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闪卡功能思考
2024-03-18 09:50闪卡结构化这个词本身就是伪命题。
结构化这个过程是发生在大脑里的,是神经系统的变化,认知结构的变化产生了结构化的记忆。
闪卡不管怎么改动都不会发生结构化,因为优质的闪卡本身就是对单一知识点的召回系统。
它是一个促使你提取某个概念,让你针对它主动思考一下的工具。
这种树状闪卡列表不会带来什么收益,但会增加开销,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在记忆一些闪卡前,先把要背的东西整体上学习一遍。
-
有没有大佬使用《费曼技巧》《西蒙学习法》来学习、做笔记
2024-03-18 09:47推荐你去找两本书,都叫《知道做到》。
第一本作者是:肯.布兰佳
第二本作者是:彼得.霍林斯
先看第一本,后看第二本,看完这两本,也就差不多了,那些古早时期的各种“学习法”也就不用看了
-
白板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好
2024-03-17 20:11如果白板和块是无缝衔接,那么这个有搞头。
如果白板和文档块是割裂的,那我觉得没什么意义。
如果白板上输入任意内容,都相当于新建了一个文档块,那我觉得有点搞头。
如果白板上输入的内容,相当于图形,那我觉得整合起来消耗的精力不如不玩。
-
知识管理工作流
2024-03-13 22:10这是我个人的一点习惯,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
今天关注了学习骇客公众号,发现自己和学习骇客老师还真的是蛮像的......
区别就是学习骇客老师用 Anki+Obsidian,而我选择 All in Siyuan。
我信不过所有非本地、无加密的云服务,因为我个人有许多文件存在百度云都被删掉了,希望将来思源能做个 PDF、Epub 文件管理啥的(许愿)
-
突然发现数据库可以完全替代 Todo!太棒了!
2024-03-09 08:20包括 notion、logseq 在内的所有笔记软件,我均没有尝试出有效的任务管理方式,因为启动和移动端还有提醒一直是个问题。
我还是继续选择滴答清单......
-
移动端写大纲笔记时列表项能否支持 Tab 和 Shift + Tab 操作缩进 ?
2024-03-07 10:10不好说,我目前每天用的是手机伺服,网页上可以。
手机不晓得啥时候能改进,可能得今年下半年?
-
闪卡间隔重复时间问题
2024-03-02 15:17Anki 的解决方案是有个每天的“刷新时间点”,比如我的 Anki 默认是凌晨 4 点。过了 4 点今天的卡片就都会刷新出来。
FSRS 目前我不是很懂,我去问问小叶宝贝,要是刷新时间点的问题,可以考虑让大 D 加一个。如果 FSRS 本身就是这样设计的,那就可以随便了,第二天再说。
-
闪卡功能对新手是不是不太友好?
2024-03-02 09:32闪卡这个技术太 TM 复杂以至于掌握它近乎在大学里学一门专业课一样累。
这个问题很多人都在努力想解决办法了,但说实话——大部分努力都还在原地打转。
思源这边真不能怪大 D,我估计大 D 也是一头雾水,不过别担心,链滴里有很多老油条卡修,将来会有更详细的帮助。
-
想看看大家用“闪卡”来做什么
2024-03-02 09:30- B 的本质是 A。
- 把 C 做成闪卡完全是浪费时间,金句本质是某种原理的文学化表述,如果你懂原理你也有金句,如果你不懂,那么背金句没用。
-
我对知识管理 or 笔记的理论
2024-03-02 09:28- 在现今社会,任何以个人力量去推动的“知识库”“知识体系”都不可能跟得上领域的发展速度。
也不能战胜以大模型和知识图谱为代表性的新技术,我一般选择省下知识管理的时间多赚点钱上知网...... - 如果说读书 + 做题是上一代学习方式,那么今天的互联网与各种软件带来的就是苏格拉底的群体“思辨式学习”,加入聊天群组,兴趣小组与合伙搭建团队知识库带来的收益是全面性的。
- 经常谈论“个人知识管理”的人,既不是很懂知识是什么,也不太知道知识是怎么生产的,他们最擅长的本质是“信息管理学”,这个专业现在是有研究生和博士方向的,专门研究怎么组织内容。
- 不以生产为目的的管理徒耗时间。
基于以上原因,大部分时间我评判一个笔记软件好不好用,全看输出与写作的能力,输入时的方便度,是否能云协作(思源提到了规划,我觉得这个功能其实比什么白板啥的牛多了)以及安全与跑路方便度。
- 在现今社会,任何以个人力量去推动的“知识库”“知识体系”都不可能跟得上领域的发展速度。
-
不要整白板啦,思维导图先安排上把,求求了
2024-03-01 15:48最大的问题是“知识体系”这个词就是个脏词……
围绕着这个词进行的探索大部分都收效甚微。
不过我认可一点:Lattics 的写作体验确实好~
-
想看看大家用“闪卡”来做什么
2024-02-29 23:57闪卡这个词其实不好,卡字使人们的第一印象局限在了“卡片”这种形式上,导致很多人没有深刻的体会到间隔重复的真正作用。
间隔重复本质上是把空间关系转化为时间关系。比如,我在 2023 年搜集了 20 个写作选题,为此我新建了 20 个【文档】。
但我对这 20 个词并没有深厚的积累,短时间内写不完。那如果按照空间关系的思维,我大概率是需要什么?
一个【写作清单】或【选题数据库】,我要浏览它们,以确认这些信息。不管你的工作流程是什么样的,它最后大概率都长这个样子:
- 【草稿 1】
- 【草稿 2】
- ……
这样的结构是消耗脑力的——你需要主动驱动自己去决定什么时候回看这个文档,并深入决策完成哪一项。
而间隔重复本质上是把空间目录打散在了时间当中。我可以将这些选题全部加入间隔重复,包括任务块,哲学文档,这样我每天只要启动间隔重复界面,就会循环的遇到“过去的我”给“现在的我”布置的任务。
今天能写吗?能写就写一点,不能写就选个按钮让它过一段时间再来,说不定那时候我已经对这个草稿的主题有了更好的理解?
所以闪卡这个词我是真的不太喜欢,思源已经提供了一种远胜于闪卡的,“软件内一切皆可间隔重复”的架构,大伙还是得思路打开点。
-
关于花式间隔重复的一点经验
2024-02-25 17:03不需要,这事儿其实可以关联到一个词叫“文化达尔文主义”(知识达尔文主义)。
时间轴角度的管理主打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举例子,我有个南方码农网友,前几年读元宇宙的书,学元宇宙开发,积累了许多笔记和闪卡。当时在一家做元宇宙建模的公司工作。
去年年中元宇宙概念破产,公司倒闭了,如果是以“空间关系”去建立管理秩序,那么我们需要的是付出一定的精力树立一下“空间角度”的各种展现。
但是在时间轴角度上,你只要看到关于元宇宙的闪卡,文档弹出来,觉得没屁用了删了就是了~
这就是利用间隔重复搞出的知识达尔文主义,你的库随着你的变化要渐渐跟着变化。保持一个合适的大小。
-
大家觉得读书笔记有必要做数据库吗?
2024-02-24 12:33没有用,因为书籍本身就是无效结构。
比如同样是讲经济学的,但是你看了五本书,这五本书里有重复的论点,有 5 个作者完全不一样的论点。
你应该做的是利用双链等技巧将 5 本书里相同的知识只留下一份,而 5 个作者不一样的论点则组合到一起,以扩展你的认知边界。
以一本书一本书的形态组织内容,我理解不到这有什么意义,可能展示的时候看着更赏心悦目一点。
-
尽管不想扫兴,但我还是憋不住了!
2024-02-23 19:09思源里如果已经积累好了你的专业领域的内容,那么写作的时候通过嵌入块之类的随时拉出来效率非常高。
然后很多细节,比如附近关系图,切换导出视角......
闪卡可以渐进协作,把文档标题设为间隔重复就行了。
搜索资源文件,引用各种存进来的文档......
思源在写作和组织文档上的优势说也说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