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碎片笔记软件清单分享
2025-07-19 03:032025 年 7 月 19 日
断舍离。
虽说不能 all in one,但尽量将信息放置在一起从而降低管理成本。
经过漫长又随意的试用筛选,有些软件大概就此毕业,再也不会用了。
1.logseq
弊端是瀑布流
双链与其他功能实际上都有替代
dailynote 已经从本人的笔记流中权重降低,所以严格遵循这个理念而设计的软件,基本也就失去使用价值(更别提它本身就很小众且难用,哪怕有 db 版,也弃掉)
真正能用且好用的大型综合双链笔记,慢慢从最开始的百花齐放到七王之乱最后到三国争霸时代,logseq 绝对无法应对超大型信息体系,不符合需求。
2 obsidian
本来就没有重度使用,以后减少 ob 库,只留一个库。
原因同上,信息最好放置在一起,减少管理成本。
ob 本身的设计架构,对内容管理还行,但对实体文档管理很不友好,永远无法接受这个一级文档树(有辅助的插件,坑爹,那是只对英文排版友好的文档树,算鸟,反正也不是国产,不再关注),同时也无法接受所有文档 or 附件之内的乱七八糟的东西,都堆放在一个指定的文件夹里,想想就压力爆棚,哪怕我都决定当个囤积的松鼠了,这种程度的混乱超出了强迫症的忍受范围。
3 notesnook
不死心又去下载试用一番
不能不说重新设计了文档树,管理好了点儿,但是缺点一如既往,不付费就会大大限制使用,事到如今,对这个软件的付费冲动也大幅度降低。
最吸引我的点可以被思源替代,最不能忍受的点,估计很久都不会改,pass
4 focus note 一系列
不再更新鸟,没有后续支持,pass
5 beaver notes
在强烈的 issue 建议下,终于加入了自定义字体,使用后却发现设计上的毛病一大堆,完全不止是字体的问题。
更新非常缓慢。一年大概更近一个大版本,目前是 3.0 发展到 4.0,然而没看出有啥特别大的区别。
但这个发现也有安卓端了,功能很简陋——总好过没有。
继续关注。
五年后再去看看,希望那时候我不要忘掉。或者,我找到其他替代。
6 silenote notes
主页看到程序猿年龄大概有 50 多岁了,这个在程序猿里面算是什么状态?国外这个年纪的程序猿还可以信任人品吗?看到好几年都没更新,一更新就开始暴涨 bug,最近已经被各路 bug 缠住了,功能方面的改进非常缓慢。
曾经的小天使,没有注销账号,但大概率不会再用鸟。
7 所有大纲类软件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上述 logeseq,除此之外,鱼目混珠的还有幕布之流
这种大纲式软件一般对文本编辑缺乏支持。
不是中庸,而是取了文本类笔记软件与思维发散类盗图软件两者的弊病。
大纲节点天然限制文本长度,让人没法随心所欲写东西,这点比不上文本笔记软件。
大纲节点又非常讲求上下逻辑,而且要求尽可能简短凝练语言,这又限制了思维的发散。
这种大纲式软件,只适合针对他人的内容进行整理,比如上课时记录教学要点,比如整理摘录笔记,自己想要写点儿东西,这种大纲架构就会对使用者处处掣肘,用得非常不爽。
8 所有文档联合使用笔记软件
类似于飞书,腾讯这类,不用不是不需要,而是可以用 notion 之类的替代,现在办公场景下的信息共享趋势,就正在逐渐倒向 notion 这一类,而各路文档都只作为附件添加。
我决定重度使用的笔记软件
1 思源,废话,花了这么多时间调教
2 joplin,同样花了许多时间
3 simplenote,就拿这个作为 inbox,替代思源或者 jopin 这种大型笔记
简言之,只要能够有二级文档树的软件,我基本上都会保留。
4 说起来就想到 OneNote,这个很久没打开了,里面的东西基本上转移出来,还是会继续保留,为什么还留着 OneNote?这是个功能齐全随时随地都可以当做备用的笔记软件,标准的备胎,留着就有安全感。
5 有道云笔记
功能挺全,各种设计也听齐全,然而只是乍一看不错,实际使用时各种毛病,只能看出设计者的敷衍,奈何里面还有一大堆笔记内容(之前用它摘录啊),必须花很长的时间全部给导出。这个不会再付费了,难看难用。
-
给松鼠症们的笔记流,自由自在地囤积碎片笔记吧
2025-07-18 21:142025 年 7 月 18 日
系统笔记的一些记录
- PARA 应用于动态项目管理,而非笔记管理。看到很多人似乎在用 PARA 储存笔记,这实际不够合理,大多数笔记存放的位置,实际对应着第二个 A(area)。
- 系统笔记应该自上而下记录,实际上大部分笔记都应该遵循这个原则,不要相信或者说不要指望可以聚沙成塔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只能说一开始认知不够所收集的信息缺乏关联,随着认知提升,依旧需要按着系统化原则自上而下有目标有目的收集与记录。
- 碎片化笔记有利于发散灵感,系统化笔记有利于研究问题。
- 相较于 PARA,另一种更有效的笔记利用方式是 INK(从知乎李睿秋)inbox——note——knowledge。
iinbox 存放所有收集的东西,可以整理也可以不整理,我建议与我正文中所提到的碎片笔记流搭配起来,筛选出不相关的碎片信息放在 ob 里,只在思源内部保留有相关性的笔记内容。
note,应当是对内容的理解和解读,参考卡片笔记法,就是“用自己的话”做笔记。
knowledge,直接翻译是“知识”,这里也是笔记,知识 K 比 N 更加浓缩、精华、体系,如果说 N 是记录自己对他人内容的理解,那么 K 是记录自己对事情的理解,N 将会被内化 or 排除于 K。 - ink 只是笔记法,重点依旧是“实践”。做笔记不可能改变本质,甚至于说,多做好过多记,笔记只是辅助,一定要实际去做。笔记只是辅助手段。
- ink 再补充一条关于“K”,K 最简单直白的定义是,“知识输出”,想象 K 是你决定输出写成文章给他人看的东西,想想你的读者与受众,从而来引导你对 K 的构想。
- 最后,体系不可能一开始就被构建,甚至于说,随着过往体系一次又一次被推翻,认知也在不断更新。不要害怕混乱,也不要失望于不成体系,永远要挑战重建革新自己的体系与认知,这是唯一需要记住的事。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上代笔记印象笔记为例,树状体系在构建视觉化体系笔记方面本来最有优势,仔细想一想,大家难道一开始就能确定每层笔记的逻辑吗?每一次更新树形,就是在调整认知与思维方式。
-
【赞赞赞】二级文档树 98% 完成度
2025-07-14 23:172025 年 7 月 14 日
发现了一个不知道什么时候更新的功能。
最开始发现这功能时,只觉平平无奇不过如此,现在慢慢感觉其可能可以替代一级文档树(终于可以腾出一块位置放别的部件了,感动)
依旧以这张图举例。
这个功能是,点击图中的“文件夹”图标(就是那个蓝色文件图标),可以遍历一级文档树。
意思是,点击这个图标,就会弹出所有笔记本(注意,不是文件夹),然后点选你想要打开的笔记本,就能实现跳转。
这个功能如何利用?
or
换句话说
1、什么时候开启两极树?【一级和二级同时打开】
跨笔记本调动移动文档本体
2、什么时候只开启二级树?【只开启二级列表】
不处在管理文档,而专注于“记录文档”时,只开启二级树,有利于更专注(这时候一级树使用频率很低,关闭将使界面简洁)
3、什么时候只开启一级树 ?
开玩笑。
这个帖子可是介绍二级树的用法。
不管是查阅,纵览,回顾,任何场景下,只开一级树都只会增加操作步骤,降低效率,so,若非你做的是一个综合性 Wikipedia(参考一级树与 wiki 的结合),仅在查看时,可以只开一级树(这种时候开着二级树也更有利于跳转和辅助修改正文啊)
-
背景色提取
2025-07-14 12:291、背景色是#292C34 RGB(44,41,52) HSH(224,21,20)
2、在其他主题用这个配色的话,有一些主题自带调色功能(我所知道的有 ASRI 与 qyl),其他的话,要写 CSS(这个要看你用哪个 CSS,有些主题需要定制的 CSS 代码,有些就只用通用代码)
3、个人建议优先用 2 里面所提两个主题,因为其他主题如果更换配色,可能需要修改全局其他界面与之配套的颜色,包括不限于弹窗颜色,选中文本颜色,高亮颜色等等等,这些需要更多 CSS 搭配(麻烦啊),上述两个主题,可以比较简单调整全局配色且统一风格
-
专门介绍 ASRi
2025-07-14 12:122025 年 7 月 14 日的新发现(不知道哪个版本重新设计了)
ASRI 许多界面元素从直角变成了圆润的 R 角。
为啥都这么执着于 R 角???
这世界终于从方正变得圆滑了哈哈哈
-
给松鼠症们的笔记流,自由自在地囤积碎片笔记吧
2025-07-11 20:292025 年 7 月 11 日
继续更新我的碎片笔记法
继续遵循之前的笔记流,目前略微做出一点改进。
ob 只是用 pc 端,摘录感兴趣但一时半会儿不会用上,只是随手收集的内容,所谓摘录,不能叫做笔记,只能叫做稍后阅读。(不再用移动端,因为发现 ob 特别占用内存,会在相片里弄出一堆乱七八糟的相片而且还不能随便删掉,强迫症受不了。思源的碎片库,因为是自己输入的,基本上以文字为主,不占内存,而且目录也很好整理)
而全端的碎片笔记,即任何设备端,都是用思源,开一个思源的碎片库,这个库只写自己的所思所想,有意识刻意去写长每一篇笔记内容(参考元思笔记的基本理念,这个碎片库算是大号的元思笔记。)也许一天之内不会写太多,但每天只要围绕某个话题产生一点思考,就继续在先前的话题上补充(而不是新开 page)
相较于阅读,愈发感觉思考更重要,即输入的内容更重要。
目前刻意培养的是,1 刻意输入与刻意思考的习惯,2 刻意提升文笔与思维深度,尽量少水文,而是写干货,以构建体系 or 写教程的方式来输入思维。
这个碎片库,在手机端不讲究排版,只输入,然后定期在 pc 端整理,这大概三个月甚至半年整理一次,因为一个话题的深度发展,需要不断持续投入注意力与思考(其实还是主要取决于“输入的体量”,写太多了就整理,写得不多就不整理,需要就整理,不需要就不整理)
-
给主题设计大大们,今日试用了各种主题的碎碎念
2025-07-10 00:31木错儿,集市还有其他更多风格的主题,在设计上更有特色,Dark+ 是最特别的,只有它的背景图片可以非常清晰而且不用借助插件,还有工具小箱,zhang 系列很强大很花哨,知识秀这个超级杀马特哈哈哈。
不同主题应对于不同风格的笔记,有些主题给我感觉很像在夜店蹦迪时的氛围歌,只适合在夜店 high,平素老实正经笔记内容没法用。这大概是为什么有些主题下载量不高也没啥反馈的缘故(这会挫败设计者动力啊,哎……),因为设计所呈现的风格本身就比较小众审美。
另一方面是审美方面可以各有千秋,但有些偏重功能的设计缺失就挺无奈,头疼
-
三月磨一剑!我上架了第一款主题:浅吟 Whisper
2025-07-06 15:45大大,你的主题是不是下线了?今天同步了手机端的库到电脑上,然后发现居然没有“浅吟”了啊啊啊……(不知道为啥,我觉得这个主题很简洁很适合手机端)
-
凑个热闹,文档画廊你需要吗?
2025-07-04 00:52这个是最最理想型的
数据库类型的画廊,依赖数据库表格,我觉得现在流行这种,是不是程序猿大大们只能做的这种地步?感觉这个架构实现起来很复杂?
数据库类型的数据汇总,应是为了描绘某个具体主题而从各个文件夹里抽取聚集,应用于研究某个东西
而本文中所写到这种文档画廊,姑且理解为,卡片式样的文字卡片布局,其实还是针对全局的文档管理与查看
即文档树的变体,从列表式文档变换成卡片式文档
这个我看到过,有道云笔记新版就是这个布局。
左边是一级文档树,点击其中文件夹,右侧就会以卡片形式呈现子文档。
但是,不可以拖动,只能一个个点击查看,这个跟 trilium 没啥区别。有道云在其他方面的配套设计没跟上,唯独搞了这么个亮点,一时都有点不能让人舍弃。
我所见过的,最接近大大你说的这种构想,就是 heptabase。
但它除了这个布局外,其他没思源好用。
哦,又想起另一款,那就是 scrivener ,可以从列表变成“卡片”+“属性大纲”两个布局,神器啊神器。
要是思源可以做到这份上,姑且可以叫它“第三代笔记软件”,把现在这第二代以双链为主的新型笔记软件又超出一个时代,臻于大成,毕竟市面上这么多年也只有出了个 scrivener 无可超越无可替代,哈哈哈
-
trilium vs 思源,思源的文档排布也可这般卡片式排布吗?
2025-07-03 22:322025 年 7 月 3 日
更新这个帖子的解法
目前来说,思源有个插件叫“文档层级导航”,经过数次迭代更新,基本达到了如同 trilium 的这种文档预览效果(需要去插件设置里面设置)
感动
开发者太好了 ꒰^ↀωↀ^꒱❤❤
插件是“文档层级导航”
挂件是“列出子文档”
两个是不同的开发者大大
这两个区别是,插件的话,每个文件夹只要点击就有预览,适合不怎么用双链来做主页索引的同学。
挂件的话,可以有选择性,自主选择一些想要预览其下子文档的文件夹
-
如何使超级块的钻石标志一直浮现
2025-06-29 23:03原来如此
感觉这个块标不是很好用哈哈。因为超级块出现的标志太随机了,每次都不知道在哪里,需要鼠标上下晃动好几下才能找到块标。太麻烦了……
-
思源的任务管理功能强化建议:顶部 dock 新增时间提醒按钮、支持本地笔记提醒
2025-06-12 07:56大大每个插件都好实用,这是真正在做笔记的人才会 get 的需求,认真做事还会造轮子,牛 🐮
-
专门介绍 ASRi
2025-05-08 16:23经楼下小伙伴的测试,我给的这个五级标题大纲可能会不生效???所以后续如果大家也有类似兴趣。
可以参考下我当时的做法。
0 我用的是 asri 主题,但这段 CSS 并不限定在 asri 主题(为啥不生效我实在不清楚)
1 先在论坛找一些五级标题的 CSS 代码
2 复制粘贴到 ai 里面,再让 ai 根据思源语法调教
3 反复调教,调出你喜欢的渐变色
4 如果不生效,优先用思源原生主题测试,我测试之后,在原生上也是可以用的。
所以,楼下这段代码,各位慎重复制使用,如果不生效请不要问我(小白真不清楚啊,我排查了目前所有的 CSS 和 JS,保证没有其他设置)
-
插件点子征集:你最需要的插件是什么?
2025-05-08 15:43评论区没法发图,只好占楼了。
如图,这是我在 ob 里用 commander 做的这些快捷命令——ob 的快捷键也是一大堆根本就记不住 😂
-
插件点子征集:你最需要的插件是什么?
2025-05-08 06:20📌 插件名称:快捷命令(commander)
感谢大大可以许愿,看到这个帖子,竟然思考良久,因为发现时至今日思源居然已经如此完备,各种各样的不便都被各种各样的插件 or 论坛分享的 jscss 之类给解决了。
回忆之前在 ob 上感觉很惊艳的各种插件,思源上也有各种各样可以取代的(有些是思源本体就有,只是 ob 还要靠插件这种屑我就不说了)
目前来说,最希望得到的一个功能,就是“快速增加快捷命令”
🎯 用途:在下图这个地方(现在本来就有一个是用 JS 实现的,那个小小方框用来全屏,感谢 @JeffreyChen)可以自定义增加一些常用快捷命令
😂 这地方本来也是空着的,浪费也是浪费了,它和工具栏 plus 的位置还不太相同(后者更靠下一点)
🧰 功能:1.当前思源快捷键的图形化 2.自定义增加一些常用功能的常用快捷命令
说起来可能有点抽象,意思就是很想有一个类似 obsidian 的 commander 这个插件的功能。
PKMer_Obsidian 插件:Commander 添加自定义功能按钮
👥 使用场景:用这个快捷命令(自定义选取很多常用的快捷键),替代掉高频的快捷键按键输入。类似于快速动作,一键完成本来要分好几步才能实现的某个操作需求。就连这个“快速操作”本身(commander),也放在最容易够到的地方,从而实现“最快捷”
💡 现状:- 思源快捷键太多了,本体的快捷键本来就很多,再加上越来越多的插件——根本就记不住这么多快捷键代码,而且每次开新的工作空间都得按照自己的习惯重新设定快捷键(为此还在纸质笔记本上做了笔记,随时查取,就差要像学 ps 那样去买个全是快捷键图案的鼠标垫了)
- 最重要的一点:常用的快捷键也意味着高频的按键输入,这常常会中断原本的专注度(脑子里想着其他事呢,忽然还得回忆一下某个快捷键的命令码是啥),相较快捷键的输入,只用鼠标点一下就完成某个操作,感觉更快捷
- 思源本体各处已经散落着很多小图标,比如最两侧的侧边栏上那些面板图标,所以我感觉这个功能在思源上是可行的?
- 但,为了界面整洁,我经常把这侧边栏和某些面板关上
- 但,实际上又有些面板(不是全部)时不时还是需要用上,我注意到我频繁在切换这个侧边栏开关(快捷键真难记啊)
- 类似于这种情况,如果可以将这些需要用但并不必用的面板(快捷命令)自由选取,调到上述所言的地方,感觉更方便点。
- 思源很多操作命令,不是在二级菜单面板,而是在三级菜单面板里,但这其中有些操作命令,实际是非常非常频繁使用的-这也要记快捷键
- 有些命令的名称 or 功能很相似,因为这个名称 or 功能容易弄混,所以对应的不同快捷键也常常弄混(比如,各种复制——大大给的 JS 代码,复制 markdown 源码就在二级菜单面板上啊,比其他复制操作友好多了)
- 因为“复制”的操作命令大多藏在三级菜单面板,每次要用都要多点一下,操作有点繁琐
- 因为很多操作的功能名称功能相似,所以为了避免弄错,我宁愿麻烦去点这个三级菜单面板(增加操作繁冗),导致我更加记不住这几个操作的快捷键。
- 有些命令的名称 or 功能很相似,因为这个名称 or 功能容易弄混,所以对应的不同快捷键也常常弄混(比如,各种复制——大大给的 JS 代码,复制 markdown 源码就在二级菜单面板上啊,比其他复制操作友好多了)
- 作为参考,我个人常用的快捷操作
- 关闭其他文档
- 关闭当前文档(这两个容易弄混)
- 双开(这个好记)
- 移动到新窗口(这个好记,就是每次都要在新工作空间里去自定义,因为我选用的是命令键字母和本体冲突)
- 打开反链面板(系统自带,但和文档树啦,大纲啦,还有小记,knote 这些插件的开启快捷键混在一起,毫无规律性啊,不能记住)
- 打开出链面板(这是插件,得记,但会和上面弄混)
- 打开页内大纲
- 打开大纲面板(这两个也弄混)
- 退出思源
- 关闭思源(这两个也会弄混,不过这两个就用最小化可以区别,所以影响不大)
- 复制块——复制 markdown——复制 ID,麻了,这三个的快捷键从来没就记住过 😭
- 最后的吐槽……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快捷键呢?这些快捷键很难总结出规律,实在不容易记住啊!
- 就连我这个小白都知道,windows 的 XP 出来后就碾压了 DOS(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应该不是 XP),图形化可视化操作才是对普通人更好的操作方式啊
- 话说极客们不爱用鼠标只用键盘,这是真的吗?这是为啥捏???鼠标 + 预设快捷命令,不比去键盘上按快捷键更快吗?【所谓,快捷的快捷命令,这才是真快捷】
- 我知道有个快捷键提示插件,但真正要用的时候,还得去查,当快捷键无限多的时候,就连查阅都会是个烦琐事。查了也不代表就能达到我想要的操作,反而因为“查”这个动作,更进一步打断我的专注(所以好像一直不怎么查,就放在那里求个心安)
-
思源有没有可能取代 Scrivener3?
2025-04-08 11:03请教楼主,scrivener 有办法使用 markdown 输入吗?有什么办法可以设置吗?scrivener 还在摸索,但这个问题没找到解法
-
建议允许用户选择在文档底部显示反链和提及
2025-03-28 22:02楼主,要不要试一下思源原生的反链面板,之前版本我觉得不太好用,最近发现它和 logseq 的比较接近了
首先这样设置
展示效果如下
两条横线,第一条是反链面板,第二条是“提及”面板
不太清楚这两个面板的标题为什么会折叠起来(参考文档树的折叠),但我感觉这样折叠后很简洁
整体面板看起来也很简洁
-
目前在用 3.1.14,看官网最新版本是 3.1.25,想升级到最新版本,请问有什么注意事项吗?
2025-03-21 22:31如果有云端同步(官方 orS3),可直接同步
如无,先导出一份 data,再升级
如果自定义 CSS+JS 比较多,谨慎升级,可能造成 bug 冲突
如果没有特别多自定义代码,可升级
可以综合上述四种情况考虑
目前本人所碰到的问题都是思源和自定义代码的冲突,思源本身更新比较稳,有小问题也修得快(但如果和自己的代码有冲突,这就是自己这方面的问题,比较麻烦),供参考
-
如何让网址链接是蓝色?
2025-03-21 22:25超链接样式:
[data-light-theme=Savor] .protyle-wysiwyg [data-node-id] span[data-type~=a], [data-light-theme=Savor] .protyle-wysiwyg a,
[data-dark-theme=Savor] .protyle-wysiwyg [data-node-id] span[data-type~=a], [data-dark-theme=Savor] .protyle-wysiwyg a {
color: #FFFACD;
text-decoration: none;
}先尝试一下这段 CSS【设置-外观-代码片段——新建 CSS】,看下可否变色
如果生效,就会是下图效果
-
[js] 文档树文档置顶和设置颜色 [0.0.8 完美版]
2025-03-09 09:01大大,感觉实在很难找到合适的十四种颜色,一要明暗色值更替符合逻辑,二要七种各自适合黑白主题的易读,三要保证黑白主题下各自的七种颜色还尽量避免混淆
我给的建议是,如图选取这种中间带色值,共七种,使其在黑白主题下都比较易读。
当然,这个的问题是,这些颜色就比较中庸保守,不能说好看了(俺的审美),而且对红绿色盲可能不太友好,因为“now”和“喜欢”颜色非常接近(其实“喜欢”可以改成紫色,可是更丑,而且对应的通用意义就不太正确——喜欢怎么会是紫色呢???)不过论及实用性应该是更强的
另一种,就是白天选用这个方案,而夜间还是我之前给的夜间方案(我个人觉得这两个方案在黑白颜色下的过渡相对来说有点逻辑,可也感觉不是最完美的方案,头秃)
白天主题下(如上图)的色值方案
"orangeRed": { style: "color:#cc0000", description: "NOW" },
"yellow": { style: "color:#B8860B", description: "重要" },
"teal": { style: "color:#00796b", description: "完成" },
"blueDark": { style: "color:#1a73e8", description:"TODO" },
"gray": { style: "color:#4a5568", description: "PASS" },
"pink": { style: "color:#FF2D55", description: "喜欢" },
"orange": { style: "color:#c25700", description: "特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