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实现的是“量子霸权”,还是“量子乌龙”?

本贴最后更新于 2065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斗转星移

近日,美国谷歌公司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上发表论文,称其所研究的量子计算机仅需 3 分 20 秒就可完成目前全球最快超级计算机(“超算”)Summit 需一万年才能完成的计算。

谷歌方还对此称“这意味着首个只能由量子计算机完成的工作已经出现并完成”,将之誉为“迈向全面量子计算的里程碑”,并使用了“谷歌获得量子霸权”的字眼,引发广泛轰动。

但正在人们纷纷争论谷歌是否真的获得“量子霸权”,以及“量子霸权”究竟有何实际意义之际,这篇“吹皱一池春水”的“量子霸权”论文居然神秘消失。据随后 NASA 方面传出的消息称,可能系误发了尚待完成的论文,因此随后“自行删除”。

谷歌宣称“量子霸权”并非首次

这个“论文乌龙”究竟是无心之失,还是一出精心安排的“火力试探”,暂且按下不表。但在论文“存在”期间,谷歌方面所表达的两个要点却十分清晰。

第一,他们希望表明量子计算机技术进入或至少接近所谓“绿色区域”,即实用化的容错通用量子计算机时代,足以对如今担负高速计算主角的“超算”构成实质性威胁。所谓“量子霸权”时代业已到来,至少无限接近。

第二,是谷歌而非其他国家、地区或企业,成为“量子霸权”的执牛耳者。

事实上,近一两年来,谷歌在“量子”相关话题上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曝出的“里程碑”已不在少数,且许多比此次缺乏参照性的论文更有“干货”。

比如,去年 3 月 5 日,谷歌宣称推出 72 比特量子芯片“Bristlecon”,宣称可借此突破“量子霸权”;去年 7 月底,谷歌又发布了据称可用于量子计算的 Python 开源库 Cirq,并再次将“足以证明量子霸权”的标签醒目贴出。

对于这些“里程碑”,各国科学家在一度兴奋、激动、紧张后,迅速冷静下来。他们一方面肯定谷歌在这方面的投入、探索和收获,另一方面也实事求是地指出,不论“Bristlecon”或 Cirq 都存在两个关键的不确定点。

首先,量子计算机和传统“超算”之间计算能力的比较结论,难以获得验证;其次,目前各国、各研究机构所研制并公开的各种量子处理器,在读出和逻辑运算时的错误率并不稳定。正如部分科学家指出的,“一台快但错误率畸高的量子计算机远不足以取代传统‘超算’”。

“量子霸权”存在两个关键不确定点

在谷歌通过发布“Bristlecon”宣称掌握“量子霸权”时,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量子物理学家、Q-FARM 项目联合召集人之一海登(Patrick Hayden)表示,“量子霸权”只是个“模糊的里程碑”。

海登们指出,所谓“量子霸权”,是在量级计算机研究论证过程中提出的一个目标性概念,即如果能证明量子计算机在某个问题上计算能力远远超过性能最好的“超算”,就算实现了“量子计算机对传统计算机的霸权”。

通俗而言,即可以用量子计算机实现对“超算”的“更新换代”。海登当时还提出了“有效操纵 50 个左右量子比特”的具体量化标准。而谷歌两次宣称“突破‘量子霸权’”的理由也正在于此。

但如前所述,鉴于两个关键的“不确定点”至今都未能被证明获得有效突破,迄今都没有哪个研究机构或商业开发机构敢负责任地表示,自己的成果足以确凿、稳定地在某个实用性领域替代“超算”。

所谓“量子霸权”,暂时自然也就无法“落地”。

尽管“抢占制高点”的急切心情溢于言表,但再次喊出“突破量子霸权”的谷歌方,在 NASA 论文未删前也坦言,此次“突破”尚无法实用化。简单来说,如果没有“打埋伏”,此次的“量子霸权”里程碑,至少并不比谷歌去年宣布的两座更高。

因此,我们在肯定一些科学成就的同时,也应对科技领域的探索、尝试,抱持更科学更审慎的态度:科学既需要“大胆假设”,也需要“小心求证”,更需要耐心、谨慎和时间。科学有风险,科学探索也允许反复试验和阶段性挫折,过于急躁是要不得的。

  • 资讯

    资讯是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资讯有时效性和地域性。

    56 引用 • 85 回帖 • 1 关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一门多领域交叉学科,涉及概率论、统计学、逼近论、凸分析、算法复杂度理论等多门学科。专门研究计算机怎样模拟或实现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结构使之不断改善自身的性能。

    83 引用 • 37 回帖
  • Follow
    4 引用 • 12 回帖 • 12 关注
  • PostgreSQL

    PostgreSQL 是一款功能强大的企业级数据库系统,在 BSD 开源许可证下发布。

    22 引用 • 22 回帖 • 2 关注
  • PWA

    PWA(Progressive Web App)是 Google 在 2015 年提出、2016 年 6 月开始推广的项目。它结合了一系列现代 Web 技术,在网页应用中实现和原生应用相近的用户体验。

    14 引用 • 69 回帖 • 179 关注
  • TextBundle

    TextBundle 文件格式旨在应用程序之间交换 Markdown 或 Fountain 之类的纯文本文件时,提供更无缝的用户体验。

    1 引用 • 2 回帖 • 80 关注
  • WordPress

    WordPress 是一个使用 PHP 语言开发的博客平台,用户可以在支持 PHP 和 MySQL 数据库的服务器上架设自己的博客。也可以把 WordPress 当作一个内容管理系统(CMS)来使用。WordPress 是一个免费的开源项目,在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GPLv2)下授权发布。

    67 引用 • 114 回帖 • 190 关注
  • FlowUs

    FlowUs.息流 个人及团队的新一代生产力工具。

    让复杂的信息管理更轻松、自由、充满创意。

    1 引用 • 1 关注
  • Webswing

    Webswing 是一个能将任何 Swing 应用通过纯 HTML5 运行在浏览器中的 Web 服务器,详细介绍请看 将 Java Swing 应用变成 Web 应用

    1 引用 • 15 回帖 • 639 关注
  • 导航

    各种网址链接、内容导航。

    44 引用 • 177 回帖
  • Wide

    Wide 是一款基于 Web 的 Go 语言 IDE。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进行 Go 开发,并有代码自动完成、查看表达式、编译反馈、Lint、实时结果输出等功能。

    欢迎访问我们运维的实例: https://wide.b3log.org

    30 引用 • 218 回帖 • 636 关注
  • 微信

    腾讯公司 2011 年 1 月 21 日推出的一款手机通讯软件。用户可以通过摇一摇、搜索号码、扫描二维码等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可以将自己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133 引用 • 796 回帖
  • Vim

    Vim 是类 UNIX 系统文本编辑器 Vi 的加强版本,加入了更多特性来帮助编辑源代码。Vim 的部分增强功能包括文件比较(vimdiff)、语法高亮、全面的帮助系统、本地脚本(Vimscript)和便于选择的可视化模式。

    29 引用 • 66 回帖
  • React

    React 是 Facebook 开源的一个用于构建 UI 的 JavaScript 库。

    204 引用 • 291 回帖 • 373 关注
  • RemNote
    2 引用 • 16 回帖 • 13 关注
  • Bootstrap

    Bootstrap 是 Twitter 推出的一个用于前端开发的开源工具包。它由 Twitter 的设计师 Mark Otto 和 Jacob Thornton 合作开发,是一个 CSS / HTML 框架。

    18 引用 • 33 回帖 • 649 关注
  • 链滴

    链滴是一个记录生活的地方。

    记录生活,连接点滴

    176 引用 • 3859 回帖 • 1 关注
  • Laravel

    Laravel 是一套简洁、优雅的 PHP Web 开发框架。它采用 MVC 设计,是一款崇尚开发效率的全栈框架。

    20 引用 • 23 回帖 • 740 关注
  • webpack

    webpack 是一个用于前端开发的模块加载器和打包工具,它能把各种资源,例如 JS、CSS(less/sass)、图片等都作为模块来使用和处理。

    42 引用 • 130 回帖 • 250 关注
  • App

    App(应用程序,Application 的缩写)一般指手机软件。

    91 引用 • 384 回帖 • 1 关注
  •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智能合约概念于 1994 年由 Nick Szabo 首次提出。

    1 引用 • 11 回帖 • 3 关注
  • IPFS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际文件系统)是永久的、去中心化保存和共享文件的方法,这是一种内容可寻址、版本化、点对点超媒体的分布式协议。请浏览 IPFS 入门笔记了解更多细节。

    21 引用 • 245 回帖 • 228 关注
  • V2Ray
    1 引用 • 15 回帖
  • OnlyOffice
    4 引用 • 22 关注
  • Redis

    Redis 是一个开源的使用 ANSI C 语言编写、支持网络、可基于内存亦可持久化的日志型、Key-Value 数据库,并提供多种语言的 API。从 2010 年 3 月 15 日起,Redis 的开发工作由 VMware 主持。从 2013 年 5 月开始,Redis 的开发由 Pivotal 赞助。

    286 引用 • 248 回帖
  • 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它提倡将单一应用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于服务之间才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构建,能够被独立的部署。

    96 引用 • 155 回帖
  • WebClipper

    Web Clipper 是一款浏览器剪藏扩展,它可以帮助你把网页内容剪藏到本地。

    3 引用 • 9 回帖 • 1 关注
  • SendCloud

    SendCloud 由搜狐武汉研发中心孵化的项目,是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高质量的触发邮件服务的云端邮件发送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便利的 API 接口来调用服务,让邮件准确迅速到达用户收件箱并获得强大的追踪数据。

    2 引用 • 8 回帖 • 504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