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取消闪卡的卡包,因为文档树就是天然的卡包

本贴最后更新于 76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俗易

目前 2.6.3 的制卡逻辑是这样的:

Step 1. 在文档中选中文字并标记(挖空);

Step 2. 点击左侧的段落图标 -> 闪卡;

Step3. 将该段落加入某一卡包;

以上流程有这样几个缺点:① 分散用户精力,本来用户只需要专注于制卡本身,而上述机制会让用户纠结把卡放入哪个卡包。② 制卡过程繁琐,选中文字并标记(挖空)其实就已经完成制卡了,没必要再多一个选择卡包的过程。③ 上述机制中一旦用户想变更整篇文章的卡包,就要手动地一个一个修改。④ 无法直观地看出某张卡片属于哪个卡包,必须通过上述的第二个步骤才能看出。

而取消卡包后,一切将变得很自然。比如某用户的文档树结构如下:

  • 数学
    • 分析
      • 数学分析
      • 实分析
      • 复分析
      • 泛函分析
    • 代数
      • 高等代数
      • 抽象代数
    • 几何
      • 解析几何
      • 微分几何
  • 历史
    • 中国史
      • 唐史
      • 宋史
      • 元史
      • 明史
    • 世界史
      • 欧洲史
      • 阿拉伯史
      • 美国史
      • 日本史

而上述结构就是天然的卡包,用户完成挖空后,不需要再去选择该卡片属于哪一个卡包。现代化的间隔重复笔记软件 RemNote 就是这样的使用逻辑。

举个例子,比如在《高等代数》这篇文档里面有一个段落是行列式的定义,在此处完成选中文字并标记后,这张卡片很自然地属于 高等代数代数数学 这 3 个卡包,无需用户再去选择,并且在复习卡片时,不管用户想复习所有数学知识,还是只想复习高等代数的知识,都会复习到这张卡片。


为了方便描述,我将用 RemNote 进行视频( BV1VW4y1378n )演示,来看看 RemNote 是如何解决卡片多分类问题以及 DailyNote 卡片分类问题的。

RemNote 这款软件也是支持 DailyNote 功能的。从视频中可以看出,针对 DailyNote 爱好者,RemNote 也是提供了很优雅的卡片(多)分类解决方案。


为什么我坚持采用文档树即卡包的分类方案?因为对于文件夹爱好者,同一篇文章的卡片很自然地就应该属于同一分类,而重复进行前文中提到的 Step2 和 Step3 是毫无意义的,这一过程让人抓狂。

关于纯粹的 DailyNote 用户,我提几点疑问。既然纯粹的 DailyNote 用户在记笔记时不喜欢分类,为什么到了制卡的时候,突然就要分类了?既然最终还是有分类的需求,为什么不能在制卡之前就完成分类呢?我理解,为了减轻记录的压力,所以不分类,但知识总是需要消化吸收的,早晚还是要对部分有价值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我提出的“文档树即卡包”的方案只不过是让你们把对卡片的分类换种方式提前一步进行而已,并没有给你们添堵。


我又考虑了一下,可以采用一种妥协的方案,使 DailyNote 用户和文件夹用户都满意,从而避免争论。

那就是提供 2 个不同的闪卡复习入口。

第一个入口就是现有方案,通过左上角闪卡图标进入。

第二个入口就是,像 RemNote 一样,在文档树的位置右键。

这样一来,DailyNote 用户无需改变现有的习惯(虽然我不是很赞同这一习惯);而文件夹用户也能实现无感分类了。


借着这个机会,我顺便把 RemNote 的优势介绍了,供开发者参考,也给大家做一个科普。

在 RemNote 中,一篇文档就是一个卡包。当然,这里并不是真正的为这篇文档创建了一个卡包,而是通过类似于查询语句的方式得到了这篇文档(及其子文档)中的所有卡片,在用户看来感觉就像是一个卡包一样。一张卡片,不仅属于当前文档的卡包,同时属于它的父文档的卡包以及祖先文档的卡包。比如“行列式的定义”这张卡片不仅属于“高等代数”卡包,同时属于“代数”、“数学”这两个卡包。思源笔记比起 obsidian、logseq 来说拥有完美的文档树,如果这一优势不被闪卡功能好好利用的话,其实是相当可惜的。

有了一篇文档就是一个卡包这一基础,进一步 RemNote 就可以实现一个标签就是一个卡包,可以简单理解为 RemNote 自动为每个标签都创建了一个页面,所有打上了这个标签的块都嵌入到了这个页面内。思源笔记的标签系统还能形成标签树,如果利用好的话也能成为独特的优势。在早些时候的讨论中我就提到过,标签是实现 DailyNote 卡片分类的一种解决方案,具体操作可以看这个视频( BV13A411o7yK):

更进一步,RemNote 甚至可以实现自由组合卡包。RemNote 提供了一个功能叫做 Search Portal,可以在文档中插入一个搜索块,将带有某一标签、某一关键字的块嵌入进来。借助 Search Portal,用户可以实现自由组合卡包,比如可以将不同标签的块、含有特定关键字的块、嵌入块放进同一篇文档中,这样就得到了一个组合卡包。思源笔记中也有类似的功能,那就是 sql 语句查询,如果利用起来的话,也可以实现类似效果,甚至更个性化的效果。具体操作看下面这个视频( BV1X84y1h7bK):

是否支持取消卡包,改用文档树即卡包的形式?

单选 公开 永不结束 41 票
支持
68% 28 票
不支持
31% 13 票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4973 引用 • 102868 回帖 • 1 关注

相关帖子

优质回帖
  • zxhd86 2 赞同

    看了楼上 @pipa 的发言,我才意识到思源的用法确实不是只有使用文件夹的方式,而我在日常生活中明明没有怎么建立分类的文件夹,在讨论问题时却忘了,这确实挺好笑的。

    那么最大的问题就是:思源不是 RemNote,思源的使用者并不会像 RemNote 的使用者一样使用思源,照搬 RemNote 的闪卡机制对思源是没有意义的。

    之前体验过一段 RemNote 的我不得不承认,RemNote 的制卡效果在各个方面都优于思源,但是考虑到思源的用户实际上分别实践着 daily note 和文件夹分类以及其他奇奇怪怪的笔记用法,照搬 RemNote 的效果只能方便到文件夹分类的用户,这实际上是不公平的。

    而思源的魅力之一不就是不限制你记笔记的方式吗?大纲笔记可以,daily 可以,用文件夹分类也可以……考虑到不限制用户的目的,我收回前言,认为还是目前的制卡方式最合适,只不过需要稍微改进一下,如可以设置个快捷键和默认制卡卡包之类的。

  • openAI 1 赞同

    改进效果是巨大的,因为当前的制卡体验真的很不好,就像我上面总结的,需要 3 个步骤。这么说吧,我是建议思源引入间隔重复功能的用户之一,但如果是现在这样的制卡逻辑的话,我是不想使用的;换句话说就是,真正需要这个功能的用户不太想使用当前这一功能。

  • i1356 1 赞同

    应该是自动生成跟文档树一样结构的卡包吧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zxhd86 2 赞同

    看了楼上 @pipa 的发言,我才意识到思源的用法确实不是只有使用文件夹的方式,而我在日常生活中明明没有怎么建立分类的文件夹,在讨论问题时却忘了,这确实挺好笑的。

    那么最大的问题就是:思源不是 RemNote,思源的使用者并不会像 RemNote 的使用者一样使用思源,照搬 RemNote 的闪卡机制对思源是没有意义的。

    之前体验过一段 RemNote 的我不得不承认,RemNote 的制卡效果在各个方面都优于思源,但是考虑到思源的用户实际上分别实践着 daily note 和文件夹分类以及其他奇奇怪怪的笔记用法,照搬 RemNote 的效果只能方便到文件夹分类的用户,这实际上是不公平的。

    而思源的魅力之一不就是不限制你记笔记的方式吗?大纲笔记可以,daily 可以,用文件夹分类也可以……考虑到不限制用户的目的,我收回前言,认为还是目前的制卡方式最合适,只不过需要稍微改进一下,如可以设置个快捷键和默认制卡卡包之类的。

  • 其他回帖
  • openAI 1 赞同

    借着这个机会,我顺便把 RemNote 的优势介绍了,供开发者参考,也给大家做一个科普。

    在 RemNote 中,一篇文档就是一个卡包。当然,这里并不是真正的为这篇文档创建了一个卡包,而是通过类似于查询语句的方式得到了这篇文档(及其子文档)中的所有卡片,在用户看来感觉就像是一个卡包一样。一张卡片,不仅属于当前文档的卡包,同时属于它的父文档的卡包以及祖先文档的卡包。比如“行列式的定义”这张卡片不仅属于“高等代数”卡包,同时属于“代数”、“数学”这两个卡包。思源笔记比起 obsidian、logseq 来说拥有完美的文档树,如果这一优势不被闪卡功能好好利用的话,其实是相当可惜的。

    有了一篇文档就是一个卡包这一基础,进一步 RemNote 就可以实现一个标签就是一个卡包,可以简单理解为 RemNote 自动为每个标签都创建了一个页面,所有打上了这个标签的块都嵌入到了这个页面内。思源笔记的标签系统还能形成标签树,如果利用好的话也能成为独特的优势。在早些时候的讨论中我就提到过,标签是实现 DailyNote 卡片分类的一种解决方案,具体操作可以看这个视频: BV13A411o7yK

    更进一步,RemNote 甚至可以实现自由组合卡包。RemNote 提供了一个功能叫做 Search Portal,可以在文档中插入一个搜索块,将带有某一标签、某一关键字的块嵌入进来。借助 Search Portal,用户可以实现自由组合卡包,比如可以将不同标签的块、含有特定关键字的块、嵌入块放进同一篇文档中,这样就得到了一个组合卡包。思源笔记中也有类似的功能,那就是 sql 语句查询,如果利用起来的话,也可以实现类似效果,甚至更个性化的效果。具体操作看下面这个视频:

    此外,RemNote 提供了丰富的卡片类型,有挖空卡、问答卡、列表卡、图片遮挡卡。其中,问答卡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并且单向不仅可以是从左到右,还可以是从右到左;

    image.png

    挖空卡如果有多个空,可以选择对各个空进行组合,并且还可以选择是否 hide all, test one;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列表卡可以选择是逐行显示答案,还是一口气显示所有答案;

    image.png

    图片遮挡卡和挖空卡类似,支持遮挡块组合,可以设置是否 hide all, test one。我这里出了点 bug,图片遮挡卡用不了,我就用官方 gif 来展示了:

  • Bard 1 评论

    这个没什么好纠结的,用户已经主动在文档树中给出分类了。如果在文档树中把 数学史 归为 数学 一类是可接受的,那为什么在卡包中把 数学史 归为 数学 一类就是不可接受的了呢?

    如果一定要把 数学史 同时归为 数学历史,也不是没有办法,我简单提几个方案。

    方案一,给 数学史 这篇文档加上 历史 标签,同时引入标签树即卡包的机制。

    方案二,在 历史 笔记本的某篇文档里,粘贴 数学史 为嵌入块。

    作者:openAI
    链接: 希望取消闪卡的卡包,因为文档树就是天然的卡包 - openAI 的回帖
    来源:链滴
    协议: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这两个方案依旧是没有明白

    在思源中的“标签”和“双链”是没有统一的

    方案二也难以经得起细致的思考和推敲,比如以下我认为不是“抬杠”的思考

    1. 在 历史 笔记本的哪篇文档呢
    2. 这篇文档应该叫什么名字呢
    3. 要不要跟原文档重名呢
    4. 不重名的话如何命名区分呢
    5. 以后还有别的卡要用这样的方式放到 历史 笔记本中,是继续新建文档,还是放这个文档呢
    6. 还是统一叫类似“历史 - 其他卡片”
    7. 就算确定了解决的统一方案,会比原来的添加卡包更加优雅吗
    8. 思考创建分类的时间成本合算吗
    看你楼下的视频哈,看看 RemNote 是如何优雅地进行卡片多分类以及 DailyNote 卡片分类的
    openAI
  • teacherQ

    我来回答你这个问题,我是 dailynote 实践用户。为什么我要在制作卡包的时候,要求增加一个分类。这里就搞清楚一点不是所有的笔记都值得我去制卡的。以我为例,我在复习法考,我会每天用 daiy note 的方式把我每天的错题扔进软件里去,然后我去抽个时间,选择具有高价值的题目放入卡包(所以在这里面就会存在一个分类问题,而我扔题目是不需要分类)我们 daily note 用户不是绝对排斥分类的,我们只是不想大部分时间浪费在分类上。最后如果我通过法考,我会把法考那个卡包给删掉。闪卡在我看来他的功能就是起到一个临时提醒的作用,用完就删。

    2 回复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书籍

    宋真宗赵恒曾经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78 引用 • 396 回帖 • 1 关注
  • SSL

    SSL(Secure Sockets Layer 安全套接层),及其继任者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是为网络通信提供安全及数据完整性的一种安全协议。TLS 与 SSL 在传输层对网络连接进行加密。

    70 引用 • 193 回帖 • 415 关注
  • MySQL

    MySQL 是一个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由瑞典 MySQL AB 公司开发,目前属于 Oracle 公司。MySQL 是最流行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之一。

    693 引用 • 537 回帖 • 1 关注
  • 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93 引用 • 113 回帖
  • IBM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万国商业机器公司,简称 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总公司在纽约州阿蒙克市。1911 年托马斯·沃森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全球雇员 30 多万人,业务遍及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

    17 引用 • 53 回帖 • 149 关注
  • Vditor

    Vditor 是一款浏览器端的 Markdown 编辑器,支持所见即所得、即时渲染(类似 Typora)和分屏预览模式。它使用 TypeScript 实现,支持原生 JavaScript、Vue、React 和 Angular。

    366 引用 • 1842 回帖 • 2 关注
  • Java

    Java 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是由 Sun Microsystems 公司于 1995 年 5 月推出的。Java 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

    3195 引用 • 8215 回帖 • 1 关注
  • DevOps

    DevOps(Development 和 Operations 的组合词)是一组过程、方法与系统的统称,用于促进开发(应用程序/软件工程)、技术运营和质量保障(QA)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与整合。

    57 引用 • 25 回帖 • 10 关注
  • 996
    13 引用 • 200 回帖 • 5 关注
  • 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互联网始于 1969 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99 引用 • 367 回帖
  • Typecho

    Typecho 是一款博客程序,它在 GPLv2 许可证下发行,基于 PHP 构建,可以运行在各种平台上,支持多种数据库(MySQL、PostgreSQL、SQLite)。

    12 引用 • 67 回帖 • 445 关注
  •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算法复杂度理论等多门学科。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

    83 引用 • 37 回帖
  • TensorFlow

    TensorFlow 是一个采用数据流图(data flow graphs),用于数值计算的开源软件库。节点(Nodes)在图中表示数学操作,图中的线(edges)则表示在节点间相互联系的多维数据数组,即张量(tensor)。

    20 引用 • 19 回帖 • 1 关注
  • ZooKeeper

    ZooKeeper 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是 Google 的 Chubby 一个开源的实现,是 Hadoop 和 HBase 的重要组件。它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软件,提供的功能包括:配置维护、域名服务、分布式同步、组服务等。

    59 引用 • 29 回帖 • 5 关注
  • 京东

    京东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2015 年第一季度在中国自营式 B2C 电商市场的占有率为 56.3%。2014 年 5 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JD),是中国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综合型电商平台,与腾讯、百度等中国互联网巨头共同跻身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排行榜。

    14 引用 • 102 回帖 • 317 关注
  •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

    159 引用 • 306 回帖
  • 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Regular Expression)使用单个字符串来描述、匹配一系列遵循某个句法规则的字符串。

    31 引用 • 94 回帖
  • Follow
    4 引用 • 12 回帖 • 11 关注
  • Unity

    Unity 是由 Unity Technologies 开发的一个让开发者可以轻松创建诸如 2D、3D 多平台的综合型游戏开发工具,是一个全面整合的专业游戏引擎。

    25 引用 • 7 回帖 • 134 关注
  • Electron

    Electron 基于 Chromium 和 Node.js,让你可以使用 HTML、CSS 和 JavaScript 构建应用。它是一个由 GitHub 及众多贡献者组成的活跃社区共同维护的开源项目,兼容 Mac、Windows 和 Linux,它构建的应用可在这三个操作系统上面运行。

    15 引用 • 136 回帖 • 3 关注
  • flomo

    flomo 是新一代 「卡片笔记」 ,专注在碎片化时代,促进你的记录,帮你积累更多知识资产。

    6 引用 • 140 回帖
  • Q&A

    提问之前请先看《提问的智慧》,好的问题比好的答案更有价值。

    9507 引用 • 43305 回帖 • 106 关注
  • Sillot

    Insights(注意当前设置 master 为默认分支)

    汐洛彖夲肜矩阵(Sillot T☳Converbenk Matrix),致力于服务智慧新彖乄,具有彖乄驱动、极致优雅、开发者友好的特点。其中汐洛绞架(Sillot-Gibbet)基于自思源笔记(siyuan-note),前身是思源笔记汐洛版(更早是思源笔记汐洛分支),是智慧新录乄终端(多端融合,移动端优先)。

    主仓库地址:Hi-Windom/Sillot

    文档地址:sillot.db.sc.cn

    注意事项:

    1. ⚠️ 汐洛仍在早期开发阶段,尚不稳定
    2. ⚠️ 汐洛并非面向普通用户设计,使用前请了解风险
    3. ⚠️ 汐洛绞架基于思源笔记,开发者尽最大努力与思源笔记保持兼容,但无法实现 100% 兼容
    29 引用 • 25 回帖 • 108 关注
  • ngrok

    ngrok 是一个反向代理,通过在公共的端点和本地运行的 Web 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安全的通道。

    7 引用 • 63 回帖 • 647 关注
  • Flutter

    Flutter 是谷歌的移动 UI 框架,可以快速在 iOS 和 Android 上构建高质量的原生用户界面。 Flutter 可以与现有的代码一起工作,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组织使用,并且 Flutter 是完全免费、开源的。

    39 引用 • 92 回帖 • 3 关注
  • 工具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98 引用 • 762 回帖
  • 钉钉

    钉钉,专为中国企业打造的免费沟通协同多端平台, 阿里巴巴出品。

    15 引用 • 67 回帖 • 297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