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集合框架

本贴最后更新于 242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世改

    本文主要是记录在学习 Java 集合框架过程中的一些知识点备忘!

20181218

1、List VS Set VS Map

  • List:核心区别在于有序性,该接口存储一组不唯一(可以有多个元素引用相同的对象)、有序的对象
  • Set:核心区别在于唯一性,该接口是不允许元素重复的集合,即不会有多个元素引用相同的对象
  • Map:核心趋避在于键值对存储,搜索效率较高;Map 会维护与 Key 有关联的值,两个 Key 可以引用相同的对象,但 Key 不能重复,典型的 Key 是 String 类型,也可以是任何对象

2、Arraylist VS LinkedList

Arraylist 底层使用的是数组(=> 存储、读取效率高,插入删除特定位置效率低【时间复杂度浸塑为 O(n)】);LinkedList 底层使用的是双向循环链表数据结构(插入删除特定位置侠侣特别高【时间复杂度近似为 O(1)】)

3、Arraylist VS Vector

20181217

1、HashMap 为什么是线程不安全的?

在多线程下,进行 put 操作可能会导致 HashMap 死循环问题,原因在于 HashMap 的扩容 resize()方法;

这是由于扩容是新建一个数组,复制原数据到数组;又由于数组下标挂有链表,因此也需要复制链表,但是多线程操作可能导致出现环形链表,例如:

若 2 个线程同时扩容,比如线程 1 先将 A 复制到新的 hash 表中,然后接着复制 B 到链头,本来 B.next = null 到此也就结束了(跟线程 2 过程一样);但是,由于线程 2 扩容的原因,将 B.next = A,继续复制 A,让 A.next=B,由此出现 B.next=A;A.next=B

(线程 2:将**0-A->**B->NULL =》0-B->A->NULL,则线程 1:0->B->A->B

=》JDK1.8 中已经解决了死循环问题(在 resize 方法中,声明两个引用地址,维护两个链表,依次在末端添加新元素,在多线程操作情况下,无非是第二个线程重复第一个线程一模一样的操作而已),虽然多线程 put 操作不会导致死循环问题,但依然有其他的弊端如数据丢失等问题,因此多线程情况下还是应该使用 ConcurrentHashMap

2、HashMap VS HashSet

HashSet 底层是基于 HashMap 实现的,HashSet 中的方法除了 clone\writeObject\readObject 方法外,其他方法都是直接调用 HashMap 中的方法的

  • HashMap 实现了 Map 接口,HashSet 实现了 Set 接口
  • HashMap 存储键值对,HashSet 仅存储对象
  • HashMap 调用 put 方法向 map 中添加元素,HashSet 调用 add 方法向 Set 中添加元素
  • HashMap 使用键 Key 计算 HashCode;HashSet 使用成员对象来计算 hashcode 值
  • HashMap 相对于 HashSet 较快,因为它是使用唯一的键获取对象

3、ConcurrentHashMap VS Hashtable

二者的区别主要体现于线程安全的实现方式上不同

  • 底层数据结构:JDK1.7 中的 ConcurrentHashMap 底层采用分段的数组 + 链表实现,JDK1.8 则采用的是跟 HashMap1.8 的结构一样,即数组 + 链表/红黑二叉树;Hashtable 和 JDK1.8 之前的 HashMap 底层数据结构类似也是采用的数组 + 链表形式,数组是 HashMap 的主体,链表则主要是为了解决哈希冲突而存在的
  • 实现线程安全的方式(重要):(1)JDK1.7 中,ConcurrentHashMap(分段锁)对整个桶数组进行分割分段(Segment),每一把锁只锁容器其中一部分数据,多线程访问容器里不同数据段的数据,就不会存在锁竞争,提高并发访问率(默认分配 16 个 Segment,笔 Hashtable 效率提高 16 倍);而在 JDK1.8 中则摒弃了 Segment 的概念,直接使用 Node 数组 + 链表 + 红黑树的数据结构来实现,并发控制使用 synchronized 和 CAS 来操作(JDK1.6 以后对 synchronized 锁做了很多优化),整个看起来就像是优化过且线程安全的 HashMap,尽管在 DJK1.8 中还能够看得到 Segment 的数据结构,但已经简化了属性只是为了兼容旧版本;(2)Hashtable(同一把锁):使用 synchronized 来保证线程安全,效率非常低下;当一个线程访问同步方法时,其他线程也访问同步方法,可能会进入阻塞或轮询状态,如使用 put 添加元素,则另一个线程不能使用 put 添加元素也不能使用 get,竞争会越来越激烈效率越低

4、ConcurrentHashMap 线程安全的具体实现方式/底层实现原理

  • JDK1.7:将数据分为一段一段的存储,然后给每一段数据配一把锁,当一个线程占用锁访问其中一个段数据时,其他段的数据也能被其他线程访问;

ConcurrentHashMap 是由 Segment 数组结构和 HashEntry 数组结构组成;Segment 实现了 ReentrantLock,是一种可重入锁,扮演锁的角色;HashEntry 用于存储键值对数据

一个 ConcurrentHashMap 中包含一个 Segment 数组,Segment 的结构与 HashMap 类似,是一种数组和链表结构,一个 Segment 包含一个 HashEntry 数组,每个 HashEntry 是一个链表结构的元素,每个 Segment 守护着一个 HashEntry 数组里的元素,当对 HashEntry 数组的数据进行修改时,必须首先获得对应的 Segment 的锁

  • JDK1.8:ConcurrentHashMap 取消了 Segment 分段锁,采用 CAS 和 synchronized 来保证并发安全,数据结构跟 HashMap1.8 类似,数组 + 链表/红黑二叉树

synchronized 只锁定当前链表或红黑二叉树的首节点,这样只要 hash 不冲突,就不会产生并发,效率又提升 N 倍

5、集合框架底层数据结构总结

  • Collection

List:

(1)Arraylist:Object数组 (2)Vector:Object数组 (3)LinkedList:双向链表(JDK1.6之前为循环链表,JDK1.7取消了循环)

Set:

(1)HashSet(无序,唯一):基于HashMap实现,底层采用HashMap来保存元素 (2)LinkedHashSet:继承于HashSet,且其内部是通过LinkedHashMap实现的 (3)TreeSet(有序,唯一):红黑树(自平衡的排序二叉树)
  • Map

    (1)HashMap:JDK1.8 之前是由数组 + 链表组成,数组是其主体,链表主要是为了解决哈希冲突而存在的(拉链法解决冲突);JDK1.8 之后在解决哈希冲突时,增加了红黑树数据结构即当链表长度大于阈值(默认 8)时,则会将链表转化为红黑树以减少搜索时间
    (2)LinkedHashMap:继承于 HashMap,底层仍然是基于拉链式散列结构即数组 + 链表/红黑树,在此基础之上增加了一条双向链表,使得该结构可以保持键值对的插入顺序,同时通过链表进行相应的操作,实现了访问顺序相关逻辑
    (3)Hashtable:数据 + 链表组成,数组是其主体,链表则主要是为了解决哈希冲突而存在的
    (4)TreeMap:红黑树(自平衡的排序二叉树)

20181216

1、ArrayList VS LinkedList

  • 是否线程安全:二者均是不同步的,即不保证线程安全;
  • 底层数据结构:ArrayList - Object 数组,LinkedList - 双向链表数据结构(JDK1.6 之前为循环链表,JDK1.7 取消了循环,注意双向链表和双向循环链表的区别)
  • 插入和删除是否受元素位置的影响:(1)数组,因此插入和删除元素的时间复杂度受元素位置的影响,近似为 O(n);(2)链表,因此插入和删除元素的时间复杂度不受元素位置的影响,近似为 O(1)
  • 是否支持快速随机访问:LinkedList 不支持高效的随机元素访问,而 ArrayList 支持,直接通过元素的序号快速获取元素对象
  • 内存空间占用:ArrayList 的空间浪费主要是 list 列表的结尾会预留一定的容量空间,而 LinkedList 的空间花费则体现在它的每一个元素都需要消耗比 ArrayList 更多的空间(因为要存放直接后继和直接前驱以及数据)

=>

  • RandomAccess 接口:该接口中无任何定义,因此只是一个标识,即标识实现这个接口的类具有随机访问功能!
  • binarySearch()方法:该方法会判断传参 List 是否是 RandomAccess 的实例,若是则调用 indexedBinarySearch 方法,否则调用 iteratorBinarySearch 方法

=>

  • ArrayList 实现了 RandomAccess 接口,LinkedList 没有实现;
  • 数组天然支持随机访问,时间复杂度 O(1),因此称为快速随机访问;链表需要遍历到特定位置才能访问特定位置的元素,时间复杂度为 O(n),所以不支持快速随机访问
  • ArrayList 是实现了 RandomAccess 接口,是表明了其具有快速随机访问功能,该接口仅是标识,并不是说 ArrayList 实现了该接口才具有快速随机访问功能的

=>

  • 实现了 RandomAccess 接口的 List,优先使用普通 for 循环,其次是 foreach

  • 未实现 RandomAccess 接口的 List,优先选择 iterator 遍历(foreach 遍历底层也是通过 iterator 实现的),大 size 的 List 数据不要使用普通 for 循环

  • 双向链表:也即双链表,是链表的一种,它的每个数据节点均有两个指针,分别指向直接后继和直接前驱;因此,从双向链表中的任意一个节点开始,均可以很方便地访问它的前驱节点和后继节点,一般都是构造双向循环链表,JDK1.6 之前的 LinkedList 底层使用的就是双向循环链表

2、ArrayList VS Vector

  • Vector 类的所有方法均是同步的,两个线程可以安全地访问同一个 Vector 对象,但是一个线程访问 Vector 需要在同步操作上耗费大量的时间
  • ArrayList 不是同步的,不需要保证线程安全时建议使用 ArrayList

3、HashMap 的底层实现

  • JDK1.8 之前:

底层是“数组 + 链表”数据结构,即链表散列;

HashMap 通过 key 的 hashCode 经过扰动函数处理过后得到 hash 值,然后通过(n-1)&hash 判断当前元素存放的位置(n 即数组的长度),如果当前位置存在元素的话则判断该元素与要存入的 h 元素的 ash 值以及 key 是否相同,如果相同的话则直接覆盖,否则不相同则通过拉链法解决冲突

扰动函数:也就是 HashMap 的 hash 方法,该方法即扰动函数主要是为了防止一些实现比较差的 hashCode 方法,以减少碰撞

hash 方法源码:

//jdk1.8方法相较于jdk1.7更加简化,但是原理不变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 key.hashCode():返回散列值也就是hashcode // ^ :按位异或 // >>>:无符号右移,忽略符号位,空位都以0补齐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 //jdk1.7,该方法性能会稍差一点点,因为毕竟扰动了4次 static int hash(int h) { h ^= (h >>> 20) ^ (h >>> 12); return h ^ (h >>> 7) ^ (h >>> 4); }

拉链法:将链表和数组相结合,即创建一个链表数组,数组中每一格都是一个链表,若遇到 hash 冲突则将冲突的值加到链表中即可

  • JDK1.8 之后

在 JDK1.8 中,对于解决哈希冲突有了较大的变化,当链表长度大于阈值(默认 8),则会将链表转化为红黑树,以减少搜索时间

TreeMap、TreeSet 以及 JDK1.8 之后的 HashMap 底层均用到红黑树,红黑树就是为了解决二叉查找树的缺陷,因为二叉查找树在某些情况下会退化成一个线性结构

4、HashMap VS HashTable

  • 线程安全:HashMap 非线程安全,HashTable 线程安全;HashTable 内部的方法基本都是经过 synchronized 修饰的(若需要保证线程安全的话,可以使用 ConcurrentHashMap)
  • 效率:由于线程安全的问题,HashTable 的效率比 HashMap 低一点,且 HashTable 已经基本被淘汰,不要在代码中使用它
  • 对 Null key 和 Null value 的支持:HashMap 中,null 可以作为主键,这样的键只有一个,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键所对应的值为 null;但是在 HashTable 中 put 进的键值只要有一个 null,则直接抛出 NullPointerException
  • 初始容量大小&每次扩充容量大小的不同:(1)创建时若未指定初始容量值,HashTable 默认初始大小为 11,每次扩充容量变为原来的 2n+1;HashMap 默认初始大小为 16,每次扩充容量变为原来的 2 倍;(2)创建时若指定初始容量值,则 HashTable 会直接使用给定的大小,而 HashMap 会将其扩充为 2 的幂次方大小(HashMap 中的 tableSizeFor 方法保证)
  • 底层数据结构:JDK1.8 以后的 HashMap 在解决哈希冲突时,当链表长度大于阈值(默认 8),则会将链表转化为红黑树以减少搜索时间,而 HashTable 则没有这样的机制

5、HashMap 的长度为什么是 2 的幂次方

为了能够让 HashMap 存取高效,尽量减少碰撞,也即要尽量把数据分配均匀!Hash 值范围是-2147483648~2147483648,共约 40 亿映射空间,只要 hash 函数映射的比较均匀松散,一般很难出现碰撞,但是 40 亿长度的数组在内存中存放不下的,因此这个散列值是不能直接使用的

=> 考虑先对数组的长度进行取模运算,计算的余数用来作为存放的位置也即数组下标,即数组下标的计算方法是“(n-1) & hash”,其中 n 为数组长度,这也就是为什么 HashMap 的长度是 2 的幂次方

=> 为什么是 2 的幂次方?::取模运算,首先就是采用 % 操作进行实现,=>"取余 % 操作中,在除数是 2 的幂次方时,等价于与其除数减一的与&操作,也即 hash%length == hash&(length-1),,这个等价的前提就是 length 是 2 的 n 次方"

=> 并且,在采用二进制位操作&,相对于 % 能够提高运算效率,这也是为什么 HashMap 的长度要是 2 的幂次方!

  • 学习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 —— 习近平

    172 引用 • 541 回帖
  • Java

    Java 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是由 Sun Microsystems 公司于 1995 年 5 月推出的。Java 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

    3203 引用 • 8217 回帖
  • 面试

    面试造航母,上班拧螺丝。多面试,少加班。

    326 引用 • 1395 回帖 • 1 关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Sublime

    Sublime Text 是一款可以用来写代码、写文章的文本编辑器。支持代码高亮、自动完成,还支持通过插件进行扩展。

    10 引用 • 5 回帖
  • 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12 引用 • 794 回帖
  • 程序员

    程序员是从事程序开发、程序维护的专业人员。

    593 引用 • 3533 回帖
  • Hexo

    Hexo 是一款快速、简洁且高效的博客框架,使用 Node.js 编写。

    22 引用 • 148 回帖 • 17 关注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6701 引用 • 111193 回帖
  • SOHO

    为成为自由职业者在家办公而努力吧!

    7 引用 • 55 回帖
  • 996
    13 引用 • 200 回帖 • 2 关注
  • 资讯

    资讯是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资讯有时效性和地域性。

    56 引用 • 85 回帖 • 4 关注
  • iOS

    iOS 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最早于 2007 年 1 月 9 日的 Macworld 大会上公布这个系统,最初是设计给 iPhone 使用的,后来陆续套用到 iPod touch、iPad 以及 Apple TV 等产品上。iOS 与苹果的 Mac OS X 操作系统一样,属于类 Unix 的商业操作系统。

    89 引用 • 150 回帖
  • 区块链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

    92 引用 • 752 回帖
  • 知乎

    知乎是网络问答社区,连接各行各业的用户。用户分享着彼此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为中文互联网源源不断地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

    10 引用 • 66 回帖
  • AngularJS

    AngularJS 诞生于 2009 年,由 Misko Hevery 等人创建,后为 Google 所收购。是一款优秀的前端 JS 框架,已经被用于 Google 的多款产品当中。AngularJS 有着诸多特性,最为核心的是:MVC、模块化、自动化双向数据绑定、语义化标签、依赖注入等。2.0 版本后已经改名为 Angular。

    12 引用 • 50 回帖 • 519 关注
  • 新人

    让我们欢迎这对新人。哦,不好意思说错了,让我们欢迎这位新人!
    新手上路,请谨慎驾驶!

    52 引用 • 228 回帖
  • Notion

    Notion - The all-in-one workspace for your notes, tasks, wikis, and databases.

    10 引用 • 77 回帖
  • OkHttp

    OkHttp 是一款 HTTP & HTTP/2 客户端库,专为 Android 和 Java 应用打造。

    16 引用 • 6 回帖 • 94 关注
  • 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互联网始于 1969 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98 引用 • 367 回帖
  • 大疆创新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DJI-Innovations,简称 DJI),成立于 2006 年,是全球领先的无人飞行器控制系统及无人机解决方案的研发和生产商,客户遍布全球 100 多个国家。通过持续的创新,大疆致力于为无人机工业、行业用户以及专业航拍应用提供性能最强、体验最佳的革命性智能飞控产品和解决方案。

    2 引用 • 14 回帖
  • C++

    C++ 是在 C 语言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通用编程语言,应用广泛。C++ 支持多种编程范式,面向对象编程、泛型编程和过程化编程。

    108 引用 • 153 回帖
  •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代表了最佳的实践,通常被有经验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人员所采用。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是众多软件开发人员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试验和错误总结出来的。

    201 引用 • 120 回帖 • 2 关注
  • Chrome

    Chrome 又称 Google 浏览器,是一个由谷歌公司开发的网页浏览器。该浏览器是基于其他开源软件所编写,包括 WebKit,目标是提升稳定性、速度和安全性,并创造出简单且有效率的使用者界面。

    63 引用 • 289 回帖
  • GitLab

    GitLab 是利用 Ruby 一个开源的版本管理系统,实现一个自托管的 Git 项目仓库,可通过 Web 界面操作公开或私有项目。

    46 引用 • 72 回帖 • 3 关注
  • RYMCU

    RYMCU 致力于打造一个即严谨又活泼、专业又不失有趣,为数百万人服务的开源嵌入式知识学习交流平台。

    4 引用 • 6 回帖 • 64 关注
  • Java

    Java 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是由 Sun Microsystems 公司于 1995 年 5 月推出的。Java 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

    3203 引用 • 8217 回帖 • 1 关注
  • VirtualBox

    VirtualBox 是一款开源虚拟机软件,最早由德国 Innotek 公司开发,由 Sun Microsystems 公司出品的软件,使用 Qt 编写,在 Sun 被 Oracle 收购后正式更名成 Oracle VM VirtualBox。

    10 引用 • 2 回帖 • 15 关注
  • Gzip

    gzip (GNU zip)是 GNU 自由软件的文件压缩程序。我们在 Linux 中经常会用到后缀为 .gz 的文件,它们就是 Gzip 格式的。现今已经成为互联网上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数据压缩格式,或者说一种文件格式。

    9 引用 • 12 回帖 • 182 关注
  • 代码片段

    代码片段分为 CSS 与 JS 两种代码,添加在 [设置 - 外观 - 代码片段] 中,这些代码会在思源笔记加载时自动执行,用于改善笔记的样式或功能。

    用户在该标签下分享代码片段时需在帖子标题前添加 [css] [js] 用于区分代码片段类型。

    225 引用 • 1591 回帖 • 1 关注
  • Redis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使用 ANSI C 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 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 API。从 2010 年 3 月 15 日起,Redis 的开发工作由 VMware 主持。从 2013 年 5 月开始,Redis 的开发由 Pivotal 赞助。

    284 引用 • 248 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