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插件,未来要当卡片库吗?

如题,思考来源于开发者大大所写的这个插件

小记插件开发 - 链滴

我真是很喜欢这个插件。

trollface 它的功能,我总感觉不止限制于记录一点 memo,也请大家来讨论一下。

因为有 dock 形式,使用者可以选择性将其常驻,这种情况下,它更像是卡片 😄

目前来说,我只在 lattics 这款商业软件上,看到过这种别出心裁的设计

lattics 侧边栏的卡片,和它的思维导图联用,以鸟瞰姿态通览全局,更侧重于思维发散,其他的用法我感觉使用时总差点意思(譬如引用之类的)[当然,也因为 lattics 设计的卡片库不便于整理,有这方面的问题】

而思源,因为本体笔记足够强,也有其他思维导图的插件,现在再补上小记

有思源本体的管理能力,小记这个卡片 memo,可以不重管理,只要重记录就 ok(现在对于小记区的管理设计,我个人觉得够用,有搜索 + 标签)

再看了下评论区里小伙伴们的建议,现在下一步的开发重点,应该就是要将小记和思源文件夹联动起来。

我想到的是两个方向——

第一种

1.保持现在小记这种轻量记录,不再增添小记本身功能,开发方向是,将小记记录的内容,以“分享?”还是“传送?”这种功能,分发发送到各个指定的文件夹。

一次性发送,小记区就不再保留某条 memo。

重复性发送,小记区仍然保留这条 memo。

两种都可以手动删除。

这两种设计,应该选哪一种?

我个人倾向于“一次性发送”,小记作为 memo 只怕很多东西都是随手记,并不重要值得长期保存

第二种

  1. 小记与思源深度联动,小记不止承担轻量 memo,即 inbox 功能,还承担卡片库功能

即,小记现在的“保存”,就只是保存内容在小记区,memo 内容本身没有其他属性

而深度联动的话,则是在记录一条 memo 时,就规定限制这条 memo 的位置,即在小记区再增添“文件夹”功能

即,小记区的文件夹与思源本体文件夹联动,小记区的单条 memo,并不会出现在思源的文件夹里,但小记区的文件夹,其取名,却可以和思源文件夹有某种关系

  • 小记区的 memo,可以发送到思源文件夹来整理,也可以直接在小记区的文件夹里整理
  • 参考第一种的开发方向,小记区的 memo,可以长期保存在小记区的文件夹里(重复发送)
  • 小记区如果有文件夹,应该是单层而非多层,它就像思源文件夹的一个外挂辅助,轻量简洁来满足树状文件夹,编辑区双链,这些都没法做到的——真卡片形式(加上文件夹只是便于整理)
  • 目前试用情况下,小记区的文本,可以解析思源的 md 超链接,我总感觉,它并不需要再更细粒度的引用

第二种开发方向下,我的想法是,如果小记再加上一个文件夹功能(反正小记一定会和思源联动了),那么小记这个插件的用法与功能,会不会达成一个质变突破???

文件夹是一种描绘属性,标签也是一种描绘属性,其中,小记文件夹对应思源文件夹,小记标签,则对应思源内容标签(文件夹和标签,只是内容标题 上有关,不需要在物理上一一对应)

这种形式下,小记的随手记 memo 退居其次,memo 中会记录一些很小又很重要(当下就觉得很重要,且长期保存)的内容

在这种情况下 ,它有点替代了 dailynote,dailynote 是以时间维度来记录灵感,这种是以便签形式(但有文件夹和标签,管理起来的话,好像会更方便,这样的话,dailynote 就可以用来承担专项任务的集中记录,不用再被每天的各种灵感碎片污染)

这种内容一次性发送的话,是不是有点可惜?

重复发送的话,那么对这种小 memo 本身的管理就很重要

ps:

话遂如此,我个个人经验可预见的是——

  1. 勤快整理小记的人,有了文件夹是如虎添翼
  2. 只是偷懒随便往里面记录的人,有了文件夹,反而会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很不幸,虽然我觉得第二种开发方向很好,然而我是个懒货(不会勤快整理啊哈哈哈,只是觉得这个功能很好而已)

so,请大家集思广益吧。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4831 引用 • 102145 回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Floria233 3 评论

    元思的最大优点是“卡片式的直观”,它和另一种“画廊”模式还不同,它是真的做到以双链把一张张小卡片链接起来了——这种设计的优势就是,卡片越多效果越好(也不需要整理)【它就是 lattics 那个卡片库之设计理念的移动版,哈哈哈】

    然而思源的小记本体,估计不会发展成这个路线,它和思源联动起来,或许可以模拟一个超大号的元思???

    本来都卸载元思小半年了,你说了之后我又重新去下载

    元思是干货卡片,小记是便签,这就是我的分类了,元思可能是我之前用法不对(太花心了,那时候把 ob 思源 logseq 全部都用上,现在慢慢去繁求简),现在我才注意到它有一个 md 导出,以后做多卡片了,可以导出到思源来整理——然而保存的双链啥的就别想了

    元思笔记,我是没有想到一个好用的复用机制,但它用来做干货卡,是最方便

    1 回复
    如果觉得元思简陋,可以试试 domemo
    mark-j
    @mark-j 感谢。查了下,这个好像只有 ios 系统的?遗憾,没有苹果设备,元思还好,看界面是不如这个 domemo 的精装修,但可以接受,之前的槽点是不知道怎么整理——其实是我懒得整理懒得加双链懒得复用,一度把它当 anki 那种闪卡用了,真正的用法,应该是记录思考的灵光啊。 感觉用它来做读书碎碎念就很好(而且只用作这个用途)
    Floria233
    小记应对的痛点,是解决我的胡言乱语心血来潮乱七八糟的 memo,真正重要的思考,用在小记里也可(会打标签?还是用文件夹来及时分类?目前没有深度使用。只是当做普通便签),用在元思里也可(但目前手机端的话,元思是优先选项)元思和 logseq 这种设计特别的极致工具,应用于专项用途,感觉会非常丝滑好用。
    Floria233
  • 其他回帖
  • Floria233 1 赞同 via Android

    就是需要有一个简单轻量的记录方式来满足心理洁癖啊。

    这就是最大的需求。

    非要把笔记玩得复杂化,市面上一堆软件。

    轻量的小而美的记录软件,三端同步,便于管理的,很少。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信息处理流,我不太喜欢 dn 记录一些无关紧要的碎片信息,这就是习惯方式的不同,也不打算改变。

    我也不喜欢那种万能军刀的工具箱,因为大多数时候可能就只需要其中某个功能,更不必说,工具箱的众多功能,可能还有其他小插件可替代。

    平时经常面临的问题就那么几个,几个小插件就能解决的事,每次都要一个调出工具箱,太繁琐了。

    你想的太复杂了,你所谓的那套笔记流,应该是比较正式的

    我关注小记,就是因为它和 flomo 的属性重合,而 flomo 是个独立 APP,管理起来比较麻烦,小记直接在思源里,管理起来方便。

    你说到 lifelog,难道你会用小记 or flomo 这种来做 lifelog 吗?工具属性都完全不同。

  • 建议了解一下 LifeLog,参考《活用一辈子的笔记术》。

    你说的这些纯粹属于你个人心理上的一种“洁癖”(中性),因为你觉得“灵感”、“碎碎念”不适合单独作为文档,给你看看我的“碎碎念”都有些啥吧。

    image.png

    这些碎碎念里,本身每个块带有时间属性(创建、更新时间),利用这些时间属性,再人为约定一个格式,自然就产生出了时间记录表,增加图表展示,也就衍生出了时间开支记录系统。

    而你认为的“有些东西,确实完全不需要用文档来记录”,本质上只是把“文档”换了一种形式而已。也就是说,这些“碎碎念”本身就需要存在一个地方,既然如此,为什么就不能存在于 DN 里呢?

    不放在 DN 里,唯一能想到的,可能就是这些碎碎念散落在一堆的 DN 里,归类整理不方便罢了。既然如此,如果有这样的需求,那把小记插件存储数据的东西,换成一篇叫做“小记”的文档,又有什么区别呢?

    再然后,假如你现在看到了一条碎碎念,希望知道这条碎碎念究竟是什么时候想到的,那是不是又需要单独增加时间属性的记录?

    再然后,如果你需要在小记里增加图片、视频等一些辅助信息,那是不是又演变成了思源这样的编辑器?

    既然如此,本质上最后就是殊途同归走到了思源里用 DN 或文档做记录差不多的效果。

    再比如小记最关键的核心“不被中断想法的快速记录灵感/想法”,就目前小记插件还得打开思源本体,对吧

    enhance 插件的一键记事从一出现就是独立小窗,呼出即用,用完即止。想记录什么内容,写完关了就行。只不过现在我只给做了插入到 DN,而没有增加插入到对应文档里的功能。

    以上这些内容,在小记插件的帖子里都有提到,比如没有做独立小窗、考虑同步 flomo 的数据、小记内容支持 md 语法等。

    所以回到我开头说的,你的这些想法,是不是算是一种“洁癖”?正是因为思源的功能全,你可以选择需要的部分功能去做到你要的“小而美”,但是反过来,小而美要发展,最终无非是又一个思源。

    1 回复
  • wuchunlin 2 赞同 via macOS

    说的很好,非常感谢大佬的回复,让我这个思源小白对思源软件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刚转来思源没多久,对思源的使用习惯很多时候还停留在传统笔记上,在开发小记的时候确实没有深度思考过小记和思源的关系,单纯就是为了加一个快速记录灵感的东西。不过可能跟我还没适应思源的原因,我个人确实不是很喜欢创建 dailynote,或者说我确实不是很喜欢把一些杂乱的东西给丢进笔记本中(个人习惯哈,没有说谁对谁错),所以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蛮喜欢这种独立于思源笔记本的小记存放形式。

    2 回复
  • 查看全部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