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点痣经验总结

本贴最后更新于 160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世异

电灼笔.png

观前提示:点痣是危险的操作,在不具备相应充足的知识之前,请勿随意模仿,祛痣请先咨询医生,尤其是大痣需要手术去除。本文只是作者的经验分享,对于因观看本文而模仿造成的损失,作者和平台概不负责。

点痣原理大同小异,尽可能还是去医院,不过本文中的点痣后的护理方法可以参考,可以让你点痣后尽可能不留印。

看别人的时候,是动态的,不会觉得小痣别扭。但是自拍的时候,一张静态的照片上,脸上的小黑点总是那么别扭,让自己不自在,而且是越看越不自在:

IMG20200612174508.jpg

经过了解,得知去医院点痣,就是两种方法:

  • 用激光高温灼烧,将痣烧掉
  • 用液氮,将痣冻伤去掉

路边的小商贩点痣就是用酸性药水将痣灼伤,使之脱落。

经过衡量,了解了电灼点痣后,我选择自己点痣。使用电灼点痣笔,将痣高温灼烧碳化,与激光点痣作用类似,也不有药水灼烧那样不可控与化学毒性。

接下来是我的经验总结:

准备:

  • 电灼点痣笔(大约 50 元)
  • 利多卡因乳膏(表皮麻醉药,大约 40 元)
  • 生长因子凝胶(大约 40 元)
  • 水胶体敷料(俗称人工皮,一大片 3M 的大约 20 元)
  • 酒精(5 元)
  • 棉签(2 元)
  • 牙签(1 元)
  • 一顶渔夫帽(15 元)
  • 手工刀(2 元)
  • 尺子(1 元)
  • 小密封袋(拼多多 2 元能买几百个)
  • 卫生纸

点痣笔

利多卡因乳膏.png

生长因子.png

人工皮.jpg

渔夫帽.png

提醒:先拿点痣笔在水果(例如苹果、橘子)上进行练习,然后才能上皮肤。上脸之前先拿四肢躯干的皮肤试验。

准备工作:

先用手工刀和尺子,将人工皮划出许多 5mm - 1cm 见方的小块,方便取用,可以放到小密封袋收纳。

切块的人工皮.jpg

棉签湛上酒精,将点痣处皮肤清洁。

将棉签木端用酒精擦拭后,将利多卡因均匀涂在以痣为中心、5mm - 15mm 为半径的皮肤上。利多卡因是麻醉药,只有与皮肤接触的地方才会有用,涂太厚是浪费,均匀覆盖就行。

涂上利多卡因.jpg

涂上利多卡因后等待 15min,使麻药充分渗透生效。

擦掉利多卡因,酒精棉签擦拭待干后,在光线明亮处,用电灼点痣笔将痣的皮肤灼烧完全,深度自行判断,不要太深,把痣烧掉就行。

电灼后.jpg

电灼点痣笔会在接触皮肤时发出高温电火花,把接触处的皮肤碳化,在以前,灼烧碳化也被用于紧急情况下进行止血,所以灼烧点痣后不会出血。由于是高温灼烧,会把细菌杀死,同时也有消毒作用。

灼烧完全之后,将牙签用酒精擦拭,待干(酒精会使生长因子变性,所以要待干),用牙签头沾一点生长因子,点在灼烧后的部位。

取生长因子.jpg

牙签取下生长因子.jpg

然后取一块切好的人工皮,贴在点痣的部位。

小块人工皮.jpg

贴好人工皮.jpg

生长因子的分子量在 2800,人的皮肤只能透过分子量小于 1400 的物质,所以只有点在灼烧过的伤口上,生长因子才能有作用。

用人工皮覆盖可以保持伤口湿润不结痂,增加生长因子吸收效果,修复更快,白细胞活性更高,阻挡外部细菌,不易发炎,也能吸收脓水。

在清洁的环境下,湿润的伤口可以让营养物质更好传递,没有硬痂导致的张力,可以让伤口恢复更快、痕迹更小。

生长因子涂一丁点就行,多了的话会让人工皮粘不住。

人工皮吸收足够多的细胞液后,会发白,当发白面积扩散到边缘时,就失去黏性了,需要更换。每天更换一到两次人工皮,更换前要先:1. 用酒精和棉签给伤口周围消毒、清洁 2. 用消毒过、干燥的牙签涂上薄薄一层生长因子。

利多卡因麻醉、酒精消毒正常的情况下,整个点痣、后期护理过程是无痛的。不会有发炎、红肿,更不会有一丝疼痛。

没错,即便麻药过了,贴上人工皮的伤口处也不会发炎、疼痛,你可以随意揉捏。

不过更换人工皮的时候,酒精棉签擦拭清理伤口周围就行,不要擦拭伤口,酒精碰到伤口还是会疼的。

在这期间,洗脸用湿巾就行。如果你不差钱,也可以剪一片较大的人工皮保护住伤口,然后正常洗脸。

脸上皮肤更新快,在使用人工皮的情况下,伤口会在 3 到 4 天后生出完好的新皮肤。

新皮肤红红嫩嫩的,很薄,红色是它下面的毛细血管,这时生长因子应该就无法穿透了,不过你可以再涂两天,说不定会有点效果。

点痣后,出门就需要戴渔夫帽了,皮肤生长期的 DNA 最脆弱,容易收到阳光中紫外线的伤害,为了抵御紫外线,皮肤会生成黑色素以保护 DNA。

所以为了避免点痣处变成一个黑印子,需要阻隔紫外线。而再好的防晒霜都没有一层布的阻隔作用强,并且防晒霜鱼龙混杂,又非常贵,所以一顶渔夫帽是最好的防晒工具,价格便宜,而且效果最好。

皮肤完整更新一遍需要 1 到 3 个月,所以这顶渔夫帽你需要戴最少一个月,有没有做好隔绝紫外线就是你最后留印程度的关键了,红印会在这一到三个月慢慢消失。

忌口我不觉得有,不过在使用人工皮期间,吃辣会让皮肤出汗,盐、水可能让人工皮失去粘性,增加细菌侵染、伤口发炎的可能,吃完辣及时清洁消毒、更换人工皮即可。

有的痣,可能你点的浅,没有根除,留有几个细胞,可能会复发,及时再用相同方法除掉即可。

我点过两次了,这回是第三次,将经验总结了下来。之前点的有不留印的(一点印记都没有),也有留印的。

说说教训:

有两个留印的(一个脸颊、一个眉毛上),是因为回学校,上长途、火车,不方便换人工皮,人工皮 2 天后才换,有些感染,眉毛那里现在还有红印,脸颊那个留下了灰印。

还有一个留印的是第一次点的时候,不知道用人工皮和渔夫帽,点了后才买的人工皮,靠着每天涂利多卡因林可霉素凝胶来消炎和保湿,也没注意防晒,等人工皮和渔夫帽到了,都已经好几天了,就留下了浅浅的印记。

勤换人工皮、渔夫帽保护的那几个,都已经完全没印了。

总共点了有十多个,有三个是复发了,又重新点了。

所以不留坑和印的关键:勤换生长因子和人工皮(一天两次,早晚各一次),渔夫帽遮阳,避免紫外线。一定要戴渔夫帽和勤换人工皮!

可以对比一下我之前的照片,嘴唇附近四个都是第一次点的,算是没做好紫外防护的。其中右上的那个留了些黑印,左下角那个复发了一个点,其余两个都完美没留印:

点灼前嘴部.jpg

电灼后嘴部.jpeg

1 操作
HaujetZhao 在 2020-11-09 16:08:41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推荐标签 标签

  • CSS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层叠样式表”是用于控制网页样式并允许将样式信息与网页内容分离的一种标记性语言。

    199 引用 • 541 回帖 • 1 关注
  • 链滴

    链滴是一个记录生活的地方。

    记录生活,连接点滴

    171 引用 • 3845 回帖
  • PWA

    PWA(Progressive Web App)是 Google 在 2015 年提出、2016 年 6 月开始推广的项目。它结合了一系列现代 Web 技术,在网页应用中实现和原生应用相近的用户体验。

    14 引用 • 69 回帖 • 177 关注
  • PWL

    组织简介

    用爱发电 (Programming With Love) 是一个以开源精神为核心的民间开源爱好者技术组织,“用爱发电”象征开源与贡献精神,加入组织,代表你将遵守组织的“个人开源爱好者”的各项条款。申请加入:用爱发电组织邀请帖
    用爱发电组织官网:https://programmingwithlove.stackoverflow.wiki/

    用爱发电组织的核心驱动力:

    • 遵守开源守则,体现开源&贡献精神:以分享为目的,拒绝非法牟利。
    • 自我保护:使用适当的 License 保护自己的原创作品。
    • 尊重他人:不以各种理由、各种漏洞进行未经允许的抄袭、散播、洩露;以礼相待,尊重所有对社区做出贡献的开发者;通过他人的分享习得知识,要留下足迹,表示感谢。
    • 热爱编程、热爱学习:加入组织,热爱编程是首当其要的。我们欢迎热爱讨论、分享、提问的朋友,也同样欢迎默默成就的朋友。
    • 倾听:正确并恳切对待、处理问题与建议,及时修复开源项目的 Bug ,及时与反馈者沟通。不抬杠、不无视、不辱骂。
    • 平视:不诋毁、轻视、嘲讽其他开发者,主动提出建议、施以帮助,以和谐为本。只要他人肯努力,你也可能会被昔日小看的人所超越,所以请保持谦虚。
    • 乐观且活跃:你的努力决定了你的高度。不要放弃,多年后回头俯瞰,才会发现自己已经成就往日所仰望的水平。积极地将项目开源,帮助他人学习、改进,自己也会获得相应的提升、成就与成就感。
    1 引用 • 487 回帖 • 2 关注
  • Bootstrap

    Bootstrap 是 Twitter 推出的一个用于前端开发的开源工具包。它由 Twitter 的设计师 Mark Otto 和 Jacob Thornton 合作开发,是一个 CSS / HTML 框架。

    18 引用 • 33 回帖 • 651 关注
  • DevOps

    DevOps(Development 和 Operations 的组合词)是一组过程、方法与系统的统称,用于促进开发(应用程序/软件工程)、技术运营和质量保障(QA)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与整合。

    57 引用 • 25 回帖 • 9 关注
  • 爬虫

    网络爬虫(Spider、Crawler),是一种按照一定的规则,自动地抓取万维网信息的程序。

    106 引用 • 275 回帖
  • CodeMirror
    2 引用 • 17 回帖 • 157 关注
  • 友情链接

    确认过眼神后的灵魂连接,站在链在!

    24 引用 • 373 回帖
  • WebComponents

    Web Components 是 W3C 定义的标准,它给了前端开发者扩展浏览器标签的能力,可以方便地定制可复用组件,更好的进行模块化开发,解放了前端开发者的生产力。

    1 引用 • 7 关注
  • Word
    13 引用 • 40 回帖
  • Log4j

    Log4j 是 Apache 开源的一款使用广泛的 Java 日志组件。

    20 引用 • 18 回帖 • 31 关注
  • Java

    Java 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是由 Sun Microsystems 公司于 1995 年 5 月推出的。Java 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

    3195 引用 • 8215 回帖
  • 京东

    京东是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2015 年第一季度在中国自营式 B2C 电商市场的占有率为 56.3%。2014 年 5 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JD),是中国第一个成功赴美上市的大型综合型电商平台,与腾讯、百度等中国互联网巨头共同跻身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排行榜。

    14 引用 • 102 回帖 • 319 关注
  • Sandbox

    如果帖子标签含有 Sandbox ,则该帖子会被视为“测试帖”,主要用于测试社区功能,排查 bug 等,该标签下内容不定期进行清理。

    431 引用 • 1250 回帖 • 599 关注
  • 强迫症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15 引用 • 161 回帖 • 1 关注
  • ngrok

    ngrok 是一个反向代理,通过在公共的端点和本地运行的 Web 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安全的通道。

    7 引用 • 63 回帖 • 646 关注
  • Android

    Android 是一种以 Linux 为基础的开放源码操作系统,主要使用于便携设备。2005 年由 Google 收购注资,并拉拢多家制造商组成开放手机联盟开发改良,逐渐扩展到到平板电脑及其他领域上。

    335 引用 • 324 回帖
  • Visio
    1 引用 • 2 回帖
  • 酷鸟浏览器

    安全 · 稳定 · 快速
    为跨境从业人员提供专业的跨境浏览器

    3 引用 • 59 回帖 • 47 关注
  • RESTful

    一种软件架构设计风格而不是标准,提供了一组设计原则和约束条件,主要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类的软件。基于这个风格设计的软件可以更简洁,更有层次,更易于实现缓存等机制。

    30 引用 • 114 回帖 • 7 关注
  • Outlook
    1 引用 • 5 回帖 • 1 关注
  • Latke

    Latke 是一款以 JSON 为主的 Java Web 框架。

    71 引用 • 535 回帖 • 821 关注
  • 快应用

    快应用 是基于手机硬件平台的新型应用形态;标准是由主流手机厂商组成的快应用联盟联合制定;快应用标准的诞生将在研发接口、能力接入、开发者服务等层面建设标准平台;以平台化的生态模式对个人开发者和企业开发者全品类开放。

    15 引用 • 127 回帖 • 2 关注
  • InfluxDB

    InfluxDB 是一个开源的没有外部依赖的时间序列数据库。适用于记录度量,事件及实时分析。

    2 引用 • 87 关注
  • 游戏

    沉迷游戏伤身,强撸灰飞烟灭。

    180 引用 • 821 回帖
  • BAE

    百度应用引擎(Baidu App Engine)提供了 PHP、Java、Python 的执行环境,以及云存储、消息服务、云数据库等全面的云服务。它可以让开发者实现自动地部署和管理应用,并且提供动态扩容和负载均衡的运行环境,让开发者不用考虑高成本的运维工作,只需专注于业务逻辑,大大降低了开发者学习和迁移的成本。

    19 引用 • 75 回帖 • 666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