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 V2EX

本贴最后更新于 159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沧海桑田

跟 Hacpai 体验的不同

发在 Hacpai 的帖子自由度是真高,能加附件,能加视频。不过活跃度也是是真低。

V2EX 发帖子活跃度是真高,但自由度是真低。附件、视频不方便加,但访问、回复、收藏数可观。

我把自己一个帖子同步到 V2EX 了。不一会,交互还不少。不过由于里面的视频、附件是 Hacpai 的,无法在 V2EX 直接观看,在里面留下 Hacpai 的原始文章链接,估计能吸引一些注册用户 trollface

image.png

不能修改文章吐槽

V2EX 帖子有实时性、需要完善,也不能修改。没办法修改文章,只能加附言,还只能加三次,好难受。

image.png

夸一下 Hacpai 的修改文章机制

像这样的文章:

image.png

要不是因为有修改机会,让我能在发布后根据读者的反馈回复,修改 20 多次,这个文章是写不好的。

  • V2EX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这里目前汇聚了超过 400,000 名主要来自互联网行业、游戏行业和媒体行业的创意工作者。V2EX 希望能够成为创意工作者们的生活和事业的一部分。

    17 引用 • 236 回帖 • 328 关注
  • 吐槽

    不吐不快。

    28 引用 • 247 回帖 • 1 关注

相关帖子

18 回帖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 好正确的滋事啊

  • 其他回帖
  • 88250

    黑客派聊天室的设计用意不是让大家方便讨论问题,而是释放灌水内容,减少歪楼 😂

    你的观点我认同,“讨论”和“内容”我想都可以兼顾到,仅就系统功能而言,它们并没有冲突,可通过提供不同的浏览视图,让用户自己选择适合自己习惯的,这样我觉得更好。

    后续计划会上一种全新的视图,将回帖回复以“树形”呈现,支持通过时间维度展开,方便查看帖子/回帖在发布、更新前后的分支上下文,这样能让喜欢“讨论”的用户设置为默认使用该视图,也可以让大量讨论确实已经发生的帖子优先自动切换到该视图。而传统的按时间排序“列表”视图则可以刚好适配相反的场景。

    社区使用过程中有什么不爽的地方欢迎随时反馈,未来的社区需要大家一起构建 🙏

    1 回复
  • someone48938 2

    为什么我说 V2EX 是重讨论的呢?一个重讨论的社区,要更完整地还原用户讨论的过程。如果内容可以随意的被删除和修改,那当浏览者看到的时候,时间线可能已经面目全非。比如一个人发表了一个有争议的观点,被批评以后修改了,这样在修改之前所有针对这一发言的回复均会处于一个过时的状态,浏览者需要查看修改历史并比对时间才能对这里发生过什么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对于还原用户讨论的过程是不利的。当从设计上就不可修改时,时间线就会变得更加连贯和完整,因为用户只能以发表新的评论这种方式来对自己旧的评论进行勘误。

    重内容的社区是什么样的呢?一个重内容的社区,会推动用户更好地展现完善自己发布的内容,并下放给用户一定的控制权。诸如支持主题的格式、排版、音视频的插入、富文本编辑器,都有利于用户展现自己发布的内容。而提供内容修订、版本控制等功能,利于用户完善内容。让用户对自己的内容有一定的控制权,包括修改内容,以及折叠/删除一些针对自己内容的恶意评论,使得用户更放心将内容托管在这样的社区上。

    所以哪些社区是重讨论的呢?除了 V2EX,还有各类以 mailing list 为形式的社区、各类以即时聊天为形式的社区等等,都满足上面说的特征。哪些社区是重内容的呢?可以说绝大多数技术类的社区形态都是往重内容的方向靠拢的,即使他们的设计者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现在很多重内容的社区加入了重讨论的副产品,比如 OSCHINA、LearnKu 的“动弹”,黑客派的聊天室等等,都是为了在保证社区内容质量的同时,为满足用户讨论需求的一个妥协。

    最后声明一下,我并没有任何吹捧 V2EX 的意思,我对 V2EX 的所有评价都是基于一个客观的角度。我也曾经负责过中型规模社区从产品设计到开发落地到推广的全过程,对社区这类产品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并非无脑忽悠和人云亦云。

    2 回复
  • 88250

    树形视图构想

    diff 上下文的支持只是树形视图的一种展开方式:

    image.png

    如果不展开版本的话是这样:

    image.png

    树形视图是为了让浏览者能够直观清晰地看到全貌,以最大“吞吐量”的方式获取到结构化的信息。另外,就目前观测到的情况,只有很少比例的用户多次修改回帖产生大量 diff 分支,所以展开分支也不会太多,这个地方优化空间比较大。

    投入产出不比

    哪怕需要付出大量时间精力才能得到微小改进我认为也是值得的。Vditor 编辑器正是这样的例子,其他编辑器和 Markdown 渲染引擎也能用,但是我们还是选择从 0 开始实现,可以说是完全不计投入产出的 🤣

  • 查看全部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