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用回文件名的功能 1.2.5 文件 (夹) 名称 ID 化,是否与本地化的初衷渐行渐远?

本贴最后更新于 56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过境迁
  • 建议使用笔记文件名 +ID 组合,这样笔记方便
  • 建议使用.md 格式,真的

引用之前的帖子

引用之前的帖子

  • 每次大本版更新,都是提心吊胆,因为新特性总是在负面影响甚至破坏已有的工作流

  • 1.2.5 最大的改动便是文件名 ID 化,这直接导致

    • 除思源外任何工具对思源文件的管理不具备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性
    • 系统资源管理器几乎变为资源管理空气
    • 文件级,文件夹级拷贝分享变的异常艰难,以至不可能
    • 第三方同步盘的同步日志变得没有丝毫可读性,同样文件级的版本恢复变得异常艰难(特别是思源自身的同步仍然只能作为 plan B, 即便一直改进,应该也无法和专业软件(坚果云)比肩)
  • 对系统工具,对第三方工具的友好性,不正是本地化的一大便利么(另一大便利是安全)

  • 如果 ID 化是子文档的代价的话,那真是子文档的一个最糟糕的本地化实现,更何况子文档也丝毫不会对笔记带来本质的提升。纯在线的 ID 化无所谓,用户根本不关心这个。可用思源就是冲着本地来的

  • 特性的引入伴随思源一直在收紧自由度,从资源的统一管理到文档名的 ID 化,收紧的方向正常,但方法真是一言难尽

  • “思源用户不关心本地文件名,软件能打开就行”,但还是有一部分用户关心文件名的,越是深度用户越关心,随着笔记的数量提升,协作需求的提升,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看到这一串 ID 而苦恼吧

  • 实现同样的功能,应该有比文件名 ID 化更高效,更平和的实现吧?希望两位主创能考虑下这个问题

思源笔记 v1.2.0 发布,一个全新的开始 - LianDi (ld246.com)】写的承诺

1. 以后还会不会有类似这样大的改动?能不能不要随意砍掉我特别需要的功能?

这次调整方向的动作确实太大,我们完全重写了大部分代码,这样大的改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了。用户体验上我们正在逐步完善,把现在的功能做好、做稳、做到极致是第一要务,添加新特性会谨慎对待,并且不会再移除已有功能了(除非是实在没人用的功能或者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看了一些评论,结论:这个社区确实如网上很多平台说的那样戾气很重,懂的都懂,不多说

【此贴不会删除,算是给后面的新人看看这社区的德性,懂的都懂不多说】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19810 引用 • 75848 回帖 • 1 关注
4 操作
dwe3030 在 2022-12-20 22:39:24 更新了该帖
dwe3030 在 2022-12-19 20:51:50 更新了该帖
dwe3030 在 2022-12-19 14:56:06 更新了该帖
dwe3030 在 2022-12-19 14:55:41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leolee 4 赞同

    用回文件名需要解决这么一些问题:

    1、后端解析部分的重写谁来做;前端部分基于 ID 的实现谁来重新实现?既然从文件名到 ID 需要完全重写大部分代码, 反过来也是同样的很好理解对吧?

    2、现有数据已经基于 ID 改造,怎么处理?

    不仅仅是从 markdown 到 JSON 才是数据结构大改, 从 JSON 返回 Kramdown 也是一样,这个过程可能造成的数据损坏和用户丢失如何处理?

    另外只要改回 Kramdown 就能解决对资源管理器和第三方编辑器的兼容问题可能不太现实。

    我就是从 Kramdown 时代就开始用的,看法是 Kramdown 很强但第三方软件支持约等于没有,解析性能比现在方案差了不是一星半点,资源管理器管理笔记大概一个月用不上几回,使用体验上比现在差了很多。

    3、如何证明有大量用户需要这样的功能?

    当初改的时候是根据用户反馈的问题和需求才确定的修改方向的;经历几个版本的迭代,从用户数量上来看,证明至少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 ID 文件名并不是一个很强的痛点。

    而对与越是深度用户越关心这个的结论说实话我确实不太知道你是如何得出的。我至少在使用时长上来说还算是比较深度, 结论是思源的管理方式更加适合我的写作和管理,反而是 obsidian 那样的方式对我来说更适合作为素材收集软件而不是笔记管理。

    4、社区开发者基于现有数据框架做出的各种功能如何兼容?

    不过这个可能也就对我这种影响比较大一点。

    5、所谓“应该有”的,比文件名 ID 化更高效更平和的实现是什么样的?

    我开发过白板,也尝试过在本地 markdown 基础上通过 yaml 实现一些高级功能比如双链和图上链接之类,结论是就算不用 ID 也只是假装不用,实际的数据处理还是必须基于唯一 ID 和更结构化的数据才能高效实现,而这个过程中如果还是要假装自己在用 markdown 的话生成 markdown 代码也没有什么可读性,不如直接写 html。

    所以我认为单纯在存储格式的扩展名上下功夫兼容没有意义,直接存储 ast 反而保证了数据到通行的标准 markdown 之间的转换可行,因为这样不能很好兼容的数据根本就不能存进文件里,你所设想的方案是什么样的?用什么样的识别方式替代 ID 能够至少覆盖绝大多数现有功能而不造成因为解析步骤增加而带来的性能下降?

    6、说一句难听点的,思源虽然开源,但是是商业软件,且不说不兼容坚果云主要是因为实时保存带来的文件锁问题, 就算是其他原因,开发者也没有必要浪费精力在一个并非核心功能而且会影响自己营收的功能上;你也不要用我的话去怀疑他们的动机,至少把同步实现开源并且官方支持了 S3 和 webdav 存储的对接就证明了他们没有故意不去兼容的动机, 那么你想过为什么没有能够直接兼容吗?

    7、接上一条,因为你提到了越是深度用户越关心,我才去看了一下你在论坛的其他发言。就你的一些建议来看我觉得你应该目前使用这款软件还不是很多,那么我真心有一个建议,使用一个工具不是不能有意见和建议,开源软件就更是欢迎各种意见和建议乃至批评。但是在此之前至少应该对软件的基本功能和适用领域有大概的认知,否则就不要做出太过于武断的论断和“代表”用户群发言,其它的都还好说,这两种做法我个人觉得不管对于软件作者和其他用户而言都是不太礼貌的,虽然这对你可能有些冒犯,但是我觉得我还是不得不说。

    8、这个还是一个建议,希望你不要误会,我觉得你提出来的这些可能 obsidian 或者 logseq 能够更好的满足你的需求,他们对资源管理器和第三方软件相比思源应该友好不少,与其削足适履不如去尝试一下,可能会更适合你的使用,我自己也在使用 obsidian,也经常推荐它,不是说“哎呀你说思源的坏话我不同意我要赶你走”,而是真心觉得他们对你来说可能更好用,就像你先要的扩展工具栏在 obsidian 就有插件实现,真的可以趁现在沉默成本还不是很高去尝试一下。

  • 其他回帖
  • Syngo 1 赞同

    楼主引用了之前的 2 个帖子中,其实 D 大都说得很明白了,现在重新翻出来没有太多的意义。

    如果真的想要解决问题,不如展开说说觉得方便和使用 md 格式的具体场景是什么,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我想,D 大和 V 大看到后,会从软件的整体层面来考量的。没采纳不代表不行,也不代表未来一定不做。因为不管是开发者还是用户,都是希望软件变得更好的。

    软件只是一个工具,关键在于我们怎么去用。可以想一想,哪些是自己真正需要的、且重要的部分。诸如口渴时,喝水本身和用什么样的杯子喝水两者的权衡。

    不知道楼主用了多久的思源,如果不是很久,不妨再给彼此一点时间。如果已经很久了,而且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可以看看其他的,待思源更好时再相见。

  • 一边把软件本身的结构和功能说的一无是处,一边说这里戾气很重?我有些不太理解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

    而且,你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那也应该听听看别人的看法。但是现在你完全没有进行讨论,只是扔出来自己想当然的想法,然后隔了几天突然编辑帖子得出来个与前面自己想法完全无关的结论,是不是有些过于牵强?

  • foolishman83

    同感,在核心功能和底层格式方面,要尽量做到最大程度的稳定和简约,不轻易为了某些可有可无的功能而做颠覆性的改变,笔记是逐步积累的,大的改动对以往的笔记而言无论如何平滑迁移,都有可能因为版本上的不注意而对数据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建议在核心功能上要保持简约克制,在操作效率和稳定性上要做到极致,特殊功能需求上建议尽快上线插件模式,通过插件来实现个性化的需求。说实话,新增的很多功能,一些在旧有版本上本就能够实现,有的则只是某些人的个性化需求,大部分人使用的概率很低,譬如 2.2.0 版本关于行级格式的多种格式叠加,这种笔记的富文本化其实对 markdown 格式而言并不是必要的,也有违 markdown 文本编辑笔记软件简约高效的初衷,我不反对此项功能可以由插件个性化实现,但并无必要放入核心原生功能中,这种方向将导致笔记的底层数据格式愈加复杂,出 bug 的几率也会几何级上升。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Swagger

    Swagger 是一款非常流行的 API 开发工具,它遵循 OpenAPI Specification(这是一种通用的、和编程语言无关的 API 描述规范)。Swagger 贯穿整个 API 生命周期,如 API 的设计、编写文档、测试和部署。

    26 引用 • 35 回帖 • 12 关注
  • Quicker

    Quicker 您的指尖工具箱!操作更少,收获更多!

    25 引用 • 83 回帖
  • 持续集成

    持续集成(Continuous Integration)是一种软件开发实践,即团队开发成员经常集成他们的工作,通过每个成员每天至少集成一次,也就意味着每天可能会发生多次集成。每次集成都通过自动化的构建(包括编译,发布,自动化测试)来验证,从而尽早地发现集成错误。

    14 引用 • 7 回帖
  • Maven

    Maven 是基于项目对象模型(POM)、通过一小段描述信息来管理项目的构建、报告和文档的软件项目管理工具。

    186 引用 • 318 回帖 • 336 关注
  • C++

    C++ 是在 C 语言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通用编程语言,应用广泛。C++ 支持多种编程范式,面向对象编程、泛型编程和过程化编程。

    106 引用 • 152 回帖
  • 新人

    让我们欢迎这对新人。哦,不好意思说错了,让我们欢迎这位新人!
    新手上路,请谨慎驾驶!

    51 引用 • 226 回帖
  • 数据库

    据说 99% 的性能瓶颈都在数据库。

    332 引用 • 619 回帖
  • GitLab

    GitLab 是利用 Ruby 一个开源的版本管理系统,实现一个自托管的 Git 项目仓库,可通过 Web 界面操作公开或私有项目。

    46 引用 • 72 回帖
  • Tomcat

    Tomcat 最早是由 Sun Microsystems 开发的一个 Servlet 容器,在 1999 年被捐献给 ASF(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隶属于 Jakarta 项目,现在已经独立为一个顶级项目。Tomcat 主要实现了 JavaEE 中的 Servlet、JSP 规范,同时也提供 HTTP 服务,是市场上非常流行的 Java Web 容器。

    162 引用 • 529 回帖 • 1 关注
  • GAE

    Google App Engine(GAE)是 Google 管理的数据中心中用于 WEB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托管的平台。2008 年 4 月 发布第一个测试版本。目前支持 Python、Java 和 Go 开发部署。全球已有数十万的开发者在其上开发了众多的应用。

    14 引用 • 42 回帖 • 705 关注
  • InfluxDB

    InfluxDB 是一个开源的没有外部依赖的时间序列数据库。适用于记录度量,事件及实时分析。

    2 引用 • 60 关注
  • SQLite

    SQLite 是一个进程内的库,实现了自给自足的、无服务器的、零配置的、事务性的 SQL 数据库引擎。SQLite 是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引擎。

    4 引用 • 7 回帖 • 2 关注
  • WiFiDog

    WiFiDog 是一套开源的无线热点认证管理工具,主要功能包括:位置相关的内容递送;用户认证和授权;集中式网络监控。

    1 引用 • 7 回帖 • 553 关注
  • 安全

    安全永远都不是一个小问题。

    191 引用 • 813 回帖
  • 反馈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makers and users.

    124 引用 • 907 回帖 • 210 关注
  • API

    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是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目的是提供应用程序与开发人员基于某软件或硬件得以访问一组例程的能力,而又无需访问源码,或理解内部工作机制的细节。

    76 引用 • 429 回帖 • 1 关注
  • 外包

    有空闲时间是接外包好呢还是学习好呢?

    26 引用 • 232 回帖 • 1 关注
  • RESTful

    一种软件架构设计风格而不是标准,提供了一组设计原则和约束条件,主要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类的软件。基于这个风格设计的软件可以更简洁,更有层次,更易于实现缓存等机制。

    30 引用 • 114 回帖
  • SpaceVim

    SpaceVim 是一个社区驱动的模块化 vim/neovim 配置集合,以模块的方式组织管理插件以
    及相关配置,为不同的语言开发量身定制了相关的开发模块,该模块提供代码自动补全,
    语法检查、格式化、调试、REPL 等特性。用户仅需载入相关语言的模块即可得到一个开箱
    即用的 Vim-IDE。

    3 引用 • 31 回帖 • 83 关注
  • 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06 引用 • 782 回帖
  • Pipe

    Pipe 是一款小而美的开源博客平台。Pipe 有着非常活跃的社区,可将文章作为帖子推送到社区,来自社区的回帖将作为博客评论进行联动(具体细节请浏览 B3log 构思 - 分布式社区网络)。

    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社区体验,让热爱记录和分享的你不再感到孤单!

    131 引用 • 1114 回帖 • 138 关注
  • JWT

    JWT(JSON Web Token)是一种用于双方之间传递信息的简洁的、安全的表述性声明规范。JWT 作为一个开放的标准(RFC 7519),定义了一种简洁的,自包含的方法用于通信双方之间以 JSON 的形式安全的传递信息。

    20 引用 • 15 回帖 • 20 关注
  • 脑图

    脑图又叫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很有效,是一种实用性的思维工具。

    21 引用 • 58 回帖
  • jsDelivr

    jsDelivr 是一个开源的 CDN 服务,可为 npm 包、GitHub 仓库提供免费、快速并且可靠的全球 CDN 加速服务。

    5 引用 • 31 回帖 • 53 关注
  • GitHub

    GitHub 于 2008 年上线,目前,除了 Git 代码仓库托管及基本的 Web 管理界面以外,还提供了订阅、讨论组、文本渲染、在线文件编辑器、协作图谱(报表)、代码片段分享(Gist)等功能。正因为这些功能所提供的便利,又经过长期的积累,GitHub 的用户活跃度很高,在开源世界里享有深远的声望,并形成了社交化编程文化(Social Coding)。

    207 引用 • 2031 回帖
  • 资讯

    资讯是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资讯有时效性和地域性。

    54 引用 • 85 回帖
  • Solo

    Solo 是一款小而美的开源博客系统,专为程序员设计。Solo 有着非常活跃的社区,可将文章作为帖子推送到社区,来自社区的回帖将作为博客评论进行联动(具体细节请浏览 B3log 构思 - 分布式社区网络)。

    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社区体验,让热爱记录和分享的你不再感到孤单!

    1425 引用 • 10043 回帖 • 474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