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掌握一项新知识

看了他人写的关于学习的文章,心血来潮,决定自己也分享一下如何学习。

从小到大,无论学习什么知识,我总能很快的上手掌握。但看着身边人一筹莫展,一知半解的状态,我总会疑惑,这么简单的东西,为什么会有疑惑呢?我不理解。

在这个问题上,我有过许多思考,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我不同,学习一个新知识时,切入点不同,关注点不同,或者说是:学习的顺序不同。

在高二时期,我曾经退学过一段时间,理由是不想读书了,遂出去打工谋生。因为某些原因,高三重新回到校园,这时候,我已经落后大家很大部分的课程。

但是我仅仅用 2 个月的时间,就追上了大家的脚步,甚至在班上名列前茅,不过后期又因为贪玩的缘由,成绩快速下滑,甚至高考前夕……我还在凌晨深夜玩手机,第二天高考考场睡觉

在我看来,这些知识都是简单的,我能够很快速的上手和使用,下面,我会分享我觉得有用的部分,或者说我能够快速学习一项新知识,新技能的原因。

怎么学习一项新知识,新技能?

我没有主动去网上寻找过什么学习方法之类的,但是也偶尔看到过一些类似的文章或者视频,了解不多,下面我所说的,都是基于我自身经历,总结出来的学习方法。

我认为,想要快速学习一个新知识,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必须得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专注力。

2、知道从哪开始学

下面我会分别说明这两点。

精神状态不必说,如果一个人浑浑噩噩的,怎么能够学得进东西。

专注力

什么样的专注力才满足要求?

当学习某个新知识时,必须是不被外物所干扰,全身心的投入在学习中,就像是全世界只剩下了你和需要学习的新知识,心无旁骛。

如果学习时,一会儿关注到窗外的落叶,或者同学朋友的聊天,想要八卦一番;亦或是时不时的看看微信,QQ,抖音等各类聊天娱乐类软件。这种在短时间快快速切换信息的状态,会让你学不进任何东西。

所以,如果你想要学习新知识,第一件事就是抛弃外物带来的干扰,手机静音,电脑只留下需要学习的视频或者文章,其他的一切都关闭。

到此,你便有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新知识的思路

很多人拥有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却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学习,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接下来我会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我的学习切入点,并尽可能的多举案例,让大家明白。

我的学习思路大概如下步骤

1、先学会怎么使用,了解功能,给大脑和知识绑定一个映射关系。

2、尝试加入自己的理解。

3、使用几次新知识,巩固记忆。

4、自己可以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该知识。

大家看了以上步骤可能会有一些疑惑,下面我会分步为大家解答。

1、先学会怎么使用,了解效果

先学会怎么使用,如何理解这句话?我举几个案例,相信大家就明白了。

案例 1:学习数学公式,比如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第一步,我需要知道这个东西是干什么用的?

答: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可以用它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当我第一次知道这个公式的用途,我会仔细的看一看它,让大脑知道这个公式的存在,仅仅知道就可以了,甚至不必记忆和背诵。

接着让告诉自己的大脑,这是用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这相当于简单的记忆一下,或许未来再次见到或者需要使用这个公式,我能有个印象就可以了。

到此,你就完成了第一步,了解了这个公式的用途,仅仅了解就好, 我多次强调仅仅了解就好,知道就好,就是让大家知道,不需要在这里浪费太多时间,因为你并不知道将来是否需要使用到这个知识点,你只需要了解到它的用法就行,不需要记忆和背诵,也不必去深究原理(这个公式怎么来的,原理方面的知识,我们也不需要去思考,只要知道功能就好)。

就像筷子,你看它,就知道它的功能是夹菜的。看到碗,就知道它是装东西的,我们只需要知道用途就好。

那有人说:我确定晚上老师布置的练习题中一定会用到它,那我是否需要在此刻记忆和背诵?

答:不需要记忆和背诵,第一次只需要了解到用途,功能就好。

继续往下,来到晚上的练习题,当你做练习题时,你发现这似乎可以用到白天见到的求根公式,有些印象,但是并不记得公式具体是什么,很好,需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有印象就行。

这时候,翻出书本,找到对应的公式,不需要记忆和背诵!不需要记忆和背诵!不需要记忆和背诵! 对着公式给我套数字就行(当然,套数字时,你需要阅读这个公式,知道什么数字放在公式的什么地方),然后完成作业。

事后可以照抄几遍这个公式(抄写,不用背,边抄边默念,抄写 1-2 遍,甚至不用抄写,默念几遍就行,我是默念的,懒得抄),接着尝试默写一下(一两次尝试默写不出来,那就别管了,该玩玩),该步骤还是为了加深印象。

经过作业,一定加深了你对这个公式的印象,有可能还是记不住,也可能经过这次作业,一下就记住了这个公式。

下一次需要使用该公式,你印象会深,可以尝试先写公式,然后翻出课本对照错误的地方。多使用到几次,你一定可以记忆该公式,并且短时间内不会遗忘。

那原理?不是哥们?关注原理干啥,会用就行,你又不搞研究,没这需求,关注原理干啥?

嗯?你说自己推导公式加深理解?

不是,你有这时间不如想想晚饭吃什么?这才是人生的终极问题好吧[doge]。 (会用就行,想那么多干啥,我不理解……)

到此,你已经掌握了该公式,简单吧。

不需要理解原理,不需要理解过程,不需要问为什么是这样?你只要在脑海中有印象,会用就行,就这么简单。

还有最后一个步骤,能用自己的简单语言介绍该知识,这其实就是别人向你求助,你给出的回答。

问:这个公式有什么用?

答:一元二次的求根公式。

问:为什么公式是这样?(这往往是很多人关注点错了,关注原理干啥?)

答:我不知道,想这么多干啥,照着套公式就完事了。

这时候,你已经掌握了怎么使用该知识,上面还有第 2 条是尝试加入自己的理解,上面的内容没有提到,这里补充一下。

加入自己的理解,在我这更多是:用自己的方法去加深和记忆该知识。

上面的案例很简单,明显不需要加入自己的理解,多使用就记住了。

更多是一些复杂的知识点,用自己的方法,找规律,或者转换图像,或者其他方法,将知识切换成一种更容易理解的角度记忆下来。(这个更类似与取巧的记忆和背诵了,自己的理解主要是运用在这,或者可以上网寻找一些大家的记忆思路,不过还是推荐自己去找规律。)

原本还想再举一个例子的,但是时间有限,深夜该睡觉了。所以先写这一个,以后有机会再补充。

简单总结一下:

1、需要一个良好的专注力(每个人条件不同,我即使再嘈杂的环境中,也可以做到心无旁骛,只关注在新知识上。)

2、不需要深入原理,不需要主动去记忆背诵,用多了自然就记住了。大脑有个印象就行,知道该知识是什么功能。(一句话,用得多的不会忘,用得少的,证明你不需要它。)

学习其他东西也是如此,先让自己对知识有个印象,了解功能,这就完成了 90%。剩下的 10%,就是多使用。

问:那要是我学习某个知识的原理呢?

答:那不也一样,原理里面的东西也是为了实现某种功能。该方法一样适用,了解功能,产生印象就好。

一切的一切,都是知道怎么使用就行,让大脑有个印象。

写得匆忙,案例还是少了,大家有疑惑可以评论,或者列出使用场景,我会仔细解答。

  • 学习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 —— 习近平

    173 引用 • 518 回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这开头,怎么感觉像是看了我的文章

    1 回复
  • fyislo 1

    是的,昨天在三群里看到分享的链接,拜读了一下,没有看到核心内容,一时心血来潮,写了这篇文章,多有参考,还望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