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通过了解双向链接的由来,才能更好地实践 dailynote 笔记方式

本贴最后更新于 81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事过境迁

我最开始接触双向链接的时候,我只觉得这个很 nb,但我不知道怎么去使用。、

在最开始我所使用双向链接的方式是,总体上使用文件树来管理笔记,在书写笔记的时候,碰到相关联的时候,在打上双链。

我不知道有多少老哥最开始也是这样实践双向链接的。在查看许多资料后,我有一天恍然在悟,我得出一个结论,双向链接的出现是为了替代分类(文件树)而存在的。

从那以后,我开始实践 daily note 目前已经有 40W 字的笔记

image.png

并且我也在 B 站上发布了思源笔记 daily note 教程

当然为什么思源的 daily note 教程与其他软件(logesq)不一样,很大程度上是思源开发者,因为妥协加入文件树造成的。确实对于小白来说,理解双向链接是很需要成本的事,贸然全部采取 daily note 的架构,不是很好上手。

但是我希望还不是理解 daily note 的老哥们,可以看看我这期视频。

在这里可以从时间节点上看到,双向链接为什么会出现。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人类对于信息检索与浏览的追求。如果看完以后,老哥还是没下定决心去使用 daily note 方式实践的话,我猜一部分原因来自于记笔记场景,如果记笔记的场景只存在于教科书那种已经有体系的知识情况下,确实没太大必要。但是如果存在碎片化记录的场景下,我在这里陈恳地建议,如果感到记录压力,去实践下 daily note,会有一片广阔天地。

  • 双向链接的发展相关结点:
    • V. Bush 认为将事物联系在一起十分必要,因为人类的思维通过联想来运作,为此在 1945 年提出了 Memex 的概念模型(即人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V. Bush 认为将事物联系在一起十分必要,因为 人类的思维通过联想来运作。为此,他提出了 Memex 的概念模型。即人们可以在需要的时候, 能够快速找到所需信息 [15]。

    • 1963 年 T. Nelson 提出了非线性书写的概念——超文本
      在超文本系统中,所有网页或者文本都是相互链接的image.png
    • 1991 年,Tim Berners-Lee(蒂姆 · 伯纳斯 - 李)在欧洲粒子物理研究所工作时,提出了一套新的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The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即 HTTP),并且定义了超文本标记语言(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即 HTML)

      在 http 系统里,每个事物都是相对应的一个统一的资源标识(url),但与 T. Nelson 提出有超文本概念还是有区别的,它只能单向的,只能从 A 网页进入到 B 网页,但不能从 B 网页回到 A

    • N. Luhmann 的卡片盒笔记法(ZettelkastenMethod)出现以后,解决了可以从 B 到 A 的问题
    • Roam Research 于 2020 年 6 月正式上线,相比于卡片盒笔记法,在电子笔记软件更利于操作。该方法能够将笔记相互连接形成一个网状结构的超文本笔记系统,从而使得人们能够在该系统中回顾、遍历而又不会迷航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5460 引用 • 105303 回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把每一个内容块理解为一张卡片就行了。

  • Kitty via macOS

    这个是不是就是卡片盒笔记法,不过卡片盒笔记法不是特别强调 daily,不强调以天为单位。其实我想与其在“日记”这个文档上加入卡片,为什么不稍稍做一下分类。(只要分一下大类就可以了)

    比如你的这个卡片内容主题是“兴趣有辐射作用”,那么你可以把这种卡片直接记录到一个叫“自我”的文档上。

    真的很想加楼主微信,我也是做这方面笔记,但是我总是有一些不好解决的东西,我想和楼主请教请教。

    我的记笔记方式

    我的其实和楼主的非常的类似,但是我的也有所不同

    • 1️⃣ 我的不是按照天为单位,我的是按照“大体方向”为单位,比如这一张卡片image.png
      大体方向就是“笑话”,我就会放在笑话的文档里面。
    • 2️⃣ 我的卡片内部是把内容和关系(双向链接)分开来了
      • 如图所示,我分割线上面的是内容,分割线下面的才会写和其他卡片或则成文笔记的联系
      • image.png
    2 回复
  • teacherQ 1

    我说说我的看法吧,第一、为什么是用 daily 这种方式呢?其实不用 daily 也是可以,最理想的状态是直接用一个文档页,然后在上面写上所有的笔记,所有的笔记都是用双链来管理。但缺点也是存在的,笔记太多,看不过来,所以才用日期来切割下笔记(也可以这样理解,daily 其实就是把一整个文档用日期这种不带特定含义的东西切割方式而已,daily 本身是没有任何含义的)。

    第二、我原先你像层主一样,用一个主题文档,然后在里面添加笔记。但笔记一多之后,我发现有问题存在。如词语的定义情况,比如提到的笑话这个主题,如果我想到一则笑话,按层主的想法肯定会放到笑话这个文档里面去,不过我又有个幽默的文档,那么我怎么办啊,放笑话也对,放幽默也对,所以按大主题来说其实本质上也是分类,没有脱离分类的范畴。

    第三、用 daily 的方式就很好处理了,有这样一段笑话的内容,那么我在 daily 这个没有任何含义的文档中,我写上然后打上笑话和幽默这两个链接(这里的链接其实就是标签的 pro 版,标签不能书写定义,但双向链接可以)

    第四、最后我说一下层主做法和 daily 做法的本质区别在哪里,层主的做法,拿到笔记,想想属于哪个方向上的,然后书写,最后其与其他相联系的。而 daily 的做法是,拿到笔记,在 daily 上书写,最后想其联系的。所以这两者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呢?就是把原先属于哪个方向上的这一步去掉,用后面 daily 的打上双向链接取代了(其实属于哪个方向上不也是一种联系吗?)。用层主这种方法,不仅要思考分类这种纵向关系,也要思考联系这种横向关系。所以会存在压力。而用 daily 的作法,纵向关系变成横向关系,压力会减少。

    2 回复
  • teacherQ

    总体来说,小方向上的文档处理很对的,大方向上用大体方向上来处理是会造成输入压力

  • Kitty via macOS

    在看一些成体系的书或则课程的时候,如果还用 daily note 的方法,那样不应该会看的很混乱吗,他都已经是成体系了,我们为什么不可以按照他的体系来做笔记?

    我的做法就是先按照他的体系来做笔记,然后做完之后我再把我的笔记打碎成一块一块的卡片。(但是我原来做的那个有体系的笔记依然是存在的)

    1 回复
  • teacherQ

    我的视频教程里给出方法了可以看下,具体来说,就是 dailynote 创建一个专门的文档。

  • Kitty via macOS

    哦哦我现在清晰很多了,那其实我还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

    我做这个笔记也差不多一两个月了,其实我就觉得这样做笔记特别的混乱(但是同时也是确实少了很多输入上的压力,并且产生了很多灵感)。 我想问一下这些卡片需不需要复习?如果需要的话,会感觉特别的多。比如你复习的 a 卡片,你会发现和 a 卡片相关联的会有 bcd,那么你要跟着复习 bcd 卡片。

    我目前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不复习,然后平时的时候多写文章。在写文章的过程当中就去 daily note 上检索素材(也就是卡片),然后在这样的过程中就复习了。

    1 回复
  • teacherQ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你对自己记的笔记的看法了。专业的事情交由专业的工具。双向链接的作用中包括联想,这是让我们在检索信息的时候方便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我们所用双向链接搭建的是自己的知识库,可以理解为自己做了一个维基百科。总的来说我不建议全部的笔记都需要去复习,而且我也不建议只局限于思源笔记这单一笔记来复习。目前我的做法很简单,将我认为能记入的东西全部放入 daily note 中,然后在某一天要使用到的时候,我在去检索。比如说,我在复习法考。我对其中一个知识点不是很熟悉,我需要体系化的认知,我会去使用思维导图(白板)这一类的工具,我会边做我的思维导入边去思源里面检索,检索的时候就可以根据双向链接来个顺藤摸瓜。又比如,我要有我记录的知识点,那么我去思源里面找到我记的知识点,然后用 anki 录入(思源现在的闪卡功能)然后在去背。思源我给的定义就是一个可供我检索的个人知识库。

  • 完全用双链,笔记导出就一点层次结构都没有

    1 回复
  • teacherQ

    针对于这个问题,可以看下我的教程哈,有体系的笔记是在 daily 中创建专门文档的(哪怕是其他碎片化知识通过双向链接关联找出,然后放在专门文档里)后面导出就不会存在这种问题。

  • siyuan241

    版主的讲解好清晰,确实 daily note 最核心的差异是:先写,再想分类,而传统笔记是:先找归类,再动手写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996
    13 引用 • 200 回帖 • 8 关注
  • OneDrive
    2 引用 • 1 关注
  • 浅吟主题

    Jeffrey Chen 制作的思源笔记主题,项目仓库:https://github.com/TCOTC/Whisper

    1 引用 • 28 回帖
  • 尊园地产

    昆明尊园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即:Kunming Zunyuan Property Agency Company Limited(简称“尊园地产”)于 2007 年 6 月开始筹备,2007 年 8 月 18 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 200 万元,公司性质为股份经纪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代租、代售、代办产权过户、办理银行按揭、担保、抵押、评估等。

    1 引用 • 22 回帖 • 786 关注
  • Ruby

    Ruby 是一种开源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服务器端脚本语言,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由日本的松本行弘(まつもとゆきひろ/Yukihiro Matsumoto)设计并开发。在 Ruby 社区,松本也被称为马茨(Matz)。

    7 引用 • 31 回帖 • 249 关注
  • FreeMarker

    FreeMarker 是一款好用且功能强大的 Java 模版引擎。

    23 引用 • 20 回帖 • 466 关注
  • 强迫症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15 引用 • 161 回帖 • 1 关注
  • CongSec

    本标签主要用于分享网络空间安全专业的学习笔记

    1 引用 • 1 回帖 • 31 关注
  • InfluxDB

    InfluxDB 是一个开源的没有外部依赖的时间序列数据库。适用于记录度量,事件及实时分析。

    2 引用 • 91 关注
  • 持续集成

    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即团队开发成员经常集成他们的工作,通过每个成员每天至少集成一次,也就意味着每天可能会发生多次集成。每次集成都通过自动化的构建(包括编译,发布,自动化测试)来验证,从而尽早地发现集成错误。

    15 引用 • 7 回帖
  • BND

    BND(Baidu Netdisk Downloader)是一款图形界面的百度网盘不限速下载器,支持 Windows、Linux 和 Mac,详细介绍请看这里

    107 引用 • 1281 回帖 • 33 关注
  • iOS

    iOS 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最早于 2007 年 1 月 9 日的 Macworld 大会上公布这个系统,最初是设计给 iPhone 使用的,后来陆续套用到 iPod touch、iPad 以及 Apple TV 等产品上。iOS 与苹果的 Mac OS X 操作系统一样,属于类 Unix 的商业操作系统。

    89 引用 • 150 回帖
  • 快应用

    快应用 是基于手机硬件平台的新型应用形态;标准是由主流手机厂商组成的快应用联盟联合制定;快应用标准的诞生将在研发接口、能力接入、开发者服务等层面建设标准平台;以平台化的生态模式对个人开发者和企业开发者全品类开放。

    15 引用 • 127 回帖 • 2 关注
  •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机器学习的分支,是一种试图使用包含复杂结构或由多重非线性变换构成的多个处理层对数据进行高层抽象的算法。

    54 引用 • 44 回帖
  • Ngui

    Ngui 是一个 GUI 的排版显示引擎和跨平台的 GUI 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基于
    Node.js / OpenGL。目标是在此基础上开发 GUI 应用程序可拥有开发 WEB 应用般简单与速度同时兼顾 Native 应用程序的性能与体验。

    7 引用 • 9 回帖 • 397 关注
  • V2EX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这里目前汇聚了超过 400,000 名主要来自互联网行业、游戏行业和媒体行业的创意工作者。V2EX 希望能够成为创意工作者们的生活和事业的一部分。

    16 引用 • 236 回帖 • 263 关注
  •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技术科学。

    167 引用 • 314 回帖
  • Google

    Google(Google Inc.,NASDAQ:GOOG)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公有股份公司),于 1998 年 9 月 7 日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形式创立,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 公司的总部称作“Googleplex”,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Google 目前被公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免费服务。不作恶(Don't be evil)是谷歌公司的一项非正式的公司口号。

    49 引用 • 192 回帖 • 1 关注
  • Swift

    Swift 是苹果于 2014 年 WWDC(苹果开发者大会)发布的开发语言,可与 Objective-C 共同运行于 Mac OS 和 iOS 平台,用于搭建基于苹果平台的应用程序。

    36 引用 • 37 回帖 • 547 关注
  • OpenCV
    15 引用 • 36 回帖 • 7 关注
  • LeetCode

    LeetCode(力扣)是一个全球极客挚爱的高质量技术成长平台,想要学习和提升专业能力从这里开始,充足技术干货等你来啃,轻松拿下 Dream Offer!

    209 引用 • 72 回帖 • 2 关注
  • Hexo

    Hexo 是一款快速、简洁且高效的博客框架,使用 Node.js 编写。

    22 引用 • 148 回帖 • 16 关注
  • jQuery

    jQuery 是一套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库,强化 HTML 与 JavaScript 之间的操作。由 John Resig 在 2006 年 1 月的 BarCamp NYC 上释出第一个版本。全球约有 28% 的网站使用 jQuery,是非常受欢迎的 JavaScript 库。

    63 引用 • 134 回帖 • 734 关注
  • Ant-Design

    Ant Design 是服务于企业级产品的设计体系,基于确定和自然的设计价值观上的模块化解决方案,让设计者和开发者专注于更好的用户体验。

    17 引用 • 23 回帖
  • 代码片段

    代码片段分为 CSS 与 JS 两种代码,添加在 [设置 - 外观 - 代码片段] 中,这些代码会在思源笔记加载时自动执行,用于改善笔记的样式或功能。

    用户在该标签下分享代码片段时需在帖子标题前添加 [css] [js] 用于区分代码片段类型。

    168 引用 • 1139 回帖 • 2 关注
  • Dubbo

    Dubbo 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 RPC 远程服务调用方案,是 [阿里巴巴] SOA 服务化治理方案的核心框架,每天为 2,000+ 个服务提供 3,000,000,000+ 次访问量支持,并被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各成员站点。

    60 引用 • 82 回帖 • 613 关注
  • 大疆创新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DJI-Innovations,简称 DJI),成立于 2006 年,是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客户遍布全球 100 多个国家。通过持续的创新,大疆致力于为无人机工业、行业用户以及专业航拍应用提供性能最强、体验最佳的革命性智能飞控产品和解决方案。

    2 引用 • 14 回帖 • 1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