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用回文件名的功能 1.2.5 文件 (夹) 名称 ID 化,是否与本地化的初衷渐行渐远?

本贴最后更新于 831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过境迁
  • 建议使用笔记文件名 +ID 组合,这样笔记方便
  • 建议使用.md 格式,真的

引用之前的帖子

引用之前的帖子

  • 每次大本版更新,都是提心吊胆,因为新特性总是在负面影响甚至破坏已有的工作流

  • 1.2.5 最大的改动便是文件名 ID 化,这直接导致

    • 除思源外任何工具对思源文件的管理不具备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性
    • 系统资源管理器几乎变为资源管理空气
    • 文件级,文件夹级拷贝分享变的异常艰难,以至不可能
    • 第三方同步盘的同步日志变得没有丝毫可读性,同样文件级的版本恢复变得异常艰难(特别是思源自身的同步仍然只能作为 plan B, 即便一直改进,应该也无法和专业软件(坚果云)比肩)
  • 对系统工具,对第三方工具的友好性,不正是本地化的一大便利么(另一大便利是安全)

  • 如果 ID 化是子文档的代价的话,那真是子文档的一个最糟糕的本地化实现,更何况子文档也丝毫不会对笔记带来本质的提升。纯在线的 ID 化无所谓,用户根本不关心这个。可用思源就是冲着本地来的

  • 特性的引入伴随思源一直在收紧自由度,从资源的统一管理到文档名的 ID 化,收紧的方向正常,但方法真是一言难尽

  • “思源用户不关心本地文件名,软件能打开就行”,但还是有一部分用户关心文件名的,越是深度用户越关心,随着笔记的数量提升,协作需求的提升,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看到这一串 ID 而苦恼吧

  • 实现同样的功能,应该有比文件名 ID 化更高效,更平和的实现吧?希望两位主创能考虑下这个问题

思源笔记 v1.2.0 发布,一个全新的开始 - LianDi (ld246.com)】写的承诺

1. 以后还会不会有类似这样大的改动?能不能不要随意砍掉我特别需要的功能?

这次调整方向的动作确实太大,我们完全重写了大部分代码,这样大的改动以后不会有第二次了。用户体验上我们正在逐步完善,把现在的功能做好、做稳、做到极致是第一要务,添加新特性会谨慎对待,并且不会再移除已有功能了(除非是实在没人用的功能或者有更好的替代方案)。

看了一些评论,结论:这个社区确实如网上很多平台说的那样戾气很重,懂的都懂,不多说

【此贴不会删除,算是给后面的新人看看这社区的德性,懂的都懂不多说】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4830 引用 • 102143 回帖
4 操作
dwe3030 在 2022-12-20 22:39:24 更新了该帖
dwe3030 在 2022-12-19 20:51:50 更新了该帖
dwe3030 在 2022-12-19 14:56:06 更新了该帖
dwe3030 在 2022-12-19 14:55:41 更新了该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wickysi 1 赞同 via macOS

    你直接用 ob 不就得了嘛 😄

  • 其他回帖
  • foolishman83

    同感,在核心功能和底层格式方面,要尽量做到最大程度的稳定和简约,不轻易为了某些可有可无的功能而做颠覆性的改变,笔记是逐步积累的,大的改动对以往的笔记而言无论如何平滑迁移,都有可能因为版本上的不注意而对数据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建议在核心功能上要保持简约克制,在操作效率和稳定性上要做到极致,特殊功能需求上建议尽快上线插件模式,通过插件来实现个性化的需求。说实话,新增的很多功能,一些在旧有版本上本就能够实现,有的则只是某些人的个性化需求,大部分人使用的概率很低,譬如 2.2.0 版本关于行级格式的多种格式叠加,这种笔记的富文本化其实对 markdown 格式而言并不是必要的,也有违 markdown 文本编辑笔记软件简约高效的初衷,我不反对此项功能可以由插件个性化实现,但并无必要放入核心原生功能中,这种方向将导致笔记的底层数据格式愈加复杂,出 bug 的几率也会几何级上升。

  • 没见到什么被砍掉的功能,反而在思源抛弃了 MD,使用了 ID 文件名之后,才带来了更多的功能。就像你认为不需要或者不重要的功能,或许对于其他人而言就是不可或缺的,比如你说了子文档对于笔记没什么提升对吧,但是对我而言这功能没有就不行,你的无所谓不代表其他人。

    笔记软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更好更方便的处理笔记的内容,如果只是原始的文件夹和文件的名称塞在里面,和换了个界面的资源管理器有什么不同?仅仅是一个 ID 化,它能够带来更好的特性,那么即使失去了资源管理器中的可读性,对我而言在使用上没有区别,反而体验更好。而且思源在一次次升级的过程中,ID 化只是表面的一点而已,这也是为了实现更多功能、更好的同步做出的改变。

    数据完全存在本地,支持导出为其它格式,软件也开源,这已经是十分完善的本地化了,即使是文件原本的名字,即使是用 Markdowm,在添加了足够多的功能和语法的扩展,它的内容在其它软件那在也不可能完全兼容。至于思源,它的代码在那,如何创建、读写文件的方法都在里面,至于其它软件能不能兼容思源的笔记结构,能不能读写创建的内容,那不是思源要做的,也不是思源做得到的。

  • Bard
    • 对系统工具,对第三方工具的友好性,不正是本地化的一大便利么(另一大便利是安全)
      • 对三方工具的友好性,和便利没关系,便利也可以是在自己体系内的“功能自恰”
      • 在单一软件内,相对效率才能更高,更换软件容易打断心流体验,得不偿失
    • 如果 ID 化是子文档的代价的话,那真是子文档的一个最糟糕的本地化实现,更何况子文档也丝毫不会对笔记带来本质的提升。纯在线的 ID 化无所谓,用户根本不关心这个。可用思源就是冲着本地来的
      • 没有看到过“ID 化是子文档的代价的话”请列明出处,或者详细阐述这个观点
      • 像什么“真是子文档的一个最糟糕的本地化实现,更何况子文档也丝毫不会对笔记带来本质的提升”更像是主观臆断,欢迎继续详细表达自己的观点
      • 现在的思源还是在本地为主,上条评论已经有所阐述
    • 特性的引入伴随思源一直在收紧自由度,从资源的统一管理到文档名的 ID 化,收紧的方向正常,但方法真是一言难尽
      • 哪里没有自由度了,是不让你用了,还是不让你回来了
      • 文档 ID 化在那次知后就都是 ID 了,什么叫“一直在收紧自由度”,请把后续收紧自由度的措施列出来
      • 思源是个开源软件,全开源的软件,开源的
      • 什么叫方向正常?本地 Markdown 么,不要不符合自己的使用习惯就说“别人的方法一言难尽”
      • 那么“怎么收紧不一言难尽”可以详细阐述下
    • “思源用户不关心本地文件名,软件能打开就行”,但还是有一部分用户关心文件名的,越是深度用户越关心,随着笔记的数量提升,协作需求的提升,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用户看到这一串 ID 而苦恼吧
      • “一部分用户关心文件名”到底多少用户是关心“文件名”还坚持用 “ID 化”,还是坚持到现在的,不谈剂量谈毒性都是哈哈哈,推荐发个帖子统计下
      • 再说一次看看用户文档吧,有协作需求,请用在线笔记,不要跟你看重的“本地化”笔记来较真,南辕为何北辙
    • 实现同样的功能,应该有比文件名 ID 化更高效,更平和的实现吧?希望两位主创能考虑下这个问题
      • 没有
      • ID 化是计算机发着这些年最重要的发明,不然“数据库”就不会存在,就不会有今天的互联网
      • 如果你能有完美方案,或者更好的方案,欢迎推荐
      • 如果有,我觉得这值得一个“图灵奖”

    作者:dwe3030
    链接: 建议用回文件名的功能 1.2.5 文件 (夹) 名称 ID 化,是否与本地化的初衷渐行渐远?
    来源:链滴
    协议: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Webswing

    Webswing 是一个能将任何 Swing 应用通过纯 HTML5 运行在浏览器中的 Web 服务器,详细介绍请看 将 Java Swing 应用变成 Web 应用

    1 引用 • 15 回帖 • 640 关注
  • ZooKeeper

    ZooKeeper 是一个分布式的,开放源码的分布式应用程序协调服务,是 Google 的 Chubby 一个开源的实现,是 Hadoop 和 HBase 的重要组件。它是一个为分布式应用提供一致性服务的软件,提供的功能包括:配置维护、域名服务、分布式同步、组服务等。

    59 引用 • 29 回帖 • 3 关注
  • jQuery

    jQuery 是一套跨浏览器的 JavaScript 库,强化 HTML 与 JavaScript 之间的操作。由 John Resig 在 2006 年 1 月的 BarCamp NYC 上释出第一个版本。全球约有 28% 的网站使用 jQuery,是非常受欢迎的 JavaScript 库。

    63 引用 • 134 回帖 • 734 关注
  • 资讯

    资讯是用户因为及时地获得它并利用它而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给自己带来价值的信息,资讯有时效性和地域性。

    56 引用 • 85 回帖
  • Laravel

    Laravel 是一套简洁、优雅的 PHP Web 开发框架。它采用 MVC 设计,是一款崇尚开发效率的全栈框架。

    20 引用 • 23 回帖 • 739 关注
  • CloudFoundry

    Cloud Foundry 是 VMware 推出的业界第一个开源 PaaS 云平台,它支持多种框架、语言、运行时环境、云平台及应用服务,使开发人员能够在几秒钟内进行应用程序的部署和扩展,无需担心任何基础架构的问题。

    5 引用 • 18 回帖 • 178 关注
  • 学习

    “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从实践起步” —— 习近平

    172 引用 • 516 回帖
  • 服务器

    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

    125 引用 • 585 回帖
  • iOS

    iOS 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移动操作系统,最早于 2007 年 1 月 9 日的 Macworld 大会上公布这个系统,最初是设计给 iPhone 使用的,后来陆续套用到 iPod touch、iPad 以及 Apple TV 等产品上。iOS 与苹果的 Mac OS X 操作系统一样,属于类 Unix 的商业操作系统。

    87 引用 • 139 回帖
  • OAuth

    OAuth 协议为用户资源的授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开放而又简易的标准。与以往的授权方式不同之处是 oAuth 的授权不会使第三方触及到用户的帐号信息(如用户名与密码),即第三方无需使用用户的用户名与密码就可以申请获得该用户资源的授权,因此 oAuth 是安全的。oAuth 是 Open Authorization 的简写。

    36 引用 • 103 回帖 • 28 关注
  • 七牛云

    七牛云是国内领先的企业级公有云服务商,致力于打造以数据为核心的场景化 PaaS 服务。围绕富媒体场景,七牛先后推出了对象存储,融合 CDN 加速,数据通用处理,内容反垃圾服务,以及直播云服务等。

    28 引用 • 226 回帖 • 135 关注
  • 一些有用的避坑指南。

    69 引用 • 93 回帖
  • Mac

    Mac 是苹果公司自 1984 年起以“Macintosh”开始开发的个人消费型计算机,如:iMac、Mac mini、Macbook Air、Macbook Pro、Macbook、Mac Pro 等计算机。

    167 引用 • 595 回帖
  • MyBatis

    MyBatis 本是 Apache 软件基金会 的一个开源项目 iBatis,2010 年这个项目由 Apache 软件基金会迁移到了 google code,并且改名为 MyBatis ,2013 年 11 月再次迁移到了 GitHub。

    173 引用 • 414 回帖 • 369 关注
  • Hprose

    Hprose 是一款先进的轻量级、跨语言、跨平台、无侵入式、高性能动态远程对象调用引擎库。它不仅简单易用,而且功能强大。你无需专门学习,只需看上几眼,就能用它轻松构建分布式应用系统。

    9 引用 • 17 回帖 • 618 关注
  • Ant-Design

    Ant Design 是服务于企业级产品的设计体系,基于确定和自然的设计价值观上的模块化解决方案,让设计者和开发者专注于更好的用户体验。

    17 引用 • 23 回帖
  • 区块链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 。

    92 引用 • 752 回帖 • 2 关注
  • Google

    Google(Google Inc.,NASDAQ:GOOG)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公有股份公司),于 1998 年 9 月 7 日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形式创立,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 公司的总部称作“Googleplex”,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Google 目前被公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免费服务。不作恶(Don't be evil)是谷歌公司的一项非正式的公司口号。

    49 引用 • 192 回帖
  • IPFS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际文件系统)是永久的、去中心化保存和共享文件的方法,这是一种内容可寻址、版本化、点对点超媒体的分布式协议。请浏览 IPFS 入门笔记了解更多细节。

    21 引用 • 245 回帖 • 231 关注
  • JVM

    JVM(Java Virtual Machine)Java 虚拟机是一个微型操作系统,有自己的硬件构架体系,还有相应的指令系统。能够识别 Java 独特的 .class 文件(字节码),能够将这些文件中的信息读取出来,使得 Java 程序只需要生成 Java 虚拟机上的字节码后就能在不同操作系统平台上进行运行。

    180 引用 • 120 回帖 • 1 关注
  • Telegram

    Telegram 是一个非盈利性、基于云端的即时消息服务。它提供了支持各大操作系统平台的开源的客户端,也提供了很多强大的 APIs 给开发者创建自己的客户端和机器人。

    5 引用 • 35 回帖 • 1 关注
  • 招聘

    哪里都缺人,哪里都不缺人。

    189 引用 • 1057 回帖
  • 新人

    让我们欢迎这对新人。哦,不好意思说错了,让我们欢迎这位新人!
    新手上路,请谨慎驾驶!

    52 引用 • 228 回帖
  • Dubbo

    Dubbo 是一个分布式服务框架,致力于提供高性能和透明化的 RPC 远程服务调用方案,是 [阿里巴巴] SOA 服务化治理方案的核心框架,每天为 2,000+ 个服务提供 3,000,000,000+ 次访问量支持,并被广泛应用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各成员站点。

    60 引用 • 82 回帖 • 610 关注
  • V2Ray
    1 引用 • 15 回帖 • 1 关注
  • SendCloud

    SendCloud 由搜狐武汉研发中心孵化的项目,是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高质量的触发邮件服务的云端邮件发送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便利的 API 接口来调用服务,让邮件准确迅速到达用户收件箱并获得强大的追踪数据。

    2 引用 • 8 回帖 • 489 关注
  • AWS
    11 引用 • 28 回帖 • 10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