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 Obsidian,思源笔记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本贴最后更新于 74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过境迁

最初选择思源笔记而非 obsidian 的原因是 ob 的反链功能问题很大,无法块级关联,插件过度复杂且容易冲突。之后随着 obsidian 的更新,原本的问题都已经改进了。现在我发现,obsidian 的功能已经完全超越思源。

比如,我需要的图表类功能,甘特图、热力图、时间轴思源基本无法实现,其次自动汇总功能,将日报快速自动化整合为周报,再次,是可关联自动更新的动态表格与看板,最后是一个优雅漂亮的 UI。

想要以上功能,实现起来都很麻烦,效果差,且增加大量时间成本。例如:① 到集市里寻找模板 ② 自己写 SQL③ 凑合使用现有挂件,等待挂件作者贡献

常常看论坛里面说思源的功能更强大,我却没有感受到,可能是我没有相关的需求,体会不到。

请教大家,对比 ob,思源的功能到底强大在哪里,为什么强,他们能够应用在哪些场景之下?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5231 引用 • 104050 回帖
  • 黑曜石

    黑曜石是一款强大的知识库工具,支持本地 Markdown 文件编辑,支持双向链接和关系图。

    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22 引用 • 214 回帖
  • Q&A

    提问之前请先看《提问的智慧》,好的问题比好的答案更有价值。

    9646 引用 • 43853 回帖 • 95 关注

相关帖子

优质回帖
  • 还有就是从你说的几点看来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 obsidian 的媒体资源(教程、软件介绍、流程分享)等等比思源要繁荣不少,就比如你说的图表和时间轴,luckysheet 可以用类似 excel 的方式制作图表,自动汇总利用 sql 能够实现非常多的效果,动态表格至少 query 挂件和我都做过相关实践

    很多时候并不是功能思源无法实现,而是有方便的实现方式但是并没有那么多人有动力传播。

    就一个很简单的,你可能看到 obsidian 的很多插件不光本身有人乐于去介绍和分享它们的用法,连各种插件的排列组合都有人专门去研究分享。

    思源的各种模板和挂件分别有什么功能有人去做这些吗? 没有的,因为不划算,同样的东西你给 obsidian 做出来受众可能是几万人,但是在思源里面做出来可能就是那么几十个人看到。

    就像你说的,去集市里寻找模板 自己写 sql 凑合使用现有的挂件

    实际上在 obsidian 那边也是一样,去找插件,去找模板,去找实现教程,只不过因为有足够大的用户基础,所以同样的事情看起来简单很多而已;

    但是对各个用户来说这种事情的情况是很难说的,很多其他用户说思源比 obsidian 强大,是因为他们日常使用的功能思源本身就几乎可以完全覆盖了。

    就比如说你说 obsidian 的功能完全超越思源,那我就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

    1、假如你想要自己部署一个云笔记,随时可以使用而且过程简单傻瓜,你知道在思源和 obsidian 里面分别怎么实现吗?或者说你家里有几台设备想要很容易地编辑同一份笔记呢?

    2、假如你常用双向链接功能,你知道怎么在 obsidian 里面实现可以编辑的反向链接吗?

    3、你知道怎么在 obsidian 里面删除附件链接之后清理本地文件吗?怎么在软件里面就实现直接复制黏贴就能够发表到各个平台呢?

    4、你知道怎么在 obsidian 里面导出你的笔记作为长图、pdf、html、word 吗?

    5、你知道怎么在 obsidian 里面直接创建和编辑 excel 表格吗?

    我问的这些问题不是质问的意思,而是说,因为 obsidian 的教程和介绍多而且全面,所以你很容易在网上找到很多资源,然后很快产生“哇这个软件好强大”的感觉。

    但是实际上有很多思源能轻易做到而 obsidian 做不到的事情,你仅仅只是不知道而已。

    我还是需要重新说一遍,我说仅仅只是不知道而已并不怪你的意思,我是说思源本身的传播能力实在太差,相比于 obsidian(以及它的插件们)的很多功能几乎是一更新就马上有各路大神广而告之,现在还有很多人对思源的印象还停留在去年甚至前年的水平,这可以说是思源本身的问题,毕竟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没有办法便捷获取的信息,就等于不存在,这是非常合理的。 我在这里只是想说一下,可能至少对于部分用户来说,obsidian 的功能完全超越思源,是不存在的事情。

    啊 至于什么有本事 obsidian 不要带上插件这种话就不要说了,虽然我对给闭源软件开发开源插件可以说是兴趣缺缺,但是必须承认是 obsidian 自身也足够优秀,并且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插件分发渠道(我个人拒绝承认插件的开发体验有多便利),才能有现在插件的繁荣,把插件生态跟它本身切割开是自欺欺人而已。

  • murxuan 1 2 赞同

    这两个我是都在用,一眨眼都用了快两年,同时也用 logseq。如果说去年 ob 吊打思源的话,那么今年思源已经搞得相当不错了。另外所有笔记软件的真正对手,只有 Notion,这玩意是降维打击。剩下的都是互补者,不是竞争者。

    具体优势表现在:

    1. 思源对比 ob 和 lsq 及 rr 这些,属于富文本兼容 MD 笔记。在文本操作上,思源可以说要比无延迟的 Notion 更好。也可以理解为,在中文双链笔记领域,就编辑体验来说,思源是走在前列的。
    2. 思源的集市直接删除,对思源的品质都不会有太大影响。ob 的社区插件库下架,ob 马上就瘫痪不能用了。

    劣势表现在:

    1. 去年同步丢笔记,确实让很多人选择离开思源,是个不小的失误。很多人在 ob 上用三方 S3 同步的,说不上好还是坏。
    2. 思源社区生态不够完善,比如 ob 的插件是需要审核测试阶段,思源好像没这个环节。我这几天装了一些插件试用,发现日历里点不开日记页面了,删了装,装了删。
    3. 性能,花里胡哨的功能开多了,思源打开文件速度没有 ob 快。ob 的负载在插件上,但是插件可以异步启动加载。

    说下对这几个软件的理解:

    1. 思源主要是推广,另外推广的人也不知道怎么更好的推广。前不久 tana 出来后,很显然这就是块引新的热点,思源前期就上线了属性这个利器,但是却没有上线 query 这种兼容多视图显示的前端模式。应该稍微做下调整,快速适配,打响块引双链数据库操作的领跑者,但是并没有,坐等时机白白浪费。目前的体验上,属性操作不方便,跟模板关联度也很差,query 的插件只有一个表格视图,就不能做点日历,甘特,kanban 画廊吗?去年有人向这个方向努力过,但是现在我看挂件集市里这个挂件被下架了。
    2. ob 之前上线 canvas 后,有人发布了浏览器插件 surfing,里面有个功能,就是能截取页面上的某个字句的链接,chrome 也有这个功能。这就实现了 ob 的查询数据库其实就是整个互联网 web。这是个划时代的插件,加上 booknote,dv 和 canvas 后,已经没有对手了。booknote 可以批阅 ppt 和 pdfword,加上 surfing 后,用 dv 在 canvas 上就把线下和线上用图示打通了。举个例子,比如我要学习 python,老师给我的课件和我的 python 笔记就可以跟官网相关内容在 ob 的 canvas 上密切互动,新的特性也能随时了解到。你如果这么看的话,ob 把其他的竞争者按地上摩擦了。我看下一步就是内置爬虫了。ob 是信息管理软件,只是具备了简单的双链功能,属于抓机会蹭热度选手。
    3. 当然 ob 的块是伪块,也有插件能实现 tana 的那种效果,但是目前来看,思源更占优势。lsq 也能实现。非常期待,思源以后能成为真正的块引双链数据库,秒了 notion 指日可待。

    目前主用 logseq-agenda 侧重于日常工作,学习用 ob,写文用思源,项目管理上用 wps 线上文档多一些。现在全世界的软件都缺场景,思源只有在块引数据库上下功夫,才能为场景打牢基础,实现长足的发展。用了 query 和 sql 后,思源也能实现 dv 的功能(dv 仅仅是模仿 Notion,因为 ob 本质不是块引,也是页引),本来发展起来可以超越 dv,但作者在这块没怎么重视,用户也一头雾水,没有抓住核心和机会。tana 的思路非常好,对 notion 是可以构成威胁的。思源更应该趁着 tana 没铺开,依靠前期的块引属性优势,直接落子抢占国内这块领域。不要等大家都一拥而上,只能跟后面吃灰了。

    目前像各大线上文档,虽然都有多维表格之类,但是更多是 excel 的延伸,要么是直接向数据库延伸,要么是直接一个 excel 复刻,与文档深度协作的几乎没有。notion 一枝独秀,是这方面的领跑者,但是页面块引应用不足。既然有 tana 试水,思源作为优势方,应该快速跟进,及早打出旗号,推广使用,更能打响品牌。

    以上是我的一些使用看法,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 Yylicon 1 赞同

    我用思源的最大原因是所见即所得 😂 ,不用编辑和预览模式来回切换那种割裂感。ob 的编辑模式虽然可以即时渲染,但是渲染效果和预览模式不一样,还有好多无法不能在编辑模式渲染出来,比如脚注,比如回车换行。其次是 ob 文件树不支持自定义排序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xxp

    楼上有句话说得好,优势和劣势主要还是看人的,此之蜜糖,彼之砒霜。对我这种会折腾插件的人来说,思源能办到的 ob 用插件基本都能办到,思源做不到的 ob 还是能做到,而思源甚至没有官方插件系统.而且楼上说的 ob 缺点比如"不能托盘"等,我并没有那方面的使用需求,我甚至没想到没有托盘是个缺点,当然,这对我来说无所谓对有些人来说就是砒霜了,所以从我的实际体验来说我认为 ob 各方面都比思源优秀.

    1 回复
  • 其他回帖
  • 额 优势和劣势主要还是看人的,此之蜜糖,彼之砒霜。

    obsidian 的插件生态还是挺好的,如果你需要这些功能的话,用它挺好的。

    如果一定要说优势的话,对我来主要是这么几点:

    1、基础编辑功能优秀

    至少就我个人而言,基础编辑功能思源比 obsidian 是要强不少的,包括所见即所得、表格编辑、列表编辑、排版布局这些方面思源都要比 obsidian 体验要强很多。

    2、数据查询汇总功能丰富

    我确实不大清楚为什么会说思源的自动汇总功能不如 obsidian,这个方面恐怕思源的 sql 比 obsidian 的实现要强上不少。

    3、开源可自定义性强

    这个可能对你来说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对我来说倒是挺重要的,你觉得 obsidian 好用大概是因为很多功能想要的时候都可以找到合适的插件来实现;对我来说也是类似的, 很多功能我想要的时候只要有能够实现的包,基本上都可以在思源里面实现。

    如果你尝试过给两边开发扩展的话思源的开发体验是要比 obsidian 强很多的,但是这个涉及一些技术细节和技术偏好就没有必要说太多了,就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相对于 obsidian 的很多插件作者,我的水平可以说是菜得扣脚,但是我就是能够随手写出一些想要的功能。

    这个可以说是软件的技术架构决定的,你要知道思源现在的社区开发者规模比起 obsidian 说难听点可以说小到忽略不计,开发者的经验和时间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 扩展的数量也没有少到完全忽略不计的地步,这就足以说明思源对扩展开发的友好行,随着用户群的扩大,这种开发便利性还会更加明显。

    但是这个就是思源最大的劣势了,缺少用户群,缺少 KOL,缺少有时间的社区开发者,一时半会是很难有本质上的改善的。

    如果你确实对你说的那些功能都有很强的需求的话,用 obsidian 也是一个挺好的选择,反正适合自己就好。

  • 需求太小众了哈哈,而且我的魔改有隐藏 bug,比如配置了子路径后,如果笔记有用了第三方主题,可能界面就会加载不正确 😂 所以我现在只得先暂时把云端的笔记切换到默认主题了doge ,也就先不考虑和官方的仓库合并了。有这方面需求的小伙伴可以用我的 dev_cloud 分支和对应的 docker 镜像,但挺折腾的,小白慎入huaji

  • ob 的反链功能问题很大,无法块级关联,插件过度复杂且容易冲突。之后随着 obsidian 的更新,原本的问题都已经改进了

    你说的几个问题 ob 并没有改进

    反链功能不是只有块级关联这一个功能,就说最简单的 ob 中的反链如果要移动到正文都很难,还有反链文档不能按照引用数排序,不能拖动,不能在反链面板上编辑,反链面板的搜索问题等等。

    至于插件复杂的问题更是无解,因为第三方插件的多样化现在是 ob 的一大优势,而第三方的多样化必定带来复杂和冲突

    比如,我需要的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并非是 ob 超越了思源,而是在你需要的方向上,ob 超越了思源,这太正常了,因为任何软件都不可能 360° 全面

    想要以上功能,实现起来都很麻烦,效果差,且增加大量时间成本

    这一点我想说,如果使用 ob,很多非常简单的功能,你都需要花大量时间成本去摸索。其消耗的时间精力是思源的数倍不止

    对比 ob,思源的功能到底强大在哪里,为什么强,他们能够应用在哪些场景之下

    简单来说,有以下四个需求的用户大概率会选择思源

    1. 需要阅读 PDF 的用户,ob 无法很好地实现
    2. 对编辑器手感有要求的用户,ob 的编辑器手感和思源不能比,所见即所得做的还不够到位,比如列表中如何写入表格、代码块、引述等内容?当然你要是喜欢 md 源码模式就暂且别论
    3. 使用 dn 笔记法 + 需要长文写作的用户。思源的反链功能优秀,日常记录使用 dailynotes 笔记法,同时也需要写一点系统性长文的用户。在这个方面,ob 的反向链接做的不够好,logseq 的长文笔记做的不够好
    4. 不想在磨刀上花费太多时间的用户。思源是全中文且不需挂梯,真正的开箱即用。ob 需要挂梯,需要翻译插件的英文使用文档,这些都是需要额外付出的时间精力成本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OAuth

    OAuth 协议为用户资源的授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开放而又简易的标准。与以往的授权方式不同之处是 oAuth 的授权不会使第三方触及到用户的帐号信息(如用户名与密码),即第三方无需使用用户的用户名与密码就可以申请获得该用户资源的授权,因此 oAuth 是安全的。oAuth 是 Open Authorization 的简写。

    36 引用 • 103 回帖 • 31 关注
  • 安全

    安全永远都不是一个小问题。

    203 引用 • 818 回帖 • 3 关注
  • Shell

    Shell 脚本与 Windows/Dos 下的批处理相似,也就是用各类命令预先放入到一个文件中,方便一次性执行的一个程序文件,主要是方便管理员进行设置或者管理用的。但是它比 Windows 下的批处理更强大,比用其他编程程序编辑的程序效率更高,因为它使用了 Linux/Unix 下的命令。

    124 引用 • 74 回帖 • 1 关注
  • 浅吟主题

    Jeffrey Chen 制作的思源笔记主题,项目仓库:https://github.com/TCOTC/Whisper

    1 引用 • 28 回帖
  • Typecho

    Typecho 是一款博客程序,它在 GPLv2 许可证下发行,基于 PHP 构建,可以运行在各种平台上,支持多种数据库(MySQL、PostgreSQL、SQLite)。

    12 引用 • 67 回帖 • 452 关注
  • JetBrains

    JetBrains 是一家捷克的软件开发公司,该公司位于捷克的布拉格,并在俄国的圣彼得堡及美国麻州波士顿都设有办公室,该公司最为人所熟知的产品是 Java 编程语言开发撰写时所用的集成开发环境:IntelliJ IDEA

    18 引用 • 54 回帖 • 4 关注
  • TGIF

    Thank God It's Friday! 感谢老天,总算到星期五啦!

    289 引用 • 4492 回帖 • 655 关注
  • Java

    Java 是一种可以撰写跨平台应用软件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是由 Sun Microsystems 公司于 1995 年 5 月推出的。Java 技术具有卓越的通用性、高效性、平台移植性和安全性。

    3198 引用 • 8215 回帖
  • 微服务

    微服务架构是一种架构模式,它提倡将单一应用划分成一组小的服务。服务之间互相协调,互相配合,为用户提供最终价值。每个服务运行在独立的进程中。服务于服务之间才用轻量级的通信机制互相沟通。每个服务都围绕着具体业务构建,能够被独立的部署。

    96 引用 • 155 回帖 • 1 关注
  • NetBeans

    NetBeans 是一个始于 1997 年的 Xelfi 计划,本身是捷克布拉格查理大学的数学及物理学院的学生计划。此计划延伸而成立了一家公司进而发展这个商用版本的 NetBeans IDE,直到 1999 年 Sun 买下此公司。Sun 于次年(2000 年)六月将 NetBeans IDE 开源,直到现在 NetBeans 的社群依然持续增长。

    78 引用 • 102 回帖 • 701 关注
  • CAP

    CAP 指的是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 Consistency(一致性)、 Availability(可用性)、Partition tolerance(分区容错性),三者不可兼得。

    12 引用 • 5 回帖 • 635 关注
  • SOHO

    为成为自由职业者在家办公而努力吧!

    7 引用 • 55 回帖 • 3 关注
  • QQ

    1999 年 2 月腾讯正式推出“腾讯 QQ”,在线用户由 1999 年的 2 人(马化腾和张志东)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上亿用户了,在线人数超过一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

    45 引用 • 557 回帖 • 2 关注
  • AWS
    11 引用 • 28 回帖 • 11 关注
  • 面试

    面试造航母,上班拧螺丝。多面试,少加班。

    325 引用 • 1395 回帖 • 1 关注
  • 创造

    你创造的作品可能会帮助到很多人,如果是开源项目的话就更赞了!

    184 引用 • 1015 回帖
  • 互联网

    互联网(Internet),又称网际网络,或音译因特网、英特网。互联网始于 1969 年美国的阿帕网,是网络与网络之间所串连成的庞大网络,这些网络以一组通用的协议相连,形成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99 引用 • 367 回帖
  • 30Seconds

    📙 前端知识精选集,包含 HTML、CSS、JavaScript、React、Node、安全等方面,每天仅需 30 秒。

    • 精选常见面试题,帮助您准备下一次面试
    • 精选常见交互,帮助您拥有简洁酷炫的站点
    • 精选有用的 React 片段,帮助你获取最佳实践
    • 精选常见代码集,帮助您提高打码效率
    • 整理前端界的最新资讯,邀您一同探索新世界
    488 引用 • 384 回帖 • 10 关注
  • Lute

    Lute 是一款结构化的 Markdown 引擎,支持 Go 和 JavaScript。

    28 引用 • 197 回帖 • 33 关注
  • 博客

    记录并分享人生的经历。

    273 引用 • 2388 回帖
  • SendCloud

    SendCloud 由搜狐武汉研发中心孵化的项目,是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高质量的触发邮件服务的云端邮件发送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便利的 API 接口来调用服务,让邮件准确迅速到达用户收件箱并获得强大的追踪数据。

    2 引用 • 8 回帖 • 492 关注
  • flomo

    flomo 是新一代 「卡片笔记」 ,专注在碎片化时代,促进你的记录,帮你积累更多知识资产。

    6 引用 • 141 回帖 • 1 关注
  • CSDN

    CSDN (Chinese Software Developer Network) 创立于 1999 年,是中国的 IT 社区和服务平台,为中国的软件开发者和 IT 从业者提供知识传播、职业发展、软件开发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满足他们在职业发展中学习及共享知识和信息、建立职业发展社交圈、通过软件开发实现技术商业化等刚性需求。

    14 引用 • 155 回帖
  • Anytype
    3 引用 • 31 回帖 • 13 关注
  • B3log

    B3log 是一个开源组织,名字来源于“Bulletin Board Blog”缩写,目标是将独立博客与论坛结合,形成一种新的网络社区体验,详细请看 B3log 构思。目前 B3log 已经开源了多款产品:SymSoloVditor思源笔记

    1063 引用 • 3455 回帖 • 161 关注
  • LaTeX

    LaTeX(音译“拉泰赫”)是一种基于 ΤΕΧ 的排版系统,由美国计算机学家莱斯利·兰伯特(Leslie Lamport)在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开发,利用这种格式,即使使用者没有排版和程序设计的知识也可以充分发挥由 TeX 所提供的强大功能,能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内生成很多具有书籍质量的印刷品。对于生成复杂表格和数学公式,这一点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它非常适用于生成高印刷质量的科技和数学类文档。

    12 引用 • 54 回帖 • 8 关注
  • Eclipse

    Eclips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 Java 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

    76 引用 • 258 回帖 • 626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