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a 架构与优化指南

本贴最后更新于 157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东海扬尘

MINA 架构

这里,我借用了一张 Trustin Lee 在 Asia 2006 的 ppt 里面的图片来介绍 MINA 的架构。

Remote Peer 就是客户端,而下方的框是 MINA 的主要结构,各个框之间的箭头代表数据流向。

大家可以对比刚刚的例子来看这个架构图,IoService 就是整个 MINA 的入口,负责底层的 IO 操作,客户端发过来的消息就是由它处理。刚刚我们使用的 IoAcceptor 就是一个 IoService,之所以抽象成 IoService,是因为 MINA 用同样的架构来处理服务器和客户端编程,IoService 的另一个子类就是 IoConnector,用于客户端。不过根据笔者的使用经验,使用非阻塞的模型进行客户端编程非常的不方便,你最好寻求其他的阻塞通讯框架。

IoService 把数据转化成一个一个的事件,传递给 IoFilterChain。你可以加入一连串的 IoFilter,进行各种功能。笔者的建议是将一些功能性的,业务不相关的代码,用 IoFilter 来实现,使得整个应用结构更清晰,也方便代码重用。

被 IoFilter 处理过的事件,发送给 IoHandler,然后我们在这里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这个部分很简单,如果你有 Swing 的使用经验的话,你会发现它跟 Swing 的事件非常相像,你要做的事情,仅仅是重载你需要的方法,然后编写具体的业务功能。在这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 messageReceived 了。

值得留意的是一个 IoSession 的类,每一个 IoSession 实例代表这一个连接,我们需要对连接进行的任何操作都通过这个类来实现。

从 IoHandler 通过调用 IoSession.write 等方法向客户端发送的消息,会通过跟输入数据相反的次序依次传递,直至由 IoService 负责把数据发送给客户端。

这就已经是 MINA 的全部,是不是很简单。

接下来,我会详细介绍我们编写具体代码的时候主要涉及到的三个类,IoHandler、IoSession 和 IoFilter。

IoHandler

MINA 的内部实现了一个事件模型,而 IoHanlder 则是所有事件最终产生响应的位置。每一个方法的名字很明确表明该事件的含义。messageReceived 是接收客户端消息的事件,我们应该在这里实现业务逻辑。messageSent 是服务器发送消息的事件,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会使用它。sessionClosed 是客户端断开连接的事件,可以在这里进行一些资源回收等操作。值得留意的是,客户端连接有两个事件,sessionCreated 和 sessionOpened,两者稍有不同,sessionCreated 是由 I/O processor 线程触发的,而 sessionOpened 在其后,由业务线程触发的,由于 MINA 的 I/O processor 线程非常少,因此如果我们真的需要使用 sessionCreated,也必须是耗时短的操作,一般情况下,我们应该把业务初始化的功能放在 sessionOpened 事件中。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我们刚刚的例子继承的是 IoHandlerAdapter,IoHandlerAdapter 其实就是一个 IoHanlder 的空的实现,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重载不感兴趣的事件。

IoSession

IoSession 是一个接口,MINA 里很多的地方都使用接口,很好地体现了面向接口编程的思想。它提供了对当前连接的操作功能,还有用户定义属性的存储功能,这点非常重要。IoSession 是线程安全的,也就是我们能够在多线程环境中随意操作 IoSession,这点给开发带来很大的好处。我们来看看具体提供的方法,笔者列举一些比较常用和重要的方法

在这里,笔者把 IoSession 的方法大致分成三类

第一类,连接操作功能。

最主要的方法有两个,向客户端发送消息和断开连接。可以看的出,write 接受的变量是一个 Object,但是实际上应该传入什么类型呢?具体还得看你是否使用了 ProtocolCodecFilter(下面会详细介绍),如果使用了 ProtocolCodecFilter,那这个 message 将可能是一个 String,或者是一个用户定义的 JavaBean。默认的情况,message 是一个 ByteBuffer。ByteBuffer 是 MINA 的一个类,跟 java.nio.ByteBuffer 类同名,MINA 2.0 将会将它改成 IoBuffer,以避免讨论上的误会。

另一个值得留意的是 Future 类,MINA 是一个非阻塞的通信框架,其中一个明显的体现就是调用 IoSession.write 方法是不会阻塞的。用户调用了 write 方法之后,消息内容会发到底层等候发送,至于什么时候发出,就不得而知了。当然,实际上调用了 write 之后,数据几乎是立刻发出的,这得益与 NIO 的高性能。但是,如果我们必须确认了消息发出,然后进行某些处理,我们就需要使用 Future 类,以下是一个很常见的代码。

通过调用 future.join,程序就会阻塞,直至消息处理结束。我们还能通过 future.isWritten 得知消息是否成功发送。

在这里,笔者顺便说一个实际使用的发现,消息发送是会自动合并的,简单来说,如果在很短的时间里,对同一个 IoSession 进行了两次 write 操作,客户端有可能只收到一条消息,而这条消息就是服务器发出的两条消息前后接起来。这样的设计可以在高并发的时候节省网络开销,而笔者的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也相当好。但是如果这样行为会导致客户端工作不正常,你也可以通过参数关闭它。

第二类,属性存储操作。

通常来说,我们的系统是有用户状态的,我们就需要在连接上存储用户属性,IoSession 的 Attribute 就是这样一个功能。例如两个连接同时连入服务器,一个连接是用户 A,用户 ID 是 13,另一个连接是用户 B,用户 ID 是 14,我们就可以在用户登录成功之后,调用 IoSession.setAttribute(“login_id”,13),然后在其后的操作中,通过 IoSession.getAttribute(“login_id”)获得当前登录用户 ID,并进行相应的操作。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类似 HttpSession 的功能,当然具体的实现方法不一样。

第三类,连接状态。

这里就不多说了,从方法名上我们就能知道它具体的功能。

IoFilter

过滤器是 MINA 的一个很重要的功能。IoFilter 也是一个接口,但是相对比较复杂,这里就不列举它的方法了。简单来说 IoFilter 就像 ServletFilter,在事件被 IoHandler 处理之前或之后进行一些特定的操作,但是它比 ServletFilter 复杂,可以处理很多种事件,除了包括 IoHandler 的 7 个事件以外,还有一些内部的事件可以进行操作。

MINA 提供了一些常用的 IoFilter 实现,例如有 LoggingFilter(日志功能)、BlacklistFilter(黑名单功能)、CompressionFilter(压缩功能)、SSLFilter(SSL 支持),这些过滤器比较简单,通过阅读它们的源代码,能够更进一步理解过滤器的实现。笔者在这里要重点介绍两个过滤器,ProtocolCodecFilter 和 ExecutorFilter

ProtocolCodecFilter

网络传输的内容其实本质是一个二进制流,但是我们的业务功能不会,或者说不应该去直接操作二进制流。MINA 默认向 IoHandler 传入的 message 是一个 ByteBuffer,如果我们直接在 IoHandler 操作 ByteBuffer,会导致大量协议分析的代码和实际的业务代码混杂在一起。最适合的做法,就是在 IoFilter 把 ByteBuffer 转换成 String 或者 JavaBean,ProtocolCodecFilter 正是这样的一个功能的过滤器。

使用 ProtocolCodecFilter 很简单,我们只要把 ProtocolCodecFilter 加入到 FilterChain 就可以了,但是我们需要提供一个 ProtocolCodecFactory。其实 ProtocolCodecFilter 仅仅是实现了过滤器部分的功能,它会将最终的转换工作,交给从 ProtocolCodecFactory 获得的 Encode 和 Decode。如果我们需要编写自己的 ProtocolCodec,就应该从 ProtocolCodecFactory 入手。MINA 内置了几个 ProtocolCodecFactory,比较常用的就是 ObjectSerializationCodecFactory 和 TextLineCodecFactory。

ObjectSerializationCodecFactory 是 Java Object 序列化之后的内容直接跟 ByteBuffer 互相转化,比较适合两端都是 Java 的情况使用。TextLineCodecFactory 就是 String 跟 ByteBuffer 的转化,说白了就是文本,例如你要实现一个 SMTP 服务器,或者 POP 服务器,就可以使用它。而笔者的实际使用,大多数情况都是使用

TextLineCodecFactory

这里提及一下 IoFilter 的顺序问题,IoFilter 是有加入顺序的,例如,先加入 LoggingFilter 再加入 ProtocolCodecFilter,和先加入 ProtocolCodecFilter 再加入 LoggingFilter 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前者 LoggingFilter 写入日志的内容是 ByteBuffer,而后者写入日志的是转换后具体的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CAP

    CAP 指的是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 Consistency(一致性)、 Availability(可用性)、Partition tolerance(分区容错性),三者不可兼得。

    11 引用 • 5 回帖 • 532 关注
  • 周末

    星期六到星期天晚,实行五天工作制后,指每周的最后两天。再过几年可能就是三天了。

    14 引用 • 297 回帖 • 1 关注
  • BookxNote

    BookxNote 是一款全新的电子书学习工具,助力您的学习与思考,让您的大脑更高效的记忆。

    笔记整理交给我,一心只读圣贤书。

    5 引用 • 11 回帖 • 1 关注
  • InfluxDB

    InfluxDB 是一个开源的没有外部依赖的时间序列数据库。适用于记录度量,事件及实时分析。

    2 引用 • 66 关注
  • 程序员

    程序员是从事程序开发、程序维护的专业人员。

    513 引用 • 3611 回帖
  • Node.js

    Node.js 是一个基于 Chrome JavaScript 运行时建立的平台, 用于方便地搭建响应速度快、易于扩展的网络应用。Node.js 使用事件驱动, 非阻塞 I/O 模型而得以轻量和高效。

    135 引用 • 267 回帖 • 370 关注
  • 黑曜石

    黑曜石是一款强大的知识库工具,支持本地 Markdown 文件编辑,支持双向链接和关系图。

    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9 引用 • 30 回帖
  • WordPress

    WordPress 是一个使用 PHP 语言开发的博客平台,用户可以在支持 PHP 和 MySQL 数据库的服务器上架设自己的博客。也可以把 WordPress 当作一个内容管理系统(CMS)来使用。WordPress 是一个免费的开源项目,在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GPLv2)下授权发布。

    45 引用 • 113 回帖 • 383 关注
  • 强迫症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18 引用 • 178 回帖 • 68 关注
  • Lute

    Lute 是一款结构化的 Markdown 引擎,支持 Go 和 JavaScript。

    23 引用 • 187 回帖 • 24 关注
  • Quicker

    Quicker 您的指尖工具箱!操作更少,收获更多!

    15 引用 • 66 回帖
  • 电影

    这是一个不能说的秘密。

    119 引用 • 592 回帖
  • HTML

    HTML5 是 HTML 下一个的主要修订版本,现在仍处于发展阶段。广义论及 HTML5 时,实际指的是包括 HTML、CSS 和 JavaScript 在内的一套技术组合。

    105 引用 • 297 回帖
  • CodeMirror
    1 引用 • 2 回帖 • 57 关注
  • FlowUs

    FlowUs.息流 个人及团队的新一代生产力工具。

    让复杂的信息管理更轻松、自由、充满创意。

    1 引用 • 5 回帖 • 1 关注
  • 资讯

    资讯是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资讯有时效性和地域性。

    46 引用 • 83 回帖 • 1 关注
  • FreeMarker

    FreeMarker 是一款好用且功能强大的 Java 模版引擎。

    23 引用 • 20 回帖 • 399 关注
  • Mac

    Mac 是苹果公司自 1984 年起以“Macintosh”开始开发的个人消费型计算机,如:iMac、Mac mini、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book、Mac Pro 等计算机。

    161 引用 • 590 回帖 • 2 关注
  •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 18 人,于 1999 年在中国杭州创立,他们相信互联网能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小企业通过创新与科技扩展业务,并在参与国内或全球市场竞争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43 引用 • 221 回帖 • 347 关注
  • OAuth

    OAuth 协议为用户资源的授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开放而又简易的标准。与以往的授权方式不同之处是 oAuth 的授权不会使第三方触及到用户的帐号信息(如用户名与密码),即第三方无需使用用户的用户名与密码就可以申请获得该用户资源的授权,因此 oAuth 是安全的。oAuth 是 Open Authorization 的简写。

    34 引用 • 103 回帖 • 6 关注
  • ZeroNet

    ZeroNet 是一个基于比特币加密技术和 BT 网络技术的去中心化的、开放开源的网络和交流系统。

    1 引用 • 21 回帖 • 565 关注
  • Gitea

    Gitea 是一个开源社区驱动的轻量级代码托管解决方案,后端采用 Go 编写,采用 MIT 许可证。

    3 引用 • 16 回帖 • 1 关注
  • wolai

    我来 wolai:不仅仅是未来的云端笔记!

    9 引用 • 117 回帖
  • ZooKeeper

    ZooKeeper 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是 Google 的 Chubby 一个开源的实现,是 Hadoop 和 HBase 的重要组件。它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软件,提供的功能包括:配置维护、域名服务、分布式同步、组服务等。

    57 引用 • 29 回帖
  • Git

    Git 是 Linux Torvalds 为了帮助管理 Linux 内核开发而开发的一个开放源码的版本控制软件。

    195 引用 • 354 回帖 • 44 关注
  • OpenStack

    OpenStack 是一个云操作系统,通过数据中心可控制大型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池。所有的管理通过前端界面管理员就可以完成,同样也可以通过 Web 接口让最终用户部署资源。

    10 引用 • 2 关注
  • Logseq

    Logseq 是一个隐私优先、开源的知识库工具。

    Logseq is a joyful, open-source outliner that works on top of local plain-text Markdown and Org-mode files. Use it to write, organize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keep your to-do list, and build your own digital garden.

    5 引用 • 65 回帖 • 3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