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ytype——思源数据库的指路明灯

本贴最后更新于 28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世易

anytype 的介绍可以看这个视频:【Notion 要跌下神坛了?采用去中心化技术的类 Notion 笔记工具 Anytype,保护用户隐私且支援离线使用!-哔哩哔哩】 https://b23.tv/Tbpr0s5

这两天又重新上手摸了下 anytype,对 anytype 的自由奔放的数据库十分喜欢,来和大家分享分享、说道说道,盘一盘页面、属性和数据库的三角关系,重点只在于三角关系,notion 的 formula 啥的不在讨论范围内。

先吐槽一下 anytype,TMD 非要给自己的各种功能起个特立独行的名字,增加上手成本,就不能用些普罗大众已经习以为常的名词吗!我先用广为人知的 notion 以及诸位都在用的 siyuan 来辨析一下 anytype 里的名词和功能:

页面 属性 数据库
notion block,块 page,页面 property,属性 database,数据库
anytype block,块 object,对象
relation,关联 set,集合
siyuan block,块
document,文档
attribute,属性 database,数据库

notion、anytype 和思源的最小粒度都是块,不过 notion 和 anytype 的块只是纯粹的内容载体,并不能被赋予属性,而思源的属性能够触及到块粒度,点个赞 👍

anytype 的页面比较有意思,不叫页面,叫 object,因为按照 anytype 的使用哲学,每个页面都要强制分类到某一个 type,是骡是马,还是阿猫阿狗,都行,随便,但一定要分类!在 anytype 里新建页面就和我们现在丢垃圾一样要面临一个难题:这是什么垃圾?就问你烦不烦!当然也可以眼不见心不烦,不管有几个桶,我就只看到一个黑色的垃圾桶,我就把你一股脑儿丢到 page 里,怎么滴吧!这叫重器轻用!

有人不禁就要问了:为什么啊?为什么啊!为什么一定要分类啊!!

这就不得不说 anytype 的另一个要点了:每个页面都要有属性,必须有属性!这样才能搞些其他软件没有的骚操作。有了属性就能够根据属性来进行汇总、筛选、建立页面的联系了!一个 type 就是把一些属性绑在一起做成了一个预设,任君选用。页面有了属性,在码农的眼里,不是 object 还能是什么?

anytype:诸位看官,你看,你只要把小手这么一点这个阿猫 set,所有的阿猫就都在你的面前了。再一点这个阿狗 set,所有的阿狗随便挑了!除了我,还有谁能这么简单、这么轻松、这么随随便便就能做到?!NB 不 NB?!

其他软件:是是是,你最牛逼!我们都做不到!也就您,一上来就给用户霸王硬上弓搞垃圾分类,这天下啊,非您莫属啦 🫶

吐槽归吐槽,anytype 在搞三角关系上还是有两把刷子的!我们来看看 notion、anytype 和 siyuan 在数据库功能上的差异:

一个页面可以添加到多个数据库 不同数据库共享页面属性 数据库能够自动汇总符合条件的页面 数据库当做多维表使用
notion X X X X
anytype X
siyuan X X

开山祖师爷 notion 在上面的对比中不堪一击,干啥啥不行,要啥啥没有。这是由设计思路的差异决定的。notion 的数据库可以当做一种特殊的页面,你能够在 notion 的文档树中找到所有的数据库,数据库的每一行都是一个子页面,数据库是展现子文档的一种特殊方式。

而 anytype 和思源的数据库是独立于文档存在的。anytype 的数据库是文档属性的特殊展示方式和组合方式。思源的数据库是属性的特殊展示方式,甚至不需要文档的参与,但并不能对文档的属性进行任意组合。

  • 从自由度上来说,notion<siyuan<anytype。

    • 在 notion 中,文档属于数据库,属性也属于数据库,他们都依托于数据库而存在(在当前语境中,请忽略那些不属于数据库的、没有属性的文档)。

    • siyuan 在 notion 的基础上将数据库与文档解耦,属性虽然仍属于数据库,但文档已独立于数据库存在,文档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哪些数据库、获得哪些数据库的属性。由于属性属于数据库,因此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同名属性并不共享数据,加入多个数据库后文档的属性数量会急速膨胀。

    • anytype 最有魄力,不仅将文档从数据库中解放了出来,甚至将属性也从数据库中解放了。数据库、文档、属性是相互独立的个体,它们都属于工作空间,这是 anytype 数据库自由度高的根源。

      • 不同数据库可以从工作空间获得同一条属性,这些数据库将共享这条属性,在一个数据库中对其进行修改,该属性在其他数据库中也会相应变化。
      • 一个文档即使不加入数据库也能直接从工作空间获得属性,要多少有多少,没有就自己编一个。
      • 当一个文档和一个数据库拥有了相同的属性,这个文档就会自动加入这个数据库。
      • 简直完美!这就是我想要的思源数据库!
      • anytype 的属性虽然从概念上是独立于文档的,但脱离文档的属性也只是一个抽象概念,要化虚为实、有具体的值,还是要和文档相结合。

这时候可能有人要跳出来说了:瞎了你的狗眼,思源的属性也不是都属于数据库的,每个块还有自己的自定义属性呢!

你说的对!我完全赞同这个说法!D 大为什么要在块属性之外又搞了一套数据库属性啊!gun!直接用块属性的话至少能实现不同的数据库共享属性啊!再加把油给数据库加上 SQL 查询功能不就连自动汇总页面的功能都实现了吗!把 anytype 的底裤都脱掉!还有 anytype 什么事!

以上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数据库,和大家分享到这里。


@88250 最后提个需求:赶紧做个数据库管理面板吧!

notion 的数据库能够在文档树找到,anytype 的数据库能够在侧边栏的 Sets 组件找到,siyuan 的数据库只能去 av 文件夹里找,这可不得行,被人看到了毁我清白 👻 把文件夹名称改成学习资料也好啊trollface

  • Anytype
    3 引用 • 31 回帖 • 11 关注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4055 引用 • 98032 回帖 • 1 关注
1 操作
qiancang 在 2024-05-06 21:36:20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但是这样给普通人的上手难度就比较大了,就像「我个人的感觉是 SiYuan 太极客、学生复杂化」里面说的,使得思源就更加偏向极客化,尤其是没有多少时间钻研的或者没有基础编程知识的非极客用户。

    1 回复
  • 其他回帖
  • qiancang

    这个比较简单粗暴了,也不是不行 😄

    不过最好同时对自定义属性同步进行升级,自定义属性增加数据类型的定义,这样在数据库里就可以支持数据类型的设置了,从向前兼容的角度来说,以前旧的自定义属性全部当作 text 类型处理。

  • ennea 1 2 赞同

    同意楼主的观点,数据库功能不能照着 notion 抄。notion 还是传统的一个一个文档往下细分的思路,先有文档,再有文档下面的数据库,再有数据库下面的文档,太僵化了。

    作为新型笔记软件,以及思源以往的使用逻辑,应该是先有文档或块,再有属性,再有管理这些文档或块的数据库。数据库的管理范围可以选定为具备某个属性的所有块或文档,也可以手动添加。在数据库中也可以点击新增按钮,直接创建块或文档,新建的块和文档自动获得数据库中现有的属性。

    这样就实现了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统一。

    也大大降低了心智负担,这样操作的对象始终都是一个个的块,这也符合思源笔记基于块的设计理念,要编辑的也是块的属性,无非就是在块的属性面板中编辑还是在数据库中对块的属性进行编辑,数据库只是对块管理和属性编辑的一个窗口。

    思源笔记现在的数据库相当于增加了一个新的类型,是独立于文档和块的存在,要先新增一个个的数据库,每个数据库都只能一个一个的手动添加,数据库中的属性也不是真正属于块,一个手动维护、属性不互通也不符合数据库的本义。假如我有几百个书籍的笔记,我还要一个一个的加上去,那样维护成本太高了。

    1 回复
  • 直接用块属性的话至少能实现不同的数据库共享属性啊!再加把油给数据库加上 SQL 查询功能不就连自动汇总页面的功能都实现了吗

    这个确实是好思路,就是估计还是两者合并起来相当于重构底层了

    另外支持做个数据库管理面板,哪怕能做个展示页面列出来也可以,这样就不用靠文档树点进文档里找了,毕竟思源数据库是与文档分家的,有个单独的管理页面应该会很方便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安装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132 引用 • 1184 回帖 • 1 关注
  • Hibernate

    Hibernat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 JDBC 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使得 Java 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

    39 引用 • 103 回帖 • 720 关注
  • Visio
    1 引用 • 2 回帖 • 1 关注
  • GAE

    Google App Engine(GAE)是 Google 管理的数据中心中用于 WEB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托管的平台。2008 年 4 月 发布第一个测试版本。目前支持 Python、Java 和 Go 开发部署。全球已有数十万的开发者在其上开发了众多的应用。

    14 引用 • 42 回帖 • 797 关注
  • Log4j

    Log4j 是 Apache 开源的一款使用广泛的 Java 日志组件。

    20 引用 • 18 回帖 • 28 关注
  • Gzip

    gzip (GNU zip)是 GNU 自由软件的文件压缩程序。我们在 Linux 中经常会用到后缀为 .gz 的文件,它们就是 Gzip 格式的。现今已经成为互联网上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数据压缩格式,或者说一种文件格式。

    9 引用 • 12 回帖 • 165 关注
  • API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目的是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

    77 引用 • 430 回帖
  • 脑图

    脑图又叫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31 引用 • 96 回帖
  • Mobi.css

    Mobi.css is a lightweight, flexible CSS framework that focus on mobile.

    1 引用 • 6 回帖 • 753 关注
  • 架构

    我们平时所说的“架构”主要是指软件架构,这是有关软件整体结构与组件的抽象描述,用于指导软件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另外还有“业务架构”、“网络架构”、“硬件架构”等细分领域。

    143 引用 • 442 回帖
  • 代码片段

    代码片段分为 CSS 与 JS 两种代码,添加在 [设置 - 外观 - 代码片段] 中,这些代码会在思源笔记加载时自动执行,用于改善笔记的样式或功能。

    用户在该标签下分享代码片段时需在帖子标题前添加 [css] [js] 用于区分代码片段类型。

    113 引用 • 767 回帖
  • Linux

    Linux 是一套免费使用和自由传播的类 Unix 操作系统,是一个基于 POSIX 和 Unix 的多用户、多任务、支持多线程和多 CPU 的操作系统。它能运行主要的 Unix 工具软件、应用程序和网络协议,并支持 32 位和 64 位硬件。Linux 继承了 Unix 以网络为核心的设计思想,是一个性能稳定的多用户网络操作系统。

    949 引用 • 943 回帖
  • SQLite

    SQLite 是一个进程内的库,实现了自给自足的、无服务器的、零配置的、事务性的 SQL 数据库引擎。SQLite 是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引擎。

    5 引用 • 7 回帖
  • Telegram

    Telegram 是一个非盈利性、基于云端的即时消息服务。它提供了支持各大操作系统平台的开源的客户端,也提供了很多强大的 APIs 给开发者创建自己的客户端和机器人。

    5 引用 • 35 回帖 • 1 关注
  • RemNote
    2 引用 • 16 回帖 • 10 关注
  • App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的缩写)一般指手机软件。

    91 引用 • 384 回帖
  • 自由行
    6 关注
  • 电影

    这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121 引用 • 606 回帖
  • 分享

    有什么新发现就分享给大家吧!

    247 引用 • 1793 回帖
  • frp

    frp 是一个可用于内网穿透的高性能的反向代理应用,支持 TCP、UDP、 HTTP 和 HTTPS 协议。

    20 引用 • 7 回帖 • 1 关注
  • 游戏

    沉迷游戏伤身,强撸灰飞烟灭。

    178 引用 • 816 回帖
  • CSDN

    CSDN (Chinese Software Developer Network) 创立于 1999 年,是中国的 IT 社区和服务平台,为中国的软件开发者和 IT 从业者提供知识传播、职业发展、软件开发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满足他们在职业发展中学习及共享知识和信息、建立职业发展社交圈、通过软件开发实现技术商业化等刚性需求。

    14 引用 • 155 回帖 • 2 关注
  • 持续集成

    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即团队开发成员经常集成他们的工作,通过每个成员每天至少集成一次,也就意味着每天可能会发生多次集成。每次集成都通过自动化的构建(包括编译,发布,自动化测试)来验证,从而尽早地发现集成错误。

    15 引用 • 7 回帖
  • Docker

    Docker 是一个开源的应用容器引擎,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发布到任何流行的操作系统上。容器完全使用沙箱机制,几乎没有性能开销,可以很容易地在机器和数据中心中运行。

    493 引用 • 928 回帖
  • 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11 引用 • 796 回帖
  • Node.js

    Node.js 是一个基于 Chrome JavaScript 运行时建立的平台, 用于方便地搭建响应速度快、易于扩展的网络应用。Node.js 使用事件驱动, 非阻塞 I/O 模型而得以轻量和高效。

    139 引用 • 269 回帖
  • 工具

    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92 引用 • 738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