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忙!是你的谎言

本贴最后更新于 21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异事殊

在迷惘、焦虑汇集的年纪,曾经试图通过“科学”来提高效率,执迷折腾各种管理软件,生怕错过了一些机遇~

而时间管理,是始终过不去的坎,失业后的焦虑尤为明显,被各种信息掩盖真实的需求,从折腾慢慢地变成内耗、拖延、焦虑,心有余而力不足,仿佛被一道道枷锁捆绑住。起初的期望是希望通过这些工具软件,帮助自己提高效率、取得更高的成就,在被不断的折磨下,发现了一个规律:所谓的效率管理,自始至终,明的暗的都在告诉你,所有事情都应该是结果导向,效率至上!你不成功,是因为你不自律;你的失败,是因为没有按要求制定动作。

结果就很容易导致形而上学,为了彰显自己同成功人士一样忙碌,不得不把行程堆的满满的,整天神经紧绷,稍微的负面行动都会搞的心理压力非常巨大,太渴望成功与完美,乃至于编故事来欺瞒自我。——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事实上一天里真正高效的时间不会超过 5、6 小时。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BuckyBuck - 小红书

如果一个人本身有拖延和糟糕的时间管理,那他很有可能没有经历长久坚持时间记录(就像我)。要现在的我来看,其实如果一个人想要追求高效,时间利用充足,其实更应该着眼于方法论、心态,比如拖延的时候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还有任务的合理分配,以及任务 ddl 来临时的策略。就算是番茄钟,我也觉得不是特别好用,他会频繁打断心流状态,你做事情不可能精确 25min 做一个小的主题。至于负面影响,我觉得,时间管理软件或多或少是对人的物化,认为人是需要优化的对象,优化指标就是时间利用之类的。 我不是说所有使用时间管理的人都会这样,我感觉到如果我更依赖外界的数据统计、分析,我会更加对自己不信任,我更没机会更具自己的感觉调整。

@ 小川叔 - 小红书

就是突然发现了时间管理的真相。我们其实无法真正的管理时间。我们试图通过记录的方式以为我们可以掌握到自己的优势,但这个本质其实是要了解自己。当你足够了解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没有必要做这么多的记录。

说得太好了,时间管理学试图用任务来约束、规训人,却很少有人思考时间的本质是什么?

从宏观的意义上,时间不属于任何人,它只是作为一个衡量大自然的运作规律的工具。

“天生四时,地生万物;日月轮回,周而复始”。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

我们所能决定的,是端平当下时刻的心态,及时补充能量(体力、情绪、专注力),防止事情发生恶化。

为什么仍然需要时间管理?

不管是通过劳动换取酬劳,满足生存上的需要,还是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归根结底是对现状的不满。时间管理应该成为更加了解自我的工具,而不是被它奴役。所以不再是追求效率,而是视为作息习惯的养成。

通过以往的记录建模分析,该论断的可靠性得以夯实。

初步筛选、归纳、整理后,聚焦观察一天中的行动。

  • 按不同的行动划分为活动分类;
  • 按不同的用途划分为时间的性质。

6b107d3c507c2e76fd789b09c558352c

发现是以行动的结果为主导,用这个模板进行时间的管理依旧是零碎的,意义不明的,打心底里的抗拒。于是引入最右边的 5 个不同的情绪状态,设想通过情绪来管理行为,但是记录了一段时间,在心理上依旧是抗拒的。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时常幻想以下这两个公式带来的成就,一旦因为遗漏、或者其他负面情绪,心理都会产生莫名奇妙的愧疚感,总是试图强行改变当下的情绪,把时间的利用最大化。这种行为非常扭曲!

公式一:成果 = 能量 x 行动 x 时间
公式二:行动 x 能量 = (成果/时间)

这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心存杂念、野草丛生。

然后尝试给每个项目分配时间,观察它们在一天当中的比例,并尝试重新建模分析。

3a9995e2592494541b3e9d1e6ca53286

这次从时间的分类着手,回归人与时间的本质关系。简化不必要的信息干扰,同时具有普适性。

按时间的使用性质分为五大类,及其对应的行为:

  • 休息时间 -> 对应的行为:补充能量(体力、情绪、专注力)

    • 具体的动作:如睡觉、吃吃喝喝、放空、发呆、收纳整理、散步、正念。。。
  • 工作时间 -> 对应的行为:劳动生产

    • 动作:如任务行动、复盘总结、会议团队沟通、头脑风暴。。。
  • 计划时间 -> 对应的行为:输入,长期的价值产出

    • 动作:如创作、健身锻炼、阅读。。。
  • 过渡时间 -> 对应的行为:消遣

    • 动作:等待/准备、途中、娱乐(如刷短视频)。。。
  • 连接时间 -> 对应的行为:人与人、世界、自然的互动体验

    • 动作:如社交、旅游、兴趣爱好。。。

这里只有当我明确关注投入产出比,才会追踪具体的动作。否则,统一归纳到某类行为。


思维导图

最终选择用 ios 的时间块进行记录,虽然不完美,但是也确实很适合这套方法的应用,无痛记录时间。做完后才去登记下来,在开启下一个动作前,会想思考如何分配,接下来是该去休息补充能量,还是应该去做更有挑战的事情?

取决于当前的能量(体力、情绪、专注力) 状态。

比如意识到可能不去做接下来会被拖延,会先去做一些简单的与该项目相关联的,如文档的归纳、整理的预备动作,进行过渡。

5d3d487d1586cf54f07b78422585fcf5

有趣的分析

作息以过渡时间为分界线,左边是生活,右边是劳作。

设定完美平衡模型:(休息:8,连接:3| 过渡:2 | 计划:3,工作:8)

image

当然每个人的作息习惯都是不一样的,这个模型的意义是根据自身的条件设定理想的作息习惯,每过一段时间回顾一下,是否朝这个方向发展,或是偏离了再做调整作息。比如调出这一段时间的作息,回顾作息表分布,具体是受到什么行为影响,从而思考如何作出调整。不过建议尽量以天为单位,回顾昨日发生的事情,调整今日的行为。

此文到此结束,仅作个人实践记录,可以参考上面的方法,切莫硬套公式,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钉钉

    钉钉,专为中国企业打造的免费沟通协同多端平台, 阿里巴巴出品。

    15 引用 • 67 回帖 • 244 关注
  • Solidity

    Solidity 是一种智能合约高级语言,运行在 [以太坊] 虚拟机(EVM)之上。它的语法接近于 JavaScript,是一种面向对象的语言。

    3 引用 • 18 回帖 • 453 关注
  • Firefox

    Mozilla Firefox 中文俗称“火狐”(正式缩写为 Fx 或 fx,非正式缩写为 FF),是一个开源的网页浏览器,使用 Gecko 排版引擎,支持多种操作系统,如 Windows、OSX 及 Linux 等。

    7 引用 • 30 回帖 • 363 关注
  • App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的缩写)一般指手机软件。

    91 引用 • 384 回帖
  • CentOS

    CentOS(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是 Linux 发行版之一,它是来自于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依照开放源代码规定释出的源代码所编译而成。由于出自同样的源代码,因此有些要求高度稳定的服务器以 CentOS 替代商业版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使用。两者的不同在于 CentOS 并不包含封闭源代码软件。

    240 引用 • 224 回帖 • 1 关注
  • SendCloud

    SendCloud 由搜狐武汉研发中心孵化的项目,是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高质量的触发邮件服务的云端邮件发送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便利的 API 接口来调用服务,让邮件准确迅速到达用户收件箱并获得强大的追踪数据。

    2 引用 • 8 回帖 • 526 关注
  • 数据库

    据说 99% 的性能瓶颈都在数据库。

    347 引用 • 762 回帖
  • Spring

    Spring 是一个开源框架,是于 2003 年兴起的一个轻量级的 Java 开发框架,由 Rod Johnson 在其著作《Expert One-On-One J2EE Development and Design》中阐述的部分理念和原型衍生而来。它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开发的复杂性而创建的。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使用者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 JavaEE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

    949 引用 • 1460 回帖 • 1 关注
  • ZooKeeper

    ZooKeeper 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是 Google 的 Chubby 一个开源的实现,是 Hadoop 和 HBase 的重要组件。它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软件,提供的功能包括:配置维护、域名服务、分布式同步、组服务等。

    61 引用 • 29 回帖 • 8 关注
  • OpenCV
    15 引用 • 36 回帖 • 4 关注
  • OnlyOffice
    4 引用 • 30 关注
  • 游戏

    沉迷游戏伤身,强撸灰飞烟灭。

    188 引用 • 833 回帖
  • Flutter

    Flutter 是谷歌的移动 UI 框架,可以快速在 iOS 和 Android 上构建高质量的原生用户界面。 Flutter 可以与现有的代码一起工作,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组织使用,并且 Flutter 是完全免费、开源的。

    39 引用 • 92 回帖 • 16 关注
  • Follow
    4 引用 • 12 回帖 • 17 关注
  • 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11 引用 • 790 回帖
  • 前端

    前端技术一般分为前端设计和前端开发,前端设计可以理解为网站的视觉设计,前端开发则是网站的前台代码实现,包括 HTML、CSS 以及 JavaScript 等。

    247 引用 • 1340 回帖 • 1 关注
  • RabbitMQ

    RabbitMQ 是一个开源的 AMQP 实现,服务器端用 Erlang 语言编写,支持多种语言客户端,如:Python、Ruby、.NET、Java、C、PHP、ActionScript 等。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存储转发消息,在易用性、扩展性、高可用性等方面表现不俗。

    49 引用 • 60 回帖 • 357 关注
  • OneDrive
    2 引用 • 5 关注
  • Google

    Google(Google Inc.,NASDAQ:GOOG)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公有股份公司),于 1998 年 9 月 7 日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形式创立,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 公司的总部称作“Googleplex”,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Google 目前被公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免费服务。不作恶(Don't be evil)是谷歌公司的一项非正式的公司口号。

    51 引用 • 200 回帖 • 1 关注
  • SOHO

    为成为自由职业者在家办公而努力吧!

    7 引用 • 55 回帖
  • SpaceVim

    SpaceVim 是一个社区驱动的模块化 vim/neovim 配置集合,以模块的方式组织管理插件以
    及相关配置,为不同的语言开发量身定制了相关的开发模块,该模块提供代码自动补全,
    语法检查、格式化、调试、REPL 等特性。用户仅需载入相关语言的模块即可得到一个开箱
    即用的 Vim-IDE。

    3 引用 • 31 回帖 • 114 关注
  • MongoDB

    MongoDB(来自于英文单词“Humongous”,中文含义为“庞大”)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 C++ 语言编写。旨在为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MongoDB 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最像关系数据库的。它支持的数据结构非常松散,是类似 JSON 的 BSON 格式,因此可以存储比较复杂的数据类型。

    91 引用 • 59 回帖 • 1 关注
  • Hexo

    Hexo 是一款快速、简洁且高效的博客框架,使用 Node.js 编写。

    22 引用 • 148 回帖 • 24 关注
  • RemNote
    2 引用 • 16 回帖 • 38 关注
  • IPFS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际文件系统)是永久的、去中心化保存和共享文件的方法,这是一种内容可寻址、版本化、点对点超媒体的分布式协议。请浏览 IPFS 入门笔记了解更多细节。

    20 引用 • 245 回帖 • 237 关注
  • AWS
    11 引用 • 28 回帖 • 1 关注
  • React

    React 是 Facebook 开源的一个用于构建 UI 的 JavaScript 库。

    192 引用 • 291 回帖 • 355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