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们计划在 2025 年上半年开发一种新的数据库视图。根据前期收集的需求,画廊视图和看板视图的需求相对较多,日历视图有少量需求,但由于开发资源有限,我们只能优先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开发。
请大家积极参与投票,帮助我们决定开发优先级,谢谢!
大家好,
我们计划在 2025 年上半年开发一种新的数据库视图。根据前期收集的需求,画廊视图和看板视图的需求相对较多,日历视图有少量需求,但由于开发资源有限,我们只能优先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开发。
请大家积极参与投票,帮助我们决定开发优先级,谢谢!
看大家都在说看板可以用于项目管理什么什么的,确实是这样的,只是,看板实用,但在思源里可能并不实用,因为思源并没有配套的功能,例如分组,还有时间点提醒,团队进度,还有其他功能等等,开发起来要多费精力,做半天也没有其他专业软件做得好(你可以甚至可以看到专门做看板的软件,并且被广泛使用,例如 Trello),还不如在另一个软件里做项目管理,不然思源里做一个看板功能只是个花架子。画廊的话还能方便管理一下笔记,提供更好的预览视图,不需要太多配套的功能就可以发挥全部的实用性,至少对于思源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可以实现各个功能的。所以在我看来,思源里画廊可能比看板实用性更大
个人意见:推荐画廊。(画廊的实用性和扩展性均高于看板)
画廊与看板的区别就是,看板是必须分组的画廊(画廊可以分组也可以不分组),看板将分组的呈现效果改为了分栏的形式,具有瀑布流的效果,而画廊的呈现效果为平铺。在分组足够多和内容条目足够多的情况下,两者都会出现拖拉跨大排的情况(有的人用看板是为了方便拖拉,但是不管是看板还是画廊,内容多了都会跨大排的情况,看板是分组多跨排,画廊是内容多跨。)
解释:
跨大排:将一个条目拖动到另一个分组中去,由于分组或条目多时,需要横向或者纵向跨越屏幕,则需要拖拉屏幕。
如下:
画廊视图:如下可以看到,设置分组之后(可以不设置,看板必须设置),和看板的效果的唯一差别就是是横向平铺,而看板是纵向瀑布流。
两者都可以呈现相册,也都能实现拖拉效果,将一个分组拖到另一个分组中。
看板视图必须要具有分组:
肯定是看板啊,谁天天往每个子板块加图片的?画廊默认不加图片,不写正文,就占据了大量的空间,如 notion 的画廊一样,占了大量空间,但很多只是一句话就写完了,看板就很紧凑,而且也不耽误添加图片
以上关于画廊的回答,除了 @tianzhongs 提到了画廊分组以外,其他关于画廊的回答除了“有更直观的展示效果以外”,欢迎其他人分享给我画廊实用性相关的用法。
关于 @olist 回帖的看板的日记形式,你的截图是因为只选择了“状态”这个划分方式。实际上,如果看板支持按创建/更新时间,或自定义的日期列进行分组,就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实现【周视图】。按照日期分组以后,进一步按照【计划完成时间】排序,形成这样的周视图也是可以的。PS:忽略顶部的全天部分。
当然咯,看板中的每一个条目,实际上也是一个画廊条目。这一块建议 @88250 @Vanessa 考虑一下开发时将“画廊卡片”做成单独的渲染模块。反正到时候画廊也需要再做分组的。目前列表也还没有分组的功能。
至于日历视图,数量小的情况下还好,数据量多的时候,我基本上都不看按月查看(日历视图)。
我之前一直用嘀嗒,思源打开频率低
后来发现代办就是个简单的 todo,我就转到思源用一个个 todo 标签了,我现在工作的任务都是用的 siyuan 记录,每天都要打开思源做看自己要做啥,每周周报也是看自己写的来总结
我理解看板就是可以对待办做增强,也许可以吸引更多和我一样的笔记大部分是待办的用户
至于画廊,看了前面的发言,感觉更往笔记高级功能上走,对我这种轻度使用的用户似乎吸引力不怎么大
看大家都在说看板可以用于项目管理什么什么的,确实是这样的,只是,看板实用,但在思源里可能并不实用,因为思源并没有配套的功能,例如分组,还有时间点提醒,团队进度,还有其他功能等等,开发起来要多费精力,做半天也没有其他专业软件做得好(你可以甚至可以看到专门做看板的软件,并且被广泛使用,例如 Trello),还不如在另一个软件里做项目管理,不然思源里做一个看板功能只是个花架子。画廊的话还能方便管理一下笔记,提供更好的预览视图,不需要太多配套的功能就可以发挥全部的实用性,至少对于思源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可以实现各个功能的。所以在我看来,思源里画廊可能比看板实用性更大
恰恰相反,看板实际上是功能更高级的画廊视图,看板远远比画廊难做多了,以目前思源笔记配套的功能基座去做看板,做出来也只是一个模板,只能看着,你可以看到很多人、很多团队,他们的看板是单独的软件,而不是和文档混在一块儿的,即使是用 notion 的团队,他们也会用单独的 Trello,看板本身当然是非常实用的,可以干这种事情,可以干那种事情,可以管理很多东西,但是说实话,以思源目前的软件基座,做出来的看板可能和想象中的看板不太一样,到时候做出来个残疾看板又要被骂能力不行,如果对看板要求很低,画廊视图完全够用了,多塞几个画廊,不设置封面,也可以做到
看了一圈评论,围绕画廊,看板之争在以下方面
投票之前想清楚自己要啥
这是我的思考,大家可以从自身的需求出发选择
夸张了,首先笔记软件是主要个人在使用,真的要协作完全可以用 notion,会用思源的本身就是突个人使用好用,既然是个人使用,看板功能真的需要那么多花哨的东西吗?有没有可能做到 notion 的一部分就够了,什么协作真的有人需要吗?
再一个功能如果使用 html 实现不了,难道不应该更换框架吗,微信都从 Electron 换成 qt 来开发微信了,按官方的意思就是 Electron 这种 html 的技术有很多无法实现的高级功能,所以才换的,真要是这实现不了那实现不了不如早点换成 qt 了事.
旧架构:WebView + JavaScript
微信旧版 PC 客户端主要依赖 WebView 技术,通过 HTML、CSS 和 JavaScript 构建界面和功能。这种架构虽然开发快速、跨平台兼容性强,但随着功能复杂度提升,其性能瓶颈也愈发明显。
启动速度慢:需要加载 WebView 引擎和 HTML 内容。
运行效率低:处理大量消息或复杂任务时容易卡顿。
功能扩展受限:受限于浏览器环境,对操作系统功能的调用能力不足。
用户体验欠佳:界面更新迟缓,缺乏现代化设计和细腻的动态效果。
新架构:QT + C++
微信 PC 端 4.0 转向 QT 框架和 C++ 原生开发,这是一次彻底的技术重塑。
QT 框架:提供强大的跨平台 UI 开发能力,确保多平台一致的用户体验。
C++ 核心:性能优化显著,能更高效地处理复杂功能和任务。
完全原生:深度集成操作系统功能,例如深色模式和字体大小调整。
————————————————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关于看板和画廊,不讨论思源的看板做到什么样,才能达到人们想要的效果这种比较主观的问题了,看板的开发难度无疑是远远大于画廊的,看板本质上就是维度更高的,需要加更多数据划分和更多交互区域的画廊,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现在思源目前只有一个维度,就是表格,当下之急是跨入到另一个简单的维度,也就是画廊,在之后在画廊的功能上进行深化,做到看板,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蛋。
这不只是一个 1+1 和二选一的问题
我本身是做游戏开发的,并不懂 html,但是我经常看到思源论坛有讨论这个功能做不了,那个功能做不了,这难道不是一个问题吗?如果这个框架限制重重,难道不应该更换框架?
然后看板虽然可能技术难道更高,但是如果可以做到,难道就不开发了吗?如果做不到,不是更应该考虑更换框架?
如果挑简单的去开发,还发个什么投票?直接就哪个简单去开发就得了.
不管怎么样,看板是很多人的硬需求,你可以说画廊很好,我也坚持看板是优先需求.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makers and users.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层叠样式表”是用于控制网页样式并允许将样式信息与网页内容分离的一种标记性语言。
我们平时所说的“架构”主要是指软件架构,这是有关软件整体结构与组件的抽象描述,用于指导软件系统各个方面的设计。另外还有“业务架构”、“网络架构”、“硬件架构”等细分领域。
星期六到星期天晚,实行五天工作制后,指每周的最后两天。再过几年可能就是三天了。
LaTeX(音译“拉泰赫”)是一种基于 ΤΕΧ 的排版系统,由美国计算机学家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开发,利用这种格式,即使使用者没有排版和程序设计的知识也可以充分发挥由 TeX 所提供的强大功能,能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生成很多具有书籍质量的印刷品。对于生成复杂表格和数学公式,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它非常适用于生成高印刷质量的科技和数学类文档。
GitBook 使您的团队可以轻松编写和维护高质量的文档。 分享知识,提高团队的工作效率,让用户满意。
Hibernat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 JDBC 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使得 Java 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
网络爬虫(Spider、Crawler),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地抓取万维网信息的程序。
单点登录(Single Sign On)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企业业务整合的解决方案之一。SSO 的定义是在多个应用系统中,用户只需要登录一次就可以访问所有相互信任的应用系统。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算法复杂度理论等多门学科。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
BookxNote 是一款全新的电子书学习工具,助力您的学习与思考,让您的大脑更高效的记忆。
笔记整理交给我,一心只读圣贤书。
Mac 是苹果公司自 1984 年起以“Macintosh”开始开发的个人消费型计算机,如:iMac、Mac mini、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book、Mac Pro 等计算机。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如果帖子标签含有 Sandbox ,则该帖子会被视为“测试帖”,主要用于测试社区功能,排查 bug 等,该标签下内容不定期进行清理。
SQL Server 是由 [微软] 开发和推广的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它最初是由 微软、Sybase 和 Ashton-Tate 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并于 1988 年推出了第一个 OS/2 版本。
GraphQL 是一个用于 API 的查询语言,是一个使用基于类型系统来执行查询的服务端运行时(类型系统由你的数据定义)。GraphQL 并没有和任何特定数据库或者存储引擎绑定,而是依靠你现有的代码和数据支撑。
SVN 是 Subversion 的简称,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版本控制系统,相较于 RCS、CVS,它采用了分支管理系统,它的设计目标就是取代 CVS。
jsDelivr 是一个开源的 CDN 服务,可为 npm 包、GitHub 仓库提供免费、快速并且可靠的全球 CDN 加速服务。
Elasticsearch 是一个基于 Lucene 的搜索服务器。它提供了一个分布式多用户能力的全文搜索引擎,基于 RESTful 接口。Elasticsearch 是用 Java 开发的,并作为 Apache 许可条款下的开放源码发布,是当前流行的企业级搜索引擎。设计用于云计算中,能够达到实时搜索,稳定,可靠,快速,安装使用方便。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RabbitMQ 是一个开源的 AMQP 实现,服务器端用 Erlang 语言编写,支持多种语言客户端,如:Python、Ruby、.NET、Java、C、PHP、ActionScript 等。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存储转发消息,在易用性、扩展性、高可用性等方面表现不俗。
据说 99% 的性能瓶颈都在数据库。
Thymeleaf 是一款用于渲染 XML/XHTML/HTML5 内容的模板引擎。类似 Velocity、 FreeMarker 等,它也可以轻易的与 Spring 等 Web 框架进行集成作为 Web 应用的模板引擎。与其它模板引擎相比,Thymeleaf 最大的特点是能够直接在浏览器中打开并正确显示模板页面,而不需要启动整个 Web 应用。
Log4j 是 Apache 开源的一款使用广泛的 Java 日志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