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软件不需要 DeepSeek

豆包 1

  最近,打开各种笔记软件,铺天盖地都是 AI 智能功能的宣传。什么“AI 写作助手”、“智能总结”、“DeepSeek 同款模型加持”,仿佛不用上 AI,你的笔记就落后了一个时代。

  但等等,我们真的需要一个“DeepSeek”级别的笔记软件吗? 或者说,我们真的需要在笔记软件里“DeepSeek”吗?


  1. 我们谈论笔记软件,究竟在谈论什么?

  深夜伏案工作时,你是希望灵感乍现时能立刻记录下来,还是花费 5 分钟让 AI 帮你生成一段?

  撰写卡片笔记时,你是让 AI 先帮“深度分析知识图谱”,还是提炼出能转化行动的关键信息?

  我们似乎陷入了一种误区:功能越多,效率越高。于是,笔记软件开始竞逐“智能标签”、“AI 写作”、“知识图谱”,甚至能预测用户明天的会议主题。然而,当 80% 的功能从未被开启,当搜索框需要学习特定语法才能使用——我们是否正在以科技之名,制造一场效率幻觉


  2. 那些被遗忘的“基本功”

  我认为笔记软件最重要的三项基本功是:快速输入、多端同步、全文检索


  3. 先问问自己:你用笔记软件,是为了什么?

  绝大多数人使用笔记软件,是为了解决这几个核心需求:

  • 快速捕捉灵感: 随时随地记录想法,不让灵感溜走。
  • 整理知识体系: 对信息进行分类、归纳,形成自己的知识库。
  • 高效检索回顾: 需要时能迅速找到过去的笔记内容。

  这些需求,说到底,都是围绕着 运用 二字。 我们需要的是更方便地记录、更有效地行动、更高效地查找。


  那么,DeepSeek 这类 AI,能直接提升笔记效率吗? 答案可能没那么乐观。

  诚然,AI 在某些方面能提供帮助,比如:

  • AI 写作助手: 可以帮你润色文字,甚至生成一些框架。
  • 智能总结: 可以快速概括长篇笔记的内容。

  但问题在于:

  1. AI 本质在于辅助: AI 的本意是辅助我们更好地使用笔记软件,但目前的趋势是,AI 功能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重”。 为了用好这些 AI,用户不得不投入大量时间去学习各种指令和技巧,原本应该作为辅助的 AI,反而变成了用户学习和使用的负担,甚至喧宾夺主,掩盖了笔记软件本身的核心价值。

  2. 打断思考流程: 使用 AI 功能往往需要切换模式,等待分析,这很容易打断流畅的思考过程。 原本一气呵成的记录,可能被 AI 的“智能”打断。

  3. 结果并非完美: AI 的理解能力始终有限,生成的文字和总结,往往需要人工二次校对和修改,反而增加了工作量。

  更重要的是,我们常常忽略了笔记软件最核心的价值: “用”起来顺手。

  那些真正高效的笔记使用者,他们更看重的是:快速输入、多端同步、全文检索

  • 快速输入: 打开软件就能立刻开始记录,不浪费一秒钟。
  • 多端同步: 随时可调用,随时随地都能访问和编辑笔记。
  • 全文检索: 能快速精准地找到需要的笔记,而不是依赖 AI 的“智能推荐”。

  与其追求“DeepSeek”这种看似高大上的概念,不如回归笔记的初心,关注那些真正能提升效率的基础功能。

  选择笔记软件,不妨试试“减法思维”:

  • 砍掉不常用的花哨功能。
  • 简化操作流程,追求极致效率。
  • 选择稳定可靠,用起来安心的工具。

  记住,工具的价值在于服务于人,而不是反过来让人适应工具。 对于笔记软件来说,好用、顺手、高效,远比“DeepSeek”更重要。

  与其把时间花在研究 AI 提示词上,不如花时间思考:

  • 如何建立更适合自己的笔记工作流程?
  • 如何更有效地利用笔记提高产出?

  这才是笔记的真正价值所在,也是我们选择笔记软件时应该关注的重点。

  所以,你的笔记软件,真的需要 DeepSeek 吗? 或许,你需要的只是一个更简单、更纯粹、更高效的笔记工具。当然我说的不是 flomo,虽然它是我认为的快速记录佼佼者,但仅仅是快速记录一方面而已。


  结语

  笔记软件的战场,不在于功能的竞赛,而在于对人性需求的深刻洞察。当我们不再追求 DeepSeek 式的“深度”,或许才能触达效率的“深度”。Action is Power,笔记的尽头是行动。

  ‍

 1. 本文由 AI 生成,写的很烂。就想表达一些观点。

  1. 标题故意这么起的,为了吸引大家进来的。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5713 引用 • 106381 回帖
4 操作
pakeh2866 在 2025-02-08 17:25:35 更新了该帖
pakeh2866 在 2025-02-08 17:20:04 更新了该帖
pakeh2866 在 2025-02-08 17:19:09 更新了该帖
pakeh2866 在 2025-02-08 17:09:38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i1356

    虎鲸笔记,最新版 0.3,已经可以接入 ai 进行全库对话了,比单纯的搜索好太多了,强得一批,不是不需要,这要看你怎么用。

  • 其他回帖
  • baicai12138

    非常赞同。想用 AI 生成,随随便便起个标题几分钟,一篇排版优秀,段落清晰的文章就出来了。但是有什么用呢?笔记记录的是自己思考的过程,AI 生成的笔记再多敢问你自己会认真看吗?

  • 实践了一下,扩写和加工确实是很好用的方法

    image.png

  • HeliX2e 2 1 赞同

    就拿文中的“快速捕捉灵感”来说,这确实是做笔记的核心目的之一,但很多时候灵感只是一句话,甚至一个词,要想把这句话表述清楚以至于能够作为写作素材,仅靠自己贫瘠的词汇量去加工将会面临相当大的阻力,而 AI 能够帮助你把一个词扩写成一段富有逻辑且通顺的话,你只需要去阅读、去评判,而不需要从头去创造。

    文章却并没有强调这一点,而是在 AI 的作用呼之欲出的地方,转而去批判 AI 的臃肿,前后逻辑出现了很大的断层。

    1 回复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DNSPod

    DNSPod 建立于 2006 年 3 月份,是一款免费智能 DNS 产品。 DNSPod 可以为同时有电信、网通、教育网服务器的网站提供智能的解析,让电信用户访问电信的服务器,网通的用户访问网通的服务器,教育网的用户访问教育网的服务器,达到互联互通的效果。

    6 引用 • 26 回帖 • 534 关注
  •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机器学习的分支,是一种试图使用包含复杂结构或由多重非线性变换构成的多个处理层对数据进行高层抽象的算法。

    54 引用 • 44 回帖
  • 运维

    互联网运维工作,以服务为中心,以稳定、安全、高效为三个基本点,确保公司的互联网业务能够 7×24 小时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151 引用 • 257 回帖
  • 小薇

    小薇是一个用 Java 写的 QQ 聊天机器人 Web 服务,可以用于社群互动。

    由于 Smart QQ 从 2019 年 1 月 1 日起停止服务,所以该项目也已经停止维护了!

    35 引用 • 468 回帖 • 760 关注
  • Hibernate

    Hibernat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对象关系映射框架,它对 JDBC 进行了非常轻量级的对象封装,使得 Java 程序员可以随心所欲的使用对象编程思维来操纵数据库。

    39 引用 • 103 回帖 • 726 关注
  • LaTeX

    LaTeX(音译“拉泰赫”)是一种基于 ΤΕΧ 的排版系统,由美国计算机学家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开发,利用这种格式,即使使用者没有排版和程序设计的知识也可以充分发挥由 TeX 所提供的强大功能,能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生成很多具有书籍质量的印刷品。对于生成复杂表格和数学公式,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它非常适用于生成高印刷质量的科技和数学类文档。

    13 引用 • 59 回帖 • 6 关注
  • 外包

    有空闲时间是接外包好呢还是学习好呢?

    26 引用 • 233 回帖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5713 引用 • 106381 回帖
  • Gzip

    gzip (GNU zip)是 GNU 自由软件的文件压缩程序。我们在 Linux 中经常会用到后缀为 .gz 的文件,它们就是 Gzip 格式的。现今已经成为互联网上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数据压缩格式,或者说一种文件格式。

    9 引用 • 12 回帖 • 171 关注
  • 微软

    微软是一家美国跨国科技公司,也是世界 PC 软件开发的先导,由比尔·盖茨与保罗·艾伦创办于 1975 年,公司总部设立在华盛顿州的雷德蒙德(Redmond,邻近西雅图)。以研发、制造、授权和提供广泛的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

    8 引用 • 44 回帖 • 1 关注
  • BAE

    百度应用引擎(Baidu App Engine)提供了 PHP、Java、Python 的执行环境,以及云存储、消息服务、云数据库等全面的云服务。它可以让开发者实现自动地部署和管理应用,并且提供动态扩容和负载均衡的运行环境,让开发者不用考虑高成本的运维工作,只需专注于业务逻辑,大大降低了开发者学习和迁移的成本。

    19 引用 • 75 回帖 • 674 关注
  • Oracle

    Oracle(甲骨文)公司,全称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甲骨文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木滩。1989 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13 年,甲骨文已超越 IBM,成为继 Microsoft 后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

    107 引用 • 127 回帖 • 339 关注
  • Laravel

    Laravel 是一套简洁、优雅的 PHP Web 开发框架。它采用 MVC 设计,是一款崇尚开发效率的全栈框架。

    20 引用 • 23 回帖 • 739 关注
  • 博客

    记录并分享人生的经历。

    273 引用 • 2388 回帖 • 1 关注
  • 996
    13 引用 • 200 回帖 • 4 关注
  • SQLite

    SQLite 是一个进程内的库,实现了自给自足的、无服务器的、零配置的、事务性的 SQL 数据库引擎。SQLite 是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引擎。

    5 引用 • 7 回帖 • 8 关注
  • Kafka

    Kafka 是一种高吞吐量的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它可以处理消费者规模的网站中的所有动作流数据。 这种动作(网页浏览,搜索和其他用户的行动)是现代系统中许多功能的基础。 这些数据通常是由于吞吐量的要求而通过处理日志和日志聚合来解决。

    36 引用 • 35 回帖 • 5 关注
  • PHP

    PHP(Hypertext Preprocessor)是一种开源脚本语言。语法吸收了 C 语言、 Java 和 Perl 的特点,主要适用于 Web 开发领域,据说是世界上最好的编程语言。

    182 引用 • 408 回帖 • 489 关注
  • 游戏

    沉迷游戏伤身,强撸灰飞烟灭。

    181 引用 • 821 回帖
  • 浅吟主题

    Jeffrey Chen 制作的思源笔记主题,项目仓库:https://github.com/TCOTC/Whisper

    1 引用 • 28 回帖 • 1 关注
  • HBase

    HBase 是一个分布式的、面向列的开源数据库,该技术来源于 Fay Chang 所撰写的 Google 论文 “Bigtable:一个结构化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就像 Bigtable 利用了 Google 文件系统所提供的分布式数据存储一样,HBase 在 Hadoop 之上提供了类似于 Bigtable 的能力。

    17 引用 • 6 回帖 • 62 关注
  • frp

    frp 是一个可用于内网穿透的高性能的反向代理应用,支持 TCP、UDP、 HTTP 和 HTTPS 协议。

    20 引用 • 7 回帖 • 1 关注
  • Solidity

    Solidity 是一种智能合约高级语言,运行在 [以太坊] 虚拟机(EVM)之上。它的语法接近于 JavaScript,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

    3 引用 • 18 回帖 • 432 关注
  • sts
    2 引用 • 2 回帖 • 234 关注
  • Vim

    Vim 是类 UNIX 系统文本编辑器 Vi 的加强版本,加入了更多特性来帮助编辑源代码。Vim 的部分增强功能包括文件比较(vimdiff)、语法高亮、全面的帮助系统、本地脚本(Vimscript)和便于选择的可视化模式。

    29 引用 • 66 回帖 • 2 关注
  • 资讯

    资讯是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资讯有时效性和地域性。

    56 引用 • 85 回帖
  • JetBrains

    JetBrains 是一家捷克的软件开发公司,该公司位于捷克的布拉格,并在俄国的圣彼得堡及美国麻州波士顿都设有办公室,该公司最为人所熟知的产品是 Java 编程语言开发撰写时所用的集成开发环境:IntelliJ IDEA

    18 引用 • 54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