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使用思源笔记以前,我一直在用苹果自带的备忘录,一共写下了近 4 万条。
自从知道思源笔记的块编辑器和双链语法以后,我开始意识到过去在使用备忘录,以及使用各类笔记软件时的不足。
由于一直需要给新使用思源的朋友介绍笔记的管理模式(尤其是碎片笔记的管理),今天写成这篇文章,方便未来。
改变管理时的思维模式
像苹果备忘录这样的软件,创建内容的维度为“篇”,也就是一篇备忘录,就是一个整体。类似的有 Word、印象笔记、Markdown 文档。
你在组织内容时,基本上只能按照「单篇」的维度进行管理。
你可以通过插入笔记的链接,在笔记 A 中引用笔记 B。通过这个链接你可以方便的跳转至笔记 B。
你也可以用「标签」的方式,对内容打标记,将当前笔记划分到「标签」的类别下。
当然你也可以用笔记本的方式。
更多内容可以参考我之前写的:《叶归 | 思源的内容管理方案,叶归筛选模块的基本原则》
但是这些方案,管理的目标都是以「单篇」为维度,你没办法按照单篇笔记内的段落进行管理。
以块为单位,用反链的方式管理内容
好在思源笔记作为块编辑器,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关于块编辑器,你可以理解成,以前一篇笔记是一个整体,现在允许你按照一个段落作为整理。
在使用思源笔记时,对于碎片内容,我建议采用反链的管理方案,搭配叶归插件的一键记事功能,能做到快速录入,并简单标记类别。
尝试过介绍一些思源笔记以外的用法,发现内容太长,并且写起来头疼,所以这里简单化,只介绍在思源中管理内容采用的方式。
这里我以自己的实际用法作为例子。当你有一句话想要打标签的时候,你可以用下图的方式,直接在内容后面写上 #具体的标签
。当然,我更推荐你使用块引,也就是 [[具体的标签]]
。
创建块引的具体操作:输入
[[
或【【
,写上文字,回车。自行尝试一下,就能理解这个过程了。
上面的用法应该很容易理解,就是通过标签,将这句话分类成对应的类别。你也可以一次性在后面写上多个。
你也可以将它们写作两行。但是这种情况,你不得不考虑一个事情:如果按照“标记一整行”的方式,上面的例子好理解,但是分成两行以后,哪些内容是一起的?
比如前面还有其他内容,如何确定只有这个 BroadcastChannel 才是我们想要的?
这里就需要我们用到思源的合并超级块功能:按图选中对应的行,右键选择合并超级块(这里用垂直布局更好)
我们就能得到这样的结构,鼠标放到第一行时,能看到一个钻石图标。
鼠标放到钻石图标上时,蓝色高亮的部分,就是我们“想绑定在一起的内容”。
通过上述两种方式我们就能将内容汇总到对应的主题下,就像下图。当你查看[[前端]]这篇文档时,在思源的反链面板中,你就能看到用前面的方式标记过的内容。
也可以用叶归的底部反链功能,直接在文章底部查看。
底层逻辑:为什么这样做?
单行的不用解释了,[[前端]]
作为我们的标记,这一整行内容就是我们想要标记的内容了。
而对于多行内容,光溜溜的一个 [[前端]]
标记,没有任何含义,因此我们需要“描述出我们想要标记的范围” ,而思源的超级块就是一个很好的类型。比如我们有两行(或以上的内容需要标记)
其他还能实现类似效果的,还有标题、列表、引用。不一一举例,如果你感兴趣可以自行尝试。
这里我给出结论:
如果想要写起来方便,用列表类型, 就像下图。
因为你只需要输入 -空格
就能创建一个列表。如果想要像图中一样实现多行,在第一行回车以后,按下退格就可以实现。
搭配叶归一键记事,顺手就能完成记录。这里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查看我之前写的《思源必学技巧 | 块引》
如果想要好看,那就用超级块,但是操作起来稍微不方便。
引述块我不建议,因为有着“引用的内容”的含义,我一般用来放原文。比如这是我在思源的一个批注内容。
标题我不建议,因为有格式问题。
顺带说一句,这个方案其实也适用于整篇文章的管理,如果不用超级块/列表包裹需要标记的区域,那么完全可以将整个文档(此时纯标记行的父级就是文档)视作我们要标记的部分,也就是给文章打上了标签。
以上就是在思源里用反链管理内容的基本逻辑,在使用这个方案的时候,还会碰到一些问题,有一些我写在了《叶归 | 思源的内容管理方案,叶归筛选模块的基本原则》中,还有一些暂时也不列举了。
等叶归的筛选模块完成的差不多时,再来写整体流程的介绍了。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