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M 祛魅——笔记的归笔记,知识的归知识

你是否曾经和我一样被各种花里胡哨、甚嚣尘上的笔记术迷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

又是否和我一样渴望能和大佬一样在自己精心打造的知识花园策马奔腾?

是时候戳破这种被知识包围的错觉/迷梦了!

从来就没有知识管理这种事,因为压根没有人能够管理知识! 除了某些人眼中的上帝!

这绝不是什么危言耸听的咬文嚼字,而是一种自知之明的谦逊。即便诉诸知识论(epistemology)的前沿研究,我们也无法从哲学家那里得到一个足够令人满意的关于“什么是知识”的回答。(当前知识论研究的共识就是没有共识,即流派众多)尽管我们很难说清“什么是知识”,但至少能辨认出哪些不属于知识——你在你笔记里写下的观点、感悟、评论等等,这些通常被视为私人的信念或者态度,而与知识无关,哪怕它们通常可以表达为判断/命题,不论你是否是该领域内的专家泰斗。同时,下面两点关于知识的特性应当也是没有疑问的:

  1. 知识是立体的网状结构,而非平面的线性结构。知识通常以命题方式给出,而其中涉及诸多概念及其关系不仅是一个盘古错节的相对稳定的语义网络,也关乎知识共同体所给出的普遍解释和动态理解。显然现有的计算机技术无法承载知识,但是可以象征性地建立“知识点”的联系。这就是为什么自从 2019 年左右双链笔记兴起之后,图谱瞬间成为香饽饽。然而无论你如何安置“知识点”在图谱或者其他扁平的二进制的空间里,它始终只是知识的部分外化而已,没法呈现知识固有的纵深感与无边界感。
  2. 知识是层累的絮状结构,而且是无生命的结构。所以别扯什么知识的生长,知识花园。知识可以被累积,被推翻,但说到底还是和人的创造与发现有关,但并不是个人行为的直接产物,它需要被不断检验,以及得到共同体的承认,才有后面的传承与延续。

由此可知,我们 99.99% 的笔记行为并不会生产知识,也没法储存或者搬运知识,我们只是 “知识点”的搬运工 。你一通乾坤大挪移,凌波微步,知识付费输出狂割别人韭菜之时,你生产/创造知识了没有?其实你实际上只是把知识点混进了你的观点/经验技巧之中了,从而显得你私人的东西不至于过于荒诞不可信罢了。而且我们其实也可以发现,除了专利等知识产权保护之外,人类的绝大多数可靠的知识(或者真正的知识)都是免费的,因为一个文明要发展,知识显然是要尽可能普惠下去的。所以下次你即将要为知识付费时,请好好想想对方的观点/经验技巧究竟是否值得你付费。

承认我们只是 “知识点”的搬运工,可以很好地把我们从知识的虚假获得与占有以及过于崇高的使命中解放出来!从而明白我们做笔记时,真正应该做什么!现在让我大胆地谈一谈笔记之道:笔记的归笔记,知识的归知识(化用“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我们之所以如此勤奋地记笔记,只是为了 把当下需要的或者未来可能需要的“知识点”、信息、私人记录之类的储存起来,以便提升我们未来获取时的效率。我们当然绝不可能记录所有的“知识点”,但对于某个主题的多次记录和整理会使地当你下次探索这个主题有一份更为可靠的信息来源,而这才是笔记的灵魂,或者说核心使命。

上述理解实际上把笔记定位为个人的终身的备忘录而不是所谓的 PKM。因此你没必要费劲心思记住大多数“知识点”,也没必要因为遗忘而感到羞愧难当——因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费劲心力记忆闪卡做渐进阅读的结果多年后终究会被遗忘,也不必感到遗憾,毕竟多数“知识点”通常只能在你人生的特定阶段起到关键作用(譬如应付考试之类的)。我们不得不承认,对多数人而言,学习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又有多少人真正能做到终身学习,以学习为乐呢?

你更没必要奢望会在自己无情地/呕心沥血地搬运中发现或者建立所谓“知识体系”之类的东西,因为压根就不可能有这种东西:一个人越是在一个领域钻研越深,她/他就会越清晰地认识到,自己除了累积了太多素材之外,对这个领域更深处依旧一无所知。但不管怎么说,至少应付普罗大众是没有问题的。

最后,不要迷信笔记能促进你的思考,无论你以怎样的方式组织,因为它们归根到底就只是素材而已,就像有些菜还在菜市场,而你已经烹饪好上桌了马上到嘴边了,但这并不会提升你的美食品鉴水平。笔记之于思考的助益大概仅仅是:解数学题时整洁的书写要比零落的书写更不容易犯错。思考力这种东西是需要额外训练的,不是你从笔记里想出来的。


我就不班门弄斧介绍“笔记术”了,但凡把我上述谬论听进去了的人,做笔记大抵是不需人教的。想想我们早年上学时,真的有所谓公认的更好的笔记一说吗?尖子生总不是因为善于做笔记而名列前茅的吧?😄

1 操作
gwures 在 2024-10-16 21:33:03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沉迷笔记术很容易陷入记了等于懂了的误区,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电子笔记效果还不如传统手写笔记,因为手写笔记至少还抄了一遍,而电子笔记复制粘贴即可。笔记只有过了脑子,输出了,才算懂了。

  • 其他回帖
  • Floria233

    笔记从来就不等于知识,顶多是知识的备忘录啊。

    1. 笔记辅助记忆。笔记的意义是尽可能呈现思维的流动过程,图谱也只是其中一种辅助方式,思维活动的复杂性仅凭笔记并不能完全呈现,而笔记相较大脑记忆,则是一种相对可靠的储存体。

    2. 笔记辅助思维。研究“笔记术”的意义,与其说是掌握知识,不如说是“辅助思维”“辅助大脑来掌握知识”的一种手段。根据思维层级的高低,其所呈现出来的笔记水平也有高低,那么反向过来,通过不断提升修炼自己的笔记术,这个过程也在强迫大脑进行更高维度的思考,这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3. 笔记应用于不同的层面,有不同的作用。入门者的笔记更多是收集资料,中级者的笔记或许在整合凝练,高级者的笔记要么是纵向深入研究要么是横向联动创新,任何知识的获得与掌握与发展,不都得按部就班遵循这三个步骤吗?

    4. so,综上,我支持题主的观点,不过想要修正的一点是,“pkm”是一项很综合的活动,收集笔记只是最初最原始的步骤,而后续即便只是“整理笔记”,知识也就开始萌芽,只是每个人的成长速度不同,每个人的思考程度不同,最后每个人的学习成果也不同。
      换成白话说,整理笔记你也得分分类吧,这不就是开始“学习”了吗?只是沉迷于 pkm 最初的一两步简单步骤,当然也就不能指望有多大收获。

      笔记乃是思维的一种具象,其本质不是“笔记越多”,“知识越多”,而是“思考越多,所能产生的知识越多。“
      只不过,并不一定就只能靠“笔记”来产生思考。

    5. 这世上并非所有努力都有回报,而学习是少数遵循“等价定律”这种黄金法则的事物。有投入就一定有回报,不过——

      • 未必是你想要的回报——即便是那错误的思考,也能制造出知识,哪怕那是错误的知识
      • 未必是你能察觉的回报——触类旁通这个词,大概就是最好的描述。
      • 未必是现在就能得到的回报——所以才要有个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衡量标准啊

    so,光靠笔记当然是不行的,古话说“绝知此事要躬行”。

推荐标签 标签

  • jsoup

    jsoup 是一款 Java 的 HTML 解析器,可直接解析某个 URL 地址、HTML 文本内容。它提供了一套非常省力的 API,可通过 DOM,CSS 以及类似于 jQuery 的操作方法来取出和操作数据。

    6 引用 • 1 回帖 • 477 关注
  • 面试

    面试造航母,上班拧螺丝。多面试,少加班。

    325 引用 • 1395 回帖
  • Hadoop

    Hadoop 是由 Apache 基金会所开发的一个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进行高速运算和存储。

    86 引用 • 122 回帖 • 625 关注
  • Lute

    Lute 是一款结构化的 Markdown 引擎,支持 Go 和 JavaScript。

    25 引用 • 191 回帖 • 16 关注
  • 心情

    心是产生任何想法的源泉,心本体会陷入到对自己本体不能理解的状态中,因为心能产生任何想法,不能分出对错,不能分出自己。

    59 引用 • 369 回帖
  • SVN

    SVN 是 Subversion 的简称,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版本控制系统,相较于 RCS、CVS,它采用了分支管理系统,它的设计目标就是取代 CVS。

    29 引用 • 98 回帖 • 680 关注
  • SSL

    SSL(Secure Sockets Layer 安全套接层),及其继任者传输层安全(Transport Layer Security,TLS)是为网络通信提供安全及数据完整性的一种安全协议。TLS 与 SSL 在传输层对网络连接进行加密。

    70 引用 • 193 回帖 • 431 关注
  • Ubuntu

    Ubuntu(友帮拓、优般图、乌班图)是一个以桌面应用为主的 Linux 操作系统,其名称来自非洲南部祖鲁语或豪萨语的“ubuntu”一词,意思是“人性”、“我的存在是因为大家的存在”,是非洲传统的一种价值观,类似华人社会的“仁爱”思想。Ubuntu 的目标在于为一般用户提供一个最新的、同时又相当稳定的主要由自由软件构建而成的操作系统。

    125 引用 • 169 回帖 • 1 关注
  • Postman

    Postman 是一款简单好用的 HTTP API 调试工具。

    4 引用 • 3 回帖 • 2 关注
  • 游戏

    沉迷游戏伤身,强撸灰飞烟灭。

    176 引用 • 815 回帖
  • 禅道

    禅道是一款国产的开源项目管理软件,她的核心管理思想基于敏捷方法 scrum,内置了产品管理和项目管理,同时又根据国内研发现状补充了测试管理、计划管理、发布管理、文档管理、事务管理等功能,在一个软件中就可以将软件研发中的需求、任务、bug、用例、计划、发布等要素有序的跟踪管理起来,完整地覆盖了项目管理的核心流程。

    6 引用 • 15 回帖 • 113 关注
  • Ant-Design

    Ant Design 是服务于企业级产品的设计体系,基于确定和自然的设计价值观上的模块化解决方案,让设计者和开发者专注于更好的用户体验。

    17 引用 • 23 回帖
  • Maven

    Maven 是基于项目对象模型(POM)、通过一小段描述信息来管理项目的构建、报告和文档的软件项目管理工具。

    186 引用 • 318 回帖 • 303 关注
  • 百度

    百度(Nasdaq:BIDU)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2000 年 1 月由李彦宏创立于北京中关村,致力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获取方式。“百度”二字源于中国宋朝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象征着百度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

    63 引用 • 785 回帖 • 175 关注
  • 创业

    你比 99% 的人都优秀么?

    84 引用 • 1399 回帖
  • Vditor

    Vditor 是一款浏览器端的 Markdown 编辑器,支持所见即所得、即时渲染(类似 Typora)和分屏预览模式。它使用 TypeScript 实现,支持原生 JavaScript、Vue、React 和 Angular。

    351 引用 • 1814 回帖
  • 程序员

    程序员是从事程序开发、程序维护的专业人员。

    567 引用 • 3532 回帖
  • 资讯

    资讯是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资讯有时效性和地域性。

    55 引用 • 85 回帖 • 2 关注
  • Node.js

    Node.js 是一个基于 Chrome JavaScript 运行时建立的平台, 用于方便地搭建响应速度快、易于扩展的网络应用。Node.js 使用事件驱动, 非阻塞 I/O 模型而得以轻量和高效。

    139 引用 • 269 回帖 • 43 关注
  • 开源中国

    开源中国是目前中国最大的开源技术社区。传播开源的理念,推广开源项目,为 IT 开发者提供了一个发现、使用、并交流开源技术的平台。目前开源中国社区已收录超过两万款开源软件。

    7 引用 • 86 回帖
  •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中文俗称“火狐”(正式缩写为 Fx 或 fx,非正式缩写为 FF),是一个开源的网页浏览器,使用 Gecko 排版引擎,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 Windows、OSX 及 Linux 等。

    8 引用 • 30 回帖 • 407 关注
  • Wide

    Wide 是一款基于 Web 的 Go 语言 IDE。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进行 Go 开发,并有代码自动完成、查看表达式、编译反馈、Lint、实时结果输出等功能。

    欢迎访问我们运维的实例: https://wide.b3log.org

    30 引用 • 218 回帖 • 628 关注
  • 负能量

    上帝为你关上了一扇门,然后就去睡觉了....努力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努力一定很轻松 (° ー °〃)

    88 引用 • 1235 回帖 • 411 关注
  • Rust

    Rust 是一门赋予每个人构建可靠且高效软件能力的语言。Rust 由 Mozilla 开发,最早发布于 2014 年 9 月。

    58 引用 • 22 回帖
  •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机器学习的分支,是一种试图使用包含复杂结构或由多重非线性变换构成的多个处理层对数据进行高层抽象的算法。

    53 引用 • 40 回帖 • 2 关注
  • 学习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 —— 习近平

    169 引用 • 506 回帖
  • WebClipper

    Web Clipper 是一款浏览器剪藏扩展,它可以帮助你把网页内容剪藏到本地。

    3 引用 • 9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