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探讨:标签修改成双链形式的可行性探讨

最近用了一段时间的 Logseq,发现两种双链的样式会更加的高效和好用,Logseq 把 # 和 [[ ]] 都统一为双链的形式在写作和 Daily Note 流程中相比思源更容易

思源笔记中的标签更像 Obsidian 的标记。若改成双链形式,会创建新文件。考虑到目前点击标签会进入搜索界面,要同时兼容这两种形式,添加一个 Ctrl+ 左键创建的方式,而单击仍为搜索界面,是我目前的想到的方案,欢迎各位大佬探讨

把标签修改成双链形式

单选 公开 永不结束 30 票
同意修改
80% 24 票
不同意修改
20% 6 票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4055 引用 • 98032 回帖 • 1 关注
  • Q&A

    提问之前请先看《提问的智慧》,好的问题比好的答案更有价值。

    9000 引用 • 41002 回帖 • 129 关注
优质回帖
  • lzuwujx 2 赞同

    赞同。我也是这样用的,思源的标签我只是用来临时做记号,而需要反链、与其他笔记串联的都用双链[[]]。

    所以,标签可以用得很随意,比如一篇文章需要提醒自己再读一遍,我可能打上标签比如"#读第 3 遍”。这样的标签独立于知识空间之外,可以即用即弃,很方便。

  • Floria233 1 赞同

    能做出来就真太好了。

    现在思源的标签,类似于一种集合索引,而思源本身索引太强,一般感觉用不上标签。

    如果能够将标签改成双链,这用法就有点类似于 obsidian 的“空链”,区别于思源现在的“实体链”,可以利用双链式标签,在全库这个最高维度索引,就算关闭掉某些笔记本也不必担心无法被索引到了。

    不过相较于“功能”的实现,我个人更在乎的的是,现在思源自带的原生反链面板, 并不像 logeseq 放置在编辑器下方,而是放置在侧边栏

    这个问题就是:

    1. 点击文档,必然引起侧边反链面板的频繁切换,这个动静太大了,而且人的眼球也会被迫由上下运动变成左右运动,有点干扰注意力(所以我不是集中查看,一般都不开反链面板)
    2. 从直观性而言,放左边感觉也不如放下面直观。
    3. 更不必说,并不是每个文档都带反链,这时候要么始终长期开着反链面板占位置(因为反链面板的内容很详细啊,要开就必须是一整个侧边,我个人感觉没法和其他的并列),要么频繁用快捷键开启反链面板(麻烦)

    如果是用插件大佬开发的反链,不知为何,总觉得界面设计都相当繁琐(不咋好看)

    so,这个面板如果没有改动,再加上现在索引面板不能高度支持(友好度适配)的话,将标签改为双链这个行为,意义感大于实质作用。

    翻译一下:

    这个反链面板放在左边,就是一言难尽啊,仅有个开发的功能性,没有特别的实用性(其实总体来说,这个已经更新过好几次了,最开始更是摆设)。这玩意儿好像只是为了表明自己有这么个功能而被开发出来,这玩意儿作为“双链”的两大根基之一,现在完全是被浮窗给碾压。(当然浮窗好用这个必须夸)

  • lzuwujx 1 赞同

    我用过很长一段时间的 logseq。我现在用思源也在借鉴 logseq 的模式,主要用[[]]双链进行关联,很少用思源的标签#,只把标签#当作临时的标记使用(比如#TODO、#待清理等)。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若改成双链形式,会创建新文件。

    主要是改成双链的话就必然需要关联一个块 ID,但 #foo# 怎么关联 ID 是个问题。

    我想到的方案是分开关联。行内文本 #foo# 先关联到标签 foo ,标签 foo 再关联到某个块。

    所以就想到一个奇怪的方案:Issue #11025 · siyuan-note/siyuan ,但说实话我不太满意,还没想到更合适的方案。

    1 回复
  • 其他回帖
  • 感觉这些可以用双链[[]]页面实现,就像 logseq 中标签#和双链[[]]几乎等同。只不过 logseq 中打标签时创建的页面被统一放在 pages 中管理,体验上比较无感。

    所以我想,如果思源要把标签#改造为双链形式的话,就把#标签页面做成系统自动管理的页面,从而与[[]]页面区分,并且#标签页面和[[]]页面可以互相转化。

    1 回复
  • logseq 中可以通过#page-name 或[[page-name]],直接关联到页面,确实很方便。但这个在思源中是行不通的,logseq 中的页面名称是唯一的,而思源中的页面名称只是可读的锚文本、真正关联的是 ID。

    在思源中采用 logseq 的模式记也是可行的:1.严格按照 dailynote 方式记笔记(参照 logseq 的“journal”);2.创建日记之外的页面时,尽量采用[[命令,并在设置里面将新建的页面放到固定的位置(参照 logseq 的“pages”)。

    我觉得,思源比 logseq 更灵活,既兼容大纲模式又兼容传统文档、既有双链又有传统的标签、……因为功能更灵活,没有像 logseq 那样固化操作方式,所以在特定的使用模式下没有 logseq 方便也是可以理解的。

  • Floria233 1 赞同

    这个功能更新后,标签既可以保持标签本身特性,也会纳入双链系统,这两者并不冲突。

    标签,将是一种补足协同双链的设计,也是一种单独抽离集合索引的设计。

    你想要的并不会剥离,而是有所升级。

    如果只是否定标签的话,大家现在就不会着急着忙讨论这个标签面板该怎么搞了(就是为了保留原本标签的特性啊)

    升级后,你可以把标签继续当标签用,对于那些更注重双链的,人家也可以把标签当一种特殊双链使用。现在大家讨论的重点是:

    一,现在思源的标签体系设计,可否像 logseq 那样与双链集成统一,方便管理和“链接”的高维用法

    二,标签体系的重构,必然牵涉到反链面板,你现在在论坛也可以看到另一个帖子,正在讨论“反链面板是否要对标 logseq”(参考,反链面板的逻辑,这篇)

    三,如果上述两者要重构,要怎么搞,能不能搞定?之类的。

    实际上,从目前大家的多数反馈来看

    一,思源目前的标签体系真不咋地,对标传统笔记挺无敌,可应用于双链笔记,多少有些大小问题

    二,思源的反链面板也不咋地,由标签体系设计的一般般来参考对比

    三,标签实际是需要的,而且是有必要的,你没啥可担心多虑的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SQLServer

    SQL Server 是由 [微软] 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最初是由 微软、Sybase 和 Ashton-Tate 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并于 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 OS/2 版本。

    21 引用 • 31 回帖
  • Openfire

    Openfire 是开源的、基于可拓展通讯和表示协议 (XMPP)、采用 Java 编程语言开发的实时协作服务器。Openfire 的效率很高,单台服务器可支持上万并发用户。

    6 引用 • 7 回帖 • 101 关注
  • Eclipse

    Eclips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 Java 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

    75 引用 • 258 回帖 • 631 关注
  • Google

    Google(Google Inc.,NASDAQ:GOOG)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公有股份公司),于 1998 年 9 月 7 日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形式创立,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 公司的总部称作“Googleplex”,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Google 目前被公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免费服务。不作恶(Don't be evil)是谷歌公司的一项非正式的公司口号。

    49 引用 • 192 回帖 • 1 关注
  • jQuery

    jQuery 是一套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库,强化 HTML 与 JavaScript 之间的操作。由 John Resig 在 2006 年 1 月的 BarCamp NYC 上释出第一个版本。全球约有 28% 的网站使用 jQuery,是非常受欢迎的 JavaScript 库。

    63 引用 • 134 回帖 • 731 关注
  • 书籍

    宋真宗赵恒曾经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77 引用 • 389 回帖
  • Elasticsearch

    Elasticsearch 是一个基于 Lucene 的搜索服务器。它提供了一个分布式多用户能力的全文搜索引擎,基于 RESTful 接口。Elasticsearch 是用 Java 开发的,并作为 Apache 许可条款下的开放源码发布,是当前流行的企业级搜索引擎。设计用于云计算中,能够达到实时搜索,稳定,可靠,快速,安装使用方便。

    117 引用 • 99 回帖 • 215 关注
  • LaTeX

    LaTeX(音译“拉泰赫”)是一种基于 ΤΕΧ 的排版系统,由美国计算机学家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开发,利用这种格式,即使使用者没有排版和程序设计的知识也可以充分发挥由 TeX 所提供的强大功能,能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生成很多具有书籍质量的印刷品。对于生成复杂表格和数学公式,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它非常适用于生成高印刷质量的科技和数学类文档。

    12 引用 • 54 回帖 • 30 关注
  • C

    C 语言是一门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应用广泛。C 语言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

    85 引用 • 165 回帖 • 1 关注
  • 音乐

    你听到信仰的声音了么?

    61 引用 • 512 回帖
  • Windows

    Microsoft Windows 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的一套操作系统,它问世于 1985 年,起初仅仅是 Microsoft-DOS 模拟环境,后续的系统版本由于微软不断的更新升级,不但易用,也慢慢的成为家家户户人们最喜爱的操作系统。

    223 引用 • 474 回帖 • 1 关注
  • TGIF

    Thank God It's Friday! 感谢老天,总算到星期五啦!

    289 引用 • 4492 回帖 • 657 关注
  • FreeMarker

    FreeMarker 是一款好用且功能强大的 Java 模版引擎。

    23 引用 • 20 回帖 • 457 关注
  • Log4j

    Log4j 是 Apache 开源的一款使用广泛的 Java 日志组件。

    20 引用 • 18 回帖 • 28 关注
  • Lute

    Lute 是一款结构化的 Markdown 引擎,支持 Go 和 JavaScript。

    26 引用 • 196 回帖 • 25 关注
  • App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的缩写)一般指手机软件。

    91 引用 • 384 回帖
  • IPFS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际文件系统)是永久的、去中心化保存和共享文件的方法,这是一种内容可寻址、版本化、点对点超媒体的分布式协议。请浏览 IPFS 入门笔记了解更多细节。

    21 引用 • 245 回帖 • 240 关注
  • Follow
    4 引用 • 12 回帖
  • Sphinx

    Sphinx 是一个基于 SQL 的全文检索引擎,可以结合 MySQL、PostgreSQL 做全文搜索,它可以提供比数据库本身更专业的搜索功能,使得应用程序更容易实现专业化的全文检索。

    1 引用 • 213 关注
  • 宕机

    宕机,多指一些网站、游戏、网络应用等服务器一种区别于正常运行的状态,也叫“Down 机”、“当机”或“死机”。宕机状态不仅仅是指服务器“挂掉了”、“死机了”状态,也包括服务器假死、停用、关闭等一些原因而导致出现的不能够正常运行的状态。

    13 引用 • 82 回帖 • 68 关注
  • 快应用

    快应用 是基于手机硬件平台的新型应用形态;标准是由主流手机厂商组成的快应用联盟联合制定;快应用标准的诞生将在研发接口、能力接入、开发者服务等层面建设标准平台;以平台化的生态模式对个人开发者和企业开发者全品类开放。

    15 引用 • 127 回帖 • 1 关注
  • JVM

    JVM(Java Virtual Machine)Java 虚拟机是一个微型操作系统,有自己的硬件构架体系,还有相应的指令系统。能够识别 Java 独特的 .class 文件(字节码),能够将这些文件中的信息读取出来,使得 Java 程序只需要生成 Java 虚拟机上的字节码后就能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上进行运行。

    180 引用 • 120 回帖 • 1 关注
  • Webswing

    Webswing 是一个能将任何 Swing 应用通过纯 HTML5 运行在浏览器中的 Web 服务器,详细介绍请看 将 Java Swing 应用变成 Web 应用

    1 引用 • 15 回帖 • 635 关注
  • RemNote
    2 引用 • 16 回帖 • 10 关注
  • Visio
    1 引用 • 2 回帖 • 1 关注
  • RIP

    愿逝者安息!

    8 引用 • 92 回帖 • 379 关注
  • 电影

    这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121 引用 • 606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