本语法是一个领域
  • 注意

    • 领域的精进并不取决于你做了多少项目,而是从项目中积累了哪些具体的经验和事实。
    • 虽然“领域”相关的工作一眼望不到边,但仍然不能疏于管理。每个领域都有需要坚持的标准。

Resources:你感兴趣的事情,也是支撑将来 Area 的外部知识储备

  • 特点:一般是兴趣爱好,自己持续感兴趣,但对别人没影响,别人也不在乎的事情,主要目的是在学习工作之余,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即使停下来或者做砸了,也没什么大的问题,因为本来就没有指望它们有什么明确的回报。这些知识的积累或许更令人愉悦,但并非是最高优先级 。

  • 例子:

    • 整理笔记、生活记录
    • 收藏文章、整理金句
    • 在学的兴趣爱好
    • 和 Areas 无关的读书观影活动
  • 注意

    • 个人精力有限,不推荐跨太多领域收集 Resources,这样要么会造成精力分散,要么造成 Resources 坟场。
    • 把 Resources 当做 Area 的基石和养分,不断地为未来的可能性做准备。

Archive:沉寂的内容,但也许对未来有用

  • 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些兴趣爱好会沉寂下来,有些项目会停止,有些领域会结束,这很正常。不必删除与之相关的信息,因为你永远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再次活跃起来。但在这期间,将资源笔记本归档,避免让你的工作空间变得杂乱无章。

  • 注意

    • 不要认为 Archive 是垃圾箱,这是归档。不要吝惜归档,也不要认为归档是垃圾箱。
    • 归档能为创作活动营造清爽的工作空间。历史文件的无序堆积将会大大降低人们的思考和行动效率。暂时将不需要的某些文件从视线和脑海中移除,妥帖地存在随时可供调阅的地方。
    • 记得去归档中寻找过去的智慧,不要重新发明轮子
  • 例子

    • 归档 Project,完成的项目回顾
    • 放信息:个人信息、密码、电器使用说明,简历
    • 年终总结
    • 不再感兴趣的东西

Inbox:P.A.R.A 用于笔记管理,可以添加一个 Inbox 部分,来快速的收集信息,减少判断的成本

P.A.R.A 的内核:以目标为导向,以行动为导向,以结果为导向

你当下的项目列表是什么?有没有哪些事务是你为之操心,却未将其作为项目对待的?

你的专业领域,想要持续精进的领域有哪些?你觉得你现在有达到你设定的专业标准了吗?如果没有,你是否打算启动一个项目、愿意花时间去学习来提高水平呢?

你的长远目标是什么?你目前有为此付出过努力吗?

A project without a corresponding goal is known as a “hobby.” If you’re not committed to or haven’t fully articulated the outcome you want, you must be doing it just for fun.

And if you have a goal without a corresponding project, that’s called a “dream.” You may desire it with all your heart and soul, but without an active project, you are not in fact currently making any progress.

每个项目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如果一个项目没有对应的目标,那么它只是一个随性的活动、无目的的娱乐,或者是别人让你做的事情, 而不是一个为了达成你期待的具体成果而有意设计的项目。

每个目标应该有对应的项目。如果你有一个目标但没有为实现它设立具体的项目,那么这个目标只是一个梦想。尽管你可能非常渴望实现它,但如果没有采取具体的行动,你实际上并没有在向目标前进。

image

P.A.R.A 主张要明确自己有哪些要长期关注、持续精进的专业领域,与随心所欲的兴趣爱好、娱乐活动区分开来,明确哪些方面更重要、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哪些什么方面不重要不应该花费时间,并以项目为导向,切实去行动,取得进展后,将知识输出为实际内容,在实践中获得反馈,将领域笔记进行完善,形成闭环迭代,让知识得以流动、生长。


P.A.R.A 的笔记分类方法是不是太简单了?

Tiago Forte 在他的《打造第二大脑》(Building a Second Brain)一书介绍说,他曾花费了数年的时间,尝试过各种不同的方法,尝试过图书管理普遍采用的“杜威十进分类法”,也尝试过将文件按照日期、主题、类别或是其他各种五花八门的标准加以组织。不过这些方法纷纷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上述组织系统中没有任何一种是与他的日常生活紧密契合的。它们总是让他受困于一系列错综复杂的规则之中,从而挤占了大量原本可以用于其他事务的时间,这就导致了它们的日渐式微。

是啊,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记笔记、整理笔记只是达成目标的手段,是为了更好完成目标。花了大量时间维护一个庞大的体系,收集大量目前无用的信息,管理对自己目前根本不重要的笔记,或许最大的功能是“感动自己”,用体力劳作欺骗大脑:我努力了哦,整整齐齐的视觉效果就是这些笔记最大的职能。可是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并没有因此改善,反而因为维护这个笔记体系,影响到自己的工作效率、学习效率,记笔记甚至变成了一个拖延借口,如果不整理完这些笔记,我就没法工作了(没错,说的就是我自己,我反思)……

P.A.R.A 是一种重行动、轻分类的信息组织法。你不必再根据各种纷繁芜杂的主题乃至二级主题进行笔记分类,而只需要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这条信息放在哪个项目里最管用? ”只要能保证手头上的项目能够获取到足够的资源——什么标签啦、分类啦、关键词之类的统统都不重要。知识的价值并不体现在它的组织和分类形式上,而是体现在它是否能对与你相关的人或事产生影响

P.A.R.A 系统的运作方式与厨房管理物品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厨房里的所有物品都旨在有效促成某一结果——一顿丰盛的佳肴。“Archive”文件夹就像冰柜——将食材冷冻以备日后所需;“Resource”就像食品柜——存放一些水果、零食、酱汁和酒,丰富用餐体验;“Area”就像冰箱——存放近期计划使用或是需要频繁查找的食材;“Project”则像是你把菜肴放在锅炉旁边,准备烹饪。每种食材的存放方式取决于其与目标烹饪菜肴的关联程度

试想一下,如果换作根据食材种类管理厨房:将新鲜的虾、晒干的虾、虾酱、冷冻的虾存放在一起,仅仅因为它们恰好都是虾——有够离谱不是么?然而这恰恰正是大多数人组织文件和笔记的方式——将所有的读书笔记保存在一起,仅仅因为它们都来自书本;将所有的摘抄保存在一起,仅仅因为它们都是摘抄。(其实我之前读书笔记也是都放在一起,现在会更倾向主题式阅读,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阅读相关的书籍,制作主题笔记,而不是每本书做篇笔记,只是把它们放在一起,不建立任何联系)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P.A.R.A 系统并非一个文件系统,而是一个生产系统。它无意为笔记或文件寻找到“完美的存放位置”,事实上,那样完美的分类也不存在。我们总是习惯于拥有一套精心组织的、一成不变的管理系统,希望建立起一套严密的规则,像图书管理的书目编号一样,精确指引着每个项目应当何去何从。然而在个人知识领域,却并不存在这样的指定位置。整套系统会随着人们日常生活的瞬息万变而同步调整和改变。更好的方式是,我们以行动为导向组织信息。但“行动力”的大小也在时刻发生变化,所以我们必须尽可能地缩减归档、分类、标注和维护数字笔记的时间,以免苦心经营最终却白忙一场。

以行动为导向的信息组织方式可以有效对冲人们的拖延倾向。它可以将信息组织工作从一种艰巨异常而又漫无止境的折磨变成一项直截了当的操作,以便你将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更重要的工作中。P.A.R.A 系统将遥远的目标转化为“此时、此地”,它让我们意识到,去行动,如果手头上的资源信息不足,就去收集。

信息组织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推进目标,而非造就某个“笔记学博士”。实践是知识的最佳归宿。这就意味着,知识必须有利于推进项目,否则便是有害无益的

举例来说,假设你发现了一篇关于“英语学术写作”的优秀文章,做了一则详细的阅读笔记,你当然要将它收录进笔记软件当中,

但与此同时,你可能会陷入深深的纠结:明明知道它很有用,但应当把它保存在哪里呢?今后想要查阅的时候还能记得在哪里找么?你的这番纠结很快便会升级为一种选择焦虑。

大多数人可能会将这种文章存放在英语分类的文件夹中。这看上去非常符合逻辑,不过问题在于,英语这一分类过于宽泛而不够实用。想象一下,数周或是数月过后,当你突然需要这条信息时,得花费多少时间才能在一个如此宽泛的主题下定位到当初收录的一篇文章呢?

如果在 P.A.R.A 的系统中,你应该在 Area 文件夹中建立一篇《如何提高我的英语学术写作水平》笔记,将其收录在其中。如果你真的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就应该有意识的积累这方面的文章,将这些文章统统收纳在这篇笔记或者通过双链等手段与这篇笔记建立联系。并在适当的时候,将这篇笔记升级为 Project,真的去实践你学到的知识,去用英语写完一篇学术论文。项目完成之后,根据实践过程中的思考,完善《如何提高我的英语学术写作水平》这篇笔记。

而至于《如何提高我的英语学术写作水平》怎么分类,都无所谓,只要你能保证以后需要能找到这篇笔记就行,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英语学术写作水平究竟有没有提高。

如何在思源笔记中应用 P.A.R.A 系统?

下面只是介绍我个人的笔记法,可参考,没必要照搬,因为我自己也还在逐渐完善自己的笔记方法中。就如前面所说,

知识的价值并不体现在它的组织和分类形式上,而是体现在它是否能对与你相关的人或事产生影响实践就是知识的最佳归宿知识必须有利于推进项目,否则便是有害无益的

再好再先进的笔记方法你用的不顺手,对工作效率没有改进,就没必要用。

只用一个笔记本完成 P.A.R.A 分类

思源笔记的多笔记本体验不太好,笔记本是一个文件夹,不是父子文档,我要管理笔记本下的文档,比如用数据库对 Areas 进行优先级排序,就还得建立一个文档。

所以我只用一个笔记本。在笔记本的一级目录新建 P.A.R.A 分类文档就好,在这些分类文档里对子文档进行管理。

其实你可以当这个笔记本不存在,那么笔记本的一级目录就是各个笔记本。

管理文档链接而不是文档自身

思源笔记对于文档树批量移动文档有点慢,P.A.R.A 里项目完成后要归档,如果项目有子文档,每次移动就要重建索引,很烦。所以我更喜欢用管理文档块引用的方式来管理文档,而不在乎这个文档的实际位置,这在笔记圈被叫做 MOC(Map of Content)。这样对文档的移动、排序也只是调整文档链接的位置,既方便,又快速。也有利这些笔记的复用,但某个项目需要这些笔记,也往里面丢链接就好了。

项目笔记、主题笔记我会选择根据文档树建立。但是项目、这个主题收集的子笔记,我就会使用块引新建文档和页签新建文档方式都统一放在 Notes 文件夹下,按年月分类,不用文档树管理这些文档的分类,而是把这些文档链接到对于的项目笔记、主题笔记里去。

块引新建文档和页签新建文档都统一放在 Notes 文件夹下,按年月分类,需要对笔记本的设置

  • 块引新建文档路径:/Notes/{{now | date "2006/2006-01"}}/
  • 通过页签/Ctrl+N 新建文档的存放路径:/Notes/{{now | date "2006/2006-01"}}/{{now | date "2006-01-02 15:04:05"}}

具体的管理方式

我的文档树如下。

Clip_2024-05-05_12-52-34

Knowledge 主题笔记我是把 Area 和 Resources 合并,不在文档树进行分类,而是选择用管理链接的方式进行分类(见下面描述)

我在个人主页(Home)笔记上用了 P.A.R.A 的分类方式来各个主题进行管理,由于使用链接的方式来管理这些文档,我可以随意的根据重要性对链接进行排序删除、二级分类。

image

思源笔记已经有了数据库,还可以用数据库来管理 Project,Area 和 Resource 笔记,用星级来表示优先级,把当下对自己最重要的主题笔记和项目放在前面进行处理,不过我目前只用数据库来管理 Project。因为主题笔记的排序目前在主页(见上面的图)就可以随意排序了,我暂时觉得没必要用数据库管理。

下面是我建立了一个 TODO 数据库管理 Project,对 TODO 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分为 Work、Area 和 Resource,明确什么是工作、什么是专业领域,什么是不那么重要的兴趣。第一个视图只罗列 doing,如果想做的其他 Project,我会放在 todo 视图。

Clip_2024-05-05_00-28-51

对于归档这个操作,其实在双链笔记中,没有必要非要移动文档到某个文件夹来进行归档,比如我本科阶段的笔记是一个比较大体系的笔记,我会选择移动到 Archive 分类进行归档,但是日常做的小项目,用数据库管理 Project 项目的话,就打上 done 标签,就能完成归档操作了。如果这个项目有价值。可以将这个项目笔记的链接放到某个主题笔记。

P.A.R.A 和 dailynote 笔记法的结合

P.A.R.A 以结果为导向,管理目标,dailynote 侧重自下而上的渐进式积累,两者可以结合。

在 dailynote 中浏览目前的项目计划,可以对当前项目进行任务细分,记录当天的工作计划,逐个完成。完成之后记录自己的反思总结。

当看到一篇很好的文章、学到一个很棒的知识,可以先不管怎么分类,先在 dailynote 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收获,然后再思考这个笔记是领域还是兴趣,属于哪个主题,如果之前没有建立过这个主题,我要不要建立一个对应主题,经过积累后,我可以输出,将来能用上这个知识。

使用 dailynote 有一个注意事项,要面向主题的积累,而不是看到什么信息就记录,反而浪费很多时间,不重要的信息真想记录,只需要简单粘贴,别花太多时间进行重写、排版、总结。

当过去写的一篇文章、做的项目有了新想法,可以在 dailynote 中引用这篇笔记,记录现在的想法和备注。

Ref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3014 引用 • 92573 回帖
  • 知识管理
    42 引用 • 355 回帖 • 4 关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能看看你现在的 home 页面吗,主要想看下 P 那一部分怎么组织的

    1 回复
  • 其他回帖
  • SimonLiang

    初体验 P.A.R.A,目前我的项目、领域和资源、归档全部都在丢在笔记里面了,再用链接放到工作台里面;相较下 A 大你这样都为 PARA 都建立目录,可以给分别给个评价吗?

    1 回复
  • Im552
    该回帖仅作者和楼主可见
    1 回复
  • Achuan-2

    hhh,是的,我也差不多,写这篇文章目的更多的是为了提醒自己,多干活,多精进专业,少逛链滴哈哈哈

  • 查看全部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