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动量的代数结构
经典的质点的角动量定义为
L=r×p
所以量子的角动量依其精神,在直角坐标中定义为
L^zL^xL^y=r^xp^y−r^yp^x=r^yp^z−r^zp^y=r^zp^x−r^xp^z
在球坐标中,因为经度φ正好是绕 z 轴旋转的角度,所以利用非交换的平方差公式,定义升子和降子
L^+=L^x+iL^yL^−=L^x−iL^y
使得 z 轴向的角动量,模方角动量分别表示为
L^zL^2=−iℏ∂φ∂=L^x2+L^y2+L^z2=L^z2+21(L^+L^−+L^−L^+)
1. 对易关系
任何两个轴向的角动量都不可交换。利用交换子对加法的分配律,以及不属于同一分量的位置和动量的可交换性,有
[L^x,L^y]=[r^yp^z−r^zp^y,r^zp^x−r^xp^z]=[r^yp^z,r^zp^x]−[r^yp^z,r^xp^z]−[r^zp^y,r^zp^x]+[r^zp^y,r^xp^z]=r^yp^x[p^z,r^z]+r^xp^y[r^z,p^z]=[r^z,p^z](r^xp^y−r^yp^x)=iℏL^z
因此我们永远无法同时确定粒子的角动量的所有分量。但任何一个轴向的角动量可以和模方角动量交换。
[L^2,L^z]=[L^x2,L^z]+[L^y2,L^z]+[L^z2,L^z]=L^xL^xL^z−L^zL^xL^x+L^yL^yL^z−L^zL^yL^y+L^zL^zL^z−L^zL^zL^z=L^xL^xL^z−L^xL^zL^x+L^xL^zL^x−L^zL^xL^x +L^yL^yL^z−L^yL^zL^y+L^yL^zL^y−L^zL^yL^y=L^x(−iℏL^y)+(−iℏL^y)L^x+L^y(iℏL^x)+(iℏL^x)L^y=0
因此我们总是可以同时确定粒子的模方角动量和一个轴向的角动量。
2. 升降子的对易关系
[L^+,L^−][L^z,L^+][L^z,L^−][L^2,L^+]=[L^x+iL^y,L^x−iL^y]=[L^x,L^x]−i[L^x,L^y]+i[L^y,L^x]−i2[L^y,L^y]=2ℏL^z=[L^z,L^x]+i[L^z,L^y]=iℏL^y+ℏL^x=ℏL^+=[L^z,L^x]−i[L^z,L^y]=iℏL^y−ℏL^x=−ℏL^−=[L^2,L^x]+i[L^2,L^y]=0+0=0
模方角动量与升降子也可交换。
升降子是它们与 z 轴向的角动量的交换子的特征算子。要注意它们的特征值不一样。
升降子不能相互对易,但是交换子得到 z 轴向的角动量,这有助于我们优化模方角动量的展开式为
L^2=L^+L^−−ℏL^z+L^z2=L^−L^++ℏL^z+L^z2
3. 升降子将特征向量映射到特征向量
设 ψ 是 L^2 的属于 λ 的特征向量。则 L^+ψ,L^−ψ 也是特征向量,即
L^2(L^+ψ)=L^+(L^2ψ)=L^+(λψ)=λ(L^+ψ)
也就是说, L^+,L^− 不改变特征值,是将特征子空间映射到它自己,是特征子空间上的变换。
设 ψ 是 L^z 的属于 μ 的特征向量。则 L^+ψ,L^−ψ 也是特征向量,即
L^z(L^+ψ)L^z(L^−ψ)=(L^+L^z+L^zL^+−L^+L^z)ψ=L^+(L^zψ)+ℏL^+ψ=L^+(μψ)+ℏL^+ψ=(μ+ℏ)(L^+ψ)=(L^−L^z+L^zL^−−L^−L^z)ψ=L^−(L^zψ)−ℏL^−ψ=L^−(μψ)−ℏL^−ψ=(μ−ℏ)(L^−ψ)
也就是说,L^+,L^− 分别将特征值增加和减少 ℏ,不再是特征子空间上的变换。这理所当然地造成正交性即
⟨ψ,L^+ψ⟩=⟨ψ,L^−ψ⟩=0
4. 轴向量子化的完备性;磁量子数
同一轴向的角动量和角度是共轭的算子。以 z 轴为例,直接解角动量特征方程
L^zψ=μψ
得到待归一的驻波函数
ψ(φ)=Aeiμφ/ℏ
自变量经度 φ 的周期性,要求 ψ(φ)=ψ(φ+2π)。因此 μ 必须取 ℏ 的整数倍,即 μ=mℏ,也就是说,轴向角动量是等差的。
它可以解释 Zeeman 效应。实验观测到:原本的一条谱带,在磁场中分裂为等间距的多条谱带,而且间距和磁场强度成正比。在磁场中,不同的特征轴向角动量可以表现出特征能量的差异,所以具有等差的特征轴向角动量的各量子态,表现为原本相同的能级在磁场中分裂为等差的能级。因此,m 称为磁量子数。
5. 升降子的核空间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轴向角动量的平方都永远不可能超过模方角动量,这是因为其他轴向角动量的平方一定是非负的。
L^2−L^z2=L^x2+L^y2≥0
升子不改变模方角动量却能增加 z 轴向角动量,因此它一定存在零化向量(或者更一般的,不可归一化的,因为它的范数也可能是无限大)。
设 ψ∈kerL^+ 即 L^+ψ=0,使得这个 ψ 是 L^z 的属于 μ 的特征向量,即 L^zψ=μψ。容易知道,μ 一定是此时 z 轴向角动量的最正的特征值。此时,也就是升子零化时,模方角动量是可计算的:
L^2ψ=(L^−L^++ℏL^z+L^z2)ψ=0+ℏ⋅μψ+μ2ψ=μ(μ+ℏ)ψ
也就是说,ψ 是 L^2 的属于 μ(μ+ℏ) 的特征向量。
对称地,降子也存在零化向量。设 ψ∈kerL^− 使得 L^zψ=μψ,则特征值 μ 是最负的,而且
L^2ψ=(L^+L^−−ℏL^z+L^z2)ψ=0−ℏ⋅μψ+μ2ψ=μ(μ−ℏ)ψ=−μ(−μ+ℏ)ψ
也就是说,降子核空间的 ψ 只要是 L^z 属于 μ 的特征向量,就是 L^2 的属于 μ(μ−ℏ) 的特征向量。
因此升降子的核空间具有这样的意义,它将 z 轴向角动量的特征子空间和模方角动量的特征子空间联系在一起。
6. 角量子数;角动量的特征子空间结构
设 ψ+∈kerL^+,ψ−∈kerL^− 都属于 L^2 的同一个特征值 λ,而且分别属于 L^z 的特征值 μ+,μ−。事实上,具有模方角动量且不具有特征 z 轴向角动量的状态很多,比如那些课本上常见的实值波函数,所以不像前面能自动导出,这里需要设出来属于 z 轴向的特征值。
根据升降子的性质,我们很容易知道 μ+,μ− 服从方程
μ+(μ++ℏ)=λ=−μ−(−μ−+ℏ)
以及 μ+≥μ− ,从而 μ+,μ− 互为相反数;再代入轴向量子化的完备性,则有且只有唯一的自然数 l,称为角量子数,决定着模方角动量 λ=l(l+1)ℏ2,使得
μ+L^zψ+L^2ψ+=lℏ=lℏψ+=l(l+1)ℏ2ψ+μ−L^zψ−L^2ψ−=−lℏ=−lℏψ−=l(l+1)ℏ2ψ−
角量子数 l 跟随着 z 轴向角动量完成量子化,所以模方角动量不是等差的。
任何一个拥有模方角动量和 z 轴向角动量的特征值,且 z 轴向角动量的平方小于模方角动量的量子态,都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只要 ∣m∣≤l,总可以用 ∣l,m⟩ 来表示转子的具有特定角动量状态的波函数,∣l,m⟩ 一定存在。实际体系有的势场是和角度分布无关的,只与极径有关。所以 Yl,m=∣l,m⟩ 也可以表示此时的角度分布函数,又称球谐函数。
模方角动量的每一个属于 l(l+1)ℏ2 的特征子空间,都是 2l+1 维的,而且存在这样的一组正交基,基向量 ∣l,m⟩ 都是 z 轴角动量的特征向量,而且分属于不同的特征值 mℏ。也就是说,“对于每一个给定的 l,m 有 2l+1 个不同的值。”
我们可以做一个验算:如果 ψ+,ψ− 是同系的,即可以经过升降子的有限次作用后相互表示,那么
∃N:L^+Nψ−=A+ψ+L^−Nψ+=A−ψ−
其中 A+,A− 是归一化系数,如果 ψ+,ψ− 都取单位向量。这样以后,得出来的结果是,l=21N ,即角量子数是整数或者半整数。这是同系条件所得到的限制,同系条件略宽松于轴向量子化条件,所以它能容纳半整数结果,并因而引出所谓的自旋。
7. 角量子数的升降子
设方向算子 N^=∣r∣r^ 。然后定义角升子和角降子
R^=ℏiN^×L^+N^2ℏ4L^2+ℏ2+ℏ
Q^=ℏiN^×L^−N^2ℏ4L^2+ℏ2−ℏ
或者,把所有角动量的量纲去掉,即
R^=iN^×L^′+N^24L^′2+1+1
Q^=iN^×L^′−N^24L^′2+1−1
然后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对易关系,并且进而得到
L^2R^∣l,m⟩=(l+1)(l+2)ℏ2R^∣l,m⟩
L^2Q^∣l,m⟩=(l−1)lℏ2Q^∣l,m⟩
并且得到相应的递推关系
R^∣l,m⟩=cl+∣l+1,m′⟩
Q^∣l,m⟩=cl−∣l−1,m′⟩
当然,Q^ 的核空间中含有 ∣0,0⟩。
球谐函数的分析求解
前面取巧,用广义坐标的原理得到了 L^z=−iℏ∂φ∂。可以证明(?),
L^+L^−=−ℏeiφ−(∂θ∂+icotθ∂φ∂)=−ℏe−iφ(∂θ∂−icotθ∂φ∂)
……
1. ∣l,l⟩ 的波函数的取得
首先作为核空间的向量 ∣0,0⟩,代入零化方程 Q^∣0,0⟩=0,然后由此出发,反复用角升子作用,得到:
∣l,l⟩=cl(sinθ)∣m∣eimφ
2. 其他具有更低磁量子数的波函数的取得
从 ∣l,l⟩ 开始,反复用 L^− 作用即可。此外还有别的递推公式。从略。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