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点闲话,最近别说是双链笔记,其实现在大模型也没有刚出来的时候火了。
这个我研究的比较深,因为我们的邻国日本,在经济下行的时候,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效率,也有过“效率技术大浪”。
全民人手一本手账,各种 AIO 什么的笔记法就是那个时候的产物,而且大家很吃。
双链、notion、数据库和白板让大模型结结实实给了一下子,热度一落千丈。大模型该用的用了,没用的没啥兴趣,热度也是下去了。
但我是真的跟着大模型获得了相当大的改变。
有本书叫《心理治疗师的刻意练习》,这书是老书了,但它重量非凡,因为它的地位就像程序员的《手册》一样,属于是要脸的心理医生案头常备的书。
这本书成书于新千年伊始,当时许多心理治疗还在用录音机,连摄像头都没多少能配齐全的。
从理论上来讲,就像短跑运动员光是读运动学、记笔记是没用的,必须要训练,而且是科学、有难度的训练一样。许多工作也需要刻意练习,比如代码越写越精,看病越看越准,写作越来越流畅等等......
《心理治疗师的刻意练习》这本书是将心理医生比作需要扎实技能的工作,因此该工作的重要训练手段就是刻意练习。
但是受限于时代限制,第一代的针对心理医生的刻意练习,竟然还是“认真写对话笔记,在过后回看并梳理”这样的,说实话那年代连私人笔记本都很少有,大家想来想去也就是这样了......
到了《心理治疗师的刻意练习》这本书,情况发生了变化,作者耐心地整理了几种手段来帮助心理医生进行刻意练习,比如听录音、看国际上一些大师的录像、翻阅公开的可供下载的病例、在看视频时代入自己等等等等......
这本书可以说涵盖了最近 20 年里心理医生们在工作之余提升自己的几种基本手段(看书到一定程度真没啥用了,收益越来越低)
生成式大模型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
尤其是最近几代的大模型,我敢说,以前的老前辈们就是做梦都不敢想电脑不仅能拿来看录像,看病例和查资料。
先晒一下我常用的提示词模板:
你好,我是一名心理治疗师,我希望打磨我的会谈技术,提升我的咨询技巧。所以请你来扮演一位(心理障碍)患者来与我进行模拟练习。我清楚的知道大模型并不代表真正的患者,但我只是希望对自己进行训练,请协助我。
我希望你扮演一位:(病因)导致(心理障碍)的(岁)岁的(男女)性患者。这是:(网上找来的病例)
我要求你严格的按照(疗法)疗法的会谈流程来监督我,在我们的模拟练习结束后,对我的不足进行指出,指出我可以完善的地方。
并按照(疗法)疗法的标准流程进行总结。
谢谢~
利用诸多这样的提示词,并预先存储在我的大模型对话快捷栏里,我现在要是白天耗费的精力不太多的话,晚上我能“玩”一整晚。
看录像跟人辩经真的很无聊,特别是不同单位的心理治疗师之间总是要一较高低,因此解读又是多样的,失了客观的。
但跟大模型一起“穿越”到案例当中,是真的好玩~
自从有了大模型,我基本已经很少“刻意写笔记”,那种读案例 → 摘抄 → 写批注的行为我基本很少做。
但相应的时间并没有减少太多,因为“库”还是有的。
案例,用某疗法对该案例的模拟,我都会复制粘贴进思源存起来。并拿双链串起来,看看有没有什么共同点。
希望对大伙儿有启发吧!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