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需要恐慌

本贴最后更新于 191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世改

今天是 1 月 26 日,大年初二,到中午 11 点 19 分,中国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1992 例,疑似 2684 例,死亡 56 例,治愈 49 例。

从最早 2019 年 12 月 8 日发现第一例症状,到新病毒肺炎广泛传播并被大众知晓,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一这两天,网络上各种谣言满天飞,达到了一个高潮阶段,当时有很多谣言一看就不过脑子,将武汉描绘成了一个丧尸围城的可怕城市,什么“尸体堆积如山”、什么“尸体就在我边上没人管”、什么“医院建错地址又重建”,感觉像在上演电影《僵尸世界大战》,一大波造谣者在这那两天达到了精神亢奋的高峰,所以昨天我才忍不住转载了一篇医生的文章,主要是想劝大家不要恐慌,我公众号从不发非原创性的作品,这是破天荒第一次,实在是对网络上的恐慌情绪看不下去了。

**几乎散布恐慌谣言的全都是一些语音对话和微信聊天截图,没有一张来自医院一线现场的照片,**如果真的“尸体堆积如山”、“武汉累积了 10 万具尸体”,那总得有一张照片吧,现在什么年代了,南京大屠杀那年代还会留下影像资料,现在人手一部手机的年代,死十万人,为什么没有一张照片?为什么没有一段视频?全靠语音聊天和文字聊天记录传播。

这十万人是自动消失在空气里了吗?

**大家平时不是喊“无图无真相”的吗?**怎么到了疫情传播时,就不相信官方公共信息,就非得信几张聊天截图呢?

我朋友就有跟我说鄂州中医院刚感染了六名医护人员,其中三人死亡,我马上问他:这个病不是一接触就死亡,为什么三个这么快死亡?现在报道平均死亡年龄 72 岁,医护人员这个年龄都退休了吧,这三个医护人员应该是中青年,现在报道(到昨天)明明只有一名 36 岁患者死亡,中青年什么时候有新增案例了?

我当然不相信这些谣言,我还没有查证,但我会根据正常逻辑去判断一件事物,如果真的鄂州中医院有三名医护人员感染死亡,请来打我的脸。

朋友还传给我一些油管和推特上的视频,这些视频里有一些逗逼一本正经地对着镜头说现在全中国有几十万感染者,上海一周后就会失去控制,这些逗逼几乎每个月都在说中国经济下周就垮,中国社会下周崩溃,现在一说起疫情,就说“上海一周后就失去控制”,这些逗逼为什么不去德云社说相声呢?去那里明明更有前途。

现在距离他们说的离上海失去控制只有五天了,我好紧张啊。

那如何分辨信息是不是谣言呢?很简单,问细节、要图片。

凡是把事情说得特别夸张的,你就问他要图片,“有图有真相”是不是,他要说没有图,你就问细节,一问细节谣言就露馅,比如谣传死了很多人,你就问他:在哪看到的?亲眼看到的?具体死了多少人?死者什么年龄?是男是女?穿什么衣服?死亡地点在哪?有没有其他人作证?

这时候造谣者一般就答不上来了,造谣者会说这是听别人说的,但凡听别人说的,又没有图片,谣言的可能性就非常大了,这时候就应该停止传播,传播出去会显得自己智商不太高,以后见面会不好意思打招呼。

武汉疫情被搞得这么恐慌,给造谣者生事的机会,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大众对官媒不是太信任,二是武汉封城,三是北京现在也在切断一些公共流通途径。

民众对官媒的不太信任,主要是因为官媒说话总是太官方,爱打官腔,说一些虚词,还有就是民众跟官媒天生不亲近,跟官媒背后的官僚运作体系也不感冒,这个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我昨天查了下非典时期的死亡人口数据,香港感染 1755 例,死亡 300 例,大陆感染 5327 例,死亡 349 例,这就让我感觉有点不合逻辑,因为香港的管轶因为制造恐慌被打脸后,大家证实非典时期他的实验室条件更好,大家把样本都送给他,现在内地的科研条件不比他差......当时看到这段我就有点怀疑,大陆的非典死亡数据是不是有问题?为什么当年整体卫生科研条件比香港差,死亡比例还相对较低?当然这也只是猜测,但这种猜测,就是对官媒数据有所怀疑的一种表现。

武汉封城加剧了民众的恐慌,封城、断绝公共交通这么大阵势让民众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因为是凌晨突然宣布封城,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让网民们高度紧张,此时也没有及时进行情绪疏导,网上流传起一把蒜苔九十多元的照片,长沙又起了“看到武汉车牌就举报”的谣言,突然封城又没有详尽的解释,为滋生谣言提供了土壤。

昨天北京省际道路客运停运,不让旅游团进京让人心惶惶到达了新高度,到今天,全国旅游团都停了,大家反而有了一定承受能力,不再那么惊惶。

其实现在武汉封城、湖北各市后面跟上陆续封城(后面全国各城市可能也采取同样的措施),并逐步控制全国人口流动,是为了控制疫情的手段,而且这个手段在这个时段还算合适。

因为现在是春节,全国大多数工厂、公司都放假了,春节假期最晚到正月十五,那时候世界工厂一开动,中国又要源源不断地为全世界制造产品,这时候封城造成的经济损失,会比春节假期期间严重得多。

春节期间的封城,恰恰是减少经济损失最好的时段,缓冲期最长,你们如果回头想想,就会发现很多重大国内社会事件都发生在春节,比如当年的东莞扫黄......

而到正月十五这一段时间,号召全国人口尽可能呆在家里不流动,就有足够的时间,将第一波潜伏期的患者从人群里筛选出来,避免他们到处走动传播疫情。要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潜伏期,刚好是 14 天......

从病情潜伏期和经济生产的角度来看,春节期间封城,阻断人口流动,反而是一个相对合适的时机。

经过疫情爆发、武汉封城、北京客停三波冲击后,民众情绪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这两天紧绷到了极点,才会出现谣言满天飞的情况,初一下午到晚上,忙了一天的武汉一线医疗工作人员才纷纷拿起了手机,看到各种网络信息才猛然 WTF,一个一个站出来辟谣,到大年初二,民众的恐慌情绪明显好转一点了,微博上挑动大家情绪的帖子也少了好多。全国旅游团停运时,大家也不再那么一惊一乍了。

回到疫情本身,经过这么多专家确认,大家也清楚了这次新冠病毒肺炎杀伤力较非典病毒弱,但潜伏期较非典病毒长,而且携带病毒时,病患本身是没有任何不良反应的,跟普通人一样生活,所以现在要做的就是赶紧让人口停止流动,分隔各区域进行筛查,因为查明的最主要传播方式是呼吸道传播,就是近距离沟通、吃饭、打喷嚏时容易传播给其他人,我们需要时间等待,轻微感染的也许会自愈(我说也许,别来抬杠),重症感染的也有时机隔离,以阻带疫情的蔓延。

所以大家只要看到后面的动员工作,只要符合“隔断人群、筛选患者”这个大方针基本就不会错,封城是为了控制疫情,不是那些造谣者说的末日恐怖景象。

看看这次河南人民们为了防控疫情操作有多野就知道,背后动员了多少人力物力,国家机器一旦开动,一次疫情不可能解决不了。

当然,造成疫情发生的野味爱好者,还有前期隐瞒疫情的人,都是躲不过秋后算账了。

根据我国上次治理非典的经验,这次新冠病毒肺炎应该会在 2020 年 3 月到 4 月彻底搞定,新冠病毒肺炎传染性还是很强的,请大家过好一个平安年,不乱蹿门,不去人群聚集区,出门戴好口罩,保持家里通风,也不用惊慌失措。

还是那句话,保持警惕,但也不用胆战心惊。

转载: 卢克文工作室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Adoboy
岁月匆匆,没好好算一下都不知道过了这么久。记忆里是那样的清晰,貌似一切都是昨天发生的事。 广州

推荐标签 标签

  • 知乎

    知乎是网络问答社区,连接各行各业的用户。用户分享着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

    10 引用 • 66 回帖
  • Sandbox

    如果帖子标签含有 Sandbox ,则该帖子会被视为“测试帖”,主要用于测试社区功能,排查 bug 等,该标签下内容不定期进行清理。

    431 引用 • 1250 回帖 • 596 关注
  • 百度

    百度(Nasdaq:BIDU)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2000 年 1 月由李彦宏创立于北京中关村,致力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获取方式。“百度”二字源于中国宋朝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象征着百度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

    63 引用 • 785 回帖 • 100 关注
  •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中文俗称“火狐”(正式缩写为 Fx 或 fx,非正式缩写为 FF),是一个开源的网页浏览器,使用 Gecko 排版引擎,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 Windows、OSX 及 Linux 等。

    7 引用 • 30 回帖 • 391 关注
  • MongoDB

    MongoDB(来自于英文单词“Humongous”,中文含义为“庞大”)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 C++ 语言编写。旨在为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MongoDB 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最像关系数据库的。它支持的数据结构非常松散,是类似 JSON 的 BSON 格式,因此可以存储比较复杂的数据类型。

    90 引用 • 59 回帖 • 5 关注
  • OpenCV
    15 引用 • 36 回帖 • 2 关注
  • Markdown

    Markdown 是一种轻量级标记语言,用户可使用纯文本编辑器来排版文档,最终通过 Markdown 引擎将文档转换为所需格式(比如 HTML、PDF 等)。

    170 引用 • 1529 回帖
  •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代表了最佳的实践,通常被有经验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人员所采用。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是众多软件开发人员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试验和错误总结出来的。

    200 引用 • 120 回帖 • 3 关注
  • NGINX

    NGINX 是一个高性能的 HTTP 和反向代理服务器,也是一个 IMAP/POP3/SMTP 代理服务器。 NGINX 是由 Igor Sysoev 为俄罗斯访问量第二的 Rambler.ru 站点开发的,第一个公开版本 0.1.0 发布于 2004 年 10 月 4 日。

    315 引用 • 547 回帖 • 1 关注
  • 强迫症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15 引用 • 161 回帖
  • Ngui

    Ngui 是一个 GUI 的排版显示引擎和跨平台的 GUI 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基于
    Node.js / OpenGL。目标是在此基础上开发 GUI 应用程序可拥有开发 WEB 应用般简单与速度同时兼顾 Native 应用程序的性能与体验。

    7 引用 • 9 回帖 • 400 关注
  • C++

    C++ 是在 C 语言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通用编程语言,应用广泛。C++ 支持多种编程范式,面向对象编程、泛型编程和过程化编程。

    107 引用 • 153 回帖 • 3 关注
  • TensorFlow

    TensorFlow 是一个采用数据流图(data flow graphs),用于数值计算的开源软件库。节点(Nodes)在图中表示数学操作,图中的线(edges)则表示在节点间相互联系的多维数据数组,即张量(tensor)。

    20 引用 • 19 回帖 • 2 关注
  • 链滴

    链滴是一个记录生活的地方。

    记录生活,连接点滴

    173 引用 • 3849 回帖
  • Spring

    Spring 是一个开源框架,是于 2003 年兴起的一个轻量级的 Java 开发框架,由 Rod Johnson 在其著作《Expert One-On-One J2EE Development and Design》中阐述的部分理念和原型衍生而来。它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开发的复杂性而创建的。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使用者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 JavaEE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

    948 引用 • 1460 回帖
  • 博客

    记录并分享人生的经历。

    273 引用 • 2388 回帖
  • 音乐

    你听到信仰的声音了么?

    62 引用 • 512 回帖
  • V2EX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这里目前汇聚了超过 400,000 名主要来自互联网行业、游戏行业和媒体行业的创意工作者。V2EX 希望能够成为创意工作者们的生活和事业的一部分。

    16 引用 • 236 回帖 • 266 关注
  • 持续集成

    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即团队开发成员经常集成他们的工作,通过每个成员每天至少集成一次,也就意味着每天可能会发生多次集成。每次集成都通过自动化的构建(包括编译,发布,自动化测试)来验证,从而尽早地发现集成错误。

    15 引用 • 7 回帖
  • Hprose

    Hprose 是一款先进的轻量级、跨语言、跨平台、无侵入式、高性能动态远程对象调用引擎库。它不仅简单易用,而且功能强大。你无需专门学习,只需看上几眼,就能用它轻松构建分布式应用系统。

    9 引用 • 17 回帖 • 630 关注
  • IDEA

    IDEA 全称 IntelliJ IDEA,是一款 Java 语言开发的集成环境,在业界被公认为最好的 Java 开发工具之一。IDEA 是 JetBrains 公司的产品,这家公司总部位于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布拉格,开发人员以严谨著称的东欧程序员为主。

    181 引用 • 400 回帖
  • Ubuntu

    Ubuntu(友帮拓、优般图、乌班图)是一个以桌面应用为主的 Linux 操作系统,其名称来自非洲南部祖鲁语或豪萨语的“ubuntu”一词,意思是“人性”、“我的存在是因为大家的存在”,是非洲传统的一种价值观,类似华人社会的“仁爱”思想。Ubuntu 的目标在于为一般用户提供一个最新的、同时又相当稳定的主要由自由软件构建而成的操作系统。

    127 引用 • 169 回帖
  • SQLServer

    SQL Server 是由 [微软] 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最初是由 微软、Sybase 和 Ashton-Tate 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并于 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 OS/2 版本。

    21 引用 • 31 回帖
  • Outlook
    1 引用 • 5 回帖
  • BookxNote

    BookxNote 是一款全新的电子书学习工具,助力您的学习与思考,让您的大脑更高效的记忆。

    笔记整理交给我,一心只读圣贤书。

    1 引用 • 1 回帖 • 2 关注
  • Telegram

    Telegram 是一个非盈利性、基于云端的即时消息服务。它提供了支持各大操作系统平台的开源的客户端,也提供了很多强大的 APIs 给开发者创建自己的客户端和机器人。

    5 引用 • 35 回帖 • 2 关注
  • Google

    Google(Google Inc.,NASDAQ:GOOG)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公有股份公司),于 1998 年 9 月 7 日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形式创立,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 公司的总部称作“Googleplex”,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Google 目前被公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免费服务。不作恶(Don't be evil)是谷歌公司的一项非正式的公司口号。

    49 引用 • 192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