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专题——线性表之顺序表及其 Java 实现

本贴最后更新于 273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世异

上一篇博客中,博主为大家介绍了关于数据结构的三个基本概念:数据结构数据类型抽象数据类型

在本篇博客中,博主将为大家介绍本系列中第一个出场的数据结构——线性表。顾名思义,线性表就是一种具有像线一样性质的表。比如在操场上站成一列的学生们,总有一个打头,一个结尾,中间的任何一个学生都知道自己前一名同学是谁和后一名同学是谁,就像有一根线将他们串了起来一样。

像这种从逻辑上看,具有零个或多个数据元素的有限序列我们就称之为线性表(List).

让我们简单来解读一下线性表的概念。首先它是一个序列,也就是说在线性表中的元素之间是有顺序的,当这个线性表不为空时,除了第一个元素只有后继元素,最后一个元素只有前驱元素之外,其余的元素都有且只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线性表中同样允许没有元素,这时我们称之为空表。

还记得我们在上一篇博客中提到的,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这种结构可以是逻辑结构或者是物理结构。上面对线性表的定义,明显是从逻辑结构上进行的。

那么如果从不同的存储形式(物理结构)上来看,在内存中顺序存储的线性表我们称之为顺序表,在内存中链式存储的线性表我们称之为链表。

也就是说,顺序表与链表也都是数据结构,它们是从物理存储结构角度上定义的线性表,可以看作是抽象的线性表在计算机编程语言中具体的实现。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定义一下,线性表的抽象数据类型(ADT)

ADT List{ Data: 线性表中的数据对象集合为{a1,a2,a3... an},所有元素的数据类型必须都是DataType。 除了第一个元素a1只有后继元素,最后一个元素an只有前驱元素之外,其余的元素都有且只有一个前驱和一个后继。 Operation: int size(); //返回线性表中元素的个数 boolean isEmpty(); //检查线性表是否为空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 //检查线性表是否包含某个元素 boolean add(E e); //在线性表的结尾插入一个元素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在线性表指定位置插入一个元素 boolean remove(Object o); //在线性表中删除指定元素 E remove(int index); //删除线性表上指定位置的元素 void clear(); //清空整个线性表 E get(int index); //返回指定位置上的元素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替换指定位置上的元素 }

在 Java 中,我们可以将线性表的抽象数据类型 List 抽象为一个接口类 MyList(为了区分 java.util.List),并将上面我们归纳出的操作放在接口类中。

interface MyList<E>{ int size(); //返回线性表中元素的个数 boolean isEmpty(); //检查线性表是否为空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 //检查线性表是否包含某个元素 boolean add(E e); //在线性表的结尾插入一个元素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在线性表指定位置插入一个元素 boolean remove(Object o); //在线性表中删除指定元素 E remove(int index); //删除线性表上指定位置的元素 void clear(); //清空整个线性表 E get(int index); //返回指定位置上的元素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替换指定位置上的元素 }

接下来博主就带着大家一起用 Java 实现一个在内存中顺序存储的线性表(也叫顺序表)。要想在内存中顺序存储,我们必须将元素放在数组当中,因此我们的顺序表就起名叫做 MyArrayList。

  • 首先我们来写这个数据结构的私有成员,一个能装泛型 E 的数组,size 表示列表中元素的数目,以及一个默认的初识数组大小
public class MyArrayList<E> implements MyList<E>{ //在声明MyArrayList时,如不指明大小,则初始大小为10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CAPACITY = 10; private E[] contents; private int size = 0; //两种构造函数,允许用户创建指定大小或者默认大小的线性表 public MyArrayList(){ init(DEFAULT_CAPACITY); } public MyArrayList(int initCapacity){ init(initCapacity); } //私有化方法init帮助构造函数来初始化数组contents private void init(int capacity){ //注意不能建立泛型数组,因此我们强行转换一个Object数组 contents = (E[]) new Object[capacity]; }
  • 接下来我们实现获取元素个数和查看是否为空的方法,很简单单行代码即可实现
@Override public int size()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return this.size;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isEmpty()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return size()==0; }
  • 然后是两种不同的插入方法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add(E e)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在插入元素之前,检查数组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新的元素,若没有,则对数组进行扩容 ensureCapacity(); contents[size++] = e; return true; } @SuppressWarnings("unchecked") private void ensureCapacity()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f(size()>=contents.length) { //此处新数组的容量是旧数组的2倍加1,你可以自己选择扩容的多少 E[] newContents = (E[]) new Object[2*contents.length+1]; //将就数组中的值全部拷于新数组中 System.arraycopy(contents, 0, newContents, 0, size()); //再让contents指向新的数组 contents = newContents; }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一旦要插入元素的位置为负或大于目前的元素数量就抛出异常 //此处允许index等于size,相当于在列表末尾插入元素 if(index<0 || index>size()) throw new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在插入元素之前,检查数组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新的元素,若没有,则对数组进行扩容 ensureCapacity(); //将数组中从index位置开始的size-index个元素复制到数组从index+1开始的位置去 //相当于将数组中index位置之后的元素顺次向后移动一位 System.arraycopy(contents, index, contents, index+1, size() - index); //将要插入的元素放置到index位置上去 contents[index] = element; this.size++; } /* * 等价与上面的add(int index, E element)方法 * * System.arraycopy(contents, index, contents, index+1, size() - index); * 等价于: * for(int i=size(); i>index; i--){ contents[i] = contents[i-1]; } *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lement)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一旦要插入元素的位置为负或大于目前的元素数量就抛出异常 //此处允许index等于size,相当于在列表末尾插入元素 if(index<0 || index>size()) throw new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在插入元素之前,检查数组是否有足够的空间放置新的元素,若没有,则对数组进行扩容 ensureCapacity(); for(int i=size(); i>index; i--) contents[i] = contents[i-1]; //将要插入的元素放置到index位置上去 contents[index] = element; this.size++; }*/
  • 紧接着是两个不同的删除方法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remove(Object o)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f(o == null) { for(int i=0; i<size(); i++) { if(contents[i] == null) { //如果找到元素为null,就使用私有方法fastRemove将该位置元素删除 fastRemove(i);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else { for(int i=0; i<size();i++) { if(contents[i].equals(o)) { //如果找到元素为o,就使用私有方法fastRemove将该位置元素删除 fastRemove(i);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 private void fastRemove(int index)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需要从后向前移动的元素数目 int numMoved = size() - index -1; if(numMoved > 0){ //将数组i+1位置开始的numMoved个元素移动到数组i的位置 //相当于将i位置上的元素删除,并将后面的元素向前移一位 System.arraycopy(contents,index+1,contents,index,numMoved); } //将元素数目减一并释放原来最后一位的内存 contents[--size] = null; } /* * 等价与上面的fastRemove(int index)方法 * * System.arraycopy(contents,index+1,contents,index,numMoved); * 等价于: * for(int i=index; i<size()-1; i++){ contents[i] = contents[i+1]; } * private void fastRemove(int index)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for(int i=index; i<size()-1; i++) contents[i] = contents[i+1]; //将元素数目减一并释放原来最后一位的内存 contents[--size] = null; }*/ @Override public E remove(int index)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一旦要插入元素的位置为负或大于目前的元素数量就抛出异常 //此处不允许index等于size checkIndexValidation(index); E element = contents[index]; fastRemove(index); return element; } private void checkIndexValidation(int index) { if(index<0 || index>=size()) throw new ArrayIndexOutOfBoundsException(); }
  • 之后是获取,修改,查看是否为空,查看是否包含,以及清空整个列表这几个简单的方法了:
@Override public void clear()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for(int i=0; i<size(); i++) { contents[i] = null; } size = 0; } @Override public E get(int index)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checkIndexValidation(index); return contents[index]; } @Override public E set(int index, E element)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checkIndexValidation(index); E old = contents[index]; contents[index] = element; return old;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f(o == null) { for(int i=0 ;i<size(); i++) { if(contents[i] == null)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else { for(int i=0 ;i<size(); i++) { if(o.equals(contents[i]))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在完成了自己写的一个 MyArrayList 之后,我们分析一下这种数据结构的特点。很明显,对于基于数组实现的线性表来说

我们要读取或修改某一个位置的元素只花费常数时间 O(1)
我们要增加或删除某一个元素最坏情况下要花费线性时间 O(n),因为涉及到移动其它的元素

因此,当我们在遇到频繁访问列表中元素时,ArrayList 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当我们需要频繁添加、删除列表中元素,尤其是在表的前端进行增删操作时,ArrayList 就不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了。

到这里我们自己实现的 MyArrayList 就完成了,是不是感觉自己写数据结构也没有那么难呢?但是我们这里完成的这个只是一个很简单的数据结构,也没有实现 Itrable 等接口。

要想真正提高巩固自己的 Java 水平,我们需要在自己写完之后去对比源码中 ArrayList 的实现。看看尽管功能都是实现的差不多,为什么大牛写的代码就很优雅、效率高。不断地比较、吸收、学习,我们才能进步下去。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创造

    你创造的作品可能会帮助到很多人,如果是开源项目的话就更赞了!

    184 引用 • 1015 回帖
  • SVN

    SVN 是 Subversion 的简称,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版本控制系统,相较于 RCS、CVS,它采用了分支管理系统,它的设计目标就是取代 CVS。

    29 引用 • 98 回帖 • 691 关注
  • Spring

    Spring 是一个开源框架,是于 2003 年兴起的一个轻量级的 Java 开发框架,由 Rod Johnson 在其著作《Expert One-On-One J2EE Development and Design》中阐述的部分理念和原型衍生而来。它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开发的复杂性而创建的。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使用者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 JavaEE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

    948 引用 • 1460 回帖
  • C++

    C++ 是在 C 语言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通用编程语言,应用广泛。C++ 支持多种编程范式,面向对象编程、泛型编程和过程化编程。

    107 引用 • 153 回帖 • 3 关注
  • 博客

    记录并分享人生的经历。

    273 引用 • 2388 回帖
  • jQuery

    jQuery 是一套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库,强化 HTML 与 JavaScript 之间的操作。由 John Resig 在 2006 年 1 月的 BarCamp NYC 上释出第一个版本。全球约有 28% 的网站使用 jQuery,是非常受欢迎的 JavaScript 库。

    63 引用 • 134 回帖 • 735 关注
  • Windows

    Microsoft Windows 是美国微软公司研发的一套操作系统,它问世于 1985 年,起初仅仅是 Microsoft-DOS 模拟环境,后续的系统版本由于微软不断的更新升级,不但易用,也慢慢的成为家家户户人们最喜爱的操作系统。

    227 引用 • 476 回帖 • 1 关注
  •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代表了最佳的实践,通常被有经验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人员所采用。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是众多软件开发人员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试验和错误总结出来的。

    200 引用 • 120 回帖 • 4 关注
  • 周末

    星期六到星期天晚,实行五天工作制后,指每周的最后两天。再过几年可能就是三天了。

    14 引用 • 297 回帖
  • 浅吟主题

    Jeffrey Chen 制作的思源笔记主题,项目仓库:https://github.com/TCOTC/Whisper

    1 引用 • 28 回帖
  • Solidity

    Solidity 是一种智能合约高级语言,运行在 [以太坊] 虚拟机(EVM)之上。它的语法接近于 JavaScript,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

    3 引用 • 18 回帖 • 437 关注
  • Vim

    Vim 是类 UNIX 系统文本编辑器 Vi 的加强版本,加入了更多特性来帮助编辑源代码。Vim 的部分增强功能包括文件比较(vimdiff)、语法高亮、全面的帮助系统、本地脚本(Vimscript)和便于选择的可视化模式。

    29 引用 • 66 回帖
  • CAP

    CAP 指的是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 Consistency(一致性)、 Availability(可用性)、Partition tolerance(分区容错性),三者不可兼得。

    12 引用 • 5 回帖 • 637 关注
  • Node.js

    Node.js 是一个基于 Chrome JavaScript 运行时建立的平台, 用于方便地搭建响应速度快、易于扩展的网络应用。Node.js 使用事件驱动, 非阻塞 I/O 模型而得以轻量和高效。

    139 引用 • 269 回帖 • 1 关注
  • HBase

    HBase 是一个分布式的、面向列的开源数据库,该技术来源于 Fay Chang 所撰写的 Google 论文 “Bigtable:一个结构化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就像 Bigtable 利用了 Google 文件系统所提供的分布式数据存储一样,HBase 在 Hadoop 之上提供了类似于 Bigtable 的能力。

    17 引用 • 6 回帖 • 60 关注
  • etcd

    etcd 是一个分布式、高可用的 key-value 数据存储,专门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保存关键数据。

    6 引用 • 26 回帖 • 546 关注
  • 职场

    找到自己的位置,萌新烦恼少。

    127 引用 • 1708 回帖
  • 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10 引用 • 794 回帖
  • Bug

    Bug 本意是指臭虫、缺陷、损坏、犯贫、窃听器、小虫等。现在人们把在程序中一些缺陷或问题统称为 bug(漏洞)。

    76 引用 • 1742 回帖 • 1 关注
  • Lute

    Lute 是一款结构化的 Markdown 引擎,支持 Go 和 JavaScript。

    28 引用 • 197 回帖 • 33 关注
  • 脑图

    脑图又叫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32 引用 • 98 回帖
  • 爬虫

    网络爬虫(Spider、Crawler),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地抓取万维网信息的程序。

    106 引用 • 275 回帖
  • Swagger

    Swagger 是一款非常流行的 API 开发工具,它遵循 OpenAPI Specification(这是一种通用的、和编程语言无关的 API 描述规范)。Swagger 贯穿整个 API 生命周期,如 API 的设计、编写文档、测试和部署。

    26 引用 • 35 回帖 • 1 关注
  • webpack

    webpack 是一个用于前端开发的模块加载器和打包工具,它能把各种资源,例如 JS、CSS(less/sass)、图片等都作为模块来使用和处理。

    42 引用 • 130 回帖 • 248 关注
  • Shell

    Shell 脚本与 Windows/Dos 下的批处理相似,也就是用各类命令预先放入到一个文件中,方便一次性执行的一个程序文件,主要是方便管理员进行设置或者管理用的。但是它比 Windows 下的批处理更强大,比用其他编程程序编辑的程序效率更高,因为它使用了 Linux/Unix 下的命令。

    124 引用 • 74 回帖
  • GitLab

    GitLab 是利用 Ruby 一个开源的版本管理系统,实现一个自托管的 Git 项目仓库,可通过 Web 界面操作公开或私有项目。

    46 引用 • 72 回帖 • 3 关注
  • 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93 引用 • 113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