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世界的脆弱性、加密与数字大黑暗时代猜想

本贴最后更新于 39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世改

有个词叫“数字黑暗时代”,是一个比喻性术语,用来描述一种假设的未来情景,其中大量的数字信息可能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丢失或变得不可访问。

事实上,不必往前追溯太久远,光是我父亲买的一堆 3.5 寸软盘,今天就已经只能当手办了......

去年年底我开始制作自己的 Zettelkasten,由于我没有有效的图片传输手段,所以就不上图了,大家可以理解为下图这种零件盒 + 一堆 4*6 英寸的硬纸片:

d690d8370f6066ae4359eb22eea1128eO1CN01QzehWv23IJ2WluiFM26842672320cib2020.220x220.jpg+5e7ab286181366c1d25d085c81216b14O1CN01qmqF8X2A7V85dndX59734781560cib2020.220x220.jpg

在一开始我并没有什么感触,其实这个“物质的”卡片盒只是一种消遣爱好,我大部分东西都在电脑里。

直到今年的雨季,有的坛友可能知道,今年很多地方雨比往年要大得多,辽宁沈阳这边今年也是如此。

伴随着大水,一起来的还有雷电灾害,就在 1 个月前,我遭遇了第一次断网,整个附近的网络全都没了,看着暴雨倾盆,大家也很默契的没有打给宽带服务商,毕竟这种天气出来修网络要出事的......

一周前,我遭遇了第二次断网,非常可恶的是,在前几天我的一个朋友找我要一篇文档,我向他保证在当天一定能发给他。而我试图通过互联网调取家里的 nas 时,恰好,闪电已经让整个区的网络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宕机,朋友并不能理解我遭遇的情况,毕竟在现代人看来断网实在就像断粮一样少见。

昨天夜里,一场特大暴雨袭来,我这次失去的不仅仅是网络,还有电力。

我有好多年没买过蜡烛存着了,开着车去超市,超市说他们也早就把这种东西忘掉了,老板在漆黑的商铺收银台拿着手机看抖音。

我回到家,我的台灯是充电式的,有一个 6000 毫安的电池,我在桌子上重新打开我的 Zettelkasten,并打发了一个晚上。

这一个晚上,我有了全新的体悟。


今早,我迫不及待的和朋友分享,他的论点却有着另一个方面的独到见解:加密。

朋友年轻时在日本留学,有几年试图留在那边,但考虑到父母还是选择回国了。

回国后,他不该习惯,还是继续上推看油管,翻墙外网不停玩。

终于,有一天,他们本地的阿 sir 找到他,问他为什么要玩某些软件,他说:我没有啊~

阿 sir 笑了笑,我朋友跟我说,当时他也笑了,因为他使用的是一台 iphone,在当时的他的认知里,只要他不说出密码,就没人能打开他的手机翻找东西。

但很快他震惊了,只见人家拿出一个像 U 盘一样的小东西,插在手机的充电口上,不一会儿,手机就解开了。阿 sir 拿着手机,指着里面的软件问他,这是什么,朋友愕然......

虽然因为他只是个老色鬼,巨量的黄图倒也不算什么天怒人怨的大过,叔叔们也没有为难他,只是告诉他不要再玩了就让他回家了。

但回家后,他很快就变成了一个所谓的“纸笔党”。

他不再信任手机,退订了各种云盘,并在网络上谨言慎行。


我们总以为自己已经理解了“加密”和“本地存储”的重要性,可有时候我们对这些技术的理解又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深刻。

我现在对本地存储、加密传输的喜爱已经远超过几年前的自己,事实上,我已不再信任任何一家的云服务(例如 notion)

我开始使用一种在现代更加隐蔽,不会被黑客、云盘服务商和各种审核侦测到的东西——纸。

纸是不联网的,纸不方便,但有时候纸又很方便~

你会使用纯云端笔记与存储吗?

单选 公开 已于 2024-07-31 15:00:00 结束 25 票
16% 4 票
不会
72% 18 票
我不在乎
12% 3 票

希望思源能够保持本地存储,加密保障的老特性,我想随着经济、网络环境的发展,将来会有更多的用户会拥抱思源!

祝大 D 和 V 姐肝好!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6791 引用 • 111671 回帖
  • 加密
    18 引用 • 60 回帖
  • 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互联网始于 1969 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98 引用 • 367 回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我在需要实时同步和协作的场景下会使用云笔记;大部分笔记都在思源里。

  • winds

    虽然,但是……思源在本地也是明文存储的()

    1 回复
  • auric

    其实在互联网时代,大家哪有什么秘密,自己的隐私不管存在什么介质都是有风险的,只能自我安慰自己并非大人物,也不是安全机构的人,自己的秘密在大是大非面前啥也不是。任何加密方式也都有破解的可能,比如出题的人能不知道答案吗 😂

  • zxkmm 1 1 赞同 1 评论

    但很快他震惊了,只见人家拿出一个像 U 盘一样的小东西,插在手机的充电口上,不一会儿,手机就解开了。

    好奇这个是哪年的事情?以及“不一会“是指多久?

    iPhone 是 AES 加密的。也就是说想破解的话只有两条路:爆破或者发现数学漏洞。前者对于手机这个体量的数据的话可能一个机房的显卡得算几个月到几年不等,后者的话只能靠数学家或者外星人了。

    如果真能发现 AES“不一会”就爆破成功的方法,恐怕所有诺贝尔奖得主都得给发现者擦鞋。

    当然如果这个描述是真的话,就说明苹果肯定是给开后门了。

    1 回复
    有人肯定要说 side channel attack 绕过硬件加密芯片. 在拆开手机的情况下也要专门设计的仪器尝试毛刺注入很长时间。何况不一定存在 side channel attack 可利用的漏洞。
    zxkmm
  • shellingford 1 赞同 via macOS

    易用性和安全性天然存在矛盾,通常将资料(无论是物理上的还是数字化的)分个等级,对不同等级的资料采用不同的安全级别管理。

    有些资料该放云端放云端,只要便捷、易用就行

    有些资料该写纸上写纸上(甚至可以只记在大脑里),只求安全

    我觉得作为使用者,就是在平衡易用性和安全性

  • Zsiyuan via Android

    是的,所以我觉得运行思源笔记的设备也不能连接公网。

  • NishikigiReeves

    21-22 年左右的事情,那个小东西是手机厂商官方出品的设备,提供给阿 sir 的,不用惊讶,每个牌子的都有,包括什么华子果子米子都有。

    2 回复
  • 有没有实际的照片或者视频,我不是不相信你,我就是想开开眼界。

  • zxkmm 1 1 赞同

    苹果确实保存了用户的数据的 key,但仅限于没有开启高级数据保护时候的 icloud 数据。
    要破解本地的数据唯一的希望就是对 T2 芯片做毛刺注入,理论上如果开机后输入了密码,开启生物验证。这个时候密钥确实是在 T2 芯片里面。
    顺便,只要尝试关机,SOS,或者长时间不用,或者第一次生物验证失败,或者简单的关机重启,都会立马把 T2 芯片的密钥删掉。
    而且毛刺攻击很难操作,因为芯片上就专门避免毛刺攻击。当然人设计的东西都有漏洞。

    但是即使真的存在对 T2 进行毛刺注入的设备,也不可能像 U 盘。至少都要把主板拆开飞很多线。

    1 回复
  • NishikigiReeves

    如果你的思路是“暴力破解”,那说明你理解错了,这东西明显是一种官方工具。

    至于你们信不信,对我来说真的无所谓的,我只觉得在一个连硬盘都能偷扫的环境里,要求各家厂商必须提供一种工具并不是什么难以置信的事情。

    2 回复
  • 如果什么都往阴谋论方面想,那就没得聊了,因为你只相信你愿意相信的东西。然而事实上就是并没人在意你手机里放什么数据,而且既然可以偷偷扫描你手机的信息,为什么费这事找到你本人翻找你的东西?有后门直接联网扫描不就完事了?

  • 不是我理解错了,是你不知道我在说什么

  • berry

    浏览那些网站本身就是风险极大的事,而且苹果的服务器就在中国,如果你想真正地匿名,除非你深入网络的迷宫,学会在数字世界中遁形。但记住,在绝对的匿名面前,没有任何技术是完美的。即使是最先进的加密和代理技术,也可能在强大的监控下暴露你的行踪。所以,如果你追求的是绝对的隐私,那可能需要重新考虑你对“真正匿名”的定义了。在这个时代,隐私和便利往往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 Bard

    想起一个央视的采访,快过年了,主持人在高铁上采访“你买到票了吗”🤣

请输入回帖内容 ...
NishikigiReeves
“众生皆有螺旋力,唯迷自性而不得。” 抚顺

推荐标签 标签

  • DNSPod

    DNSPod 建立于 2006 年 3 月份,是一款免费智能 DNS 产品。 DNSPod 可以为同时有电信、网通、教育网服务器的网站提供智能的解析,让电信用户访问电信的服务器,网通的用户访问网通的服务器,教育网的用户访问教育网的服务器,达到互联互通的效果。

    6 引用 • 26 回帖 • 533 关注
  • 996
    13 引用 • 200 回帖 • 1 关注
  • GitLab

    GitLab 是利用 Ruby 一个开源的版本管理系统,实现一个自托管的 Git 项目仓库,可通过 Web 界面操作公开或私有项目。

    46 引用 • 72 回帖 • 1 关注
  • MongoDB

    MongoDB(来自于英文单词“Humongous”,中文含义为“庞大”)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 C++ 语言编写。旨在为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MongoDB 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最像关系数据库的。它支持的数据结构非常松散,是类似 JSON 的 BSON 格式,因此可以存储比较复杂的数据类型。

    91 引用 • 59 回帖 • 2 关注
  • GAE

    Google App Engine(GAE)是 Google 管理的数据中心中用于 WEB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托管的平台。2008 年 4 月 发布第一个测试版本。目前支持 Python、Java 和 Go 开发部署。全球已有数十万的开发者在其上开发了众多的应用。

    14 引用 • 42 回帖 • 837 关注
  • RIP

    愿逝者安息!

    8 引用 • 92 回帖 • 412 关注
  • Pipe

    Pipe 是一款小而美的开源博客平台。Pipe 有着非常活跃的社区,可将文章作为帖子推送到社区,来自社区的回帖将作为博客评论进行联动(具体细节请浏览 B3log 构思 - 分布式社区网络)。

    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社区体验,让热爱记录和分享的你不再感到孤单!

    134 引用 • 1128 回帖 • 110 关注
  • SpaceVim

    SpaceVim 是一个社区驱动的模块化 vim/neovim 配置集合,以模块的方式组织管理插件以
    及相关配置,为不同的语言开发量身定制了相关的开发模块,该模块提供代码自动补全,
    语法检查、格式化、调试、REPL 等特性。用户仅需载入相关语言的模块即可得到一个开箱
    即用的 Vim-IDE。

    3 引用 • 31 回帖 • 115 关注
  • Hexo

    Hexo 是一款快速、简洁且高效的博客框架,使用 Node.js 编写。

    22 引用 • 148 回帖 • 17 关注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6791 引用 • 111671 回帖
  • 负能量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然后就去睡觉了....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轻松 (° ー °〃)

    89 引用 • 1251 回帖 • 390 关注
  • Facebook

    Facebook 是一个联系朋友的社交工具。大家可以通过它和朋友、同事、同学以及周围的人保持互动交流,分享无限上传的图片,发布链接和视频,更可以增进对朋友的了解。

    4 引用 • 15 回帖 • 444 关注
  • Access
    1 引用 • 3 回帖 • 6 关注
  • PWA

    PWA(Progressive Web App)是 Google 在 2015 年提出、2016 年 6 月开始推广的项目。它结合了一系列现代 Web 技术,在网页应用中实现和原生应用相近的用户体验。

    14 引用 • 69 回帖 • 187 关注
  • 书籍

    宋真宗赵恒曾经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84 引用 • 414 回帖
  • 强迫症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15 引用 • 161 回帖 • 1 关注
  • Oracle

    Oracle(甲骨文)公司,全称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甲骨文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木滩。1989 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13 年,甲骨文已超越 IBM,成为继 Microsoft 后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

    107 引用 • 127 回帖 • 340 关注
  • 持续集成

    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即团队开发成员经常集成他们的工作,通过每个成员每天至少集成一次,也就意味着每天可能会发生多次集成。每次集成都通过自动化的构建(包括编译,发布,自动化测试)来验证,从而尽早地发现集成错误。

    15 引用 • 7 回帖 • 3 关注
  •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代表了最佳的实践,通常被有经验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人员所采用。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是众多软件开发人员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试验和错误总结出来的。

    201 引用 • 120 回帖 • 2 关注
  • FFmpeg

    FFmpeg 是一套可以用来记录、转换数字音频、视频,并能将其转化为流的开源计算机程序。

    23 引用 • 32 回帖 • 2 关注
  • VirtualBox

    VirtualBox 是一款开源虚拟机软件,最早由德国 Innotek 公司开发,由 Sun Microsystems 公司出品的软件,使用 Qt 编写,在 Sun 被 Oracle 收购后正式更名成 Oracle VM VirtualBox。

    10 引用 • 2 回帖 • 14 关注
  • PHP

    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是一种开源脚本语言。语法吸收了 C 语言、 Java 和 Perl 的特点,主要适用于 Web 开发领域,据说是世界上最好的编程语言。

    167 引用 • 408 回帖 • 483 关注
  • Sphinx

    Sphinx 是一个基于 SQL 的全文检索引擎,可以结合 MySQL、PostgreSQL 做全文搜索,它可以提供比数据库本身更专业的搜索功能,使得应用程序更容易实现专业化的全文检索。

    1 引用 • 226 关注
  • Sandbox

    如果帖子标签含有 Sandbox ,则该帖子会被视为“测试帖”,主要用于测试社区功能,排查 bug 等,该标签下内容不定期进行清理。

    443 引用 • 1238 回帖 • 601 关注
  • JavaScript

    JavaScript 一种动态类型、弱类型、基于原型的直译式脚本语言,内置支持类型。它的解释器被称为 JavaScript 引擎,为浏览器的一部分,广泛用于客户端的脚本语言,最早是在 HTML 网页上使用,用来给 HTML 网页增加动态功能。

    730 引用 • 1284 回帖
  • wolai

    我来 wolai:不仅仅是未来的云端笔记!

    2 引用 • 14 回帖 • 3 关注
  • 酷鸟浏览器

    安全 · 稳定 · 快速
    为跨境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的跨境浏览器

    3 引用 • 59 回帖 • 60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