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探讨】移动块 / 反链 / 快速无压记录 / 标签

本贴最后更新于 94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天翻地覆

1、【bug】把一个被引用的块拖动到另一个文件里,虽然引用关系还在,但是反链里手动刷新看不到结果,需要重启

2、用剪切粘贴的方式来跨文件移动块是最方便的,但是引用关系会丢失,分屏拖动的方式有点不方便,而且这种拖动对多个块的情形不太友好,需要一个个拖动

3、「把内容从反链区移到正文」是 Conor 式的双链笔记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虽然思源可以靠浮窗编辑反链的内容,但是因为 2 的原因让这一步不是很方便

roam research 作者 Conor 预设的双链使用流程大概是这样,这是 daily notes 中的记录:

image.png

logseq/资料 这个页面中,可以直接从反链里把这一坨内容全部拖到正文里慢慢组织:

image.png

思源的列表块在侧栏反链里只展示段落块,配合不了这个工作流。靠 SQL 呈现的反链对于列表块也会有类型重复。所以标题块比列表块适合这个场景,但是如果想把反链的标题块移到正文里,会遇到两个问题,首先是 2 里提到的批量剪切会导致引用关系丢失,其次是对标题块做的一些单独处理在浮窗里好像失效了,在我这里不能把浮窗里的标题块转换成文档,可能是 bug。

因为上面这些原因,思源不能完全复刻大纲双链笔记那种流畅无压的 daily notes 记录流程,如果要改进,也要配合软件架构,所以我也不好说具体可以怎么改进

4、因为反链的可操作性跟大纲型的软件存在较大差距,想要快速无压记录的话就会想到在 daily notes 里用井号标签。

改进标签的用户声音一直都有,现在也有了 #2431 文档块支持标签的计划,但是我感觉光把标签看做标签是没法彻底改进标签的。标签的问题和反链的问题其实是同一个问题,即加了标签的内容的展示形式不好,而且标签面板和反链面板一样缺乏可操作性。前面举的反链不方便的例子全都可以直接照搬到标签上,比如加了标签的列表块在标签面板里完全无法展示下级,加了标签的标题块在标签面板里用浮窗移动块有问题。

这些问题会让将来的标签变成一个只能用来标记文档块的东西,就像印象笔记那样,这其实也没什么毛病,但是如果反链和标签的呈现形式和可操作性得不到优化,想在思源内部做到快速无压记录就需要使用者本人有足够的方法论支撑,这样一来普通用户的体验很难比得上能直接使用 daily notes 无压力畅快输入的大纲双链笔记。Conor 式的 daily notes 流程虽然未必适合所有人、也遭受过一些舆论上的妖魔化,但是它实际用起来确实是很舒服很上瘾的,而且这种工作流目前来看其实是最适合小白专注记录的。

根据思源目前的形态,主要的使用方式可能是这两种:小白用户只用到文件树 + 编辑器,高阶用户自己设计一套工作流,这两种方式其实都有很高的心智门槛,文件树带来的心智压力并不小,也就是说即使是小白用法一样不够轻松。无压记录的工作流真的需要功能上的支撑,围绕 daily notes 流程的功能(反链和标签的呈现方式和可操作性)如果不加以优化,可能小白用户的使用体验还追不上 bear,想追上大纲双链笔记就更难了。

当然快速无压记录也只是笔记应用的一个方面,别的方面还是可以差异化竞争的。但就算不考虑 daily notes 流程,这些功能其实也该优化一下,daily notes 流程只是提供一个思考的切入点。

没什么具体建议,仅探讨。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18142 引用 • 66939 回帖
3 操作
deerain 在 2021-08-28 00:15:45 更新了该帖
deerain 在 2021-08-11 17:30:23 更新了该帖
deerain 在 2021-08-11 17:21:30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优质回帖
  • 好问题。尽管不易察觉,但这两种方式有极其巨大的区别。

    假设今天我逛了一下 logseq 论坛,看到有人说新版本通过修改 :ui/show-empty-bullets? 变量可以显示或隐藏内容为空的 bullets,于是我想把这个配置方法在笔记软件里记录下来。

    然后我打开 logseq 做记录,步骤如下:

    1. 打开或转到 logseq 这个软件,如果当前页面不是 daily notes 就再按一下快捷键跳转到 daily notes 页面

    2. 在 daily notes 的第一行写下:

      - [[logseq/配置]]
        - `:ui/show-empty-bullets?` 变量:显示或隐藏内容为空的 bullets
      
    3. 记录结束。去做别的事。

    如果使用 typora,步骤如下:

    1. 为了最快捷地打开 logseq - 配置.md 这个文件,当然是要好好利用各种搜索型效率软件了,于是我在 utools 里搜索 logseq 配置,结果发现我并没有这个文件

      • 这个时候第 1 个差别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在 logseq 里,我永远不用回忆 logseq/配置 这个页面是不是已经存在,直接在 daily notes 的第一行开写就行了

    2. 搜索未果,我开始考虑换个关键词搜索,万一我以前创建的文件名叫 logseq - config.md 呢?换了几个关键词搜索,发现我以前真的没做过这方面的记录

      • 第 2 个差别出现了,在 logseq 里,我不需要考虑自己之前是不是已经用别的名字创建过 logseq/config ,这种文件,我只需要直接在第一行写下 - [[logseq/配置]] 就行了,别的什么都不用考虑

      • 第 3 个差别:就算我以前已经有了 logseq/config 这个 page,那也不需要管它,因为 logseq/配置logseq/config 这两个页面一定会在 logseq 这个父页面下共同展示,我可以在将来合并它们

    3. 既然以前没有对应的 md 文件,那我就创建它吧。创建一个新的 md 文件虽然人人都会,但是我在创建的时候就需要给它在文件系统上安排一个具体的位置,我是把它放在 软件使用 文件夹下还是放在 知识管理 文件夹下?

      • 第 4 个差别:在 logseq 里没有烦人的新建文件流程,就算我根本不对 md 文件分类,新建文件这个步骤还是烦人

    4. 终于新建好了 logseq - 配置.md 这个文件,但是我忘了刚才想记录的是什么

      • 第 5 个差别:用 logseq 记录,到达路径很短,心智负担为零;用 typora 记录,到达路径很长,心智负担巨大

    5. 查看系统剪贴板,回想起了要记录的东西,开始记录

    6. 记录完毕,我开始了每日固定的读文献时间。30 分钟之后,我有一条突发的阅读心得想快速记录下来,于是我唤出了 utools,再次重走上面的曲折心路历程。

      • 第 6 个差别:如果是用 logseq 记录,我只需要再次在 daily notes 页面的第一行写下:

        - [[文献/文献名]]
          - 这个思路真是妙啊
        - [[logseq/配置]]
          - `:ui/show-empty-bullets?` 变量:显示或隐藏内容为空的 bullets
        

    所以,这两种方式看似差不多,实际上是天壤之别。笔记的核心首先是记录,而 Conor 流程把使用者在记录时的心智负担降到了接近于 0 的水平,这种流畅无压的记录方式能极大促进一个人记录更多的东西。

    我这里说的还仅仅是记录阶段,后面的阶段差距更大。

  • deerain 1 1 赞同

    按照大纲双链笔记的流程,一开始在日记文件里写下「判断标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就应该当场立即用某种方式把它传递给「SOP」这个文档,这个传递方式就是双链:

    # 2021-07-03.sy
    
    - [[SOP]]
      - 几个好课题的判断标准
        - balabala
        - kalakala
        - xxxxx
    

    将来集中整理 SOP 这个文档的时候,从反链里可以直接把 - [[SOP]] 和它下方的所有列表项拖进正文然后慢慢整理,这种流程比一开始不加双链事后再去 SOP 这个文档里引用要稳妥得多。

    在思源里实践不了这个流程是因为打开 SOP 这个文档的时候,看到的反链只有以下信息:

    ▼ 2021-07-03.sy
      ¶ SOP
    

    这个反链只显示了一个段落块,- [[SOP]] 下级的内容全都没有直接展示。如果反链面板优化一下展示方式和可操作性,就可以实践上面说到的流程了。所以问题依然是功能需要优化。

  • deerain 1 1 赞同

    我们讨论的是"究竟选择那种方式会比较好?" 是完全无压力但后续整理麻烦的 Dailynote 还是选择稍微有点压力但是后续整理会轻松点的方法? 我也不知道, 这个心智压力若是实在想完全没有, 那就选择 DN, 若是想方便之后整理还是接受点心智压力就选其他方法, 感觉这个比较随人, 但我已经习惯了开 portal 了

    这段总结得很到位,在认清两种方式的差异之后,剩下的就是个人选择。不过这个选择大多数人不需要纠结,因为不用 remnote 这个软件就实践不了 remnote 的方法,我真正担心的是这两种方式都离思源比较远。

    但 DN 中已有很多内容的时候, conor 也会使用 zoom in 来消除其他文本的干扰的对吧?(这里我不咋清楚, 所以打了个问号)

    这个不需要,新的想法永远写在第一行就好了。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Airen 1 1 评论

    所以当我在写整本读书笔记的时候,我就是在“先分类再输入”,我写完整本读书笔记的时候,或者是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他有哪些主题,我把他打上一个标签,就是在“先输入后分类。”建立两个不同的主题的并联串联,就是在织网建树。从单一的主题出发,那么知识的形状是树,从整体来看,他就是网。

    所以其实整理的压力一直都有,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它都在那里,区别只在于你什么时候处理这个压力。如果你一开始就拼命整理,把一个知识进行种种的归类,那么你当下的压力越大,那未来你调用越方便;如果你现在压力越小,那未来的压力越大。而和传统笔记相比,零压输入在于,它把你的注意力从无限远的未来拉回现在,在写笔记的过程中把整理的压力分摊,而不是一次性的处理你可能用到用不到的未来压力,这无疑更贴合自然。

    老铁的见解非常到位啊
    deerain
  • 其他回帖
  • Kuriboh 1 2 评论

    趁吃饭时间, 简单对比了下这两种方式, 因对于 conor 流程有点不熟, 可能是对比的有误, 也有可能是理解有误, 望指正

    rem tag + portal 的组合拳 和 daily note(DN)

    先说说记录内容的方式, rem tag 和 Dailynote 的双链, 无论是用 rem tag 和 DN 的双链, 都是需要通过以下流程来创建的([[打字]] (##打字) -> 打字), 这两个方式在记录东西的时候粗略上是一致的(细想是不一致的), 那么先算这两种记录内容的方式在心智压力水平姑且是差不多的吧, 但出于我刚刚说的理由( [[文字]]这种双链标记式内容有时会淹没于其他大量双联查看式内容会导致之后整理的困难, 而 rem tag 这种方式因为 rn 独特的设计可以把这类需整理的内容汇总到一起, 方便以后的整理), 所以我仍觉得 rem tag 这种方式会比较好

    再说说记录文本的容器. 对比于 daily note 在一个页面上写东西, 使用 portal 的心智压力可能由"打开 portal"和"关闭 portal"这两个操作带来的吧

    1. "打开 portal"
      DN 少内容你不选择 zoom in 的情况, 这时手动打开 portal 的确在心智压力大于 DN

      但 DN 中已有很多内容的时候, conor 也会使用 zoom in 来消除其他文本的干扰的对吧?(这里我不咋清楚, 所以打了个问号), 但若从以下角度来理解 portal: "portal 可以试图看作是已经 zoom in 好的 daily note", 从这方面出发, 此时打开 portal 的操作和需要 zoom in 的 DN 就差不多了

    2. "关闭 portal"
      其实我更倾向于把"关闭 portal"这个操作不当成是心智压力, 因为已经写好了内容, 我已经可以长舒一口气了, 关闭 portal 就顺带是顺手而为

      当然"关闭 portal"这个操作现阶段在 rn 的确有点麻烦, 但好像听说重构后就方便了

    1 回复
    我们讨论的是"究竟选择那种方式会比较好?" 是完全无压力但后续整理麻烦的 Dailynote 还是选择稍微有点压力但是后续整理会轻松点的方法? 我也不知道, 这个心智压力若是实在想完全没有, 那就选择 DN, 若是想方便之后整理还是接受点心智压力就选其他方法, 感觉这个比较随人, 但我已经习惯了开 portal 了
    Kuriboh
    还有一个是"portal 可以试图看作一个已 zoom in 好的 daily note"意思不是打开 portal 搜 daily note 再写内容, 而是打开完 portal 后直接写, 因为 portal 内直接写的内容会被当成是 top level rem
    Kuriboh
  • deerain 1 赞同

    这个还是要结合整套笔记流程来看,不能孤立地看这一步,并且要分类讨论。

    比如像 - [[闪电网络]] 文章4(需要重读),它是一个传递型双链,我在 daily notes 里把它记录下来之后,只要整理《闪电网络》的时刻没有来临,我就不会再看到它;过了一段时间我需要整理整篇《闪电网络》了,在反链里看到了 - [[闪电网络]] 文章4(需要重读) 这条反链,它的一级子节点很多,在反链里确实占地方,而且把其它的关联型双链都挤压得不显眼了,但问题是,今天我本来就是来整理这篇《闪电网络》的,在我看到这条反链的一瞬间我就会把它拖进正文去整理,从此它就对反链面板没有影响了。

    所以在整个流程中,这条传递型反链就像薛定谔的猫,它存在于反链面板的时候确实很占地方,但这时候我根本看不见它,等我有一天真的看见它了,它就会立马被我从反链面板里移出来,在我这个观察者的视角中,它存在于反链面板的时间只有一瞬间,所以它长一点也就无所谓了。

    虽然稍微有点理想化,但我仔细一想,子列表过多的问题从一开始就不是问题,反正传递型双链只是暂时存在于反链面板,查看反链的时候,看到传递型双链直接把它拖进正文就行了,拖进正文之后无论想永久折叠还是想永久展开都可以,就算暂时不做细致的整理,把它放在正文里也比放在反链里更好,最开始让它处于反链里只是为了在 daily notes 里快速记录而已。在彻底整理一篇笔记之后,需要留在反链里的也都是关系型双链,而关系型双链一般不会有子节点。所以最初展示的时候应该是一种宁滥毋缺的原则,至少对传递型双链是这样。

    1 回复
  • fangly 1

    我想探讨一个问题:

    假设这样一个场景,我目前正在研究共识协议优化闪电网络等主题,某一天,我看到了一篇关于 PBFT 协议的共识协议优化的文章,之后看了一篇关于闪电网络的文章,然后又看了一篇关于 PoW 协议的共识协议优化文章,最后又看了一篇关于闪电网络的文章

    方法 1

    这时候,我的 daily note 可以是这样的,不把双链锚文本单独作为一个父结点,而是在父结点后贴上双链,同样能达到传递的功能,并且对同一篇文章可以一次传递到多个文档,这里称为方法 1,如图:

    image.png

    这是闪电网络这个文档的反链面板,目前的形态不错,足够使用:

    image.png

    方法 2

    也可以是这样的,按照典型传递型双链的方法组织,锚文本单独作为父结点,我所理解的形态是这样的:

    image.png

    这是闪电网络这个文档的反链面板:

    image.png

    这时候这个反链面板就存在问题了,我们和 logseq 中的反链面板进行对比:

    image.png

    可以看到,思源中是显示锚文本列表项下的列表块,这样一坨的列表块,实际上等价于只显示第一个列表项,也就是只有第一篇文章的内容,而第二篇文章是看不到的

    此时就面临一个决策,思源现在的反链面板对列表的展示是否需要进一步修改,也就是说需不需要进一步把列表块拆分成列表项,展示该列表块的所有的第一级列表项,完全变成类似 logseq、roam research 那样?

    如果不修改,保持现在的情况,对于习惯于方法 1 的用户(比如我)来说,是有利的,对于习惯于方法 2 的用户来说会不利,信息量少了一些

    而如果修改的话,对于习惯于方法 2 的用户来说会有利,而对于习惯于方法 1 的用户来说,可能会导致反链面板不可用,因为对于一篇文章,我的笔记可能非常长,第一级内容就有很多很多,导致下面这种情况,占据了整个面板:

    image.png

    虽然目前的形态对我来说是有利的,但我觉得还是要讨论清楚,不然如果以后修改的话,我的反链面板会变得不可用,我得立刻修改我的 daily note 形式

    总结一下,两个问题:

    • 方法 1 和方法 2 是否都可行,还是说哪种方法会有问题
    • 思源现在的反链面板对列表的展示是否需要进一步修改,也就是说需不需要进一步把列表块拆分成列表项,展示该列表块的所有的第一级列表项,完全变成类似 logseq、roam research 那样
      • 个人倾向于展现形式保持现状(1.3.5),对于使用方法 1 的用户来说,完美,没问题,对于使用方法 2 的用户来说,信息量少了一些,但还是具有可用性;但如果修改了,对于使用方法 1 的用户来说可能会带来灾难性的影响
    2 回复
    3 操作
    fangly 在 2021-09-24 19:04:49 更新了该回帖
    fangly 在 2021-09-24 17:13:26 更新了该回帖
    fangly 在 2021-09-24 17:09:45 更新了该回帖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Logseq

    Logseq 是一个隐私优先、开源的知识库工具。

    Logseq is a joyful, open-source outliner that works on top of local plain-text Markdown and Org-mode files. Use it to write, organize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keep your to-do list, and build your own digital garden.

    4 引用 • 55 回帖 • 6 关注
  • 又拍云

    又拍云是国内领先的 CDN 服务提供商,国家工信部认证通过的“可信云”,乌云众测平台认证的“安全云”,为移动时代的创业者提供新一代的 CDN 加速服务。

    21 引用 • 37 回帖 • 505 关注
  • JWT

    JWT(JSON Web Token)是一种用于双方之间传递信息的简洁的、安全的表述性声明规范。JWT 作为一个开放的标准(RFC 7519),定义了一种简洁的,自包含的方法用于通信双方之间以 JSON 的形式安全的传递信息。

    20 引用 • 15 回帖 • 18 关注
  • 博客

    记录并分享人生的经历。

    270 引用 • 2386 回帖
  • DNSPod

    DNSPod 建立于 2006 年 3 月份,是一款免费智能 DNS 产品。 DNSPod 可以为同时有电信、网通、教育网服务器的网站提供智能的解析,让电信用户访问电信的服务器,网通的用户访问网通的服务器,教育网的用户访问教育网的服务器,达到互联互通的效果。

    6 引用 • 26 回帖 • 518 关注
  • CSS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层叠样式表”是用于控制网页样式并允许将样式信息与网页内容分离的一种标记性语言。

    180 引用 • 446 回帖 • 3 关注
  • WebComponents

    Web Components 是 W3C 定义的标准,它给了前端开发者扩展浏览器标签的能力,可以方便地定制可复用组件,更好的进行模块化开发,解放了前端开发者的生产力。

    1 引用 • 25 关注
  • wolai

    我来 wolai:不仅仅是未来的云端笔记!

    1 引用 • 11 回帖
  • C

    C 语言是一门通用计算机编程语言,应用广泛。C 语言的设计目标是提供一种能以简易的方式编译、处理低级存储器、产生少量的机器码以及不需要任何运行环境支持便能运行的编程语言。

    83 引用 • 165 回帖 • 61 关注
  • 书籍

    宋真宗赵恒曾经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76 引用 • 390 回帖 • 1 关注
  • JavaScript

    JavaScript 一种动态类型、弱类型、基于原型的直译式脚本语言,内置支持类型。它的解释器被称为 JavaScript 引擎,为浏览器的一部分,广泛用于客户端的脚本语言,最早是在 HTML 网页上使用,用来给 HTML 网页增加动态功能。

    710 引用 • 1173 回帖 • 193 关注
  • Chrome

    Chrome 又称 Google 浏览器,是一个由谷歌公司开发的网页浏览器。该浏览器是基于其他开源软件所编写,包括 WebKit,目标是提升稳定性、速度和安全性,并创造出简单且有效率的使用者界面。

    60 引用 • 287 回帖
  • ngrok

    ngrok 是一个反向代理,通过在公共的端点和本地运行的 Web 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安全的通道。

    7 引用 • 63 回帖 • 598 关注
  • Webswing

    Webswing 是一个能将任何 Swing 应用通过纯 HTML5 运行在浏览器中的 Web 服务器,详细介绍请看 将 Java Swing 应用变成 Web 应用

    1 引用 • 15 回帖 • 634 关注
  • RESTful

    一种软件架构设计风格而不是标准,提供了一组设计原则和约束条件,主要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类的软件。基于这个风格设计的软件可以更简洁,更有层次,更易于实现缓存等机制。

    30 引用 • 114 回帖 • 8 关注
  • 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它提倡将单一应用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于服务之间才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构建,能够被独立的部署。

    96 引用 • 155 回帖 • 1 关注
  • Q&A

    提问之前请先看《提问的智慧》,好的问题比好的答案更有价值。

    6364 引用 • 28600 回帖 • 265 关注
  •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智能合约概念于 1994 年由 Nick Szabo 首次提出。

    1 引用 • 11 回帖 • 5 关注
  • golang

    Go 语言是 Google 推出的一种全新的编程语言,可以在不损失应用程序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代码的复杂性。谷歌首席软件工程师罗布派克(Rob Pike)说:我们之所以开发 Go,是因为过去 10 多年间软件开发的难度令人沮丧。Go 是谷歌 2009 发布的第二款编程语言。

    491 引用 • 1383 回帖 • 371 关注
  • Bug

    Bug 本意是指臭虫、缺陷、损坏、犯贫、窃听器、小虫等。现在人们把在程序中一些缺陷或问题统称为 bug(漏洞)。

    76 引用 • 1738 回帖 • 2 关注
  • 旅游

    希望你我能在旅途中找到人生的下一站。

    83 引用 • 894 回帖
  • SSL

    SSL(Secure Sockets Layer 安全套接层),及其继任者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是为网络通信提供安全及数据完整性的一种安全协议。TLS 与 SSL 在传输层对网络连接进行加密。

    69 引用 • 190 回帖 • 501 关注
  • Kafka

    Kafka 是一种高吞吐量的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它可以处理消费者规模的网站中的所有动作流数据。 这种动作(网页浏览,搜索和其他用户的行动)是现代系统中许多功能的基础。 这些数据通常是由于吞吐量的要求而通过处理日志和日志聚合来解决。

    35 引用 • 35 回帖
  • Maven

    Maven 是基于项目对象模型(POM)、通过一小段描述信息来管理项目的构建、报告和文档的软件项目管理工具。

    185 引用 • 318 回帖 • 353 关注
  •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 18 人,于 1999 年在中国杭州创立,他们相信互联网能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小企业通过创新与科技扩展业务,并在参与国内或全球市场竞争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43 引用 • 221 回帖 • 254 关注
  • WebClipper

    Web Clipper 是一款浏览器剪藏扩展,它可以帮助你把网页内容剪藏到本地。

    3 引用 • 9 回帖 • 3 关注
  • Ant-Design

    Ant Design 是服务于企业级产品的设计体系,基于确定和自然的设计价值观上的模块化解决方案,让设计者和开发者专注于更好的用户体验。

    17 引用 • 23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