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免费、开源的国产 deepseek 深度推理模型的出现,深度、全面接入思源笔记,一键式部署,如一台高速智能发动机,全面管理个人笔记,收集、存储、管理、学习、分享一条龙服务,如腾讯的 ima 有这方面的意思了,加油,思源!!!
真心希望思源笔记抓住 ai 发展机遇,深度、全面接入思源笔记
相关帖子
-
-
-
-
DataWealth • • 2 赞同
是的,个人认为从长远来看,这个比数据库视图优先级要高,因为 AI 发展的速度太快,成本下降太快了,哪怕使用 API 费用真的很低,如果在未来一年内长文本获得大突破,那借助 AI 管理和整合笔记是绝对的最佳方案了。那个时候入局,就有点点晚了。
-
ONIONLYONE • • 2 赞同 • 3 评论
刚刚体验了下腾讯的 ima,真的有点牛逼,导入了一个全图片形式的 pdf 文档,都能基于文档流畅进行对话,而且现在有 R1 加持,还能看到过程,回溯相关内容,判断对错,极大地提高了整理的效率。
我现在已经开始怀疑笔记整理的意义了,Deepseek 的开源爆火,应该可以说是加速了传统笔记的死亡,在 ai 的强大整理、创作能力前,双链、数据库等功能还能发挥多少作用,或许需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目前腾讯的 ima 是有两个对话窗口,一个是目前的大语言联网对话模式,另一个是基于知识库的本地对话模式。我理想的 ai 加持模式是这样的:本地部署 ai 用于知识库管理;第三方联网的 ai 用于扩充、润色等等(若能实现自动对话、整理多个模型的内容就更好了,毕竟目前各大厂都在积极构建数据壁垒,如腾讯的元宝、字节的豆包等。)。思源在笔记安全性方面是有优势的,我认为目前最需要打通的是本地 ai 部署这条路径。(从论坛的反馈来看,目前无法实现,若有大神可以实现,请不吝赐教。)
1 回复1 操作ONIONLYONE 在 2025-02-22 11:16:36 更新了该回帖最关键的是 AI 的模糊语义搜索比思源现在的搜索功能更有用。xnyshu •@xnyshu 我觉得远不止搜索这么简单,AI 可以帮你整理,你只要看看有没有问题就行了,我试了下 ima,它整理的东西准确率很不错。@ONIONLYONE 能阅读理解全图片形式的 pdf 文档太赞了。xnyshu • -
目前 AI 知识库最大的问题,还是个人隐私和个人知识产权如何获得保障吧。这一点,开源的思源就做得很好。大厂的产品始终有黑箱存在,你不知道它究竟什么时候就会将你的个人隐私传到服务器上去。
所以,本地部署 AI 是未来的必然趋势。Deepseek-R1 之所以这么火,其中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它让本地部署 AI 成为了现实。
我之前在外地度假,只能用商务笔记本来测试本地部署,7B 吐出 Token 慢得像乌龟爬,现在回到家,仅仅是用家里装有老 1060 显卡的游戏本,速度已经有明显提升,甚至 14B 也能跑跑了。可见,未来配置高端独显的电脑、笔记本,会非常抢手,买 PC 会优先考虑配置高端显卡。
而且,大厂已经在抢跑 AI 一体机的赛道了!未来,在 AI 一体机上,运行各种能深度融合本地化 AI 的软件,是必然趋势。
现在就是要思考,思源内置的 AI 功能,能否进一步升级。
目前的思源内置的 AI 功能还是相对简单了一些,使用上也不是很方便,比如用思源本身的 AI 接入 R1,对话是不能显示 R1 的思考过程的。F-misc 插件在这方面有很大提升,能够折叠显示 R1 的思考过程了,也能将对话保存为思源文档页,用起来非常方便,但可惜还没有知识库功能。
而本地部署的 Deepseek-R1,加 Cherry Studio 或 AnythingLLM(这俩是免费的,其他收费的我没关注),内嵌 BAAI/bge-m3 模型,是目前实现 AI 知识库本地化的主要路径。但思源的本地文档形式比较特殊,目前还无法直接接入上述方式构建的本地化 AI 知识库中,只能将思源的文档导出成 md 文件或 pdf 文件,来投喂给 AI,这过程就有点复杂了,虽然也能做到,但没有 Ob+Cursor 的效果那么直接。
思源笔记番茄工具箱插件豆包 AI 知识库问答使用指南 - 链滴,这篇文章提到可以用番茄工具箱加豆包 AI 来实现知识库功能,但当时豆包(火山)还没有接入 R1,现在应该能用豆包的 R1 来复现这个过程了。
可见,思源是有可能做到与 AI 功能更深度的融合的,如果能实现这一目标,那思源未来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宽广、更迅猛。
3 回复我是技术小白,我觉得思源本身肯定是可以实现直接接入模型的,不需要依赖插件,可能只是相比 md 的通用格式会麻烦一点。我也十分同意本地部署是大势所趋,AI 时代,最值钱的就是数据了,deepseek 已经大大降低了算力的需求。非本地的 ai 更多的是起到数据来源的作用。比如我看最近腾讯元宝疯狂宣传其公众号唯一来源的优势。可以预见 kimi 这类模型以后的日子不太好过。其实,我也是非技术的 AI 爱好者,就是喜欢折腾。腾讯除元宝之外,最牛的是 ima,本身自带知识库和笔记模块,又接入了 Deepseek-R1。以腾讯吃干抹净的一贯作风,它正式界入 AI 笔记 + 知识库这个领域,对其他的笔记软件生态,会有很大影响的。veryzhh • -
-
zhengtuyouni • • 4 评论
F-misc 插件在这方面有很大提升,能够折叠显示 R1 的思考过程了,也能将对话保存为思源文档页,用起来非常方便,但可惜还没有知识库功能。
已经能够保存为思源文档了,和“可惜还没有知识库功能”,这两者是不是有矛盾啊,麻烦解惑一下
【F's 工具箱】插件中的 GPT 模块,主要解决了思源本体的 AI 功能,不能以对话方式呈现的问题(思源本体 AI 功能会把 AI 思考和回复直接放到思源文档中)。而如果用【Web 工具集成】插件虽然也能在思源里以网页方式打开 AI 对话页面,但对话内容是只能手动复制粘贴到思源里的。【F's 工具箱】做到能同时开启多个对话,且能在缓存中保存一段时间,对于需要正式保存的对话,能直接保存为思源文档。但这并不是知识库。veryzhh •知识库,是基于 RAG(检索增强生成)的 AI 技术,结合了信息检索技术与语言生成模型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将一批文档“投喂”给 AI,让 AI 在此基础上形成“私有”化的知识“记忆”,并能在此基础上给于分析、生成和反馈。比如你有一批法律相关的文档,创建 AI 知识库后,AI 就相当于“进修”了一批法律知识,能在此基础上给出比“网络搜索”更为专业的法律咨询意见。veryzhh •@veryzhh 感谢解惑,fs 工具箱这个插件,是不是可以同时配置多个人工智能,供具体使用的时候选择?@zhengtuyouni 是的,可随意增减,用时按需选择。 -
-
zhengtuyouni • • 3 评论
我看了一些帖子,粗浅的认识,能否构成知识库功能,最直观的就是看,能否指定某个或某一批文档作为人工智能的数据来源,要求其基于这些数据完成我们要求其完成的任务
是不是这样去理解?
另外,按照你说的最新的插件名称,也还是搜不到么
1 回复 -
-
已经装上了,试用下来,发现在提问的时候有一个功能,就是可以附带上思源笔记中的特定笔记(比如通过关键词搜索),这时候,是否就是实现了基于指定范围的特定知识库进行的解析和问答呢
-
Wolffy • via Android
这是我问 deepseek 个人知识库搭建的参考
在 DeepSeek 的生态中,虽然没有官方推出的个人知识库工具,但根据 AI 知识管理需求,以下几个工具与 DeepSeek 的技术理念高度契合,且能有效结合 AI 能力进行知识管理:
🌟 首推【思源笔记 +DeepSeek AI 插件方案】
核心优势:国产知识库中唯一实现双链图谱与 AI 深度整合的工具
特色功能: ✔️ 本地化部署保障数据安全 ✔️ 块级双向链接构建知识网络 ✔️ 内置 DeepSeek API 接口,支持对话式知识查询 ✔️ 悬浮 AI 助手实现内容智能批注 ✔️ 自动生成知识卡片摘要
使用场景:适合需要高频调用行业知识库的咨询从业者、学术研究者🔧 高阶用户推荐【Obsidian+DeepSeek 定制工作流】
技术组合:
1. 使用 Dataview 插件建立智能知识库
2. 通过 Text Generator 插件接入 DeepSeek
3. 定制 AI 模板自动生成文献综述
4. 创建智能检索命令流
进阶技巧:结合 Zotero 实现论文 AI 解读 → 知识节点自动生成 → 主题图谱构建的学术闭环💡 创新方案【双向链接工具 + 向量数据库】
技术架构: LocalGPT(本地知识库)←→ Logseq/Roam Research ↑ DeepSeek API
实现效果:自然语言提问 → 向量检索 → 大模型精炼 → 返回知识图谱关联结果⚠️ 选择建议:
学术研究优先选思源笔记 AI 版
跨领域知识融合推荐 Obsidian 方案
企业级应用考虑部署私有化 LocalGPT+ 知识图谱系统这些工具通过与 DeepSeek 的 API 对接,可实现:
自动生成文献解读报告
智能关联分散知识点
对话式知识检索
研究思路智能延展 -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