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中国互联网的畸形发展与未来出路
2025-03-16 16:34逻辑有点像大部分学生去看盗版课,没有几个看得起正版。当然这是讲客观情况,制作成本、费用、消费者承担能力比较复杂,不好谈。
还有的话微软的产品不少都收费,中国人要是都有版权意识,这要给多少亿美元。
中国人口规模太大,十亿级人口,美国 3.3 亿,英国 6 千多万,衍生出很多问题。再加上发展时间太短,快速现代化,几十年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互联网领域就是参差不齐。。
人多势必会分层,产生二级需求和市场。一个小团队做开发,三四个人,收费五十,如果用户一百个人,大家相对好说话,觉悟和习惯较好,没问题。
如果用户一千人,就会有一部分觉得贵,不愿意承担。这部分 500 人的话,就会有需求,我把软件破解,我 5 块钱卖给你。卖给你之后就会公开。情况差点就是劣币驱逐良币,该开发团队跑路,不维护,开发别的软件。
可能还是分层分类比较好,愿意公益的,象征性收一点的就去做,另一帮想要更好生活,精心打磨产品的就去另一个市场。用户也是,分层管理。一点个人想法。
-
思源会被谁取代?
2025-03-16 16:13中国市场很大,教师、自媒体、律师、医生、设计师、作家等等,每个人使用的场景不大一样。所以 ai 笔记生存空间很大。
目前市场还在兴起,炒作的趋势还有,尝尝鲜还行。一部分用户需要的是快捷简单使用,ai 笔记,手机端的就有市场,电脑端也有。一部分开发者是在其中想捞一波,能壮大能坚持最好,坚持不了就跑路。
个人感觉实用的还是用大模型,多次对话之后的东西才可能符合自身的预期,再改改能用。
如果想要拥有属于自己的东西,第一大脑是必不可少的,第二大脑只是辅助。目前仍然需要信息面板(知识面板)去辅佐搜索知识,进行工作。
ai 笔记还会产生新的争论,是云端的还是本地部署。许多人选择思源也是本地存储,方便便捷。
都在强调第二大脑,第一大脑的位置在哪?任何时候第一大脑都是主要矛盾,第二大脑是次要矛盾,不能搞混。
现在讲新质生产力,生产力三要素是高素质劳动者、新介质劳动资料和新料质劳动对象,劳动者仍然是首位,劳动资料(劳动工具)在变化,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去使用。
劳动工具是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和利用信息,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主体一定要坚持住。
-
求助我的思源笔记打开要十几秒,不知道是哪里的问题
2025-03-12 14:51这样的,测了一下。应该没问题,搜了一下,网上有的说是 Mac 对软件开了 sip 验证,我看上面同样的机型就很快 😭
-
【Savor 写味 x Odyssey 任我行主题】记录应是简单且真实的,值得细细品味
2024-10-13 18:46建议把顶栏空间利用起来,有些还空着。页签如果多可以挤压
比如 arsi 主题的这种个人觉得美观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