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取消闪卡的卡包,因为文档树就是天然的卡包

本贴最后更新于 77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俗易

目前 2.6.3 的制卡逻辑是这样的:

Step 1. 在文档中选中文字并标记(挖空);

Step 2. 点击左侧的段落图标 -> 闪卡;

Step3. 将该段落加入某一卡包;

以上流程有这样几个缺点:① 分散用户精力,本来用户只需要专注于制卡本身,而上述机制会让用户纠结把卡放入哪个卡包。② 制卡过程繁琐,选中文字并标记(挖空)其实就已经完成制卡了,没必要再多一个选择卡包的过程。③ 上述机制中一旦用户想变更整篇文章的卡包,就要手动地一个一个修改。④ 无法直观地看出某张卡片属于哪个卡包,必须通过上述的第二个步骤才能看出。

而取消卡包后,一切将变得很自然。比如某用户的文档树结构如下:

  • 数学
    • 分析
      • 数学分析
      • 实分析
      • 复分析
      • 泛函分析
    • 代数
      • 高等代数
      • 抽象代数
    • 几何
      • 解析几何
      • 微分几何
  • 历史
    • 中国史
      • 唐史
      • 宋史
      • 元史
      • 明史
    • 世界史
      • 欧洲史
      • 阿拉伯史
      • 美国史
      • 日本史

而上述结构就是天然的卡包,用户完成挖空后,不需要再去选择该卡片属于哪一个卡包。现代化的间隔重复笔记软件 RemNote 就是这样的使用逻辑。

举个例子,比如在《高等代数》这篇文档里面有一个段落是行列式的定义,在此处完成选中文字并标记后,这张卡片很自然地属于 高等代数代数数学 这 3 个卡包,无需用户再去选择,并且在复习卡片时,不管用户想复习所有数学知识,还是只想复习高等代数的知识,都会复习到这张卡片。


为了方便描述,我将用 RemNote 进行视频( BV1VW4y1378n )演示,来看看 RemNote 是如何解决卡片多分类问题以及 DailyNote 卡片分类问题的。

RemNote 这款软件也是支持 DailyNote 功能的。从视频中可以看出,针对 DailyNote 爱好者,RemNote 也是提供了很优雅的卡片(多)分类解决方案。


为什么我坚持采用文档树即卡包的分类方案?因为对于文件夹爱好者,同一篇文章的卡片很自然地就应该属于同一分类,而重复进行前文中提到的 Step2 和 Step3 是毫无意义的,这一过程让人抓狂。

关于纯粹的 DailyNote 用户,我提几点疑问。既然纯粹的 DailyNote 用户在记笔记时不喜欢分类,为什么到了制卡的时候,突然就要分类了?既然最终还是有分类的需求,为什么不能在制卡之前就完成分类呢?我理解,为了减轻记录的压力,所以不分类,但知识总是需要消化吸收的,早晚还是要对部分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我提出的“文档树即卡包”的方案只不过是让你们把对卡片的分类换种方式提前一步进行而已,并没有给你们添堵。


我又考虑了一下,可以采用一种妥协的方案,使 DailyNote 用户和文件夹用户都满意,从而避免争论。

那就是提供 2 个不同的闪卡复习入口。

第一个入口就是现有方案,通过左上角闪卡图标进入。

第二个入口就是,像 RemNote 一样,在文档树的位置右键。

这样一来,DailyNote 用户无需改变现有的习惯(虽然我不是很赞同这一习惯);而文件夹用户也能实现无感分类了。


借着这个机会,我顺便把 RemNote 的优势介绍了,供开发者参考,也给大家做一个科普。

在 RemNote 中,一篇文档就是一个卡包。当然,这里并不是真正的为这篇文档创建了一个卡包,而是通过类似于查询语句的方式得到了这篇文档(及其子文档)中的所有卡片,在用户看来感觉就像是一个卡包一样。一张卡片,不仅属于当前文档的卡包,同时属于它的父文档的卡包以及祖先文档的卡包。比如“行列式的定义”这张卡片不仅属于“高等代数”卡包,同时属于“代数”、“数学”这两个卡包。思源笔记比起 obsidian、logseq 来说拥有完美的文档树,如果这一优势不被闪卡功能好好利用的话,其实是相当可惜的。

有了一篇文档就是一个卡包这一基础,进一步 RemNote 就可以实现一个标签就是一个卡包,可以简单理解为 RemNote 自动为每个标签都创建了一个页面,所有打上了这个标签的块都嵌入到了这个页面内。思源笔记的标签系统还能形成标签树,如果利用好的话也能成为独特的优势。在早些时候的讨论中我就提到过,标签是实现 DailyNote 卡片分类的一种解决方案,具体操作可以看这个视频( BV13A411o7yK):

更进一步,RemNote 甚至可以实现自由组合卡包。RemNote 提供了一个功能叫做 Search Portal,可以在文档中插入一个搜索块,将带有某一标签、某一关键字的块嵌入进来。借助 Search Portal,用户可以实现自由组合卡包,比如可以将不同标签的块、含有特定关键字的块、嵌入块放进同一篇文档中,这样就得到了一个组合卡包。思源笔记中也有类似的功能,那就是 sql 语句查询,如果利用起来的话,也可以实现类似效果,甚至更个性化的效果。具体操作看下面这个视频( BV1X84y1h7bK):

是否支持取消卡包,改用文档树即卡包的形式?

单选 公开 永不结束 41 票
支持
68% 28 票
不支持
31% 13 票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5133 引用 • 103640 回帖

相关帖子

优质回帖
  • zxhd86 2 赞同

    看了楼上 @pipa 的发言,我才意识到思源的用法确实不是只有使用文件夹的方式,而我在日常生活中明明没有怎么建立分类的文件夹,在讨论问题时却忘了,这确实挺好笑的。

    那么最大的问题就是:思源不是 RemNote,思源的使用者并不会像 RemNote 的使用者一样使用思源,照搬 RemNote 的闪卡机制对思源是没有意义的。

    之前体验过一段 RemNote 的我不得不承认,RemNote 的制卡效果在各个方面都优于思源,但是考虑到思源的用户实际上分别实践着 daily note 和文件夹分类以及其他奇奇怪怪的笔记用法,照搬 RemNote 的效果只能方便到文件夹分类的用户,这实际上是不公平的。

    而思源的魅力之一不就是不限制你记笔记的方式吗?大纲笔记可以,daily 可以,用文件夹分类也可以……考虑到不限制用户的目的,我收回前言,认为还是目前的制卡方式最合适,只不过需要稍微改进一下,如可以设置个快捷键和默认制卡卡包之类的。

  • openAI 1 赞同

    改进效果是巨大的,因为当前的制卡体验真的很不好,就像我上面总结的,需要 3 个步骤。这么说吧,我是建议思源引入间隔重复功能的用户之一,但如果是现在这样的制卡逻辑的话,我是不想使用的;换句话说就是,真正需要这个功能的用户不太想使用当前这一功能。

  • i1356 1 赞同

    应该是自动生成跟文档树一样结构的卡包吧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someone 2 评论

    思源的嵌入块和 RemNote 有区别的,做不到你演示视频里这种做法的……

    其实经过我的实验,思源目前的嵌入块还真能做的,当然我也不同意楼主的看法就是了
    zxhd86
    除此之外,目前的机制根本不需要使用到嵌入块制卡,所以这一点也没有多大用处就是了
    zxhd86
  • 其他回帖
  • Bard 1 评论

    这个没什么好纠结的,用户已经主动在文档树中给出分类了。如果在文档树中把 数学史 归为 数学 一类是可接受的,那为什么在卡包中把 数学史 归为 数学 一类就是不可接受的了呢?

    如果一定要把 数学史 同时归为 数学历史,也不是没有办法,我简单提几个方案。

    方案一,给 数学史 这篇文档加上 历史 标签,同时引入标签树即卡包的机制。

    方案二,在 历史 笔记本的某篇文档里,粘贴 数学史 为嵌入块。

    作者:openAI
    链接: 希望取消闪卡的卡包,因为文档树就是天然的卡包 - openAI 的回帖
    来源:链滴
    协议: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这两个方案依旧是没有明白

    在思源中的“标签”和“双链”是没有统一的

    方案二也难以经得起细致的思考和推敲,比如以下我认为不是“抬杠”的思考

    1. 在 历史 笔记本的哪篇文档呢
    2. 这篇文档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3. 要不要跟原文档重名呢
    4. 不重名的话如何命名区分呢
    5. 以后还有别的卡要用这样的方式放到 历史 笔记本中,是继续新建文档,还是放这个文档呢
    6. 还是统一叫类似“历史 - 其他卡片”
    7. 就算确定了解决的统一方案,会比原来的添加卡包更加优雅吗
    8. 思考创建分类的时间成本合算吗
    看你楼下的视频哈,看看 RemNote 是如何优雅地进行卡片多分类以及 DailyNote 卡片分类的
    openAI
  • 关于纯 dailynote 用户的这个问题,我把我在 github 上给 D 大的回复复制过来:

    Dailynote 的话,其实不需要太担心。比如具有 dailynote 的文档树如下:

    • 历史
      • Dailynote(历史)
        • 2023.01.12
        • 2023.01.11
      • 中国史
        • 唐史
        • 宋史
        • 元史
        • 明史
      • 世界史
        • 欧洲史
        • 阿拉伯史
        • 美国史
        • 日本史

    方案一:就按照文档树即卡包的逻辑,不做任何调整,保持使用逻辑一致。比如 2023.01.12 这篇文档中产生的卡片同时属于 2023.01.12Dailynote(历史)历史 这 3 个卡包。

    方案二:考虑到 dailynote 中的文档可能较多,可取消最后一级卡包。比如 2023.01.12 这篇文档中产生的卡片同时属于 Dailynote(历史)历史 这 2 个卡包。

    方案三:如果用户甚至只有一个笔记本,连一级分类都没有,所有的笔记都是未分类的日记,那么可以采用标签机制来对卡片分类。比如,2023.01.12 这篇文章是关于中日战争的,那么可对里面的段落打上 历史/中国史历史/日本史 两个二级标签,自然地,相关的卡片就属于 中国史日本史历史 这 3 个卡包。这样同时也就克服了我上面提到的第 ④ 个缺点,可以直观地看出卡片属于哪个卡包。(文档树即卡包、标签树即卡包这两种机制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是兼容的)

  • teacherQ

    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我是 dailynote 实践用户。为什么我要在制作卡包的时候,要求增加一个分类。这里就搞清楚一点不是所有的笔记都值得我去制卡的。以我为例,我在复习法考,我会每天用 daiy note 的方式把我每天的错题扔进软件里去,然后我去抽个时间,选择具有高价值的题目放入卡包(所以在这里面就会存在一个分类问题,而我扔题目是不需要分类)我们 daily note 用户不是绝对排斥分类的,我们只是不想大部分时间浪费在分类上。最后如果我通过法考,我会把法考那个卡包给删掉。闪卡在我看来他的功能就是起到一个临时提醒的作用,用完就删。

    2 回复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职场

    找到自己的位置,萌新烦恼少。

    127 引用 • 1708 回帖
  • Kotlin

    Kotlin 是一种在 Java 虚拟机上运行的静态类型编程语言,由 JetBrains 设计开发并开源。Kotlin 可以编译成 Java 字节码,也可以编译成 JavaScript,方便在没有 JVM 的设备上运行。在 Google I/O 2017 中,Google 宣布 Kotlin 成为 Android 官方开发语言。

    19 引用 • 33 回帖 • 80 关注
  • CSS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层叠样式表”是用于控制网页样式并允许将样式信息与网页内容分离的一种标记性语言。

    199 引用 • 542 回帖
  • CodeMirror
    2 引用 • 17 回帖 • 159 关注
  • 周末

    星期六到星期天晚,实行五天工作制后,指每周的最后两天。再过几年可能就是三天了。

    14 引用 • 297 回帖 • 3 关注
  • CSDN

    CSDN (Chinese Software Developer Network) 创立于 1999 年,是中国的 IT 社区和服务平台,为中国的软件开发者和 IT 从业者提供知识传播、职业发展、软件开发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满足他们在职业发展中学习及共享知识和信息、建立职业发展社交圈、通过软件开发实现技术商业化等刚性需求。

    14 引用 • 155 回帖
  • Gzip

    gzip (GNU zip)是 GNU 自由软件的文件压缩程序。我们在 Linux 中经常会用到后缀为 .gz 的文件,它们就是 Gzip 格式的。现今已经成为互联网上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数据压缩格式,或者说一种文件格式。

    9 引用 • 12 回帖 • 165 关注
  • B3log

    B3log 是一个开源组织,名字来源于“Bulletin Board Blog”缩写,目标是将独立博客与论坛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网络社区体验,详细请看 B3log 构思。目前 B3log 已经开源了多款产品:SymSoloVditor思源笔记

    1063 引用 • 3455 回帖 • 165 关注
  • uTools

    uTools 是一个极简、插件化、跨平台的现代桌面软件。通过自由选配丰富的插件,打造你得心应手的工具集合。

    7 引用 • 27 回帖
  • Scala

    Scala 是一门多范式的编程语言,集成面向对象编程和函数式编程的各种特性。

    13 引用 • 11 回帖 • 157 关注
  • BND

    BND(Baidu Netdisk Downloader)是一款图形界面的百度网盘不限速下载器,支持 Windows、Linux 和 Mac,详细介绍请看这里

    107 引用 • 1281 回帖 • 38 关注
  • 书籍

    宋真宗赵恒曾经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78 引用 • 396 回帖
  • 叶归
    5 引用 • 16 回帖 • 8 关注
  • 创业

    你比 99% 的人都优秀么?

    82 引用 • 1395 回帖
  • RIP

    愿逝者安息!

    8 引用 • 92 回帖 • 394 关注
  • 脑图

    脑图又叫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31 引用 • 97 回帖
  • Git

    Git 是 Linux Torvalds 为了帮助管理 Linux 内核开发而开发的一个开放源码的版本控制软件。

    211 引用 • 358 回帖
  • OneDrive
    2 引用 • 1 关注
  • Oracle

    Oracle(甲骨文)公司,全称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甲骨文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木滩。1989 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13 年,甲骨文已超越 IBM,成为继 Microsoft 后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

    107 引用 • 127 回帖 • 344 关注
  • Anytype
    3 引用 • 31 回帖 • 13 关注
  • 钉钉

    钉钉,专为中国企业打造的免费沟通协同多端平台, 阿里巴巴出品。

    15 引用 • 67 回帖 • 290 关注
  • ActiveMQ

    ActiveMQ 是 Apache 旗下的一款开源消息总线系统,它完整实现了 JMS 规范,是一个企业级的消息中间件。

    19 引用 • 13 回帖 • 680 关注
  • flomo

    flomo 是新一代 「卡片笔记」 ,专注在碎片化时代,促进你的记录,帮你积累更多知识资产。

    6 引用 • 141 回帖 • 2 关注
  • PostgreSQL

    PostgreSQL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企业级数据库系统,在 BSD 开源许可证下发布。

    22 引用 • 22 回帖 • 1 关注
  • 又拍云

    又拍云是国内领先的 CDN 服务提供商,国家工信部认证通过的“可信云”,乌云众测平台认证的“安全云”,为移动时代的创业者提供新一代的 CDN 加速服务。

    20 引用 • 37 回帖 • 576 关注
  • Electron

    Electron 基于 Chromium 和 Node.js,让你可以使用 HTML、CSS 和 JavaScript 构建应用。它是一个由 GitHub 及众多贡献者组成的活跃社区共同维护的开源项目,兼容 Mac、Windows 和 Linux,它构建的应用可在这三个操作系统上面运行。

    15 引用 • 136 回帖 • 1 关注
  • Spark

    Spark 是 UC Berkeley AMP lab 所开源的类 Hadoop MapReduce 的通用并行框架。Spark 拥有 Hadoop MapReduce 所具有的优点;但不同于 MapReduce 的是 Job 中间输出结果可以保存在内存中,从而不再需要读写 HDFS,因此 Spark 能更好地适用于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等需要迭代的 MapReduce 的算法。

    74 引用 • 46 回帖 • 569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