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7 下 swap 分区创建 (添加), 删除以及相关配置

本贴最后更新于 234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俗易

在添加 swap 分区之前我们可以了解下当前系统 swap 是否存在以及使用情况,可用:

free -h 或 swapon -s
了解硬盘使用情况(一般/dev/vda1 为挂载硬盘):

df -hal
1.添加 swap 分区
使用 dd 命令创建名为 swapfile 的 swap 交换文件(文件名和目录任意):
dd if=/dev/zero of=/var/swapfile bs=1024 count=2097152
 或

dd if=/dev/zero of=/var/swapfile bs=1024 count=2048k
       科普:if(即输入文件,input file),of(即输出文件,output file)。dev/zero 是 Linux 的一种特殊字符设备(输入设备),可以用来创建一个指定长度用于初始化的空文件,如临时交换文件,该设备无穷尽地提供 0,可以提供任何你需要的数目。 bs=1024  :单位数据块(block)同时读入/输出的块字节大小为 1024  个字节即 1KB,bs(即 block size)。count=2048000  :数据块(block)数量为 2048000 ,即 2048000 个 1KB。可以计算 swap 分区的容量为:1KB *2097152=1KB *1024(k)*1024*2=2097152=2G。(dd 命令里的单位 M 表示 1024*1024,k 表示 1024)。

        回车后,会执行 2g 的读写操作,系统会卡一段时间,耐心等待执行结果。

执行完毕,对交换文件格式化并转换为 swap 分区:

mkswap /var/swapfile
挂载并激活分区:
swapon /var/swapfile
执行以上命令可能会出现:“不安全的权限 0644,建议使用 0600”类似提示,不要紧张,实际上已经激活了,可以忽略提示,也可以听从系统的建议修改下权限:
chmod -R 0600 /var/swapfile
这时候可以用 free -h 或 swapon -s 命令查看新 swap 分区是否正常添加并激活使用。

修改 fstab 配置,设置开机自动挂载该分区:
vim /etc/fstab
在 fstab 文件末尾追加如下内容后:wq!保存即可:
/var/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s  0  0
或直接对 fstab 进行 echo 追加:
echo "/var/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s 0 0" >> /etc/fstab
2.删除某 swap 分区

先停止正在使用 swap 分区:
swapoff /var/swapfile
删除 swap 分区文件
rm -rf /var/swapfile
删除或注释掉我们之前在 fstab 文件里追加的开机自动挂载配置内容:
/var/swapfile   swap  swap  defaults  0  0

3.更改 Swap 配置(进阶级)
        swappiness 值(0-100),系统对 swap 分区的依赖程度,越高则越倾向于使用 swap 分区。
        当然,高度依赖 swap 会造成物理内存远未使用完,就使用 swap 分区,我们知道 swap 分区性能远不如物理内存,这反而降低了系统性能,违背了我们创建 swap 分区的初衷。
         我们希望在物理内存即将满荷时再使用 swap,这就决定了 swappiness 值一般为 10-60 为宜,固态硬盘可以偏高些。
查看当前的 swappiness 数值:
cat /proc/sys/vm/swappiness
修改 swappiness 值,这里以 50 为例。
sysctl vm.swappiness=50
若希望 vm.swappiness=50 永久生效,则需要修改 sysctl 配置文件,直接 echo 追加配置内容,重启系统后即可生效:
echo "vm.swappiness = 50" >> /etc/sysctl.conf

  • CentOS

    CentOS(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是 Linux 发行版之一,它是来自于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依照开放源代码规定释出的源代码所编译而成。由于出自同样的源代码,因此有些要求高度稳定的服务器以 CentOS 替代商业版的 Red Hat Enterprise Linux 使用。两者的不同在于 CentOS 并不包含封闭源代码软件。

    239 引用 • 224 回帖 • 1 关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BND

    BND(Baidu Netdisk Downloader)是一款图形界面的百度网盘不限速下载器,支持 Windows、Linux 和 Mac,详细介绍请看这里

    107 引用 • 1281 回帖 • 34 关注
  • Flutter

    Flutter 是谷歌的移动 UI 框架,可以快速在 iOS 和 Android 上构建高质量的原生用户界面。 Flutter 可以与现有的代码一起工作,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开发者和组织使用,并且 Flutter 是完全免费、开源的。

    39 引用 • 92 回帖 • 3 关注
  • FreeMarker

    FreeMarker 是一款好用且功能强大的 Java 模版引擎。

    23 引用 • 20 回帖 • 464 关注
  • Java

    Java 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是由 Sun Microsystems 公司于 1995 年 5 月推出的。Java 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

    3200 引用 • 8216 回帖
  • ZeroNet

    ZeroNet 是一个基于比特币加密技术和 BT 网络技术的去中心化的、开放开源的网络和交流系统。

    1 引用 • 21 回帖 • 650 关注
  • IPFS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际文件系统)是永久的、去中心化保存和共享文件的方法,这是一种内容可寻址、版本化、点对点超媒体的分布式协议。请浏览 IPFS 入门笔记了解更多细节。

    21 引用 • 245 回帖 • 226 关注
  • SEO

    发布对别人有帮助的原创内容是最好的 SEO 方式。

    35 引用 • 200 回帖 • 31 关注
  • 星云链

    星云链是一个开源公链,业内简单的将其称为区块链上的谷歌。其实它不仅仅是区块链搜索引擎,一个公链的所有功能,它基本都有,比如你可以用它来开发部署你的去中心化的 APP,你可以在上面编写智能合约,发送交易等等。3 分钟快速接入星云链 (NAS) 测试网

    3 引用 • 16 回帖 • 1 关注
  • Vditor

    Vditor 是一款浏览器端的 Markdown 编辑器,支持所见即所得、即时渲染(类似 Typora)和分屏预览模式。它使用 TypeScript 实现,支持原生 JavaScript、Vue、React 和 Angular。

    368 引用 • 1846 回帖
  • 支付宝

    支付宝是全球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快速的电子支付/网上支付/安全支付/手机支付体验,及转账收款/水电煤缴费/信用卡还款/AA 收款等生活服务应用。

    29 引用 • 347 回帖 • 1 关注
  • 快应用

    快应用 是基于手机硬件平台的新型应用形态;标准是由主流手机厂商组成的快应用联盟联合制定;快应用标准的诞生将在研发接口、能力接入、开发者服务等层面建设标准平台;以平台化的生态模式对个人开发者和企业开发者全品类开放。

    15 引用 • 127 回帖 • 3 关注
  • Unity

    Unity 是由 Unity Technologies 开发的一个让开发者可以轻松创建诸如 2D、3D 多平台的综合型游戏开发工具,是一个全面整合的专业游戏引擎。

    25 引用 • 7 回帖 • 127 关注
  • 印象笔记
    3 引用 • 16 回帖 • 3 关注
  • 阿里云

    阿里云是阿里巴巴集团旗下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云计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提供云服务器、云数据库、云安全等云计算服务,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服务、精准定制基于场景的行业解决方案。

    84 引用 • 324 回帖 • 2 关注
  • Hprose

    Hprose 是一款先进的轻量级、跨语言、跨平台、无侵入式、高性能动态远程对象调用引擎库。它不仅简单易用,而且功能强大。你无需专门学习,只需看上几眼,就能用它轻松构建分布式应用系统。

    9 引用 • 17 回帖 • 632 关注
  • ngrok

    ngrok 是一个反向代理,通过在公共的端点和本地运行的 Web 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安全的通道。

    7 引用 • 63 回帖 • 647 关注
  • LaTeX

    LaTeX(音译“拉泰赫”)是一种基于 ΤΕΧ 的排版系统,由美国计算机学家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开发,利用这种格式,即使使用者没有排版和程序设计的知识也可以充分发挥由 TeX 所提供的强大功能,能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生成很多具有书籍质量的印刷品。对于生成复杂表格和数学公式,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它非常适用于生成高印刷质量的科技和数学类文档。

    12 引用 • 54 回帖 • 7 关注
  • SVN

    SVN 是 Subversion 的简称,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版本控制系统,相较于 RCS、CVS,它采用了分支管理系统,它的设计目标就是取代 CVS。

    29 引用 • 98 回帖 • 691 关注
  • 持续集成

    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即团队开发成员经常集成他们的工作,通过每个成员每天至少集成一次,也就意味着每天可能会发生多次集成。每次集成都通过自动化的构建(包括编译,发布,自动化测试)来验证,从而尽早地发现集成错误。

    15 引用 • 7 回帖
  • 996
    13 引用 • 200 回帖 • 5 关注
  • 黑曜石

    黑曜石是一款强大的知识库工具,支持本地 Markdown 文件编辑,支持双向链接和关系图。

    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24 引用 • 241 回帖
  • Hadoop

    Hadoop 是由 Apache 基金会所开发的一个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进行高速运算和存储。

    89 引用 • 122 回帖 • 618 关注
  • OpenCV
    15 引用 • 36 回帖 • 5 关注
  • Visio
    1 引用 • 2 回帖 • 3 关注
  • 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它提倡将单一应用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于服务之间才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构建,能够被独立的部署。

    96 引用 • 155 回帖 • 2 关注
  • Lute

    Lute 是一款结构化的 Markdown 引擎,支持 Go 和 JavaScript。

    28 引用 • 197 回帖 • 31 关注
  • AngularJS

    AngularJS 诞生于 2009 年,由 Misko Hevery 等人创建,后为 Google 所收购。是一款优秀的前端 JS 框架,已经被用于 Google 的多款产品当中。AngularJS 有着诸多特性,最为核心的是:MVC、模块化、自动化双向数据绑定、语义化标签、依赖注入等。2.0 版本后已经改名为 Angular。

    12 引用 • 50 回帖 • 508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