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用回文件名的功能 1.2.5 文件 (夹) 名称 ID 化,是否与本地化的初衷渐行渐远?

本贴最后更新于 890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过境迁
  • 建议使用笔记文件名 +ID 组合,这样笔记方便
  • 建议使用.md 格式,真的

引用之前的帖子

引用之前的帖子

  • 每次大本版更新,都是提心吊胆,因为新特性总是在负面影响甚至破坏已有的工作流

  • 1.2.5 最大的改动便是文件名 ID 化,这直接导致

    • 除思源外任何工具对思源文件的管理不具备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性
    • 系统资源管理器几乎变为资源管理空气
    • 文件级,文件夹级拷贝分享变的异常艰难,以至不可能
    • 第三方同步盘的同步日志变得没有丝毫可读性,同样文件级的版本恢复变得异常艰难(特别是思源自身的同步仍然只能作为 plan B, 即便一直改进,应该也无法和专业软件(坚果云)比肩)
  • 对系统工具,对第三方工具的友好性,不正是本地化的一大便利么(另一大便利是安全)

  • 如果 ID 化是子文档的代价的话,那真是子文档的一个最糟糕的本地化实现,更何况子文档也丝毫不会对笔记带来本质的提升。纯在线的 ID 化无所谓,用户根本不关心这个。可用思源就是冲着本地来的

  • 特性的引入伴随思源一直在收紧自由度,从资源的统一管理到文档名的 ID 化,收紧的方向正常,但方法真是一言难尽

  • “思源用户不关心本地文件名,软件能打开就行”,但还是有一部分用户关心文件名的,越是深度用户越关心,随着笔记的数量提升,协作需求的提升,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看到这一串 ID 而苦恼吧

  • 实现同样的功能,应该有比文件名 ID 化更高效,更平和的实现吧?希望两位主创能考虑下这个问题

思源笔记 v1.2.0 发布,一个全新的开始 - LianDi (ld246.com)】写的承诺

1. 以后还会不会有类似这样大的改动?能不能不要随意砍掉我特别需要的功能?

这次调整方向的动作确实太大,我们完全重写了大部分代码,这样大的改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了。用户体验上我们正在逐步完善,把现在的功能做好、做稳、做到极致是第一要务,添加新特性会谨慎对待,并且不会再移除已有功能了(除非是实在没人用的功能或者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看了一些评论,结论:这个社区确实如网上很多平台说的那样戾气很重,懂的都懂,不多说

【此贴不会删除,算是给后面的新人看看这社区的德性,懂的都懂不多说】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5713 引用 • 106373 回帖
4 操作
dwe3030 在 2022-12-20 22:39:24 更新了该帖
dwe3030 在 2022-12-19 20:51:50 更新了该帖
dwe3030 在 2022-12-19 14:56:06 更新了该帖
dwe3030 在 2022-12-19 14:55:41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没见到什么被砍掉的功能,反而在思源抛弃了 MD,使用了 ID 文件名之后,才带来了更多的功能。就像你认为不需要或者不重要的功能,或许对于其他人而言就是不可或缺的,比如你说了子文档对于笔记没什么提升对吧,但是对我而言这功能没有就不行,你的无所谓不代表其他人。

    笔记软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更好更方便的处理笔记的内容,如果只是原始的文件夹和文件的名称塞在里面,和换了个界面的资源管理器有什么不同?仅仅是一个 ID 化,它能够带来更好的特性,那么即使失去了资源管理器中的可读性,对我而言在使用上没有区别,反而体验更好。而且思源在一次次升级的过程中,ID 化只是表面的一点而已,这也是为了实现更多功能、更好的同步做出的改变。

    数据完全存在本地,支持导出为其它格式,软件也开源,这已经是十分完善的本地化了,即使是文件原本的名字,即使是用 Markdowm,在添加了足够多的功能和语法的扩展,它的内容在其它软件那在也不可能完全兼容。至于思源,它的代码在那,如何创建、读写文件的方法都在里面,至于其它软件能不能兼容思源的笔记结构,能不能读写创建的内容,那不是思源要做的,也不是思源做得到的。

  • 其他回帖
  • 一边把软件本身的结构和功能说的一无是处,一边说这里戾气很重?我有些不太理解这个结论是怎么来的。

    而且,你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那也应该听听看别人的看法。但是现在你完全没有进行讨论,只是扔出来自己想当然的想法,然后隔了几天突然编辑帖子得出来个与前面自己想法完全无关的结论,是不是有些过于牵强?

  • foolishman83

    同感,在核心功能和底层格式方面,要尽量做到最大程度的稳定和简约,不轻易为了某些可有可无的功能而做颠覆性的改变,笔记是逐步积累的,大的改动对以往的笔记而言无论如何平滑迁移,都有可能因为版本上的不注意而对数据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建议在核心功能上要保持简约克制,在操作效率和稳定性上要做到极致,特殊功能需求上建议尽快上线插件模式,通过插件来实现个性化的需求。说实话,新增的很多功能,一些在旧有版本上本就能够实现,有的则只是某些人的个性化需求,大部分人使用的概率很低,譬如 2.2.0 版本关于行级格式的多种格式叠加,这种笔记的富文本化其实对 markdown 格式而言并不是必要的,也有违 markdown 文本编辑笔记软件简约高效的初衷,我不反对此项功能可以由插件个性化实现,但并无必要放入核心原生功能中,这种方向将导致笔记的底层数据格式愈加复杂,出 bug 的几率也会几何级上升。

  • Bard
    • 除思源外任何工具对思源文件的管理不具备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性
      • 思源没有承诺要对别的软件具有可读性
      • 对别的软件不可读反而是软件市场的大多数
      • 实在想用 .md 可以 Obsidian,Logseq,typora
    • 系统资源管理器几乎变为资源管理空气
      • 请精确描述什么叫“空气”
      • 是文件没了,还是看不到,还是被污染了
    • 文件级,文件夹级拷贝分享变的异常艰难,以至不可能
      • 要分享可以导出 Markdown 文件夹
      • 想要在线分享,说明文档里有推荐别家的
    • 第三方同步盘的同步日志变得没有丝毫可读性,同样文件级的版本恢复变得异常艰难(特别是思源自身的同步仍然只能作为 plan B, 即便一直改进,应该也无法和专业软件(坚果云)比肩)
      • 什么叫日志的可读性,日志本就是专业性的,日志也是有隐私需求的
      • 文件级别版本恢复困难,是软件功能不够完善,跟更换格式关系不大
      • 思源当前的确有那么些问题,但请不要否定未来的努力
      • 板凳有板凳的好,够用就行,没必要和扁担比长短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CAP

    CAP 指的是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 Consistency(一致性)、 Availability(可用性)、Partition tolerance(分区容错性),三者不可兼得。

    12 引用 • 5 回帖 • 634 关注
  • Sillot

    Insights(注意当前设置 master 为默认分支)

    汐洛彖夲肜矩阵(Sillot T☳Converbenk Matrix),致力于服务智慧新彖乄,具有彖乄驱动、极致优雅、开发者友好的特点。其中汐洛绞架(Sillot-Gibbet)基于自思源笔记(siyuan-note),前身是思源笔记汐洛版(更早是思源笔记汐洛分支),是智慧新录乄终端(多端融合,移动端优先)。

    主仓库地址:Hi-Windom/Sillot

    文档地址:sillot.db.sc.cn

    注意事项:

    1. ⚠️ 汐洛仍在早期开发阶段,尚不稳定
    2. ⚠️ 汐洛并非面向普通用户设计,使用前请了解风险
    3. ⚠️ 汐洛绞架基于思源笔记,开发者尽最大努力与思源笔记保持兼容,但无法实现 100% 兼容
    29 引用 • 25 回帖 • 115 关注
  • SendCloud

    SendCloud 由搜狐武汉研发中心孵化的项目,是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高质量的触发邮件服务的云端邮件发送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便利的 API 接口来调用服务,让邮件准确迅速到达用户收件箱并获得强大的追踪数据。

    2 引用 • 8 回帖 • 503 关注
  • 倾城之链
    23 引用 • 66 回帖 • 169 关注
  • 大数据

    大数据(big data)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是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93 引用 • 113 回帖
  • OneNote
    1 引用 • 3 回帖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5713 引用 • 106373 回帖
  • ReactiveX

    ReactiveX 是一个专注于异步编程与控制可观察数据(或者事件)流的 API。它组合了观察者模式,迭代器模式和函数式编程的优秀思想。

    1 引用 • 2 回帖 • 183 关注
  • 书籍

    宋真宗赵恒曾经说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79 引用 • 396 回帖
  • RabbitMQ

    RabbitMQ 是一个开源的 AMQP 实现,服务器端用 Erlang 语言编写,支持多种语言客户端,如:Python、Ruby、.NET、Java、C、PHP、ActionScript 等。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存储转发消息,在易用性、扩展性、高可用性等方面表现不俗。

    49 引用 • 60 回帖 • 347 关注
  • BAE

    百度应用引擎(Baidu App Engine)提供了 PHP、Java、Python 的执行环境,以及云存储、消息服务、云数据库等全面的云服务。它可以让开发者实现自动地部署和管理应用,并且提供动态扩容和负载均衡的运行环境,让开发者不用考虑高成本的运维工作,只需专注于业务逻辑,大大降低了开发者学习和迁移的成本。

    19 引用 • 75 回帖 • 674 关注
  • 旅游

    希望你我能在旅途中找到人生的下一站。

    97 引用 • 903 回帖
  • 小薇

    小薇是一个用 Java 写的 QQ 聊天机器人 Web 服务,可以用于社群互动。

    由于 Smart QQ 从 2019 年 1 月 1 日起停止服务,所以该项目也已经停止维护了!

    35 引用 • 468 回帖 • 759 关注
  • Unity

    Unity 是由 Unity Technologies 开发的一个让开发者可以轻松创建诸如 2D、3D 多平台的综合型游戏开发工具,是一个全面整合的专业游戏引擎。

    25 引用 • 7 回帖 • 123 关注
  • Kafka

    Kafka 是一种高吞吐量的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它可以处理消费者规模的网站中的所有动作流数据。 这种动作(网页浏览,搜索和其他用户的行动)是现代系统中许多功能的基础。 这些数据通常是由于吞吐量的要求而通过处理日志和日志聚合来解决。

    36 引用 • 35 回帖 • 5 关注
  •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代表了最佳的实践,通常被有经验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人员所采用。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是众多软件开发人员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试验和错误总结出来的。

    200 引用 • 120 回帖
  •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 18 人,于 1999 年在中国杭州创立,他们相信互联网能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小企业通过创新与科技扩展业务,并在参与国内或全球市场竞争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43 引用 • 221 回帖 • 58 关注
  • Ubuntu

    Ubuntu(友帮拓、优般图、乌班图)是一个以桌面应用为主的 Linux 操作系统,其名称来自非洲南部祖鲁语或豪萨语的“ubuntu”一词,意思是“人性”、“我的存在是因为大家的存在”,是非洲传统的一种价值观,类似华人社会的“仁爱”思想。Ubuntu 的目标在于为一般用户提供一个最新的、同时又相当稳定的主要由自由软件构建而成的操作系统。

    127 引用 • 169 回帖
  • SVN

    SVN 是 Subversion 的简称,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版本控制系统,相较于 RCS、CVS,它采用了分支管理系统,它的设计目标就是取代 CVS。

    29 引用 • 98 回帖 • 690 关注
  • SpaceVim

    SpaceVim 是一个社区驱动的模块化 vim/neovim 配置集合,以模块的方式组织管理插件以
    及相关配置,为不同的语言开发量身定制了相关的开发模块,该模块提供代码自动补全,
    语法检查、格式化、调试、REPL 等特性。用户仅需载入相关语言的模块即可得到一个开箱
    即用的 Vim-IDE。

    3 引用 • 31 回帖 • 112 关注
  • 链书

    链书(Chainbook)是 B3log 开源社区提供的区块链纸质书交易平台,通过 B3T 实现共享激励与价值链。可将你的闲置书籍上架到链书,我们共同构建这个全新的交易平台,让闲置书籍继续发挥它的价值。

    链书社

    链书目前已经下线,也许以后还有计划重制上线。

    14 引用 • 257 回帖
  • Electron

    Electron 基于 Chromium 和 Node.js,让你可以使用 HTML、CSS 和 JavaScript 构建应用。它是一个由 GitHub 及众多贡献者组成的活跃社区共同维护的开源项目,兼容 Mac、Windows 和 Linux,它构建的应用可在这三个操作系统上面运行。

    15 引用 • 136 回帖 • 5 关注
  • Postman

    Postman 是一款简单好用的 HTTP API 调试工具。

    4 引用 • 3 回帖 • 6 关注
  • 区块链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

    92 引用 • 752 回帖 • 1 关注
  • Vim

    Vim 是类 UNIX 系统文本编辑器 Vi 的加强版本,加入了更多特性来帮助编辑源代码。Vim 的部分增强功能包括文件比较(vimdiff)、语法高亮、全面的帮助系统、本地脚本(Vimscript)和便于选择的可视化模式。

    29 引用 • 66 回帖 • 2 关注
  • CodeMirror
    2 引用 • 17 回帖 • 164 关注
  • RESTful

    一种软件架构设计风格而不是标准,提供了一组设计原则和约束条件,主要用于客户端和服务器交互类的软件。基于这个风格设计的软件可以更简洁,更有层次,更易于实现缓存等机制。

    30 引用 • 114 回帖 • 2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