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我们计划在 2025 年上半年开发一种新的数据库视图。根据前期收集的需求,画廊视图和看板视图的需求相对较多,日历视图有少量需求,但由于开发资源有限,我们只能优先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开发。
请大家积极参与投票,帮助我们决定开发优先级,谢谢!
大家好,
我们计划在 2025 年上半年开发一种新的数据库视图。根据前期收集的需求,画廊视图和看板视图的需求相对较多,日历视图有少量需求,但由于开发资源有限,我们只能优先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开发。
请大家积极参与投票,帮助我们决定开发优先级,谢谢!
看大家都在说看板可以用于项目管理什么什么的,确实是这样的,只是,看板实用,但在思源里可能并不实用,因为思源并没有配套的功能,例如分组,还有时间点提醒,团队进度,还有其他功能等等,开发起来要多费精力,做半天也没有其他专业软件做得好(你可以甚至可以看到专门做看板的软件,并且被广泛使用,例如 Trello),还不如在另一个软件里做项目管理,不然思源里做一个看板功能只是个花架子。画廊的话还能方便管理一下笔记,提供更好的预览视图,不需要太多配套的功能就可以发挥全部的实用性,至少对于思源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可以实现各个功能的。所以在我看来,思源里画廊可能比看板实用性更大
个人意见:推荐画廊。(画廊的实用性和扩展性均高于看板)
画廊与看板的区别就是,看板是必须分组的画廊(画廊可以分组也可以不分组),看板将分组的呈现效果改为了分栏的形式,具有瀑布流的效果,而画廊的呈现效果为平铺。在分组足够多和内容条目足够多的情况下,两者都会出现拖拉跨大排的情况(有的人用看板是为了方便拖拉,但是不管是看板还是画廊,内容多了都会跨大排的情况,看板是分组多跨排,画廊是内容多跨。)
解释:
跨大排:将一个条目拖动到另一个分组中去,由于分组或条目多时,需要横向或者纵向跨越屏幕,则需要拖拉屏幕。
如下:
画廊视图:如下可以看到,设置分组之后(可以不设置,看板必须设置),和看板的效果的唯一差别就是是横向平铺,而看板是纵向瀑布流。
两者都可以呈现相册,也都能实现拖拉效果,将一个分组拖到另一个分组中。
看板视图必须要具有分组:
至少用了这么多年各种多维表,最后发现还是画廊的使用率明显比看板高。 看板那个其实很多没必要上多维表,直接用待办任务就解决了。画廊是对信息呈现的一个更直观展示。
肯定是看板啊,谁天天往每个子板块加图片的?画廊默认不加图片,不写正文,就占据了大量的空间,如 notion 的画廊一样,占了大量空间,但很多只是一句话就写完了,看板就很紧凑,而且也不耽误添加图片
以上关于画廊的回答,除了 @tianzhongs 提到了画廊分组以外,其他关于画廊的回答除了“有更直观的展示效果以外”,欢迎其他人分享给我画廊实用性相关的用法。
关于 @olist 回帖的看板的日记形式,你的截图是因为只选择了“状态”这个划分方式。实际上,如果看板支持按创建/更新时间,或自定义的日期列进行分组,就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实现【周视图】。按照日期分组以后,进一步按照【计划完成时间】排序,形成这样的周视图也是可以的。PS:忽略顶部的全天部分。
当然咯,看板中的每一个条目,实际上也是一个画廊条目。这一块建议 @88250 @Vanessa 考虑一下开发时将“画廊卡片”做成单独的渲染模块。反正到时候画廊也需要再做分组的。目前列表也还没有分组的功能。
至于日历视图,数量小的情况下还好,数据量多的时候,我基本上都不看按月查看(日历视图)。
我之前一直用嘀嗒,思源打开频率低
后来发现代办就是个简单的 todo,我就转到思源用一个个 todo 标签了,我现在工作的任务都是用的 siyuan 记录,每天都要打开思源做看自己要做啥,每周周报也是看自己写的来总结
我理解看板就是可以对待办做增强,也许可以吸引更多和我一样的笔记大部分是待办的用户
至于画廊,看了前面的发言,感觉更往笔记高级功能上走,对我这种轻度使用的用户似乎吸引力不怎么大
看大家都在说看板可以用于项目管理什么什么的,确实是这样的,只是,看板实用,但在思源里可能并不实用,因为思源并没有配套的功能,例如分组,还有时间点提醒,团队进度,还有其他功能等等,开发起来要多费精力,做半天也没有其他专业软件做得好(你可以甚至可以看到专门做看板的软件,并且被广泛使用,例如 Trello),还不如在另一个软件里做项目管理,不然思源里做一个看板功能只是个花架子。画廊的话还能方便管理一下笔记,提供更好的预览视图,不需要太多配套的功能就可以发挥全部的实用性,至少对于思源来说,是比较简单的可以实现各个功能的。所以在我看来,思源里画廊可能比看板实用性更大
恰恰相反,看板实际上是功能更高级的画廊视图,看板远远比画廊难做多了,以目前思源笔记配套的功能基座去做看板,做出来也只是一个模板,只能看着,你可以看到很多人、很多团队,他们的看板是单独的软件,而不是和文档混在一块儿的,即使是用 notion 的团队,他们也会用单独的 Trello,看板本身当然是非常实用的,可以干这种事情,可以干那种事情,可以管理很多东西,但是说实话,以思源目前的软件基座,做出来的看板可能和想象中的看板不太一样,到时候做出来个残疾看板又要被骂能力不行,如果对看板要求很低,画廊视图完全够用了,多塞几个画廊,不设置封面,也可以做到
看了一圈评论,围绕画廊,看板之争在以下方面
投票之前想清楚自己要啥
这是我的思考,大家可以从自身的需求出发选择
旧架构:WebView + JavaScript
微信旧版 PC 客户端主要依赖 WebView 技术,通过 HTML、CSS 和 JavaScript 构建界面和功能。这种架构虽然开发快速、跨平台兼容性强,但随着功能复杂度提升,其性能瓶颈也愈发明显。
启动速度慢:需要加载 WebView 引擎和 HTML 内容。
运行效率低:处理大量消息或复杂任务时容易卡顿。
功能扩展受限:受限于浏览器环境,对操作系统功能的调用能力不足。
用户体验欠佳:界面更新迟缓,缺乏现代化设计和细腻的动态效果。
新架构:QT + C++
微信 PC 端 4.0 转向 QT 框架和 C++ 原生开发,这是一次彻底的技术重塑。
QT 框架:提供强大的跨平台 UI 开发能力,确保多平台一致的用户体验。
C++ 核心:性能优化显著,能更高效地处理复杂功能和任务。
完全原生:深度集成操作系统功能,例如深色模式和字体大小调整。
————————————————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遵循 CC 4.0 BY-SA 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关于看板和画廊,不讨论思源的看板做到什么样,才能达到人们想要的效果这种比较主观的问题了,看板的开发难度无疑是远远大于画廊的,看板本质上就是维度更高的,需要加更多数据划分和更多交互区域的画廊,这一点是客观存在的,现在思源目前只有一个维度,就是表格,当下之急是跨入到另一个简单的维度,也就是画廊,在之后在画廊的功能上进行深化,做到看板,步子迈太大,容易扯着蛋。
这不只是一个 1+1 和二选一的问题
我本身是做游戏开发的,并不懂 html,但是我经常看到思源论坛有讨论这个功能做不了,那个功能做不了,这难道不是一个问题吗?如果这个框架限制重重,难道不应该更换框架?
然后看板虽然可能技术难道更高,但是如果可以做到,难道就不开发了吗?如果做不到,不是更应该考虑更换框架?
如果挑简单的去开发,还发个什么投票?直接就哪个简单去开发就得了.
不管怎么样,看板是很多人的硬需求,你可以说画廊很好,我也坚持看板是优先需求.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makers and users.
一些有用的避坑指南。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它提倡将单一应用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于服务之间才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构建,能够被独立的部署。
Node.js 是一个基于 Chrome JavaScript 运行时建立的平台, 用于方便地搭建响应速度快、易于扩展的网络应用。Node.js 使用事件驱动, 非阻塞 I/O 模型而得以轻量和高效。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你创造的作品可能会帮助到很多人,如果是开源项目的话就更赞了!
Pipe 是一款小而美的开源博客平台。Pipe 有着非常活跃的社区,可将文章作为帖子推送到社区,来自社区的回帖将作为博客评论进行联动(具体细节请浏览 B3log 构思 - 分布式社区网络)。
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社区体验,让热爱记录和分享的你不再感到孤单!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 18 人,于 1999 年在中国杭州创立,他们相信互联网能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小企业通过创新与科技扩展业务,并在参与国内或全球市场竞争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Thymeleaf 是一款用于渲染 XML/XHTML/HTML5 内容的模板引擎。类似 Velocity、 FreeMarker 等,它也可以轻易的与 Spring 等 Web 框架进行集成作为 Web 应用的模板引擎。与其它模板引擎相比,Thymeleaf 最大的特点是能够直接在浏览器中打开并正确显示模板页面,而不需要启动整个 Web 应用。
GitHub 于 2008 年上线,目前,除了 Git 代码仓库托管及基本的 Web 管理界面以外,还提供了订阅、讨论组、文本渲染、在线文件编辑器、协作图谱(报表)、代码片段分享(Gist)等功能。正因为这些功能所提供的便利,又经过长期的积累,GitHub 的用户活跃度很高,在开源世界里享有深远的声望,并形成了社交化编程文化(Social Coding)。
安全永远都不是一个小问题。
jsoup 是一款 Java 的 HTML 解析器,可直接解析某个 URL 地址、HTML 文本内容。它提供了一套非常省力的 API,可通过 DOM,CSS 以及类似于 jQuery 的操作方法来取出和操作数据。
昆明尊园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即:Kunming Zunyuan Property Agency Company Limited(简称“尊园地产”)于 2007 年 6 月开始筹备,2007 年 8 月 18 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 200 万元,公司性质为股份经纪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代租、代售、代办产权过户、办理银行按揭、担保、抵押、评估等。
快应用 是基于手机硬件平台的新型应用形态;标准是由主流手机厂商组成的快应用联盟联合制定;快应用标准的诞生将在研发接口、能力接入、开发者服务等层面建设标准平台;以平台化的生态模式对个人开发者和企业开发者全品类开放。
Scala 是一门多范式的编程语言,集成面向对象编程和函数式编程的各种特性。
AngularJS 诞生于 2009 年,由 Misko Hevery 等人创建,后为 Google 所收购。是一款优秀的前端 JS 框架,已经被用于 Google 的多款产品当中。AngularJS 有着诸多特性,最为核心的是:MVC、模块化、自动化双向数据绑定、语义化标签、依赖注入等。2.0 版本后已经改名为 Angular。
OkHttp 是一款 HTTP & HTTP/2 客户端库,专为 Android 和 Java 应用打造。
React 是 Facebook 开源的一个用于构建 UI 的 JavaScript 库。
Ngui 是一个 GUI 的排版显示引擎和跨平台的 GUI 应用程序开发框架,基于
Node.js / OpenGL。目标是在此基础上开发 GUI 应用程序可拥有开发 WEB 应用般简单与速度同时兼顾 Native 应用程序的性能与体验。
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
Open Source, Open Mind, Open Sight, Open Future!
宋真宗赵恒曾经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以太坊(Ethereum)并不是一个机构,而是一款能够在区块链上实现智能合约、开源的底层系统。以太坊是一个平台和一种编程语言 Solidity,使开发人员能够建立和发布下一代去中心化应用。 以太坊可以用来编程、分散、担保和交易任何事物:投票、域名、金融交易所、众筹、公司管理、合同和知识产权等等。
Openfire 是开源的、基于可拓展通讯和表示协议 (XMPP)、采用 Java 编程语言开发的实时协作服务器。Openfire 的效率很高,单台服务器可支持上万并发用户。
沉迷游戏伤身,强撸灰飞烟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