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文件夹汇总页面

本贴最后更新于 70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水流花落

目前思源的文档树我觉得最反直觉的一点就是首层文件夹不能像文档一样汇总文件夹内的笔记页面,横向对比 notion,没有文件夹的概念,每层的页面都会自动在上层添加一个页面链接,打开最上层就是页面。再对比印象笔记里面只有两层,但有单独的显示窗口,所以能方便检索目录内的笔记。大致区别如下:

notion:笔记-笔记-笔记。

印象笔记:文件夹-笔记,但是点开文件夹右侧有单独笔记检索窗口。

思源:文件夹-第一层笔记-第二层笔记,没有单独检索窗口,非常依赖第一层笔记制作的目录进行检索。

主要问题点:

1.文件夹内首层文档目前无法使用插件进行目录整理制作,无法方便进行文档汇总检索

2.如果需要方便对文档整理,则需要将笔记保存至第二层,但这会加大笔记在文档树中的检索难度,使文档树的操作变得繁琐,目前我的文档树逐渐变成目录树,笔记基本都在第二层,这使得每次找寻文档需要先找出目录文档再进入文件。

因此,建议点击文件夹的时候能提供文件夹内笔记的汇总页面,这样层级应该会更加方便,大多数情况可能都不需要再自行搭建笔记二级目录的页面。另外后续没准能直接在这个文件夹汇总页面的基础上增加白板功能。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6274 引用 • 109227 回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5kyfkr

    突然想到,如果只建立一个文件夹也能变相解决,相当于所有均用文档形式,但是还是觉得哪里怪怪的,总归是多了一层。

  • 其他回帖
  • 5kyfkr

    1.这就会导致需要经常翻开文件夹,如果有汇总页面就不需要打开,减少了一个层级

    2.完美复刻后就没办法用插件生成目录了,都分散在文件夹里,所以还是得多一个层级的笔记

    3.因为思源还是文档型笔记的管理方式,所以文档树建议还是能更方便点

  • 1。集市中的目录插件,间接实现 Notion 效果。

    2。把思源的笔记本作为印象的文件夹用,完美复刻印象笔记体系。思源的笔记本=印象的文件夹,思源的文档=印象的笔记。

    3。思源笔记有文档树,但他本质仍然是双链笔记。和印象笔记、Notion 是不同的类型。只能说思源笔记是双链笔记有了文档树功能。补充:更纯粹的双链笔记可见 logseq

    1 回复
  • 可能 Notion 更适合你。目前来看开发者没有更多精力去重新调整文件夹了,而且在双链概念下,文档树也不会成为开发重点。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B3log

    B3log 是一个开源组织,名字来源于“Bulletin Board Blog”缩写,目标是将独立博客与论坛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网络社区体验,详细请看 B3log 构思。目前 B3log 已经开源了多款产品:SymSoloVditor思源笔记

    1062 引用 • 3455 回帖 • 149 关注
  • 工具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00 引用 • 768 回帖
  • Postman

    Postman 是一款简单好用的 HTTP API 调试工具。

    4 引用 • 3 回帖 • 2 关注
  • Vue.js

    Vue.js(读音 /vju ː/,类似于 view)是一个构建数据驱动的 Web 界面库。Vue.js 的目标是通过尽可能简单的 API 实现响应的数据绑定和组合的视图组件。

    268 引用 • 666 回帖 • 1 关注
  • 电影

    这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122 引用 • 608 回帖
  • 叶归
    12 引用 • 56 回帖 • 23 关注
  • sts
    2 引用 • 2 回帖 • 242 关注
  • Scala

    Scala 是一门多范式的编程语言,集成面向对象编程和函数式编程的各种特性。

    13 引用 • 11 回帖 • 153 关注
  • SMTP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由它来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SMTP 协议属于 TCP/IP 协议簇,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

    4 引用 • 18 回帖 • 636 关注
  • 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11 引用 • 794 回帖
  • 钉钉

    钉钉,专为中国企业打造的免费沟通协同多端平台, 阿里巴巴出品。

    15 引用 • 67 回帖 • 266 关注
  • SendCloud

    SendCloud 由搜狐武汉研发中心孵化的项目,是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高质量的触发邮件服务的云端邮件发送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便利的 API 接口来调用服务,让邮件准确迅速到达用户收件箱并获得强大的追踪数据。

    2 引用 • 8 回帖 • 506 关注
  • Ngui

    Ngui 是一个 GUI 的排版显示引擎和跨平台的 GUI 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基于
    Node.js / OpenGL。目标是在此基础上开发 GUI 应用程序可拥有开发 WEB 应用般简单与速度同时兼顾 Native 应用程序的性能与体验。

    7 引用 • 9 回帖 • 407 关注
  • Word
    13 引用 • 41 回帖 • 3 关注
  • Notion

    Notion - The all-in-one workspace for your notes, tasks, wikis, and databases.

    10 引用 • 77 回帖
  • Mobi.css

    Mobi.css is a lightweight, flexible CSS framework that focus on mobile.

    1 引用 • 6 回帖 • 765 关注
  • 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它提倡将单一应用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于服务之间才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构建,能够被独立的部署。

    96 引用 • 155 回帖
  • GitHub

    GitHub 于 2008 年上线,目前,除了 Git 代码仓库托管及基本的 Web 管理界面以外,还提供了订阅、讨论组、文本渲染、在线文件编辑器、协作图谱(报表)、代码片段分享(Gist)等功能。正因为这些功能所提供的便利,又经过长期的积累,GitHub 的用户活跃度很高,在开源世界里享有深远的声望,并形成了社交化编程文化(Social Coding)。

    209 引用 • 2040 回帖
  • Dubbo

    Dubbo 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 RPC 远程服务调用方案,是 [阿里巴巴] SOA 服务化治理方案的核心框架,每天为 2,000+ 个服务提供 3,000,000,000+ 次访问量支持,并被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各成员站点。

    60 引用 • 82 回帖 • 614 关注
  • 脑图

    脑图又叫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32 引用 • 99 回帖
  • 快应用

    快应用 是基于手机硬件平台的新型应用形态;标准是由主流手机厂商组成的快应用联盟联合制定;快应用标准的诞生将在研发接口、能力接入、开发者服务等层面建设标准平台;以平台化的生态模式对个人开发者和企业开发者全品类开放。

    15 引用 • 127 回帖
  • 运维

    互联网运维工作,以服务为中心,以稳定、安全、高效为三个基本点,确保公司的互联网业务能够 7×24 小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51 引用 • 257 回帖
  • Log4j

    Log4j 是 Apache 开源的一款使用广泛的 Java 日志组件。

    20 引用 • 18 回帖 • 35 关注
  • 微软

    微软是一家美国跨国科技公司,也是世界 PC 软件开发的先导,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办于 1975 年,公司总部设立在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Redmond,邻近西雅图)。以研发、制造、授权和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

    8 引用 • 44 回帖
  • Q&A

    提问之前请先看《提问的智慧》,好的问题比好的答案更有价值。

    10104 引用 • 45887 回帖 • 63 关注
  • Angular

    AngularAngularJS 的新版本。

    26 引用 • 66 回帖 • 559 关注
  • PHP

    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是一种开源脚本语言。语法吸收了 C 语言、 Java 和 Perl 的特点,主要适用于 Web 开发领域,据说是世界上最好的编程语言。

    167 引用 • 408 回帖 • 487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