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码农之路

本贴最后更新于 178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世易

自我初次接触编程以来,至今已经有将近 7 年时间了。期间断断续续,反反复复,可以说是历经坎坷。如今,终于算是正式踏上了码农之路,特做此篇,记录我的码农之路。

一见钟情

Hello,World!

这是我高一计算机课上敲出的第一个完整的程序。那一天,新世界的大门就这样向我打开了。

在此之前,我觉得最自豪的就是用所谓的 PE 工具“破解”了老妈设置的电脑密码。所谓的“破解”,无非就是在 PE 系统里新建一个用户,每次玩完之后再把它禁用掉。细细想来,这也算不得什么本事,充其量只是拿着别人造好的轮子自己用。事实上,会上百度,胆子大点的都能做到。

那堂课上,我第一次发现人与计算机交互的新的方式。这种“玩电脑”的方式与之前的“用电脑”之间有着云泥之别。之前,我只是运用已有的软件达到自己的目的,其本质在于使用。其局限就在于“已有的软件”,一旦软件不存在,那么任我再怎么折腾,也只是徒劳。而有了编程,我就有了无限可能,其本质在于创造,即根据需求自己找到实现的方法。

对于生来就有着极客精神的我来说,这绝对是最好的“玩具”。

擦肩而过

正如前面提到的,最开始,编程于我而言就只是玩具而已。作为玩具,在现实的压迫下,就有被放弃的可能。

2015 年高考,发挥不佳,分数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基于对编程的喜爱,我本意是报考周边高校的计算机专业。那时,物联网的概念刚开始流行,各大高校也首次创办物联网专业。勇于尝试的我,一下子就被万物互联的概念所吸引,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就准备大干一场。

然而,志愿的填报没能过的了父母那一关。当年轻人凭着一腔热血准备闯荡江湖时,久经世故的父母往往想得更多,想得更远。他们更多的关注专业的前途,也就是钱途。很显然,物联网太新了,新到他们无法接受,难以预测。于是,在七大姑八大姨的轮番轰炸下,我妥协了。

最终,我背上行囊,奔赴一千多公里外的成都,来到了西南交通大学的机械工程学院。这是我自身兴趣和专业前途的折衷,我同样不后悔,只是少了点激情。

藕断丝连

尽管专业已成既定事实,但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可估量。感谢 MOOC 这样一个优秀平台,打破了大学的边界,让我能够在课余之外接触到系统的编程知识。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几乎废寝忘食地学习翁凯老师的 C 语言基础课程,以期做一个独立的开发者。

然而,我有一个不大不小的性格“缺陷”:在细枝末节上追求完美。其实,这已经犯了初学者的大忌,也就是在一开始就追求程序的完美。于是,我一度受挫,热情渐渐消磨,宏图也就搁浅了。

这期间,偶尔有空,我也会重新拾起,但都坚持时间不长,学习不成体系,不提也罢。

再续前缘

要说改变,还得从今年下半年说起。我幸运地搭上了保研的末班车。一方面,大量的时间空余出来,我可以“重操旧业”;另一方面,选择导师和方向成了重中之重。

诚然,机械的就业率极高,短时间内也不会没落。但是,一方面其工作将局限于大型国企,体制不适合我;另一方面,走纯机械的技术路线不适合我这样“兴趣广泛”,爱折腾的人。这时,编程再一次出现在我的面前。

兴许真的是缘分未了吧,2018 年最火的两项技术,人工智能和无人驾驶均和计算机编程息息相关。此外,我们学校的牵引动力实验室恰好又有一位老师研究的是计算机与机械的交叉学科。二者一结合,父母那边也就顺理成章地过去了。同时,我也不算辜负了大学四年所学习的机械知识,两全其美。

扬帆起航

我是一个偶尔追求形式感的人,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我又怎能默默无闻呢?于是,这个博客诞生了。作为迟到的码农,GitHub 可能会是我将来最常浏览的网站了,在这里建站也合情合理。

致敬这样一个全新的起点。

2020,我们扬帆起航!

  • 总结
    205 引用 • 1748 回帖 • 2 关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