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记录下每日我的所思所想,随笔性质吧。
我的明月清风我的日常贴
相关帖子
-
- 其他回帖
-
PeterChu •作者
问题:
xmind 中如何提前设置纸张大小
等全部作好了,才知道,原来很大,字体太小
打印出来根本没法看回复:
思维导图好像都是矢量图,所以支持各种大小尺寸的打印。但是,当尺寸大小太小时,而思维导图内容又很多很大时,内容中的字肯定会变得很小而导致看不清楚的。
解决方法:
文件 ==》 打印 ==》 下一步 ==》 首选项 ==》 高级 ==》 纸张规格
但是这种除非打印机支持大尺寸纸张,才能避免这种问题。
但是,一般我们常用的都是 A4 大小纸张,如果内容过多,只能分页打印,打印前先输出为 PDF,看看 pdf 页面上的字大小可以不,太小的话调整字号和布局。最后可以将打印出来的 A4 纸手工拼贴起来。😂
这样大致可以满足你的需求了吧 -
PeterChu •作者
关于文本加密的一些思考
现在对于所有可以联网的电子设备,统统都有一种强烈的安全隐患担忧,不知会何时何地就会被之前或之后或正在被人窥探自己的信息。对于一些个人针对电子设备、软件等一些使用行为上的私人信息,除了非常敏感的各种账号、密码、或机密信息,对于个人而言,能做的实在不多。但是,另一类信息如果包含非常机密的个人隐私,比如设备中所保存的自己手动记录标记的一些笔记、记事(或还可以扩展图像、文件、资料等)这类信息(暂时重点关注简单的文本信息),或许我们应该采取更好的措施来对其进行保护。 比如记事本中的文本信息,我们可以采取加密本地保存的方式。构思:
有这样一款移动应用
- 仅与手机号绑定,不能通过绑定其他比如邮箱等账号,仅通过手机号接收短信方式登录,登录后仅可授权固定 1 台移动端设备使用。
- 个人记录的所有文本、图像信息一般情况下仅保存在被授权的设备本地,如果要更换设备,需要在短信验证后通过蓝牙传输。「短信验证...,蓝牙传输尽可能保证数据的传输在用户可感知认可范围内。」
- 如果用户需要将数据上传至服务器,或者需要从服务器下载自己的数据,则必须通过短信验证。「提供数据上传功能作为针对设备的非可控风险的防范,数据上传下载用户自主,数据的上传下载时需要多重验证,如二级口令密码 + 短信验证 + 生物验证。口令密码作为用户数据打包时加密密钥,可进行多次加密后传输。」
- 短信验证可以搭配指纹、人脸、声音等更多限制方式。
- 应用在使用时,如果是授权设备,则通过通用的方式(密码 + 生物,若设备不具备生物验证条件,则不能进行使用。)验证后才可打开应用。如果设备未授权时,则每次打开应用时,需要 2 步验证,第一步应用上验证用户账号密码,第二步则通过应用发送请求验证短信,验证成功后才可以正常使用应用。「通过账号密码验证保证初步的保障,短信验证保证每次使用应用都能让用户收到登录提醒,同时保证登录安全。」
- 本地文本部分加密处理,即便打开应用,还需要通过二级口令验证。
至此,就当做个思维运动。
ps: 自己回复自己的文章时,回复没有「仅楼主可见」的选项。这个可以有。
-
PeterChu •作者
日常刷了刷豆瓣,记录点随意的想法:
-
豆瓣的定位和运营确实一直不错的,我相信只要保持这样的发展趋势,还会越来越好。
原因
- a.可以记录用户个人影音文娱乐方面的经历体会,并以此为基础简历 SNS 同好圈,相对 PYQ、WB 来说,更高质些。
- b.哪怕仅侧重于 SNS 的用户来说,也有明显的区别其他 SNS 的用户定位。
- c.对于豆瓣最为核心内涵的影音文娱方面,相信现在已经可以称得上行业头部领导者地位。
- d.另外个人觉得非常赞的一点就是「小组」的功能。最早玩豆瓣的时候我几乎都没接触过,现在看来豆瓣里的该功能兼具贴吧、社区等功能属性,且比之更优的是可以将其中的内容或整个组分享出去。应该可以看做为一个非常经典的“闭环”了吧。
- e. 至于其他「同城」、「FM」、「豆品」等几个模块个人玩的很少,但都可以看出有非常明确的定位和导向,而且看起来做的都挺好,个人对其的使用倾向性很高。
- f. 至于整体盈利方面,没做过太多了解,大致了解到不是特别好,但最近阶段情况尚可,个人感觉潜力还是很大的。
-
对于最近社区更换域名和定位,自己也想了想,记录一下一点不成熟的思考。
-
a. 社区定位“生活”,感觉过于宽泛,定位不够细。记得营销学中关于细分市场定位方面,我的观点是“定位越细分的市场,越容易把产品做精”,反之,越广越泛的定位,产品要么做的越初级,要么产品线越长,相对来说越难做,需要的成本更高。不是不能做,而是需要的成本难以兑付。在用户选择、用户导向方面,也缺乏主次性指导。再之,生活性博客类方面的产品,向前看已有许多可供参考的“前车之鉴”,难有几个可以能够活的很好的亮眼之作。
-
b. 之前的定位于“IT 技术”向,可能现在同类社区确实有几家头部产品颇具实力,且与 b3log 整体匹配度不够高,是应该有所调整,但新方向定位选择的难度确实不低,前景宽广,无从入手,还有点“老虎吃天”的感觉。那就大胆放飞一下,定位“学习”向或许可行。首先,比起生活向,学习向的用户更能接受自己搭建个人博客节点的方式,其次,学习向的用户生产内容质量更高,内容流通度更高,内容价值更高,可参考豆瓣、技术社区。再次,学习向更细致,且比生活向应该更容易细致分类。
-
总之,个人观点是,
- 沙滩上的生活向的博客社区前浪们太多了。
- 好的产品的定义应该再细致再细分些。
- 初级产品对于过于激烈快速的现代网上企业竞争来说不是一个小体量组织的生存之道,快狠准的尖端精品才是。
- 如果说好的博客社区框架是精美的艺术器皿,那么其中的内容就是其所盛之物,应该更倾向引导去盛装美酒,而不是平平无奇之水。
- “站在巨人肩上可以看得更远”,应该注重借鉴。
- 多一点“完美主义”的细腻。
-
- 查看全部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