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 优化方案,以及优化参数设置

本贴最后更新于 377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世异

前言:此文,对mysql优化,对此了解比较少的开发人员来说,是一篇很好的基础教程。我看完也是爱不释手,所以转载过来,做一个备份,自己没事可以翻出来看看。当然她这个还不够全,我会慢慢整理收集更多的在这里形成一个系列。主要是给自己做个笔记。在附上几个不错的博客地址

http://imysql.cn/ 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0/en/memory-use.html

 

记录慢速查询

  在一个 SQL 服务器中,数据表都是保存在磁盘上的。索引为服务器提供了一种在表中查找特定数据行的方法,而不用搜索整个表。当必须要搜索整个表时,就称为表扫描。通常来说,您可能只希望获得表中数据的一个子集,因此全表扫描会浪费大量的磁盘 I/O,因此也就会浪费大量时间。当必须对数据进行连接时,这个问题就更加复杂了,因为必须要对连接两端的多行数据进行比较。

  当然,表扫描并不总是会带来问题;有时读取整个表反而会比从中挑选出一部分数据更加有效(服务器进程中查询规划器用来作出这些决定)。如果索引的使用效率很低,或者根本就不能使用索引,则会减慢查询速度,而且随着服务器上的负载和表大小的增加,这个问题会变得更加显著。执行时间超过给定时间范围的查询就称为慢速查询。

  您可以配置 mysqld 将这些慢速查询记录到适当命名的慢速查询日志中。管理员然后会查看这个日志来帮助他们确定应用程序中有哪些部分需要进一步调查。清单 1 给出了要启用慢速查询日志需要在 my.cnf 中所做的配置。

  清单 1. 启用 MySQL 慢速查询日志

  [mysqld]; enable the slow query log, default 10 secondslog-slow-queries; log queries taking longer than 5 secondslong_query_time = 5; log queries that don’t use indexes even if they take less than long_query_time; MySQL 4.1 and newer onlylog-queries-not-using-indexes

  这三个设置一起使用,可以记录执行时间超过 5 秒和没有使用索引的查询。请注意有关 log-queries-not-using-indexes 的警告:您必须使用 MySQL 4.1 或更高版本。慢速查询日志都保存在 MySQL 数据目录中,名为 hostname-slow.log。如果希望使用一个不同的名字或路径,可以在 my.cnf 中使用 log-slow-queries = /new/path/to/file 实现此目的。
阅读慢速查询日志最好是通过 mysqldumpslow 命令进行。指定日志文件的路径,就可以看到一个慢速查询的排序后的列表,并且还显示了它们在日志文件中出现的次数。一个非常有用的特性是 mysqldumpslow 在比较结果之前,会删除任何用户指定的数据,因此对同一个查询的不同调用被计为一次;这可以帮助找出需要工作量最多的查询。

  对查询进行缓存

  很多 LAMP 应用程序都严重依赖于数据库,但却会反复执行相同的查询。每次执行查询时,数据库都必须要执行相同的工作 —— 对查询进行分析,确定如何执行查询,从磁盘中加载信息,然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MySQL 有一个特性称为查询缓存,它将(后面会用到的)查询结果保存在内存中。在很多情况下,这会极大地提高性能。不过,问题是查询缓存在默认情况下是禁用的。

  将 query_cache_size = 32M 添加到 /etc/my.conf 中可以启用 32MB 的查询缓存。

  监视查询缓存

  在启用查询缓存之后,重要的是要理解它是否得到了有效的使用。MySQL 有几个可以查看的变量,可以用来了解缓存中的情况。清单 2 给出了缓存的状态。

  清单 2. 显示查询缓存的统计信息

  mysql> SHOW STATUS LIKE ‘qcache%’;+————————-+————+| Variable_name | Value |+————————-+————+| Qcache_free_blocks | 5216 || Qcache_free_memory | 14640664 || Qcache_hits | 2581646882 || Qcache_inserts | 360210964 || Qcache_lowmem_prunes | 281680433 || Qcache_not_cached | 79740667 || Qcache_queries_in_cache | 16927 || Qcache_total_blocks | 47042 |+————————-+————+8 rows in set (0.00 sec)

  这些项的解释如表 1 所示。

  表 1. MySQL 查询缓存变量

  变量名 说明

  Qcache_free_blocks 缓存中相邻内存块的个数。数目大说明可能有碎片。FLUSH QUERY CACHE 会对缓存中的碎片进行整理,从而得到一个空闲块。

  Qcache_free_memory 缓存中的空闲内存。

  Qcache_hits 每次查询在缓存中命中时就增大。

  Qcache_inserts 每次插入一个查询时就增大。命中次数除以插入次数就是不中比率;用 1 减去这个值就是命中率。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大约有 87% 的查询都在缓存中命中。

  Qcache_lowmem_prunes 缓存出现内存不足并且必须要进行清理以便为更多查询提供空间的次数。这个数字最好长时间来看;如果这个数字在不断增长,就表示可能碎片非常严重,或者内存很少。(上面的 free_blocks 和 free_memory 可以告诉您属于哪种情况)。

  Qcache_not_cached 不适合进行缓存的查询的数量,通常是由于这些查询不是 SELECT 语句。

  Qcache_queries_in_cache 当前缓存的查询(和响应)的数量。

  Qcache_total_blocks 缓存中块的数量。

  通常,间隔几秒显示这些变量就可以看出区别,这可以帮助确定缓存是否正在有效地使用。运行 FLUSH STATUS 可以重置一些计数器,如果服务器已经运行了一段时间,这会非常有帮助。

  使用非常大的查询缓存,期望可以缓存所有东西,这种想法非常诱人。由于 mysqld 必须要对缓存进行维护,例如当内存变得很低时执行剪除,因此服务器可能会在试图管理缓存时而陷入困境。作为一条规则,如果 FLUSH QUERY CACHE 占用了很长时间,那就说明缓存太大了。

  强制限制

  您可以在 mysqld 中强制一些限制来确保系统负载不会导致资源耗尽的情况出现。清单 3 给出了 my.cnf 中与资源有关的一些重要设置。

  清单 3. MySQL 资源设置

  set-variable=max_connections=500set-variable=wait_timeout=10max_connect_errors = 100

  连接最大个数是在第一行中进行管理的。与 Apache 中的 MaxClients 类似,其想法是确保只建立服务允许数目的连接。要确定服务器上目前建立过的最大连接数,请执行 SHOW STATUS LIKE ‘max_used_connections’。

  第 2 行告诉 mysqld 终止所有空闲时间超过 10 秒的连接。在 LAMP 应用程序中,连接数据库的时间通常就是 Web 服务器处理请求所花费的时间。有时候,如果负载过重,连接会挂起,并且会占用连接表空间。如果有多个交互用户或使用了到数据库的持久连接,那么将这个值设低一点并不可取!

  最后一行是一个安全的方法。如果一个主机在连接到服务器时有问题,并重试很多次后放弃,那么这个主机就会被锁定,直到 FLUSH HOSTS 之后才能运行。默认情况下,10 次失败就足以导致锁定了。将这个值修改为 100 会给服务器足够的时间来从问题中恢复。如果重试 100 次都无法建立连接,那么使用再高的值也不会有太多帮助,可能它根本就无法连接。
缓冲区和缓存

  MySQL 支持超过 100 个的可调节设置;但是幸运的是,掌握少数几个就可以满足大部分需要。查找这些设置的正确值可以通过 SHOW STATUS 命令查看状态变量,从中可以确定 mysqld 的运作情况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给缓冲区和缓存分配的内存不能超过系统中的现有内存,因此调优通常都需要进行一些妥协。

  MySQL 可调节设置可以应用于整个 mysqld 进程,也可以应用于单个客户机会话。

  服务器端的设置

  每个表都可以表示为磁盘上的一个文件,必须先打开,后读取。为了加快从文件中读取数据的过程,mysqld 对这些打开文件进行了缓存,其最大数目由 /etc/mysqld.conf 中的 table_cache 指定。清单 4 给出了显示与打开表有关的活动的方式。

  清单 4. 显示打开表的活动

  mysql> SHOW STATUS LIKE ‘open%tables’;+—————+——-+| Variable_name | Value |+—————+——-+| Open_tables | 5000 || Opened_tables | 195 |+—————+——-+2 rows in set (0.00 sec)

  清单 4 说明目前有 5,000 个表是打开的,有 195 个表需要打开,因为现在缓存中已经没有可用文件描述符了(由于统计信息在前面已经清除了,因此可能会存在 5,000 个打开表中只有 195 个打开记录的情况)。如果 Opened_tables 随着重新运行 SHOW STATUS 命令快速增加,就说明缓存命中率不够。如果 Open_tables 比 table_cache 设置小很多,就说明该值太大了(不过有空间可以增长总不是什么坏事)。例如,使用 table_cache = 5000 可以调整表的缓存。

  与表的缓存类似,对于线程来说也有一个缓存。 mysqld 在接收连接时会根据需要生成线程。在一个连接变化很快的繁忙服务器上,对线程进行缓存便于以后使用可以加快最初的连接。

  清单 5. 显示线程使用统计信息

  mysql> SHOW STATUS LIKE ‘threads%’;+——————-+——–+| Variable_name | Value |+——————-+——–+| Threads_cached | 27 || Threads_connected | 15 || Threads_created | 838610 || Threads_running | 3 |+——————-+——–+4 rows in set (0.00 sec)

  此处重要的值是 Threads_created,每次 mysqld 需要创建一个新线程时,这个值都会增加。如果这个数字在连续执行 SHOW STATUS 命令时快速增加,就应该尝试增大线程缓存。例如,可以在 my.cnf 中使用 thread_cache = 40 来实现此目的。

  关键字缓冲区保存了 MyISAM 表的索引块。理想情况下,对于这些块的请求应该来自于内存,而不是来自于磁盘。清单 6 显示了如何确定有多少块是从磁盘中读取的,以及有多少块是从内存中读取的。

  清单 6. 确定关键字效率

  mysql> show status like ‘%key_read%’;+——————-+———–+| Variable_name | Value |+——————-+———–+| Key_read_requests | 163554268 || Key_reads | 98247 |+——————-+———–+2 rows in set (0.00 sec)

  Key_reads 代表命中磁盘的请求个数, Key_read_requests 是总数。命中磁盘的读请求数除以读请求总数就是不中比率 —— 在本例中每 1,000 个请求,大约有 0.6 个没有命中内存。如果每 1,000 个请求中命中磁盘的数目超过 1 个,就应该考虑增大关键字缓冲区了。例如,key_buffer = 384M 会将缓冲区设置为 384MB。

  临时表可以在更高级的查询中使用,其中数据在进一步进行处理(例如 GROUP BY 字句)之前,都必须先保存到临时表中;理想情况下,在内存中创建临时表。但是如果临时表变得太大,就需要写入磁盘中。清单 7 给出了与临时表创建有关的统计信息。

  清单 7. 确定临时表的使用

  mysql> SHOW STATUS LIKE ‘created_tmp%’;+————————-+——-+| Variable_name | Value |+————————-+——-+| Created_tmp_disk_tables | 30660 || Created_tmp_files | 2 || Created_tmp_tables | 32912 |+————————-+——-+3 rows in set (0.00 sec)

  每次使用临时表都会增大 Created_tmp_tables;基于磁盘的表也会增大 Created_tmp_disk_tables。对于这个比率,并没有什么严格的规则,因为这依赖于所涉及的查询。长时间观察 Created_tmp_disk_tables 会显示所创建的磁盘表的比率,您可以确定设置的效率。 tmp_table_size 和 max_heap_table_size 都可以控制临时表的最大大小,因此请确保在 my.cnf 中对这两个值都进行了设置。

  每个会话的设置

  下面这些设置针对于每个会话。在设置这些数字时要十分谨慎,因为它们在乘以可能存在的连接数时候,这些选项表示大量的内存!您可以通过代码修改会话中的这些数字,或者在 my.cnf 中为所有会话修改这些设置。

  当 MySQL 必须要进行排序时,就会在从磁盘上读取数据时分配一个排序缓冲区来存放这些数据行。如果要排序的数据太大,那么数据就必须保存到磁盘上的临时文件中,并再次进行排序。如果 sort_merge_passes 状态变量很大,这就指示了磁盘的活动情况。清单 8 给出了一些与排序相关的状态计数器信息。
清单 8. 显示排序统计信息

  mysql> SHOW STATUS LIKE “sort%”;+——————-+———+| Variable_name | Value |+——————-+———+| Sort_merge_passes | 1 || Sort_range | 79192 || Sort_rows | 2066532 || Sort_scan | 44006 |+——————-+———+4 rows in set (0.00 sec)

  如果 sort_merge_passes 很大,就表示需要注意 sort_buffer_size。例如, sort_buffer_size = 4M 将排序缓冲区设置为 4MB。

  MySQL 也会分配一些内存来读取表。理想情况下,索引提供了足够多的信息,可以只读入所需要的行,但是有时候查询(设计不佳或数据本性使然)需要读取表中大量数据。要理解这种行为,需要知道运行了多少个 SELECT 语句,以及需要读取表中的下一行数据的次数(而不是通过索引直接访问)。实现这种功能的命令如清单 9 所示。

  清单 9. 确定表扫描比率

  mysql> SHOW STATUS LIKE “com_select”;+—————+——–+| Variable_name | Value |+—————+——–+| Com_select | 318243 |+—————+——–+1 row in set (0.00 sec)mysql> SHOW STATUS LIKE “handler_read_rnd_next”;+———————–+———–+| Variable_name | Value |+———————–+———–+| Handler_read_rnd_next | 165959471 |+———————–+———–+1 row in set (0.00 sec)

  Handler_read_rnd_next / Com_select 得出了表扫描比率 —— 在本例中是 521:1。如果该值超过 4000,就应该查看 read_buffer_size,例如 read_buffer_size = 4M。如果这个数字超过了 8M,就应该与开发人员讨论一下对这些查询进行调优了!

  3 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尽管在了解具体设置时,SHOW STATUS 命令会非常有用,但是您还需要一些工具来解释 mysqld 所提供的大量数据。我发现有 3 个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在 参考资料 一节中您可以找到相应的链接。

  大部分系统管理员都非常熟悉 top 命令,它为任务所消耗的 CPU 和内存提供了一个不断更新的视图。 mytop 对 top 进行了仿真;它为所有连接上的客户机以及它们正在运行的查询提供了一个视图。mytop 还提供了一个有关关键字缓冲区和查询缓存效率的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以及有关正在运行的查询的统计信息。这是一个很有用的工具,可以查看系统中(比如 10 秒钟之内)的状况,您可以获得有关服务器健康信息的视图,并显示导致问题的任何连接。

  mysqlard 是一个连接到 MySQL 服务器上的守护程序,负责每 5 分钟搜集一次数据,并将它们存储到后台的一个 Round Robin Database 中。有一个 Web 页面会显示这些数据,例如表缓存的使用情况、关键字效率、连接上的客户机以及临时表的使用情况。尽管 mytop 提供了服务器健康信息的快照,但是 mysqlard 则提供了长期的健康信息。作为奖励,mysqlard 使用自己搜集到的一些信息针对如何对服务器进行调优给出一些建议。

  搜集 SHOW STATUS 信息的另外一个工具是 mysqlreport。其报告要远比 mysqlard 更加复杂,因为需要对服务器的每个方面都进行分析。这是对服务器进行调优的一个非常好的工具,因为它对状态变量进行适当计算来帮助确定需要修正哪些问题。

 

起初认为是key_buffer_size + (read_buffer_size + sort_buffer_size)*max_connections 的数值小于by InnoDB 1185388986 bytes的这个
经过和yc同学的探讨后决定把read_buffer_size+sort_buffer_size的值稍微上调,让合值超过2。
今早来后我们发现昨天的判断可能是错误的!
080926 12:27:36  InnoDB: Error: cannot allocate 1064960 bytes of
InnoDB: memory with malloc! Total allocated memory

innodb_buffer_pool_size的大小才是问题的关键 4G物理内存 手册来说建议把innodb_buffer_pool_size设定到物理内存的70%-80%也就是2.8-3.0G间
但是由于我们考虑到key_buffer_size + (read_buffer_size + sort_buffer_size)*max_connections +innodb_buffer_pool_size的因素,
最好商榷把innodb_buffer_pool_size=2.0G 这样mysql占用物理内存的极限总合控制在3.2G内

目前启动了!貌似看起来没有太大问题!.

How MySQL Uses Memory才是正解哈
http://dev.mysql.com/doc/refman/5.0/en/memory-use.html
http://imysql.cn/node/97

来源:http://zhangchunyang75252.spaces ... B296AD4DB!738.entry

究其原因:
MySQL Innodb里面的innodb_buffer_pool_size 参数
这个参数设置buffer_pool_size也就是缓冲池大小,官方的建议是不要超过2G。经过研究发现这个限制主要来自于如下原因:
32位的Linux内核,内存的寻址范围最大只能是4GB(2^32),这4GB当中0-3GB的给用户进程(User Space)使用,3-4GB给内核使用.也就是说像MySQL这样的进程分配的内存不能超过3GB,但是为什么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设置成3GB不行呢?很简单,因为MySQL在分配这个内存的时候不仅仅是innodb_buffer_pool_size的设置值,还加了一个 struct:(innobase/ut/ut0mem.c)

81 ret = malloc(n + sizeof(ut_mem_block_t));

这样的话,设置成3GB后,malloc的结果会超过3GB,看到这种错误:

InnoDB: Error: cannot allocate 3221241856 bytes of

cat /proc/sys/vm/overcommit_memory  的输出是多少吗?
根据错误提示的内容,google一下,发现是内核限制的缘故:

[root@yejr mysql]# cat /proc/sys/vm/nr_hugepages
6000

修改一下内核限制:

[root@yejr mysql]# echo 0 > /proc/sys/vm/nr_hugepages


innodb_data_file_path 语法如下所示:

pathtodatafile:sizespecification;pathtodatafile:sizespec;...
...;pathtodatafile:sizespec[:autoextend[:max:sizespecification]]
autoextend参数,并表空间空间不够时,最后的一个文件将自动增长,并且每次自动增长8M.
为了保护文件系统,可以设置MAX参数限制其最后一个文件的最大大小。
在my.cnf参数文件中修改参数
innodb_data_file_path=ibdata1:100M;tbs_data_00:200M;tbs_data_01:200M:autoextend:max:2000M

重新启动数据库

mysqld_safe &

查看日志

080313 15:16:22  mysqld started
080313 15:16:23  InnoDB: Data file ./tbs_data_00 did not exist: new to be created
080313 15:16:23  InnoDB: Setting file ./tbs_data_00 size to 200 MB
InnoDB: Database physically writes the file full: wait...
InnoDB: Progress in MB: 100 200
080313 15:16:26  InnoDB: Data file ./tbs_data_01 did not exist: new to be created
080313 15:16:26  InnoDB: Setting file ./tbs_data_01 size to 200 MB
InnoDB: Database physically writes the file full: wait...
InnoDB: Progress in MB: 100 200
080313 15:16:32  InnoDB: Started; log sequence number 0 133856992
080313 15:16:32 [Note] /opt/coolstack/mysql_32bit/bin/mysqld: ready for connections.
Version: '5.0.45-standard'  socket: '/tmp/mysql.sock'  port: 3306  Source distribution



show variables like "%innodb%"


添加与移除 InnoDB 数据和日志文件:

为了添加一个数据文件到表空间中,首先要关闭 MySQL 数据库,编辑 my.cnf 文件,在 innodb_data_file_path 中添加一个新文件,然后再重新启动服务。

如果,最后一个文件以关键字 autoextend 来描述,那么编辑 my.cnf 的过程如下所示。必须检查最后一个文件的尺寸,并使它向下接近于 1024 * 1024 bytes (= 1 MB) 的倍数,并在 innodb_data_file_path 中明确指定它的尺寸。然后你可以添加另一个数据文件。记住只有 innodb_data_file_path 中的最后一个文件可以被指定为 auto-extending。

一个例子:假设起先仅仅只有一个 auto-extending 数据文件 ibdata1 ,这个文件越越接近于 988 MB。下面是添加了另一个 auto-extending 数据文件后的可能示例 。

innodb_data_home_dir =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ibdata1:988M;/disk2/ibdata2:50M:autoextend

通常不能移除 InnoDB 的数据文件。为了减小数据文件的大小,你必须使用 mysqldump 来转储(dump)所有的数据表,再重新建立一个新的数据库,并将数据导入新的数据库中。

如果希望改变 InnoDB 的日志文件数目,必须先关闭 MySQL 并确定完全关闭而没有发生任何错误。将旧的日志文件复制到其它安全的地方,以防在关闭服务时发生了错误而需要恢复数据库。删除所有日志文件,编辑 my.cnf,再重新启动 MySQL。InnoDB 在启动时将会提示它在建立新的日志文件。

增加InnoDB表空间大小的方法是从开始配置它为自动扩展的。为表空间定义里的最后一个数据文件指定autoextend属性。然后在文件耗尽空间之时,InnoDB以8MB为 增量自动增加该文件的大小。增加的大小可以通过设置innodb_autoextend_increment值来配置,这个值以MB为单位,默认的是8。

作为替代,你可以通过添加另一个数据文件来增加表空间的尺寸。要这么做的话,你必须停止MySQL服务器,编辑my.cnf文件 ,添加一个新数据文件到innodb_data_file_path的末尾,然后再次启动服务器。

如果最后一个数据文件是用关键字autoextend定义的,编辑my.cnf文件的步骤必须考虑最后一个数据文件已经增长到多大。获取数据文件的尺寸,把它四舍五入到最接近乘积1024 × 1024bytes (= 1MB),然后在innodb_data_file_path中明确指定大致的尺寸。然后你可以添加另一个数据文件。记得只有 innodb_data_file_path里最后一个数据可以被指定为自动扩展。

作为一个例子。假设表空间正好有一个自动扩展文件ibdata1:

innodb_data_home_dir =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ibdata1:10M:autoextend

假设这个数据文件过一段时间已经长到988MB。下面是添加另一个总扩展数据文件之后的配置行:

innodb_data_home_dir =

innodb_data_file_path = /ibdata/ibdata1:988M;/disk2/ibdata2:50M:autoextend

当你添加一个新文件到表空间的之后,请确信它并不存在。当你重启服务器之时,InnoDB创建并初始化这个文件。

当前,你不能从表空间删除一个数据文件。要增加表空间的大小,使用如下步骤:

1.    使用mysqldump转储所有InnoDB表。

2.    停止服务器。

3.    删除所有已存在的表空间文件。

4.    配置新表空间。

5.    重启服务器。

6.    导入转储文件。

如果你想要改变你的InnoDB日志文件的数量和大小,你必须要停止MySQL服务器,并确信它被无错误地关闭。随后复制旧日志文件到 一个安全的地方以防万一某样东西在关闭时出错而你需要用它们来恢复表空间。从日志文件目录删除所有旧日志文件,编辑my.cnf来改变日志文件配置,并再 次启动MySQL服务器。mysqld在启动之时发现没有日志文件,然后告诉你它正在创建一个新的日志文件。

InnoDB存储引擎为在主内存中缓存数据和索引而维持它自己的缓冲池。InnoDB存储它的表&索引在一个表空间中,表空间可以包含数个文件(或原始磁盘分区)。这与MyISAM表不同,比如在MyISAM表中每个表被存在分离的文件中。InnoDB 表可以是任何尺寸,即使在文件尺寸被限制为2GB的操作系统上。

InnoDB查起来比较慢,myisam较快了,MYISAM的读速度比INNODB的快!写比INNODB的慢!MYISAM的索引会采用前缀压缩,故索引比innodb要小得多(针对字符串列)。

Innodb 去掉事务 速度也不错  Innodb 去掉事务 速度也不错  Innodb 去掉事务 速度也不错  Innodb 去掉事务 速度也不错

 

(1)、back_log:
        要求 MySQL 能有的连接数量。当主要MySQL线程在一个很短时间内得到非常多的连接请求,这就起作用,然后主线程花些时间(尽管很短)检查连接并且启动一个新线程。
        back_log值指出在MySQL暂时停止回答新请求之前的短时间内多少个请求可以被存在堆栈中。只有如果期望在一个短时间内有很多连接,你需要增加它,换句话说,这值对到来的TCP/IP连接的侦听队列的大小。你的操作系统在这个队列大小上有它自己的限制。 试图设定 back_log高于你的操作系统的限制将是无效的。
        当你观察你的主机进程列表,发现大量 264084 | unauthenticated user | xxx.xxx.xxx.xxx | NULL | Connect | NULL | login | NULL 的待连接进程时,就要加大 back_log 的值了。默认数值是50,我把它改为500。

(2)、interactive_timeout:
        服务器在关闭它前在一个交互连接上等待行动的秒数。一个交互的客户被定义为对 mysql_real_connect()使用 CLIENT_INTERACTIVE 选项的客户。 默认数值是28800,我把它改为7200。

(3)、key_buffer_size:
        索引块是缓冲的并且被所有的线程共享。key_buffer_size是用于索引块的缓冲区大小,增加它可得到更好处理的索引 (对所有读和多重写),到你能负担得起那样多。如果你使它太大,系统将开始换页并且真的变慢了。默认数值是8388600(8M),我的MySQL主机有 2GB内存,所以我把它改为402649088(400MB)。

(4)、max_connections:
        允许的同时客户的数量。增加该值增加 mysqld 要求的文件描述符的数量。这个数字应该增加,否则,你将经常看到 Too many connections 错误。 默认数值是100,我把它改为1024 。

(5)、record_buffer:
        每个进行一个顺序扫描的线程为其扫描的每张表分配这个大小的一个缓冲区。如果你做很多顺序扫描,你可能想要增加该值。默认数值是131072(128K),我把它改为16773120 (16M)

(6)、sort_buffer:
        每个需要进行排序的线程分配该大小的一个缓冲区。增加这值加速ORDER BY或GROUP BY操作。默认数值是2097144(2M),我把它改为 16777208 (16M)。

(7)、table_cache:
        为所有线程打开表的数量。增加该值能增加mysqld要求的文件描述符的数量。MySQL对每个唯一打开的表需要2个文件描述符。默认数值是64,我把它改为512。

(、thread_cache_size:
        可以复用的保存在中的线程的数量。如果有,新的线程从缓存中取得,当断开连接的时候如果有空间,客户的线置在缓存中。如果有很多新的线程,为了提高性能可以这个变量值。通过比较 Connections 和 Threads_created 状态的变量,可以看到这个变量的作用。我把它设置为 80。

(10)、wait_timeout:
        服务器在关闭它之前在一个连接上等待行动的秒数。 默认数值是28800,我把它改为7200。

注:参数的调整可以通过修改 /etc/my.cnf 文件并重启 MySQL 实现。这是一个比较谨慎的工作,上面的结果也仅仅是我的一些看法,你可以根据你自己主机的硬件情况(特别是内存大小)进一步修改。

 

为了装mysql环境测试,装上后发现启动后mysql占用了很大的虚拟内存,达8百多兆。网上搜索了一下,得到高人指点my.ini。再也没见再详细的了..只好打开my.ini逐行的啃,虽然英文差了点,不过多少M还是看得明的^-^

更改后如下:

innodb_buffer_pool_size=576M ->256M InnoDB引擎缓冲区占了大头,首要就是拿它开刀
query_cache_size=100M          ->16M 查询缓存
tmp_table_size=102M                ->64M 临时表大小
key_buffer_size=256m                ->32M

重启mysql服务后,虚拟内存降到200以下.

另外mysql安装目录下有几个文件:my-huge.ini 、my-large.ini、my-medium.ini...这几个是根据内存大小作的建议配置,新手在设置的时候也可以参考一下。
2G内存的MYSQL数据库服务器 my.ini优化 (my.ini)

2G内存,针对站少,优质型的设置,试验特:

table_cache=1024 物理内存越大,设置就越大.默认为2402,调到512-1024最佳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8M   默认为2M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 等到innodb_log_buffer_size列队满后再统一储存,默认为1
innodb_log_buffer_size=4M          默认为1M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8       你的服务器CPU有几个就设置为几,默认为8
key_buffer_size=256M                   默认为218       调到128最佳
tmp_table_size=64M                   默认为16M        调到64-256最挂
read_buffer_size=4M                   默认为64K
read_rnd_buffer_size=16M          默认为256K
sort_buffer_size=32M                   默认为256K
max_connections=1024                 默认为1210


试验一:

table_cache=512或1024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2M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
innodb_log_buffer_size=1M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8       你的服务器CPU有几个就设置为几,默认为8
key_buffer_size=128M
tmp_table_size=128M
read_buffer_size=64K或128K
read_rnd_buffer_size=256K
sort_buffer_size=512K
max_connections=1024      


  
试验二:

table_cache=512或1024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8M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
innodb_log_buffer_size=4M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8      
key_buffer_size=128M                  
tmp_table_size=128M         
read_buffer_size=4M                  
read_rnd_buffer_size=16M      
sort_buffer_size=32M                  
max_connections=1024      


     
一般:

table_cache=512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8M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0
innodb_log_buffer_size=4M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8      
key_buffer_size=128M                  
tmp_table_size=128M         
read_buffer_size=4M                  
read_rnd_buffer_size=16M      
sort_buffer_size=32M                  
max_connections=1024
           
经过测试.没有特殊情况,最好还是用默认的.


2G内存,针对站多,抗压型的设置,最佳:


table_cache=1024 物理内存越大,设置就越大.默认为2402,调到512-1024最佳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4M   默认为2M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1
(设置为0就是等到innodb_log_buffer_size列队满后再统一储存,默认为1)
innodb_log_buffer_size=2M             默认为1M
innodb_thread_concurrency=8       你的服务器CPU有几个就设置为几,建议用默认一般为8
key_buffer_size=256M                       默认为218       调到128最佳
tmp_table_size=64M                      默认为16M        调到64-256最挂
read_buffer_size=4M                       默认为64K
read_rnd_buffer_size=16M              默认为256K
sort_buffer_size=32M                   默认为256K
max_connections=1024                 默认为1210
thread_cache_size=120             默认为60
query_cache_size=64M



优化mysql数据库性能的十个参数

(1)、max_connections:
允许的同时客户的数量。增加该值增加 mysqld 要求的文件描述符的数量。这个数字应该增加,否则,你将经常看到 too many connections 错误。 默认数值是100,我把它改为1024 。

(2)、record_buffer:
每个进行一个顺序扫描的线程为其扫描的每张表分配这个大小的一个缓冲区。如果你做很多顺序扫描,你可能想要增加该值。默认数值是131072(128k),我把它改为16773120 (16m)

(3)、key_buffer_size:
索引块是缓冲的并且被所有的线程共享。key_buffer_size是用于索引块的缓冲区大小,增加它可得到更好处理的索引(对所有读和多重写),到你能负担得起那样多。如果你使它太大,系统将开始换页并且真的变慢了。默认数值是8388600(8m),我的mysql主机有2gb内存,所以我把它改为 402649088(400mb)。

4)、back_log:
要求 mysql 能有的连接数量。当主要mysql线程在一个很短时间内得到非常多的连接请求,这就起作用,然后主线程花些时间(尽管很短)检查连接并且启动一个新线程。
back_log 值指出在mysql暂时停止回答新请求之前的短时间内多少个请求可以被存在堆栈中。只有如果期望在一个短时间内有很多连接,你需要增加它,换句话说,这值对到来的tcp/ip连接的侦听队列的大小。你的操作系统在这个队列大小上有它自己的限制。试图设定back_log高于你的操作系统的限制将是无效的。
当你观察你的主机进程列表,发现大量 264084 | unauthenticated user | xxx.xxx.xxx.xxx | null | connect | null | login | null 的待连接进程时,就要加大 back_log 的值了。默认数值是50,我把它改为500。

(5)、interactive_timeout:
服务器在关闭它前在一个交互连接上等待行动的秒数。一个交互的客户被定义为对 mysql_real_connect()使用 client_interactive 选项的客户。 默认数值是28800,我把它改为7200。


(6)、sort_buffer:
每个需要进行排序的线程分配该大小的一个缓冲区。增加这值加速order by或group by操作。默认数值是2097144(2m),我把它改为 16777208 (16m)。

(7)、table_cache:
为所有线程打开表的数量。增加该值能增加mysqld要求的文件描述符的数量。mysql对每个唯一打开的表需要2个文件描述符。默认数值是64,我把它改为512。

(、thread_cache_size:
可以复用的保存在中的线程的数量。如果有,新的线程从缓存中取得,当断开连接的时候如果有空间,客户的线置在缓存中。如果有很多新的线程,为了提高性能可以这个变量值。通过比较 connections 和 threads_created 状态的变量,可以看到这个变量的作用。我把它设置为 80。

(9)mysql的搜索功能
用mysql进行搜索,目的是能不分大小写,又能用中文进行搜索
只需起动mysqld时指定 --default-character-set=gb2312

(10)、wait_timeout:
服务器在关闭它之前在一个连接上等待行动的秒数。 默认数值是28800,我把它改为7200。

注:参数的调整可以通过修改 /etc/my.cnf 文件并重启 mysql 实现。这是一个比较谨慎的工作,上面的结果也仅仅是我的一些看法,你可以根据你自己主机的硬件情况(特别是内存大小)进一步修改。

  • MySQL

    MySQL 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瑞典 MySQL AB 公司开发,目前属于 Oracle 公司。MySQL 是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

    692 引用 • 535 回帖
  • SQL
    127 引用 • 386 回帖 • 3 关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Lute

    Lute 是一款结构化的 Markdown 引擎,支持 Go 和 JavaScript。

    26 引用 • 196 回帖 • 15 关注
  • 前端

    前端技术一般分为前端设计和前端开发,前端设计可以理解为网站的视觉设计,前端开发则是网站的前台代码实现,包括 HTML、CSS 以及 JavaScript 等。

    247 引用 • 1348 回帖
  • 安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132 引用 • 1184 回帖 • 1 关注
  • 友情链接

    确认过眼神后的灵魂连接,站在链在!

    24 引用 • 373 回帖
  • Eclipse

    Eclips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 Java 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

    75 引用 • 258 回帖 • 624 关注
  • 分享

    有什么新发现就分享给大家吧!

    247 引用 • 1793 回帖
  • H2

    H2 是一个开源的嵌入式数据库引擎,采用 Java 语言编写,不受平台的限制,同时 H2 提供了一个十分方便的 web 控制台用于操作和管理数据库内容。H2 还提供兼容模式,可以兼容一些主流的数据库,因此采用 H2 作为开发期的数据库非常方便。

    11 引用 • 54 回帖 • 653 关注
  • 博客

    记录并分享人生的经历。

    273 引用 • 2388 回帖
  • 30Seconds

    📙 前端知识精选集,包含 HTML、CSS、JavaScript、React、Node、安全等方面,每天仅需 30 秒。

    • 精选常见面试题,帮助您准备下一次面试
    • 精选常见交互,帮助您拥有简洁酷炫的站点
    • 精选有用的 React 片段,帮助你获取最佳实践
    • 精选常见代码集,帮助您提高打码效率
    • 整理前端界的最新资讯,邀您一同探索新世界
    488 引用 • 384 回帖 • 4 关注
  • Kotlin

    Kotlin 是一种在 Java 虚拟机上运行的静态类型编程语言,由 JetBrains 设计开发并开源。Kotlin 可以编译成 Java 字节码,也可以编译成 JavaScript,方便在没有 JVM 的设备上运行。在 Google I/O 2017 中,Google 宣布 Kotlin 成为 Android 官方开发语言。

    19 引用 • 33 回帖 • 67 关注
  • 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93 引用 • 113 回帖 • 1 关注
  • ReactiveX

    ReactiveX 是一个专注于异步编程与控制可观察数据(或者事件)流的 API。它组合了观察者模式,迭代器模式和函数式编程的优秀思想。

    1 引用 • 2 回帖 • 163 关注
  • Telegram

    Telegram 是一个非盈利性、基于云端的即时消息服务。它提供了支持各大操作系统平台的开源的客户端,也提供了很多强大的 APIs 给开发者创建自己的客户端和机器人。

    5 引用 • 35 回帖
  • 微软

    微软是一家美国跨国科技公司,也是世界 PC 软件开发的先导,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办于 1975 年,公司总部设立在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Redmond,邻近西雅图)。以研发、制造、授权和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

    8 引用 • 44 回帖 • 1 关注
  • TextBundle

    TextBundle 文件格式旨在应用程序之间交换 Markdown 或 Fountain 之类的纯文本文件时,提供更无缝的用户体验。

    1 引用 • 2 回帖 • 56 关注
  • 工具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88 引用 • 735 回帖
  • Gitea

    Gitea 是一个开源社区驱动的轻量级代码托管解决方案,后端采用 Go 编写,采用 MIT 许可证。

    4 引用 • 16 回帖
  •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中文俗称“火狐”(正式缩写为 Fx 或 fx,非正式缩写为 FF),是一个开源的网页浏览器,使用 Gecko 排版引擎,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 Windows、OSX 及 Linux 等。

    8 引用 • 30 回帖 • 414 关注
  • WebClipper

    Web Clipper 是一款浏览器剪藏扩展,它可以帮助你把网页内容剪藏到本地。

    3 引用 • 9 回帖 • 2 关注
  • 开源中国

    开源中国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开源技术社区。传播开源的理念,推广开源项目,为 IT 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发现、使用、并交流开源技术的平台。目前开源中国社区已收录超过两万款开源软件。

    7 引用 • 86 回帖
  • DNSPod

    DNSPod 建立于 2006 年 3 月份,是一款免费智能 DNS 产品。 DNSPod 可以为同时有电信、网通、教育网服务器的网站提供智能的解析,让电信用户访问电信的服务器,网通的用户访问网通的服务器,教育网的用户访问教育网的服务器,达到互联互通的效果。

    6 引用 • 26 回帖 • 519 关注
  • 锤子科技

    锤子科技(Smartisan)成立于 2012 年 5 月,是一家制造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公司,公司的使命是用完美主义的工匠精神,打造用户体验一流的数码消费类产品(智能手机为主),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4 引用 • 31 回帖 • 2 关注
  • ZooKeeper

    ZooKeeper 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是 Google 的 Chubby 一个开源的实现,是 Hadoop 和 HBase 的重要组件。它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软件,提供的功能包括:配置维护、域名服务、分布式同步、组服务等。

    59 引用 • 29 回帖 • 10 关注
  • 微信

    腾讯公司 2011 年 1 月 21 日推出的一款手机通讯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扫描二维码等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可以将自己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132 引用 • 796 回帖
  • 996
    13 引用 • 200 回帖 • 12 关注
  • PostgreSQL

    PostgreSQL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企业级数据库系统,在 BSD 开源许可证下发布。

    22 引用 • 22 回帖
  • 创业

    你比 99% 的人都优秀么?

    82 引用 • 1395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