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无效笔记:防弹笔记法与 Daily Note 的融合实践

你是否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扰:笔记越记越多,却越发感到信息杂乱无章,难以回顾和利用?曾经,我也是如此。刚开始记笔记的时候,我认为我在做笔记,其实只是简单地剪藏各种信息,后来在记录上(Dailynote)有所加强,却往往流于日记和流水账,难以发挥笔记的真正价值。直到我接触到防弹笔记法,并将其与 Daily Note 结合,才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高效笔记工作流程。

我的笔记工作流程主体流程分为三个部分:记录、回顾、实践。后续会逐个展开聊一聊。用一句话可以概括为防弹笔记法(核心笔记)与 Daily Note(日常笔记)两条线并行交叉,构建笔记的流动。

在记录方面,我还是以 Dailynotenote 进行

日常的记录,捕捉当下的感受和想法。在 Obisdian 和思源都有快捷键可以实现。比如 Alt+5,可以快速创建今日页面, 我会记录下各种琐碎的信息、想法、感受以及突发的灵感。例如,在通勤路上,我可能会用手机快速记录下一些想法;在会议中,我会记录下关键的讨论要点和行动项。DailyNote 的特点是“原始”和“未经整理”。我不追求过多的修饰和分类,保持其原始状态,以便日后回顾当时的心境和状态。这种“原始”的状态,反而能够帮助我更好地还原当时的场景和情绪。

image

另一条记录的脉络是聚焦主题, 有主线(有行动、有步骤)的核心笔记。比如运营个人公众号(定位、文章题目等),对于这类特定主题的笔记,我会将其记录在相应的主题笔记中,而不是混杂在 Daily Note 里。例如,我有一个名为“个人成长”的核心笔记,用于记录我关于个人成长方面的思考、学习和实践。核心笔记的特点是“结构化”和“行动化”。我会对核心笔记进行分解和更新,使其形成清晰的行动步骤和整体脉络。例如,在“个人公众号”笔记中,我会创建定位、备选题目、写作流程、正在写作的主题等结构树,每次打开可以清晰回顾定位,写过的题目,正在写的题目,储备的选题等。

image

这两条线并行前进,又相互交叉。例如,我在 Daily Note 中记录了一个突发的灵感,如果这个灵感与某个主题相关,我就会将其整理并归入相应的主题笔记中。反之,我在核心任务笔记中产生的行动项,就会记录在 dailynote 中,进行跟踪。

同时,为了将笔记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我设置了两个关键工具:

  • 核心任务看板:

    • 在笔记软件的首页,我设置了一个核心任务看板,用于跟踪和落实核心行动。这些核心行动通常来源于主题笔记中的思考和规划。
    • 核心任务看板的布局简单明了,包括“待办”、“进行中”和“已完成”三个部分。我会将核心行动按照优先级和紧急程度,分配到相应的看板中。
    • 我会定期检查核心任务看板,确保核心行动得到有效执行。
    • 每个任务对应的就都是一条防弹笔记法的核心笔记。
  • 防弹笔记:

    • 我运用防弹笔记法,将复杂的目标和任务分解为具体的行动步骤,并进行跟踪和管理。

    • 例如,如果我的目标是“学习一门新的编程语言”,我会将其分解为以下行动步骤:

      • 选择一门编程语言
      • 购买相关书籍和课程
      • 每天学习 1 小时
      • 完成课程作业
      • 编写一个简单的项目
    • 通过防弹笔记,我能够将抽象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并清晰地了解自己的进展。

最后一个是

回顾与优化:随机漫游与历史上的今天,让笔记成为时间的礼物

回顾是笔记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我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回顾:

  • 随机漫游:

    • 每天随机抽取 5 篇笔记进行查阅。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我发现一些被遗忘的灵感和想法,或者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同一个问题。
    • 对于 Daily Note,如果回顾后发现其内容无法为现在或未来的自己提供价值,我会打上“下次不再回顾”的标签。这样,我就能够逐步清理掉那些无用的信息,保持笔记系统的整洁。
  • 历史上的今天:

    • 查看今年今日的笔记内容,偏重于情绪和回忆。这种方式能够帮助我回顾过去某一天的记录和变化,感受到时间的流逝。
    • 例如,我会对比今年的今日和去年的今日,看看自己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

image

通过这两种回顾方式,我能够不断优化我的笔记系统,使其更好地服务于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总体而言,我的笔记工作流程的特点:

  • 融合多种方法: 将防弹笔记法、Daily Note 等多种方法融合,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体系。
  • 两条线并行交叉: 日常记录与主题构建并行,相互补充。
  • 行动导向: 通过核心任务看板和防弹笔记,将笔记落实到行动。
  • 回顾与优化: 通过随机漫游和历史上的今天,不断优化笔记系统。
  • 个人化定制: 笔记系统是高度个人化的,我会根据自己的需求和习惯,不断调整和改进。

希望我的笔记工作流程能够给你带来一些启发。笔记软件和笔记方法都没有一个放之每个人都适用的理论,找到适合自己的笔记方法,才能让笔记真正发挥其价值。

更多关于我记笔记的分享,欢迎关注公众号:图图说。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Jenkins

    Jenkins 是一套开源的持续集成工具。它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插件,让构建、部署、自动化集成项目变得简单易用。

    54 引用 • 37 回帖
  • Anytype
    3 引用 • 31 回帖 • 28 关注
  • Windows

    Microsoft Windows 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的一套操作系统,它问世于 1985 年,起初仅仅是 Microsoft-DOS 模拟环境,后续的系统版本由于微软不断的更新升级,不但易用,也慢慢的成为家家户户人们最喜爱的操作系统。

    229 引用 • 476 回帖
  • CloudFoundry

    Cloud Foundry 是 VMware 推出的业界第一个开源 PaaS 云平台,它支持多种框架、语言、运行时环境、云平台及应用服务,使开发人员能够在几秒钟内进行应用程序的部署和扩展,无需担心任何基础架构的问题。

    4 引用 • 16 回帖 • 196 关注
  • Hadoop

    Hadoop 是由 Apache 基金会所开发的一个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进行高速运算和存储。

    93 引用 • 122 回帖 • 616 关注
  • Sillot

    Insights(注意当前设置 master 为默认分支)

    汐洛彖夲肜矩阵(Sillot T☳Converbenk Matrix),致力于服务智慧新彖乄,具有彖乄驱动、极致优雅、开发者友好的特点。其中汐洛绞架(Sillot-Gibbet)基于自思源笔记(siyuan-note),前身是思源笔记汐洛版(更早是思源笔记汐洛分支),是智慧新录乄终端(多端融合,移动端优先)。

    主仓库地址:Hi-Windom/Sillot

    文档地址:sillot.db.sc.cn

    注意事项:

    1. ⚠️ 汐洛仍在早期开发阶段,尚不稳定
    2. ⚠️ 汐洛并非面向普通用户设计,使用前请了解风险
    3. ⚠️ 汐洛绞架基于思源笔记,开发者尽最大努力与思源笔记保持兼容,但无法实现 100% 兼容
    29 引用 • 25 回帖 • 132 关注
  • TGIF

    Thank God It's Friday! 感谢老天,总算到星期五啦!

    291 引用 • 4495 回帖 • 663 关注
  • DNSPod

    DNSPod 建立于 2006 年 3 月份,是一款免费智能 DNS 产品。 DNSPod 可以为同时有电信、网通、教育网服务器的网站提供智能的解析,让电信用户访问电信的服务器,网通的用户访问网通的服务器,教育网的用户访问教育网的服务器,达到互联互通的效果。

    6 引用 • 26 回帖 • 534 关注
  • RYMCU

    RYMCU 致力于打造一个即严谨又活泼、专业又不失有趣,为数百万人服务的开源嵌入式知识学习交流平台。

    4 引用 • 6 回帖 • 62 关注
  • BAE

    百度应用引擎(Baidu App Engine)提供了 PHP、Java、Python 的执行环境,以及云存储、消息服务、云数据库等全面的云服务。它可以让开发者实现自动地部署和管理应用,并且提供动态扩容和负载均衡的运行环境,让开发者不用考虑高成本的运维工作,只需专注于业务逻辑,大大降低了开发者学习和迁移的成本。

    19 引用 • 75 回帖 • 680 关注
  • FlowUs

    FlowUs.息流 个人及团队的新一代生产力工具。

    让复杂的信息管理更轻松、自由、充满创意。

    1 引用 • 2 关注
  • Kotlin

    Kotlin 是一种在 Java 虚拟机上运行的静态类型编程语言,由 JetBrains 设计开发并开源。Kotlin 可以编译成 Java 字节码,也可以编译成 JavaScript,方便在没有 JVM 的设备上运行。在 Google I/O 2017 中,Google 宣布 Kotlin 成为 Android 官方开发语言。

    19 引用 • 33 回帖 • 85 关注
  • 小说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

    32 引用 • 108 回帖
  • 安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132 引用 • 1184 回帖
  • App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的缩写)一般指手机软件。

    91 引用 • 384 回帖
  • ZeroNet

    ZeroNet 是一个基于比特币加密技术和 BT 网络技术的去中心化的、开放开源的网络和交流系统。

    1 引用 • 21 回帖 • 651 关注
  • Rust

    Rust 是一门赋予每个人构建可靠且高效软件能力的语言。Rust 由 Mozilla 开发,最早发布于 2014 年 9 月。

    59 引用 • 22 回帖 • 7 关注
  • WebClipper

    Web Clipper 是一款浏览器剪藏扩展,它可以帮助你把网页内容剪藏到本地。

    3 引用 • 9 回帖 • 1 关注
  • C++

    C++ 是在 C 语言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通用编程语言,应用广泛。C++ 支持多种编程范式,面向对象编程、泛型编程和过程化编程。

    108 引用 • 153 回帖 • 2 关注
  • Git

    Git 是 Linux Torvalds 为了帮助管理 Linux 内核开发而开发的一个开放源码的版本控制软件。

    211 引用 • 358 回帖
  • Kafka

    Kafka 是一种高吞吐量的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它可以处理消费者规模的网站中的所有动作流数据。 这种动作(网页浏览,搜索和其他用户的行动)是现代系统中许多功能的基础。 这些数据通常是由于吞吐量的要求而通过处理日志和日志聚合来解决。

    36 引用 • 35 回帖 • 3 关注
  • Thymeleaf

    Thymeleaf 是一款用于渲染 XML/XHTML/HTML5 内容的模板引擎。类似 Velocity、 FreeMarker 等,它也可以轻易的与 Spring 等 Web 框架进行集成作为 Web 应用的模板引擎。与其它模板引擎相比,Thymeleaf 最大的特点是能够直接在浏览器中打开并正确显示模板页面,而不需要启动整个 Web 应用。

    11 引用 • 19 回帖 • 392 关注
  • 负能量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然后就去睡觉了....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轻松 (° ー °〃)

    89 引用 • 1251 回帖 • 394 关注
  • CongSec

    本标签主要用于分享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学习笔记

    1 引用 • 1 回帖 • 37 关注
  • GAE

    Google App Engine(GAE)是 Google 管理的数据中心中用于 WEB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托管的平台。2008 年 4 月 发布第一个测试版本。目前支持 Python、Java 和 Go 开发部署。全球已有数十万的开发者在其上开发了众多的应用。

    14 引用 • 42 回帖 • 824 关注
  • OnlyOffice
    4 引用 • 18 关注
  • WordPress

    WordPress 是一个使用 PHP 语言开发的博客平台,用户可以在支持 PHP 和 MySQL 数据库的服务器上架设自己的博客。也可以把 WordPress 当作一个内容管理系统(CMS)来使用。WordPress 是一个免费的开源项目,在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GPLv2)下授权发布。

    46 引用 • 114 回帖 • 170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