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司的“敏捷开发”流程是怎么样的,每个职位的角色和分工是什么?

本贴最后更新于 284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世异

前言

1.本回答从属于“IT 修真院”收藏夹系列第二篇,第一篇是 IT 职业介绍。
对修真院有兴趣的,请点击这个链接去注册
北京葡萄藤.IT 修真院 首页 | IT 修真院

第一篇对 IT 职业做了一个相对深入的介绍,给了想从事互联网职业的人一个了解各个职业的机会,已经有 4000+ 赞了,我想是真的帮助到了很多人。 IT 行业都有哪些职位,初学者(0 基础,新人)该如何选择,才能够快速进入这个行业? - xdyl 的回答

第二篇是对敏捷开发和项目管理做了一介绍,这篇贴子还没写完,其实它的价值远远大于第一篇走马观花的介绍。只是大家还没有到能够理解敏捷开发的时候,所以我想了很久,决定暂时不写了。
互联网公司的“敏捷开发”流程是怎么样的,每个职位的角色和分工是什么? - xdyl 的回答

这是第三篇,写这个贴子的动机是因为,在修真院有不少人在问,我要学到什么程度才能找到工作,我是零基础啊,有没有视频和教程可以教我。有哪些 IT 初学者(新人)成长为技术大牛的真实经历? - xdyl 的回答

顺手推荐一下修真院的专栏,各种 IT 行业的真实小故事。IT 修真院 - 知乎专栏

2.本回答和第一篇不同,纯属分享,并不需要有任何的广告。
3.但是,本人依然不对分享出来的任何内容的可信度负任何的责任,也根本不保证是一篇公正,客观,完美的回答。
4.这个回答,是任何一个初级或中级甚至是高级的程序员,产品经理,Leader 都可以认真去思考和尝试的,某种程度上,这个回答比写两行代码更有效果。

5 状态:未完待续

正文

首先讲为什么需要敏捷开发。
在几万年以前,软件项目的开发都是以年来计算的,这代表什么意思呢 ?需求设计了半年多,方案设计做了半年多,开发了三年多,测试了半年多,修改 Bug 用了半年多。总计花了很长很长的时间,然后上线后发现有很多需求已经不存在了,同时又出现了很多新的需求。

怎么办?继续改。这一改又是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马丹用户的需求还再改,怎么办?

这是困扰软件开发项目的最大的问题,越大的项目,参与的人越多,风险越大。文档越规范,维护起来的难度就越高,导致项目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

不仅仅在几万年前,就是在现在,也是经常会有团队出现这种问题。不相信,你可以看看是否遇到了以下这些问题:

1.需求总是在变动,反复变动,无限拖延。

2.开发工程师做出来的项目,bug 不但多,而且经常改不好。常常是改了一个 Bug,出现另一个 Bug,好不容易把一个 Bug 改好了,过了没多久又重现了。原本好好的功能,反而会因为改 Bug 导致出现的问题更多。

3.做出来的东西完全不是产品经理想要的样子,沟通完之后才发现开发工程师的理解和产品经理的理解是完全不一样的。

4.项目延期不是最坏的结果,最坏的结果是还从不知道项目倒底会延期多少,根本没办法去衡量工作量,团队的成员都在加班加点,然而完全看不出来问题出在什么地方。

5.开发文档,产品文档,接口文档,测试报告和真实的代码从没有完美契合过。产品经理设计出来的原型和 UI 设计出来的页面和程序员开发出来的代码完全是一种不同的体系,三位一体的故事从没有真正发生过。代码的实现和接口文档根本不一致,最后索性干脆不看接口文档,完全口头交流。出错的时候各种撕逼扯皮,谁也分不清倒底谁错了。

6.Team 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经常是对着干,对分配的任务总是各种报怨,出现问题之后第一反应是这个不关我的事,不是我的问题,是后端前端设计 QAPM 的问题。

如果你遇到了这种情况,或者说你不甘于这种现状,那么恭喜你,你可以真的需要敏捷开发流程了。

第二,敏捷开发包括了哪些内容

敏捷开发总的流程如下:
1.需求规划和分期
2. 需求评审
3. 需求讲解
4. 方案评审
5. 每日晨会
6. 性能测试
7. CodeReview
8. Demo
9. 测试阶段
10.线上 Bug 修改流程

表跟我说哪些东西不应该包含在敏捷开发流程里,如果你不喜欢,跟你的观念有冲突,你可以把敏捷开发这四个字换成任意四个字。总之,如果要解决这些问题,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佳实践,每一个节点都非纸上谈兵,而是经过无数个尝试和失败总结出来的。

如果你是一个 IT 公司的管理者,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去管理自己的团队,我强烈安列你按着我说的这种标准化方式去做,放心,出了问题我保证不会负一点责任。

确切的说,我说的敏捷开发流程,并不仅仅是开发团队的事情,它背后隐藏着更多的理念。我可能整理的不够清楚,毕竟这是第一版。

1.产品和开发必须是一个 Team,大家只是分工不同,角色不同,并不是两个对立的团队。

如果你的公司是把产品和开发分成两个部门,那么恭喜你,产品和开发之间的纠纷一定无限多。

在所有我带的 Team 中,自始至终强调的理念就是:出了问题,别跟我说这是产品设计出来,这是开发团队实现不了的。我只知道这是你们一个开发小组所有人的责任,这个后果是所有的人都需要承担的。如果我们认真的区分这是什么问题,那么也只是为了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的情况,用户只会知道是一个公司出了一款垃圾产品,没有人关心到底是产品还是开发的锅。

这是做敏捷开发的大前提。或者不仅仅是产品和开发,责任共担,One Team 这个理念是贯穿始终的。这并不是说,大锅饭,而是说,面对不好的结果,所有 Team 的人都必须共同承担。出现问题的原因仅仅是为了追溯和重现当时的场景,以避免后续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产品和开发必须是一个 Team 还体现在需求分期上。这一点在讲到需求分期的流程的时候,会提高的。实际上,需求分期如果没做好,敏捷开发只能流于形式。

需求分期怎么做,这是 MVP 的事情,另一个话题。简单来说,每一期都要有一个提前的预测,这一期里要做的所有的功能都只为了检测自己的预测是否正确。并根据结果去不断的调整开发规划。

2.职责明确,每个人要负责的事情必须清晰无误,谁该做哪些事情,必须要提前讲清楚。

开发团队的推荐角色应该是这样的。
PM 1 个
UI 1 个
CSS/js 12 个
Java 2
4 个
Android 12 个
IOS 1
2 个
QA 1 个

这是一个相对平衡的模板,这样的一个 8~10 人的小 Team,是可以复制的。敏捷开发支持多个 Team 并行开发。理论上来讲。这种方式,可以支持五到六个小 Team 同时启动。

在讲到最后多 Team 并发协作的时候,我也会提到的。
除了这些项目小组的角色,还有各个 Team 的 Leader。我比较推荐小组分成如下几种:
1.产品 Team 产品团队
2.用户体验 Team 传统的 UI 团队升级为 UE,升级为整个系统甚至是公司的用户体验师。
3.后端 Team 苦逼的后端
4.前端 Team Android/IOS/JS 表问我为什么把这三个放到一起,我就是认为一个前端工程师应该三者通吃。可以在某一个客户端上了解的更深入,但是普通的项目上手还是应该没有问题的。
5.QATeam QA 只需要做功能测试,回归测试,边界测试,并不需要做性能测试。这里也会在后面提到。

那么来描述一下每个角色的不同职责。这些不同的角色牵涉到团队并行开发,所以并不是简单的随便扒拉到一堆就好了的。

PM : PM 的职责并不是画原型,而是去分产品的分期,确定产品要做的功能和优先级。
对于产品来说,最大的职责并不是将原型画出来,而是要证明自己要做的功能是合理的。
如果你证明不了自己要做的功能是合理的,是值的尝试的,就是产品经理的失职。

可以参考 MVP,有无数的办法可以提前验证,如果不能够提前验证,那么就证明这是有风险。做为 PM,一定要有这种风险的意识,要知道自己身上担负的责任,PM 花了两周时间设计的原型,8 人的开发团队要折腾近三周左右的时间。

原型和产品文档都是辅助的东西,我甚至不推荐产品经理去做原型设计,只拆分 Story。
原型设计交给传统的 UI 更合适。然而在真实实施的过程中,因为很少有 UI 具备原型的设计能力,所以实施起来会有一些难度。这个不算特别重要,慢慢培养。

PM 不需要为开发进度负任何的责任,这很重要,不要把 PM 当成项目管理来使用,如果你让 PM 去做了项目管理,恭喜你,Game 近乎 Over,产品经理没有时间再去思考如何做功能了。

PM 的职责就是把功能设计好,优先级排好,给开发团队讲清楚需求,结合 Story 优先级和功能实现的大概时间点去做排期。

开发工期交给开发团队去做,Bug 会和 QA,开发团队一起来定。记着要在开发团队开发项目的时间里,去做好下一个产品迭代的设计。

小组 Leader:需求评审会的成员应该包括 PM 组的 Leader,前端组的 leader,后端组的 leader,测试组的 Leader,或者是其他公司的中层骨干。

这应该是一个公司所有应该为这个项目负责的人的评审会,在评审会上的结论,就应该被坚定的执行下去了。不参与评审会的人,不应该再对需求指手画脚。

需求评审会的目标就是确定原封不动的需求,所以在这里要格外的注意,PM 拿出来的方案设计,一定是完整的,而且必须评细节。如果说,一个公司的中层骨干经过需求评审会议,仍然需求乱成一比,那就没什么可说的了,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水准,或者是补充真正的中层。

而 PM 的目标就是吸引需求评审会的意见,尽量让自己的需求和设计通过评审。
各个小组的 Leader 还应该承担的角色就是各个组的方案评审。这是中层骨干必须要起到的作用。

小组的 Leader 还应该负责项目中风险的调控,考虑是增加人手,安排加班,项目延期,还是调整功能。

与些同时,应该去审核最后的性能报告,看看是否达到系统的期望值,遇到了疑难问题如何解决。

**开发组成员:**项目进入真正的开发阶段后,开发组的成员就应该是主动去控制项目的进度,和风险,以及主动去测试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在这个阶段,除了一些需求不明,或者是发生变动的情况出现,不应该去打扰产品经理。不要让产品经理做开发团队的保姆。

开发组的成员的目标就是做好项目的进度控制,有风险就及时反馈给 Leader,确保自己理解的需求是明确无误的,确保自己的测试是完整和严谨的,确认自己写出来的代码是可以维护的。

一定要理解清楚,一旦 PM 通过 Story 讲解,将需求交付给开发组成员,那么开发组成员就应该主动而独立的为这件事情负责。

当项目完工以后,开发组成员应该交叉去做 CodeReview,并且出性能测试报告,以及组织 Demo。

测试组成员:测试级成员的职责不是做功能性的测试,也不是做性能测试。而是应该做边界测试和回归测试。功能性的测试主要应该由开发组成员完成,除了一些特别麻烦的,需要各种极端条件才能复现的,正常的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都应该是有开发组承担。性能测试同样是开发组人员自行完成,各小组 Leader 只需要知道一件事情,测试报告是否能够通过。

所以测试组的主要做的就是准确的记录,以及 bug 的统计。也不应该去天催促开发组的成员去改 Bug。只需要去反馈给开发组的 Leader 就好了。整个 CTO 或者是技术总监应该以此为标准去衡量每个小组 Leader 的绩效。

回归测试是需要做的,但是也不是完全必须要做。如果能够积累足够多的自动化测试用例,就去正常使用它,如果不能,就尽可能少的减少回归测试。这需要跟开发人员沟通的比较清楚,他们往往更清楚,什么地方容易出问题。

接受线上的反馈并且记录也应该是 QA 的职责,如果 Team 足够细,可能会有运营或者是客服统一对外收集,然后交给 QA,QA 再负责录入 Bug 系统中。

基本的敏捷开发流程中的角色的职责大致就是这样的了。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其中的很多小细节,都照顾到了每个角色的职责和义务。理论上来说,如果有一张图的话,可以更清楚的画出来不同角色的功能。

这种职责的划分,和传统的职责会有一些不同,反正,在我带过的 Team 中,这是最高效的,也是最能发挥出团队的能力的方式。你可以信,也可以不信,这中间的每一个细小的调整,都是经过无数个日日夜夜的验证而得来的,我还未曾看到过比这种职责划分方式更高效,更合理的做法,虽然我接触的 Team 也不够多,爱信不信~

3.每个人必须学会主动去为自己的事情负责

当有了第二条,你很快就能发现团队中,谁是能够尽守职责,更主动的人。第 3 条很难做到,特别在很多公司,并不注重对于团队凝聚力的培养,也不会注重和他们之间的交流,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

所以这也是我一再强调的,敏捷开发并不仅仅是一个开发流程,更是一种管理的方式,他牵涉到绩效考核,公司福利,上下班制度等等你看不到的东西。

如果说你的团队成员并不能做到为自己的事情负责,那么你需要的就是,要么就是去更换团队,要么就是想办法去激励团队。这是另一个话题了,我心情好的话,可能会在这里提到,如果心情不好,可能会在下一个文章里,也可能根本就不会写了。

这件事情其实也不算难,第一,明确这种职责的分工是合理的,第二,Leader 都需要了解自己的团队的状况。第三,不断的去强化和培养这种做事的习惯。

就够了。团队是需要打磨和改造的。这三点是敏捷开发实施的前提,而不是说,有了这三点,敏捷开发就一点能做好了。

在具体的实施上,还有无数的细节是需要去整理和落地的。

隔了好几天没写,我已经忘记了自己原本的思路是什么了,先写到这里再说。

**========未完待续,进度 15%========================**

对修真院有兴趣的,请点击这个链接去注册
北京葡萄藤.IT 修真院 首页 | IT 修真院

===============================

“我们相信人人都可以成为一个工程师,现在开始,找个师兄,带你入门,学习的路上不再迷茫。这里是技能树.IT 修真院,初学者转行到互联网行业的聚集地。"

  • 敏捷开发
    10 引用 • 13 回帖 • 1 关注
  • 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互联网始于 1969 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99 引用 • 367 回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Vanessa 1 via macOS

    9cfce31957c24cdda615f57f61f5585c-image.png

    你们网站加载好慢

    2 回复
  • feix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好~ 泪出来了

  • ptteng
    作者

    f308c993522c4c95845cfad0d36f41a5.png

    请问您看的是加载的是首页吗?我这里加载挺快啊。

    1 回复
  • Vanessa via macOS

    是改过了么?感觉和以前以不太一样了,现在比较快了

    要是能加一个 favicon 就更好了。

推荐标签 标签

  • Flutter

    Flutter 是谷歌的移动 UI 框架,可以快速在 iOS 和 Android 上构建高质量的原生用户界面。 Flutter 可以与现有的代码一起工作,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组织使用,并且 Flutter 是完全免费、开源的。

    39 引用 • 92 回帖
  • Linux

    Linux 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 Unix 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 POSIX 和 Unix 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 CPU 的操作系统。它能运行主要的 Unix 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并支持 32 位和 64 位硬件。Linux 继承了 Unix 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952 引用 • 944 回帖
  • PWL

    组织简介

    用爱发电 (Programming With Love) 是一个以开源精神为核心的民间开源爱好者技术组织,“用爱发电”象征开源与贡献精神,加入组织,代表你将遵守组织的“个人开源爱好者”的各项条款。申请加入:用爱发电组织邀请帖
    用爱发电组织官网:https://programmingwithlove.stackoverflow.wiki/

    用爱发电组织的核心驱动力:

    • 遵守开源守则,体现开源&贡献精神:以分享为目的,拒绝非法牟利。
    • 自我保护:使用适当的 License 保护自己的原创作品。
    • 尊重他人:不以各种理由、各种漏洞进行未经允许的抄袭、散播、洩露;以礼相待,尊重所有对社区做出贡献的开发者;通过他人的分享习得知识,要留下足迹,表示感谢。
    • 热爱编程、热爱学习:加入组织,热爱编程是首当其要的。我们欢迎热爱讨论、分享、提问的朋友,也同样欢迎默默成就的朋友。
    • 倾听:正确并恳切对待、处理问题与建议,及时修复开源项目的 Bug ,及时与反馈者沟通。不抬杠、不无视、不辱骂。
    • 平视:不诋毁、轻视、嘲讽其他开发者,主动提出建议、施以帮助,以和谐为本。只要他人肯努力,你也可能会被昔日小看的人所超越,所以请保持谦虚。
    • 乐观且活跃:你的努力决定了你的高度。不要放弃,多年后回头俯瞰,才会发现自己已经成就往日所仰望的水平。积极地将项目开源,帮助他人学习、改进,自己也会获得相应的提升、成就与成就感。
    1 引用 • 487 回帖
  • App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的缩写)一般指手机软件。

    91 引用 • 384 回帖
  • 微信

    腾讯公司 2011 年 1 月 21 日推出的一款手机通讯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扫描二维码等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可以将自己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132 引用 • 796 回帖
  • 脑图

    脑图又叫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31 引用 • 97 回帖 • 1 关注
  •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智能合约概念于 1994 年由 Nick Szabo 首次提出。

    1 引用 • 11 回帖 • 1 关注
  • 资讯

    资讯是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资讯有时效性和地域性。

    56 引用 • 85 回帖 • 1 关注
  • 黑曜石

    黑曜石是一款强大的知识库工具,支持本地 Markdown 文件编辑,支持双向链接和关系图。

    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22 引用 • 210 回帖
  • 又拍云

    又拍云是国内领先的 CDN 服务提供商,国家工信部认证通过的“可信云”,乌云众测平台认证的“安全云”,为移动时代的创业者提供新一代的 CDN 加速服务。

    20 引用 • 37 回帖 • 573 关注
  • Elasticsearch

    Elasticsearch 是一个基于 Lucene 的搜索服务器。它提供了一个分布式多用户能力的全文搜索引擎,基于 RESTful 接口。Elasticsearch 是用 Java 开发的,并作为 Apache 许可条款下的开放源码发布,是当前流行的企业级搜索引擎。设计用于云计算中,能够达到实时搜索,稳定,可靠,快速,安装使用方便。

    117 引用 • 99 回帖 • 208 关注
  • OAuth

    OAuth 协议为用户资源的授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开放而又简易的标准。与以往的授权方式不同之处是 oAuth 的授权不会使第三方触及到用户的帐号信息(如用户名与密码),即第三方无需使用用户的用户名与密码就可以申请获得该用户资源的授权,因此 oAuth 是安全的。oAuth 是 Open Authorization 的简写。

    36 引用 • 103 回帖 • 31 关注
  • wolai

    我来 wolai:不仅仅是未来的云端笔记!

    2 引用 • 14 回帖 • 2 关注
  • Hibernate

    Hibernat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 JDBC 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使得 Java 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

    39 引用 • 103 回帖 • 720 关注
  • etcd

    etcd 是一个分布式、高可用的 key-value 数据存储,专门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保存关键数据。

    6 引用 • 26 回帖 • 548 关注
  • 宕机

    宕机,多指一些网站、游戏、网络应用等服务器一种区别于正常运行的状态,也叫“Down 机”、“当机”或“死机”。宕机状态不仅仅是指服务器“挂掉了”、“死机了”状态,也包括服务器假死、停用、关闭等一些原因而导致出现的不能够正常运行的状态。

    13 引用 • 82 回帖 • 80 关注
  • ngrok

    ngrok 是一个反向代理,通过在公共的端点和本地运行的 Web 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安全的通道。

    7 引用 • 63 回帖 • 648 关注
  • Quicker

    Quicker 您的指尖工具箱!操作更少,收获更多!

    36 引用 • 155 回帖
  • FreeMarker

    FreeMarker 是一款好用且功能强大的 Java 模版引擎。

    23 引用 • 20 回帖 • 455 关注
  • 运维

    互联网运维工作,以服务为中心,以稳定、安全、高效为三个基本点,确保公司的互联网业务能够 7×24 小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51 引用 • 257 回帖
  • 友情链接

    确认过眼神后的灵魂连接,站在链在!

    24 引用 • 373 回帖
  • Spark

    Spark 是 UC Berkeley AMP lab 所开源的类 Hadoop MapReduce 的通用并行框架。Spark 拥有 Hadoop MapReduce 所具有的优点;但不同于 MapReduce 的是 Job 中间输出结果可以保存在内存中,从而不再需要读写 HDFS,因此 Spark 能更好地适用于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需要迭代的 MapReduce 的算法。

    74 引用 • 46 回帖 • 568 关注
  • OnlyOffice
    4 引用 • 21 关注
  • QQ

    1999 年 2 月腾讯正式推出“腾讯 QQ”,在线用户由 1999 年的 2 人(马化腾和张志东)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上亿用户了,在线人数超过一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

    45 引用 • 557 回帖 • 1 关注
  • Visio
    1 引用 • 2 回帖 • 1 关注
  • 房星科技

    房星网,我们不和没有钱的程序员谈理想,我们要让程序员又有理想又有钱。我们有雄厚的房地产行业线下资源,遍布昆明全城的 100 家门店、四千地产经纪人是我们坚实的后盾。

    6 引用 • 141 回帖 • 593 关注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5070 引用 • 103318 回帖 • 1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