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移除云端同步目录和云端备份的投票

本贴最后更新于 1116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天翻地覆

我们正在实现更稳定和高效的数据同步机制 https://github.com/siyuan-note/siyuan/issues/5142,借此时机,我们重新审视了之前的设计:

  • 多个云端同步目录使用场景较少,但初始化配置较为复杂,容易劝退新用户
  • 云端备份并不可靠,但却给用户造成了可靠的错觉,正确的备份方式是 321 备份原则(至少 3 个副本、2 种介质和 1 个异地存储)

所以我们计划在新的同步机制中移除这两个特性。

你是否赞同移除云端同步目录?

单选 公开 已于 2022-07-10 20:16:00 结束 112 票
赞同
80% 90 票
反对
19% 22 票

注:不是移除云端同步支持,而是移除多个云端同步目录支持

你是否赞同移除云端备份?

单选 公开 已于 2022-07-10 20:19:00 结束 110 票
赞同
71% 79 票
反对
28% 31 票

如果你投反对的话请跟帖说明原因,我们讨论了看,谢谢。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6480 引用 • 110132 回帖 • 1 关注

相关帖子

优质回帖
  • Ultramarine 2 1 赞同

    +1,有需要用到多个工作空间的,移除云端目录后就很麻烦

    个人觉得需要推出一个针对小白的傻瓜式的同步设置模式,只需要按自动设置密码就全部设置完成,而针对想要用更复杂设置的推出一个高级自定义模式,而非直接砍掉多云端目录

  • EberhardLin 1 1 赞同

    移除同步目录我投赞成票,云端备份则是反对票。

    主要是便捷,不管是上传备份还是下载恢复,我都觉得很便捷,作为当同步出现问题时的一个备案,所以我也愿意在云端容量占用双份流量(一份同步,一份备份)。

  • 88250 1 1 赞同

    @maplezero @naitoahil 新的数据仓库同步机制是通过增量快照技术实现,也就是说每次同步实际上都会创建一个数据快照,本地可以通过任意数据快照恢复数据。如果某个设备挂了,其他设备上也有快照,所以理论上本地多设备的备份完全不可用的概率要比云端单点存储不可用的概率低很多,因此才会考虑移除云端备份功能的。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EberhardLin 1 1 赞同

    移除同步目录我投赞成票,云端备份则是反对票。

    主要是便捷,不管是上传备份还是下载恢复,我都觉得很便捷,作为当同步出现问题时的一个备案,所以我也愿意在云端容量占用双份流量(一份同步,一份备份)。

  • wugang 1 via iPhone

    曾经出现过不慎删除所有文件并同步的情况,云端备份减少了数据损失

  • 同步目录要不要无所谓,但是云同步还是需要的,多设备不就是图这个买思源吗

    1 回复
  • jih3657 1 赞同

    目前同步目录我准备建两个区分工作和生活笔记,单目录就无法实现工作空间云端切换了。

    1 回复
  • 云端同步不仅仅是同步, 还是一个实时的备份, 可以同时满足备份 321 原则中每一项, 多云端同步移除的话我对放在服务器上的那个工作空间进行备份就很难受了 o(╥﹏╥)o

    2 回复
  • 88250 1 评论

    可以考虑用笔记本 + 忽略文件区分。

    单目录想了想也能接受吧,问题不大
    jih3657 1
  • Ultramarine 2 1 赞同

    +1,有需要用到多个工作空间的,移除云端目录后就很麻烦

    个人觉得需要推出一个针对小白的傻瓜式的同步设置模式,只需要按自动设置密码就全部设置完成,而针对想要用更复杂设置的推出一个高级自定义模式,而非直接砍掉多云端目录

    2 回复
  • 88250 1 评论

    服务器部署的话用脚步备份本地可能更可靠一些。

    不是异地的备份呀 👀
    shuoying
  • 88250 2 评论

    现在就是这样的,但是依然避免不了复杂。

    对大部分小白来说需要的云端同步并不是思源现在的同步设置:自动设置密码-选择云端同步目录-开启同步开关-点击顶栏同步按钮,需要的是点击自动设置密码后,后面的选择云端目录和开关那些步骤直接完成 数据自动开始上传到云端
    Ultramarine
    @Ultramarine 已经是这样了,默认命名 main 目录和启用云端同步,只要设置密码就行。
    88250
  • 88250

    云端同步肯定是有的,而且比现在的机制更好。

  • prophetian

    最好是云端自动定时备份。。

    1 回复
  • 88250

    明文数据都在本地,云端没有明文数据的。

  • 反对移除云端备份,希望起码能有颗后悔药可吃。

  • 备份一下最为保险

  • antipasli via Android

    支持

  • 88250 1 1 赞同

    @maplezero @naitoahil 新的数据仓库同步机制是通过增量快照技术实现,也就是说每次同步实际上都会创建一个数据快照,本地可以通过任意数据快照恢复数据。如果某个设备挂了,其他设备上也有快照,所以理论上本地多设备的备份完全不可用的概率要比云端单点存储不可用的概率低很多,因此才会考虑移除云端备份功能的。

    1 回复
  • 这样啊,那可以的 ok

  • 隔一段时间云端备份一下其实还是不错的。当然本地备份也可以解决。

  • p1120 1 1 赞同 2 评论

    删功能要谨慎呀,可以减少维护,不建议因为小白自以为是不看说明就砍掉在用人群的功能吧,如果只按大多数投票,装修群捣鼓的不是得删一堆吗?会用的人配置一次后基本不会再动,没有负担。

    有很多复杂软件都设计“简单模式”和“专家模式”,把其他可能误操作的模式都叫“专家模式”,不看说明书一辈子不知道,要看说明书就用长篇大论劝退,有耐心看完的能读懂的人,应该不容易操作失误。小白就用最呆板提示性最强的默认设置就行了,也别叫 main 了,叫“某某电脑的笔记数据-创建日期”,改设置用选择题。

    1 回复
    说得好
    LiulangZ
    这样命名简单直接,特别适合我这种小白
    taobuyan
  • 88250

    嗯,我们再考虑下,会延长支持这两个功能的时间,新版本默认用新的数据仓库机制,通过开关可以切换为旧的文件同步/备份机制。

  • yjmsiyuan

    看不明白为何要移除多个云端同步目录支持。

    多工作空间。一个空间对一个目录。这是思源区别其他笔记软件的最重要的功能

  • jnlk 1 评论 via macOS

    不建议为了小白而放弃思源的核心同步功能,很多长期用思源的人群早已熟悉了思源的同步机制,其次是这个投票设计的不合理,投票反对还需要跟帖,无意间加大了投反对票的成本。其实我们更需要的是多工作空间,而不是多目录同步。

    多工作空间的设计,在 Obsidian、Wolai、Notion、Logseq 等软件上都有体现,这个并不是所谓“小众需求”
    jnlk
  • Adam1996

    同步功能不稳定,因为版本的一个问题,很容易出现同步失败的情况。重新更新完之后还是无法更新同步,非常的麻烦。

    我觉得使用上一定要顺畅,不然一个笔记软件,用户要去花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奇奇怪怪的问题,体验感会很差。

    虽然说一些有技术能力有时间的人愿意去研究愿意去找解决方案。

    可是大部分的人使用软件是为了记录和使用,多出这些 bug 一样的问题,会很不好。

    以上是我的理由,希望可以删除同步目录,让同步更加无感。

  • yjmsiyuan 1 赞同

    反对移除多个云端同步目录支持。

    那多个空间一个用于手机,一个用于 iPad。一个用于工作,一个用于网络,不能完美兼容了。

    会用的人不难用。

    不需要的用的人,无论他难不难都不需要设置,对他也没影响。

    但投票,我敢说里面好多功能好多人都不知道有没有。

    投票本身就不是科学的结论,而是多数人的暴政,得到的结果不过是大众的平庸而已。

    恳请三思!

  • yjmsiyuan 1 赞同

    删除功能:

    • 用的人彻骨之痛
    • 不用的人,无所谓。有没有无所谓。

    但是投票,为何不用的人,和用的人票的价值是一样的。

    这是我今天看到的最坏的消息,以至于我又去看看原来用的笔记有没有更新。

  • Bard

    哎,这个投票就算有个结果,也很难当作决策依据的

    毕竟沉默的才是大多数

  • 88250

    @jnlk @yjmsiyuan @pipa 投票只是作为参考,目前来看较为可行的计划是:

    • 延长这两个旧特性的支持时间
    • 待数据仓库基本稳定后再加上这两个特性
    • 最后移除旧的同步和备份机制

    这样应该能较为妥善地进行新旧切换,也就是说如果觉得旧机制已经够用了就先用着(主要针对老用户),对于新用户来说会默认启用新机制,这样新用户就不必关心较为复杂的设置了。

  • WeiCJ 1

    手机端的体验不是很好,所以基于 api 开发一些脚本,方便做一些零散记录,然后在后期整理的时候通过浏览器访问手机端的数据,整理到电脑端的思源笔记中。

    目前的同步并不能做到多设备实时同步,所以我在手机上新建了一个同步目录,以防止数据冲突。

    不过如果新的同步可以做到实时同步的话,那云端同步目录的需求到不是很大了。可以将目录功能默认关闭,一般用户默认新建 main 目录,隐藏此功能,有需求的用户再进行设置。

  • kaitai

    一个普通用户对云端同步的想法

    一个普通用户对云端同步的想法 - 链滴 (ld246.com)

  • kaitai 1

    移除同步目录我投赞成票,云端备份则是反对票。

    同步目录其实主要是体验问题,楼上有很多兄弟姐妹在用,其实感觉实质和“我来”的空间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我是因为设置太复杂就懒得弄了。

  • 用新的同步方式的效果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优势,有什么改变捏,这个在哪里可以看到?

    只说之前的同步的话,我觉得还是不够完善的,不过也算快习惯了,对我这种多设备用户来说没同步肯定不行,之后要怎么做也不清楚。。。。

    我理想的同步是在软件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弹窗:是否需要同步功能?不需要就无事发生,需要就在此刻开启,开启后不需要有任何的顾虑,不管是多平台同时打开思源,还是立刻关掉电脑出门后在手机上看,都是顺滑无感的,这样就算比较完美的同步机制了。不过既然着重于本地肯定速度会有妥协,慢点儿没关系,但要尽可能的减少操作,尽量无感最好啦,哈哈

    不过思源是会一直用下去的,无论怎么改都支持

  • feige

    我以前用的印象,虽然不知道印象是什么机制,但是印象真的很舒服,无感操作。用了思源之后,经常性的会出现同步失败,两个设备之间无法同步的问题。点进去一看,同步太麻烦了。也不知道是哪里的问题。

    我认为做为一款笔记软件,最重要的就是稳定,数据的安全。总是同步失败或者丢东西,这个太可怕了。让人无法信任思源

    2 回复
  • 88250

    是的,我们近期就是在解决这些问题。

  • clu 1

    反对 而且建议考虑支持同步到 Dropbox 或是自己的 NAS 现在比较担心的是容量不够用 比如 VIP 或是 SVIP 可以追加同步到自己的设备或空间

    多端同步的功能太需要了 我是从 Devonthink 转到思源的 就是因为 Devon 只能在 mac 下跑 虽然它在 mac 还是非常好用的 但一换电脑或是手机就没办法稳定的 access 自己的 notes 有点像黑洞一样

    多个工作空间有点对应于 Devon 的多个库 对于资深用户非常重要

    移除并不是上策 但完全可以考虑让设置更加傻瓜化 有些东西可以写死 直接强制设好

    总之多端多空间同步我认为是一项可以让思源留住老用户的关键功能

    1 回复
  • qifengle1998

    云端备份我都没用过,我一直用的云端同步

  • yuyuyuyu 1 赞同

    小白用户表示完全没有 321 备份的意识,

    身边也很少看到有人真的做到了 321 备份原则,甚至认识的有几个同事从来都不做数据备份的。

    都是怎么方便怎么来。相对可靠点就行。😂

    多个云端同步目录确实没用过

  • yuyuyuyu

    确实,我推荐的一个人就是数据丢了以后再也不用思源了,改用回印象笔记了

    (虽然她也承认印象笔记没有思源好用,但她还是喜欢傻瓜式,没风险的操作)。

    可能愿意为了一个笔记工具折腾的人才是少数人 。

  • riduke

    我推荐有个科学家说的 5% 的创新

    有时候 5% 的创新就可以足够创造一个优秀的产品

    换句话说别人都这样做,不一定是对的。但也可能是踩了很多坑得到的宝贵经验

    再没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之前,创新同步方式,结果把同步变更复杂了,我觉得得不偿失

    不如在同步这块,按照所有笔记常规做法即可

  • someone85018

    非常想要一个回收站功能!

  • JINSILI 1

    D 大好,对于移除云端备份我保持反对意见,一般来讲,对于只有一台设备的用户来说,比如我,我觉的这类用户才是打头的。我一次也没有用过云端同步功能,纯粹是因为不需要进行设备间的同步,在 ipad 上也只需要下载云端备份,可以读取并查看数据就可以了。

    尽管自己也是有多重备份在的,但是有官方背书毕竟是更加放心的,就像是我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这样的感觉。

    故希望保留备份!

  • luomuren

    我本地用局域网几次同步失败之后,连互联网就会同步失败,显示:同步失败:解密数据失败 v2.0.25

  • lorlorbee 1

    我投了两个赞同票。我是一个电子产品、软件的折腾怪,同时也是数据丢失焦虑怪。我当初开通云端备份功能,确实出发点是为了所谓的数据安全。我拥有笔记本、手机、平板三个设备,甚至还有一个移动硬盘来备份。开发者说得好,云端备份并不可可靠,却给我们一种可靠的错觉,我深以为然。每次在我云端同步时,偶尔因为网络波动或者种种原因导致的同步未全部完成,我都会抓狂。其实我觉得备份未必就一定要放在服务器,当然有需要的可以放自己网盘。而我们如今手机不离身,手机作为我们一个备份中心有何不可?就是开发者说的多个设备的快照功能。其实会更加安全。

    同样的我觉开发者可以从心理学上考虑一下我们这些用户,设置一个安慰剂按钮,我举个例子:当我的主力设备是用笔记本电脑,我有手机、移动硬盘作备份,可以设置一个开关,我打开以后只要手机连到了与电脑同一个局域网、或者移动硬盘连接了电脑,电脑就自动在手机、电脑上传输数据,生成快照之类。而这些功能是无感进行的,这个时候蹦出来一个大大的有反馈的按钮,甚至可以是没有功能的,让我点击,让我可以随时点击,我主动点击,我会更安心。但功能的实现不应该要依赖我对安慰剂按钮的点击,而是依赖于我一开始打开的开关。

    因此,同步功能解决的未必只是数据的安全,可能还是为了照顾用户的焦虑心理。把这些多设备本地备份做得越傻瓜,让我们丢失数据想翻查或回滚时约方便,这个功能就越成功。

    不成熟的建议,与大家讨论。祝好。

  • 我赞成取消多空间,因为即便是单空间,也还是可以通过不同的笔记本来划分不同的领域,事实上日常笔记中很多领域的内容是互相交叉的,我不清楚把工作、生活、学习、兴趣严格划分开的人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我是只用了一个空间。

    备份机制,如果能有更好的快照机制取代的话,我支持去掉,但无论如何都需要给用户提供“后悔药”,目前的历史记录恢复功能经常失效,我碰到过好几次拖动列表块之后 Ctrl+Z,子项就消失了。

    我觉得这个后悔药在本地就够用了,不一定要传云端,但需要明确快照生成频率如何。

  • xxl

    无论怎么说,我确实丢失过好几次内容,本身自动同步就是一个为小白提供的需求,一旦出现了丢失,让小白再去了解如何恢复是没什么意义的。还不如直接用 git 做同步,好歹无论如何所有分支的版本都会有留存,可以自主决定如何合并,稳定性有保证。

  • xxl

    云端同步不可靠,转而让用户去学什么三二一原则,这不成了消费者教育了吗。你让我去折腾三个部分两种介质一个异地存储,我有这功夫直接上 git 了。

    1 回复
  • 88250

    目前思源的云端确实不可靠,我们正在加强改进。

    321 备份原则适用于任何云端服务,就像你说的用 git 一样,至少本地要留有备份,以备云端服务不可用后能够恢复数据。

  • @88250 D 大,还记得那年的云端同步优化三部曲吗?

  • lilarcor via macOS

    请问你 dt 迁移到 siyuan 有什么工具吗,不会复制粘贴手工处理吧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etcd

    etcd 是一个分布式、高可用的 key-value 数据存储,专门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保存关键数据。

    6 引用 • 26 回帖 • 544 关注
  • WiFiDog

    WiFiDog 是一套开源的无线热点认证管理工具,主要功能包括:位置相关的内容递送;用户认证和授权;集中式网络监控。

    1 引用 • 7 回帖 • 612 关注
  • 又拍云

    又拍云是国内领先的 CDN 服务提供商,国家工信部认证通过的“可信云”,乌云众测平台认证的“安全云”,为移动时代的创业者提供新一代的 CDN 加速服务。

    20 引用 • 37 回帖 • 572 关注
  • Shell

    Shell 脚本与 Windows/Dos 下的批处理相似,也就是用各类命令预先放入到一个文件中,方便一次性执行的一个程序文件,主要是方便管理员进行设置或者管理用的。但是它比 Windows 下的批处理更强大,比用其他编程程序编辑的程序效率更高,因为它使用了 Linux/Unix 下的命令。

    125 引用 • 74 回帖
  • 知乎

    知乎是网络问答社区,连接各行各业的用户。用户分享着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

    10 引用 • 66 回帖
  • WebClipper

    Web Clipper 是一款浏览器剪藏扩展,它可以帮助你把网页内容剪藏到本地。

    3 引用 • 9 回帖 • 1 关注
  • OpenResty

    OpenResty 是一个基于 NGINX 与 Lua 的高性能 Web 平台,其内部集成了大量精良的 Lua 库、第三方模块以及大多数的依赖项。用于方便地搭建能够处理超高并发、扩展性极高的动态 Web 应用、Web 服务和动态网关。

    17 引用 • 51 关注
  • ActiveMQ

    ActiveMQ 是 Apache 旗下的一款开源消息总线系统,它完整实现了 JMS 规范,是一个企业级的消息中间件。

    19 引用 • 13 回帖 • 685 关注
  • 区块链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

    92 引用 • 752 回帖 • 1 关注
  • GAE

    Google App Engine(GAE)是 Google 管理的数据中心中用于 WEB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托管的平台。2008 年 4 月 发布第一个测试版本。目前支持 Python、Java 和 Go 开发部署。全球已有数十万的开发者在其上开发了众多的应用。

    14 引用 • 42 回帖 • 823 关注
  • Logseq

    Logseq 是一个隐私优先、开源的知识库工具。

    Logseq is a joyful, open-source outliner that works on top of local plain-text Markdown and Org-mode files. Use it to write, organize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keep your to-do list, and build your own digital garden.

    7 引用 • 69 回帖 • 7 关注
  • SSL

    SSL(Secure Sockets Layer 安全套接层),及其继任者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是为网络通信提供安全及数据完整性的一种安全协议。TLS 与 SSL 在传输层对网络连接进行加密。

    70 引用 • 193 回帖 • 408 关注
  • MongoDB

    MongoDB(来自于英文单词“Humongous”,中文含义为“庞大”)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 C++ 语言编写。旨在为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MongoDB 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最像关系数据库的。它支持的数据结构非常松散,是类似 JSON 的 BSON 格式,因此可以存储比较复杂的数据类型。

    91 引用 • 59 回帖 • 1 关注
  • 开源中国

    开源中国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开源技术社区。传播开源的理念,推广开源项目,为 IT 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发现、使用、并交流开源技术的平台。目前开源中国社区已收录超过两万款开源软件。

    7 引用 • 86 回帖
  • CloudFoundry

    Cloud Foundry 是 VMware 推出的业界第一个开源 PaaS 云平台,它支持多种框架、语言、运行时环境、云平台及应用服务,使开发人员能够在几秒钟内进行应用程序的部署和扩展,无需担心任何基础架构的问题。

    4 引用 • 16 回帖 • 197 关注
  • LeetCode

    LeetCode(力扣)是一个全球极客挚爱的高质量技术成长平台,想要学习和提升专业能力从这里开始,充足技术干货等你来啃,轻松拿下 Dream Offer!

    209 引用 • 72 回帖 • 1 关注
  • 持续集成

    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即团队开发成员经常集成他们的工作,通过每个成员每天至少集成一次,也就意味着每天可能会发生多次集成。每次集成都通过自动化的构建(包括编译,发布,自动化测试)来验证,从而尽早地发现集成错误。

    15 引用 • 7 回帖
  • Chrome

    Chrome 又称 Google 浏览器,是一个由谷歌公司开发的网页浏览器。该浏览器是基于其他开源软件所编写,包括 WebKit,目标是提升稳定性、速度和安全性,并创造出简单且有效率的使用者界面。

    63 引用 • 289 回帖
  • 前端

    前端技术一般分为前端设计和前端开发,前端设计可以理解为网站的视觉设计,前端开发则是网站的前台代码实现,包括 HTML、CSS 以及 JavaScript 等。

    247 引用 • 1340 回帖
  • BAE

    百度应用引擎(Baidu App Engine)提供了 PHP、Java、Python 的执行环境,以及云存储、消息服务、云数据库等全面的云服务。它可以让开发者实现自动地部署和管理应用,并且提供动态扩容和负载均衡的运行环境,让开发者不用考虑高成本的运维工作,只需专注于业务逻辑,大大降低了开发者学习和迁移的成本。

    19 引用 • 75 回帖 • 683 关注
  • Log4j

    Log4j 是 Apache 开源的一款使用广泛的 Java 日志组件。

    20 引用 • 18 回帖 • 38 关注
  • jsDelivr

    jsDelivr 是一个开源的 CDN 服务,可为 npm 包、GitHub 仓库提供免费、快速并且可靠的全球 CDN 加速服务。

    5 引用 • 31 回帖 • 108 关注
  • 钉钉

    钉钉,专为中国企业打造的免费沟通协同多端平台, 阿里巴巴出品。

    15 引用 • 67 回帖 • 260 关注
  • FFmpeg

    FFmpeg 是一套可以用来记录、转换数字音频、视频,并能将其转化为流的开源计算机程序。

    23 引用 • 32 回帖 • 9 关注
  • PWL

    组织简介

    用爱发电 (Programming With Love) 是一个以开源精神为核心的民间开源爱好者技术组织,“用爱发电”象征开源与贡献精神,加入组织,代表你将遵守组织的“个人开源爱好者”的各项条款。申请加入:用爱发电组织邀请帖
    用爱发电组织官网:https://programmingwithlove.stackoverflow.wiki/

    用爱发电组织的核心驱动力:

    • 遵守开源守则,体现开源&贡献精神:以分享为目的,拒绝非法牟利。
    • 自我保护:使用适当的 License 保护自己的原创作品。
    • 尊重他人:不以各种理由、各种漏洞进行未经允许的抄袭、散播、洩露;以礼相待,尊重所有对社区做出贡献的开发者;通过他人的分享习得知识,要留下足迹,表示感谢。
    • 热爱编程、热爱学习:加入组织,热爱编程是首当其要的。我们欢迎热爱讨论、分享、提问的朋友,也同样欢迎默默成就的朋友。
    • 倾听:正确并恳切对待、处理问题与建议,及时修复开源项目的 Bug ,及时与反馈者沟通。不抬杠、不无视、不辱骂。
    • 平视:不诋毁、轻视、嘲讽其他开发者,主动提出建议、施以帮助,以和谐为本。只要他人肯努力,你也可能会被昔日小看的人所超越,所以请保持谦虚。
    • 乐观且活跃:你的努力决定了你的高度。不要放弃,多年后回头俯瞰,才会发现自己已经成就往日所仰望的水平。积极地将项目开源,帮助他人学习、改进,自己也会获得相应的提升、成就与成就感。
    1 引用 • 487 回帖 • 1 关注
  • Sillot

    Insights(注意当前设置 master 为默认分支)

    汐洛彖夲肜矩阵(Sillot T☳Converbenk Matrix),致力于服务智慧新彖乄,具有彖乄驱动、极致优雅、开发者友好的特点。其中汐洛绞架(Sillot-Gibbet)基于自思源笔记(siyuan-note),前身是思源笔记汐洛版(更早是思源笔记汐洛分支),是智慧新录乄终端(多端融合,移动端优先)。

    主仓库地址:Hi-Windom/Sillot

    文档地址:sillot.db.sc.cn

    注意事项:

    1. ⚠️ 汐洛仍在早期开发阶段,尚不稳定
    2. ⚠️ 汐洛并非面向普通用户设计,使用前请了解风险
    3. ⚠️ 汐洛绞架基于思源笔记,开发者尽最大努力与思源笔记保持兼容,但无法实现 100% 兼容
    29 引用 • 25 回帖 • 139 关注
  • ReactiveX

    ReactiveX 是一个专注于异步编程与控制可观察数据(或者事件)流的 API。它组合了观察者模式,迭代器模式和函数式编程的优秀思想。

    1 引用 • 2 回帖 • 180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