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令人筋疲力竭?试试事件管理

当尝试了各种博主推荐的时间管理之后发现越管理越心累?我也是。

但这不是我们的错,可能我们应该试试以事件为驱动的管理思路,而非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的需求与误解

随着生活互联网化和资讯时代的到来,时间管理这个词快速在互联网环境里普及开。

虽然其实时间管理这件事已经是一件很日常的事情,并且作为我们的日常自我管理工具在上学、考试和工作的时候都在实践。但是随着生活和工作的复杂化,把时间管理作为一种系统化管理方法论的需求一直存在,并且逐渐成为了一门生意。在微信里搜一下“时间管理”就可以看到不少 10 万 + 文章。

image

仿佛每个人都要从屏幕那边过来手把手教我一套马上就能把我的时间管理好的神奇操作。

那么我是为什么有时间管理的需求的呢?

有的读者可能知道我是个斜杠中年,我的生活由以下关键字组成:投研/数理分析/留学咨询/职业规划和面试辅导,此外还运营着电商和互联网的几个小项目。

而我的脑子似乎又是一个没有办法同时进行很多个线程的。当我的事情越来越多的时候,我必然认为我需要重新组织和管理我的时间。

所以在过去的将近 10 年里,我尝试过各种你们听说过和没有听过的时间管理方法和软件,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番茄钟、anyDo、Wunderlist、奇妙清单、滴答清单、Trello、手搓 excel 甘特图、飞书、钉钉个人版以及各种 GTD 工具。但是大部分的尝试最终通向的是更多的混乱与疲惫。于是我渐渐发现了一个似乎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的误区:我们似乎误解了自我管理这个大课题。

那就是把事情安排好 ≠ 时间管理

甚至搜索那个被全球效率达人奉为圭臬的 GTD,也被很多国内自媒体误解了。

image

他们似乎认为 GTD 等同于时间管理。但是其实 GTD 本来意义是 Get Things Done,它提出的方法论里其实并没有把时间管理作为核心。GTD 核心的五步法,其实突出的是收集-组织-执行这个核心逻辑:

  1. Capture - 收集想法 or 计划
  2. Clarify - 澄清细节
  3. Organise - 组织时间和资源
  4. Reflect - 反馈
  5. Engage - 投入执行

时间管理只是一个方向,但如果按照给什么样的任务分配多少时间,计划用几天完成一个项目的循环仿佛中得到的不是正反馈,反而是越来越混乱(比如我),那么需要思考就是,是不是组织资源的方式出了问题。因为一旦我们实现订好了每段时间去做什么,那么对我来说这一天还没有开始我便把自己框住了,但记住人的本性就是容易走神,就是不愿意被框住。否则孙悟空也不会每次给唐僧画圈都没用。

事件管理,而非时间管理

于是我尝试换了一种思路。将每天的日程按照事件本身的重要性和进度去划分,做完一件再做一件。让时间钉住事件,而不是把事件钉在时间上。比如今天我需要做以下几件事,按个人重要性排序如下:

  1. 运动至少 45 分钟
  2. 推进数据库的更新脚本开发
  3. 回溯部分历史数据并且验证一个新的因子
  4. 跟进一下电商新品上线流程
  5. 阅读至少 20 分钟
  6. 完成一篇原创推文
  7. 休闲,刷视频,跟上一些热点
  8. 找合作伙伴聊一聊后续职业规划咨询服务的安排。

想到这里,CPU 已经要烧了

image

允许弹性

如果按照以前的方法,我一早晨起来需要把他们想好顺序并且安排好时间,估计我想到第四条的时候就会觉得累并且直接放弃了,接着开启混乱且抓狂的一天。因为过于死板的 Schedule 本身是反人性的。但是反过来,我可以按照上边这个列表一件一件事情做完。因为想着后边还有几件事,所以即使拖延也不会耽误特别久。不过这样的结果就是某一天状态好、情况顺利,完成人物的事件就比较早;有的时候任务很多,就要一直推进,直到任务全部完成为止,可能睡的就比较晚。

完成任务比看钟表重要

无论是 GTD 还是什么其他的方法,我们最终的目的是要任务或者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管理好自己投入的资源和时间。从我个人的经验和理解来看,事件管理是允许局部失控,保证总体可控的选择,但时间管理对我来说更多的是局部的短暂可控,全局的经常性失控。完成任务本身比盯着钟表打卡 KPI 要重要。

时间可以复用,但任务不能

需要注意的另一个情况就是,其实时间的使用是很微妙的。我称之为它可以“软复用”。就比如可以一边写文章一边听一些电子书或者视频去构思下一期文章,但是没法一边写代码一边和伙伴推进流程。同时,如果把任务分配到固定的每段时间里,那么时间很可能无法复用。从这个角度来说,以时间为驱动来进行管理,反而降低了效率。

是工具,而非目标

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尝试过很多工具的人,这方面我可谓是经验丰富,如果有需要我后边也会出一系列工具的使用技巧或者比较。你会发现很多的工具分享最后都流于一种注重于技巧,而非应用场景的简单科普中,毕竟这样写东西最容易。这些教程看多了会让人沉迷于尝试各种工具。这个时候需要记住,最好的自我管理工具和知识管理工具,其实就是纸质笔记本和笔。更何况更真实的情况是,很多人其实光靠自己的大脑就可以完成日常的工作,时间管理对大部分人来说必要性其实没有那么大。

但如果你和我一样,在时间管理上走过很多弯路也有明确的需求,我强烈推荐尝试一下以事件为驱动去进行自我管理:将每一个项目拆解为一个个小的元事件,按照优先级和重要性,一件一件去推进。

同时,允许执行过程中的偶然,拥抱变化。

可以来 wx 和作者聊聊【wayne3200】,或者关注【自我更新计划】

1 操作
wayne3200 在 2023-11-30 19:54:41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很想问问,很多个项目,怎么进行管理,每件事什么时候做呢

    2 回复
  • 其他回帖
  • wayne3200

    这个时候其实比较依赖对任务的分析。四象限的区分就需要很准,并且任务的拆解也需要很准确。

  • wayne3200

    所以对“自己对于项目的认知”很重要,多个项目一定可以排出优先级,在按照重要性/紧急性去排 DDL,然后往前倒推,但倒推落到点子上不是哪个项目在几号的几点完成,而是可以针对每日完成进度去做评估。

  • 事件管理:针对没做过的、不熟练的事情,不知道会花多少时间,要着眼于着事情如何完成。

    时间管理:针对重复做的、较熟练的事情,能比较准确地预估时间,可以设置 deadline 不断压迫自己准时进行、提高效率,更有紧迫感。

  • 查看全部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