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危机不在于房地产、股市,而在粮食产量递减

本贴最后更新于 2482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沧海桑田

来源:公众号海外眼

中国人已经很久没有尝到饥饿的滋味了。

也许年轻人看《1942》这部电影会很难理解,人真的可以吃树皮?但一些老人看过之后会泪湿眼眶,因为他们太清楚那段饥荒岁月的痛苦了。

连续 14 年的粮食丰收,使中国人逐渐淡化了饥饿感。

但是被人们忽略的现实却是,粮食危机离我们并不遥远。

1

2018 年的夏天很不平静,极端气候频发,安徽、江苏猪瘟,山东“菜篮子”寿光被水淹,更值得关注的是,全国夏粮减产。

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全中国夏粮总产量 13872 万吨,比去年减产 306 万吨,下降减幅 2.2%。

2018 年的小麦收购量与前三年相比,也是明显掉下一个台阶。根据中华粮网的最新数据,全国小麦收购同比减少高达 2150 吨。

山东同比减少,166 万吨

江苏同比减少,222 万吨

安徽同比减少,400 万吨

河南同比减少,1125 万吨

这当然跟气候变化、极端天气脱不开干系,农业学家曾预测,气温每升高一度,粮食作物最多减产 25%。

今年的天灾也绝非是中国一国的个别现象,德国今年每公顷谷物产出比过去三年的平均值下降了 16%,南半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澳大利亚也小麦大幅减产。

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从 2018 年年初至今已经大涨 17%,说明减产使得麦价水涨船高。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引发人们的猜测:欧洲易北河水位不断下降,河底的“饥饿之石”再度裸露出来,被人们认为是不祥之兆。

“饥饿石”是指过去以航运为生之人,在河心、河边石头上刻低水位纪录用以提醒:一旦河水枯竭,航运将停顿,生计中断,人们将不得不忍饥挨饿。

石头上刻着“如果你看到我,哭吧”、“我们哭啊,哭啊,你也会哭的”之类的字眼。

这些仿佛都预示着粮食危机正在悄然逼进。

2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有人说,中国的谷仓成堆,从 2012 年以来都处于过剩状态,粮食储备吃个 10 年、20 年的没问题。

其实,对于未来,我们绝不能盲目乐观。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预测,从 2015-2018 年,短短 4 年时间玉米播种面积减少 2559 千公顷、稻谷减少 616 千公顷,小麦减少 311 千公顷,油菜籽减少 534 千公顷,合计 4020 千公顷。

另一大问题,库存仓库中的粮食是否安全呢?其实储粮质量差不说,用陈粮顶替新粮赚取差价,空买空卖“转圈粮”等事件频发。

总体来看,中国粮食缺口不小。

专家预测,到 2020 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将上升到 5.54 亿吨,但粮食需求大约为 7 亿吨,有近 2 亿吨的缺口。

所以我们更应该居安思危,多为未来着想。

目前中国跟全球农业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

2011 年的数据,中国农业人口为 6.7 亿,而美国的农业人口仅为 284 万。中美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比 236:1。

尽管美国只有不到 300 万的农业人口,却成为了世界粮食生产出口第一大国,它一国的粮食出口,就占到了世界粮食出口总量的一半。

反观中国,我们的现状是粮食进口量越来越大。

2006 年时,我国粮食还完全自给自足,并且出口了一千万吨粮食;可 10 年之后,我们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7 年进口粮食总量已超过了一亿三千万吨,超过了我国 2017 年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

3

进口粮的持续涌入,引发了业界对粮食安全的担忧。

2017《全球粮食安全指数报告》显示,中国的粮食安全指数排名第 45 位,比 2016 年名次下滑 3 名,而我们印象中粮食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18 位)和韩国(24 位)则遥遥领先于中国。

往年这个指数主要考察的是国家的食品承受能力、供应充足程度、质量与安全,今年引入了第四个指标,即自然资源及复原力。同时也把国家在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土壤退化、粮食减产、旱涝灾害等)面前的应对情况纳入,将排名进行了调整。

从这个排名来看,中国的粮食安全在世界仅处于中游水平,存在较大隐患。

有人会说,粮食不够吃可以从外国进口,而且进口粮价比国内便宜。但是我们是一个有 13 亿人口的农业大国,人均耕地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如果丧失粮食自主权,依赖外国,必然会被外国卡脖子。

就像基辛格曾说的:“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的人”。

以大豆为例,美国之前通过向中国普及孟山都的转基因大豆,使得中国从世界第一大豆出口国,转换成世界第一大豆进口国。

转基因大豆普及之后,农地如果再想种传统大豆也种不出来了。中国传统大豆产量快速下隆。

从那以后中国的大豆就越来越依赖美国,不光中国大豆越来越依赖美国,中国的很多榨油厂也落到外国人手上。

目前世界粮食交易量的 80% 都垄断性地控制在国际四大粮商 ABCD 手中——美国 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法国路易·达孚(LouisDreyfus),只有他们可以定价。

其中,路易达孚在美国的棉花公司已是中国最大的棉花供应商,嘉吉也在中国布局了化肥的产业链条,ADM 的益海嘉里在国内食用油市场占有 60-70% 的份额,金龙鱼、胡姬花等品牌都在它旗下……

有数据显示,四大跨国粮商已经控制了中国 75% 以上的油脂市场原料与加工及食用油供应,中国 97 家大型油脂企业中,跨国粮商参股控股了 64 家。它们凭借国际资本,已基本完成对上中下游的绝对控制权。

不仅如此,现在农民手中已经很少有可以自然留种的种子了。

现在农民去种子公司购买的种子,只能够种一季,是不能够留种的。随着孟山都、先正达、利马格兰、杜邦先锋等跨国种业巨头在中国种子市场的高速扩张,业内人士担心外资垄断中国种业市场,威胁中国粮食安全。

4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事关社稷,绝非儿戏。

反观我们的邻国——日本,他们对待粮食进口的态度非常值得我们反思。

众所周知,日本是美国的铁杆小弟,美国想让日本干啥,日本就屁颠颠地干啥。

但是,有一件事,不管美国怎么说,日本就是不干。

这就是进口大米。

在日本,每千克糙米的价格高达 258 日元,分别相当于同期美国和中国成本的约 7.5 倍和 5. 4 倍,看上去,进口粮食更有利于日本民众。

但是,为了保护日本粮食安全,日本进口大米的名义关税高达 490%,若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税计算方法,日本的大米关税已高于 700%。

为了实现美国粮食进军日本市场的目的,当时的美国政府不惜以 TPP 为筹码要挟日本“就范”,但是日本政府打死不松口,始终坚持“只要日本粮”的粮食战略安全原则,为日本农业“续”了一命。

从日本的强烈抵制可以看出,美国大米进军他国市场,从短期来看,的确有利于民众,但长期来看却不利于国家。

一旦美国“把持”住中国主要粮食的进口份额,其低廉的价格必然会打击中国农民的积极性,一旦我国农民都不愿意种地了,产量大幅下滑,粮食不够吃,就得买美国的粮食,等到过度依靠美国的粮食才能存活的时候,那就是美国说了算了,想卖给你就卖你,想卖你多少钱就卖你多少钱,到时候中国只能任由美国摆布了。

所以,如今的国人不要过于乐观,中国的粮食安全还远远达不到安全的地步。

5

最主要的原因世人皆知——十几年吹大的、万恶房的房地产泡沫。

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预测,从 2015-2018 年,短短 4 年时间玉米播种面积将减少 2559 千公顷、稻谷减少 616 千公顷,小麦减少 311 千公顷,油菜籽减少 534 千公顷,合计 4020 千公顷。

房地产十几年发展,使得中国大到一线城市,小到县城乡村,最好的耕地被种房子了。城镇周边的土地是中国最好的耕地,往往都是用来种蔬菜经济作物的,被搞了房地产后,蔬菜基地就占用了粮田,粮食缺口就靠进口。万恶的十几年房地产泡沫膨胀已经把我国最好的、城镇周边的良田悉数尽毁,都变成了砖头水泥、高楼大厦、开发区。中国的所谓 18 亿亩耕地还是过去真正意义上的 18 亿亩耕地吗?所谓的“十八亿亩耕地”已经不是过去意义上的“十八亿亩耕地”了,天知道现在这十八亿亩耕地是怎么“张冠李戴”“滥竽充数”搞出来的。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重庆市前市长黄奇帆 5 月 26 日在复旦大学演讲时说:

【“宏观上看,国内每年都要供应城市开发用地,要把农业用地、耕地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几十年来,大体上平均每年要用 800 万亩耕地征地动迁,转化为国有建设用地。每年 800 万亩,每 10 年就是 8000 万亩,加上地方政府或者地方上的各种企业,总会有一些计划外的征地,这样的话,国家一年 800 万亩,下边有个百分之十几多征的地,实际上,每十年国家要用掉 1 亿亩耕地。我们改革开放 30 多年,国家的耕地少了 3 亿多亩,1980 年的时候,国家的耕地是 23 亿亩,到了去年,是 20 亿亩左右,再过 30 年就不可避免地要降到 18 亿亩以下了。”

“我们国家有个判断,无论如何,十三四亿人口,吃饭问题至少需要 18 亿亩耕地。一亩地满打满算产 1000 斤粮食,每年 1 万亿斤粮就需要 10 亿亩解决吃饭问题,五六亿亩种蔬菜水果,但是我们还需要饲料,我们吃的肉类,人均一年要吃 40 公斤左右,13 亿人,就是 5000 万吨,按照 1:4 算饲料,就是几亿吨,这几亿吨需要五六亿亩地,所以中国的地是不够的,每年都要进口饲料或者粮食。总之,18 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这是中国的客观需要和国家安全所在。”】

可是房地产的发展使得“十八亿亩耕地”变成怎样的耕地了呢?

所以,说了很多年的 18 亿亩耕地红线,在 2018 年,国家对 18 亿亩耕地的红线开始有了变化,18 亿亩耕地很少见诸于官方文件了,取而代之的是今年 2 月的国土资源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施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的通知》,其中提到:到 2020 年确保全国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 15.46 亿亩耕地。

再从进口角度来看,美国贸易战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缩减中美贸易逆差,打击中国外础,使得中国的外础失去“活水之源”。当“进口刚需”价格大幅度上涨(比如石油),会更快的消耗大国的外慧础备,当毛衣战效果显现会抑制大国的创汇能力。而作为“进口刚需”之一的粮食,在国内耕地减少、气候长期不利的背景下,进口粮食需求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

自 2002 年以来,中国的粮食进口量增长了 800%。而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17 年中国粮食累计进口 13062 万吨,较上年增加 13.9%,我国粮食进口总量创历史新高,超过了我国 2017 年粮食总产量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说,我国的粮食 20% 以上依靠进口。

据粮食局的数据,2016 年中国就将国际上可流通粮食的 50%(1 亿多吨)都进口到国内,世界已没有多少余粮可供中国进口了。目前全球还有 70 多个国家严重缺粮,8 亿多人口处于饥饿或者半饥饿。

实际上,人类在过去 20 年虽然粮食生产在不断增加,但由于全球人口也在同步增长,人均粮食占有量实际低于 20 年前的水平。

股事:粮食战争行将开启?

如果中国粮食进口粮继续增加,哪怕是几个百分点,都将会大幅度拉升国际粮食价格,进而提高中国进口粮食的成本。而中国的外慧楚背在贸易战和资本不断外流背景下一旦流动性吃紧,就会面临对粮食无钱可买的境地。

无论是因为国际粮价上涨还是无钱可买,都将大幅度推升国内粮价。“粮价动,天地动”,粮价如果大幅度上涨,通胀将无法控制,目前一些危机中国家的恶性通胀将会在我们身上上演。

当粮价大幅度上涨之时,也许又开启了另一块国有资产重置的序幕,那时回头看看这几年的大跃进似的土地流转,会作何感想呢?

在我们有能力解决粮食问题时,美国会尽力低价卖给我们粮食,当中国一旦无力解决粮食自给、或者无力购买粮食时,那时美国对中国的策略将会剧变,那时华尔街利益集团必将对中国发动早已布局的粮食战争,找借口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找借口对中国禁售粮食。那时,中国要么无钱买粮,要么有钱也买不到足够的粮食。

更为可怕的是,那时也许美国主导的各大国际粮商,尤其是转基因专利拥有者、转基因种子提供商对中国禁售早已严重依赖的转基因种子,也许我们不仅要面临无地可种,还要面临短时间内无种可种的境地。

中国什么问题都可以出,粮食安全不能出问题,粮食安全是天大的事儿!中国的粮食问题一定要依靠自给,无论有钱买还是没钱买,都必须依靠国内来解决,那些忽悠要把资金用在房地产而不用在农业上的砖家,毫无疑问必是卖国贼、买办。

毕竟,吃饭是天大的事,这样的命根子怎能放在别人手里!

(部分资料数据来自:中国粮网,中国农业大学/天地农大 BBS 站、新浪财经/“智谷趋势”,华尔街见闻)

作者:许戈财经
链接:https://xueqiu.com/9228477500/113833728
来源:雪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 安全

    安全永远都不是一个小问题。

    199 引用 • 818 回帖
  • 黑幕
    40 引用 • 290 回帖
  • 粮食
    2 引用 • 45 回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Regular Expression)使用单个字符串来描述、匹配一系列遵循某个句法规则的字符串。

    31 引用 • 94 回帖 • 1 关注
  • Wide

    Wide 是一款基于 Web 的 Go 语言 IDE。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进行 Go 开发,并有代码自动完成、查看表达式、编译反馈、Lint、实时结果输出等功能。

    欢迎访问我们运维的实例: https://wide.b3log.org

    30 引用 • 218 回帖 • 645 关注
  • Q&A

    提问之前请先看《提问的智慧》,好的问题比好的答案更有价值。

    10211 引用 • 46388 回帖 • 63 关注
  • JWT

    JWT(JSON Web Token)是一种用于双方之间传递信息的简洁的、安全的表述性声明规范。JWT 作为一个开放的标准(RFC 7519),定义了一种简洁的,自包含的方法用于通信双方之间以 JSON 的形式安全的传递信息。

    20 引用 • 15 回帖 • 25 关注
  • TGIF

    Thank God It's Friday! 感谢老天,总算到星期五啦!

    292 引用 • 4495 回帖 • 664 关注
  • 周末

    星期六到星期天晚,实行五天工作制后,指每周的最后两天。再过几年可能就是三天了。

    14 引用 • 297 回帖
  • SOHO

    为成为自由职业者在家办公而努力吧!

    7 引用 • 55 回帖 • 5 关注
  • Sandbox

    如果帖子标签含有 Sandbox ,则该帖子会被视为“测试帖”,主要用于测试社区功能,排查 bug 等,该标签下内容不定期进行清理。

    442 引用 • 1238 回帖 • 598 关注
  • 一些有用的避坑指南。

    69 引用 • 93 回帖
  • OkHttp

    OkHttp 是一款 HTTP & HTTP/2 客户端库,专为 Android 和 Java 应用打造。

    16 引用 • 6 回帖 • 89 关注
  • CSDN

    CSDN (Chinese Software Developer Network) 创立于 1999 年,是中国的 IT 社区和服务平台,为中国的软件开发者和 IT 从业者提供知识传播、职业发展、软件开发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满足他们在职业发展中学习及共享知识和信息、建立职业发展社交圈、通过软件开发实现技术商业化等刚性需求。

    14 引用 • 155 回帖 • 1 关注
  • 资讯

    资讯是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资讯有时效性和地域性。

    56 引用 • 85 回帖
  • V2EX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这里目前汇聚了超过 400,000 名主要来自互联网行业、游戏行业和媒体行业的创意工作者。V2EX 希望能够成为创意工作者们的生活和事业的一部分。

    16 引用 • 236 回帖 • 241 关注
  • Ngui

    Ngui 是一个 GUI 的排版显示引擎和跨平台的 GUI 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基于
    Node.js / OpenGL。目标是在此基础上开发 GUI 应用程序可拥有开发 WEB 应用般简单与速度同时兼顾 Native 应用程序的性能与体验。

    7 引用 • 9 回帖 • 407 关注
  • jsDelivr

    jsDelivr 是一个开源的 CDN 服务,可为 npm 包、GitHub 仓库提供免费、快速并且可靠的全球 CDN 加速服务。

    5 引用 • 31 回帖 • 109 关注
  • Quicker

    Quicker 您的指尖工具箱!操作更少,收获更多!

    37 引用 • 157 回帖
  • Laravel

    Laravel 是一套简洁、优雅的 PHP Web 开发框架。它采用 MVC 设计,是一款崇尚开发效率的全栈框架。

    19 引用 • 23 回帖 • 742 关注
  • InfluxDB

    InfluxDB 是一个开源的没有外部依赖的时间序列数据库。适用于记录度量,事件及实时分析。

    2 引用 • 106 关注
  • DevOps

    DevOps(Development 和 Operations 的组合词)是一组过程、方法与系统的统称,用于促进开发(应用程序/软件工程)、技术运营和质量保障(QA)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与整合。

    59 引用 • 25 回帖 • 4 关注
  • 链滴

    链滴是一个记录生活的地方。

    记录生活,连接点滴

    183 引用 • 3887 回帖
  • Kubernetes

    Kubernetes 是 Google 开源的一个容器编排引擎,它支持自动化部署、大规模可伸缩、应用容器化管理。

    118 引用 • 54 回帖 • 5 关注
  • Chrome

    Chrome 又称 Google 浏览器,是一个由谷歌公司开发的网页浏览器。该浏览器是基于其他开源软件所编写,包括 WebKit,目标是提升稳定性、速度和安全性,并创造出简单且有效率的使用者界面。

    63 引用 • 289 回帖
  • C++

    C++ 是在 C 语言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通用编程语言,应用广泛。C++ 支持多种编程范式,面向对象编程、泛型编程和过程化编程。

    108 引用 • 153 回帖
  • Swagger

    Swagger 是一款非常流行的 API 开发工具,它遵循 OpenAPI Specification(这是一种通用的、和编程语言无关的 API 描述规范)。Swagger 贯穿整个 API 生命周期,如 API 的设计、编写文档、测试和部署。

    26 引用 • 35 回帖
  • Telegram

    Telegram 是一个非盈利性、基于云端的即时消息服务。它提供了支持各大操作系统平台的开源的客户端,也提供了很多强大的 APIs 给开发者创建自己的客户端和机器人。

    5 引用 • 35 回帖 • 1 关注
  • H2

    H2 是一个开源的嵌入式数据库引擎,采用 Java 语言编写,不受平台的限制,同时 H2 提供了一个十分方便的 web 控制台用于操作和管理数据库内容。H2 还提供兼容模式,可以兼容一些主流的数据库,因此采用 H2 作为开发期的数据库非常方便。

    11 引用 • 54 回帖 • 671 关注
  • Spring

    Spring 是一个开源框架,是于 2003 年兴起的一个轻量级的 Java 开发框架,由 Rod Johnson 在其著作《Expert One-On-One J2EE Development and Design》中阐述的部分理念和原型衍生而来。它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开发的复杂性而创建的。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使用者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 JavaEE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

    948 引用 • 1460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