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 Obsidian,思源笔记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本贴最后更新于 624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过境迁

最初选择思源笔记而非 obsidian 的原因是 ob 的反链功能问题很大,无法块级关联,插件过度复杂且容易冲突。之后随着 obsidian 的更新,原本的问题都已经改进了。现在我发现,obsidian 的功能已经完全超越思源。

比如,我需要的图表类功能,甘特图、热力图、时间轴思源基本无法实现,其次自动汇总功能,将日报快速自动化整合为周报,再次,是可关联自动更新的动态表格与看板,最后是一个优雅漂亮的 UI。

想要以上功能,实现起来都很麻烦,效果差,且增加大量时间成本。例如:① 到集市里寻找模板 ② 自己写 SQL③ 凑合使用现有挂件,等待挂件作者贡献

常常看论坛里面说思源的功能更强大,我却没有感受到,可能是我没有相关的需求,体会不到。

请教大家,对比 ob,思源的功能到底强大在哪里,为什么强,他们能够应用在哪些场景之下?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3014 引用 • 92570 回帖
  • 黑曜石

    黑曜石是一款强大的知识库工具,支持本地 Markdown 文件编辑,支持双向链接和关系图。

    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16 引用 • 130 回帖
  • Q&A

    提问之前请先看《提问的智慧》,好的问题比好的答案更有价值。

    8447 引用 • 38480 回帖 • 155 关注

相关帖子

优质回帖
  • 还有就是从你说的几点看来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 obsidian 的媒体资源(教程、软件介绍、流程分享)等等比思源要繁荣不少,就比如你说的图表和时间轴,luckysheet 可以用类似 excel 的方式制作图表,自动汇总利用 sql 能够实现非常多的效果,动态表格至少 query 挂件和我都做过相关实践

    很多时候并不是功能思源无法实现,而是有方便的实现方式但是并没有那么多人有动力传播。

    就一个很简单的,你可能看到 obsidian 的很多插件不光本身有人乐于去介绍和分享它们的用法,连各种插件的排列组合都有人专门去研究分享。

    思源的各种模板和挂件分别有什么功能有人去做这些吗? 没有的,因为不划算,同样的东西你给 obsidian 做出来受众可能是几万人,但是在思源里面做出来可能就是那么几十个人看到。

    就像你说的,去集市里寻找模板 自己写 sql 凑合使用现有的挂件

    实际上在 obsidian 那边也是一样,去找插件,去找模板,去找实现教程,只不过因为有足够大的用户基础,所以同样的事情看起来简单很多而已;

    但是对各个用户来说这种事情的情况是很难说的,很多其他用户说思源比 obsidian 强大,是因为他们日常使用的功能思源本身就几乎可以完全覆盖了。

    就比如说你说 obsidian 的功能完全超越思源,那我就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

    1、假如你想要自己部署一个云笔记,随时可以使用而且过程简单傻瓜,你知道在思源和 obsidian 里面分别怎么实现吗?或者说你家里有几台设备想要很容易地编辑同一份笔记呢?

    2、假如你常用双向链接功能,你知道怎么在 obsidian 里面实现可以编辑的反向链接吗?

    3、你知道怎么在 obsidian 里面删除附件链接之后清理本地文件吗?怎么在软件里面就实现直接复制黏贴就能够发表到各个平台呢?

    4、你知道怎么在 obsidian 里面导出你的笔记作为长图、pdf、html、word 吗?

    5、你知道怎么在 obsidian 里面直接创建和编辑 excel 表格吗?

    我问的这些问题不是质问的意思,而是说,因为 obsidian 的教程和介绍多而且全面,所以你很容易在网上找到很多资源,然后很快产生“哇这个软件好强大”的感觉。

    但是实际上有很多思源能轻易做到而 obsidian 做不到的事情,你仅仅只是不知道而已。

    我还是需要重新说一遍,我说仅仅只是不知道而已并不怪你的意思,我是说思源本身的传播能力实在太差,相比于 obsidian(以及它的插件们)的很多功能几乎是一更新就马上有各路大神广而告之,现在还有很多人对思源的印象还停留在去年甚至前年的水平,这可以说是思源本身的问题,毕竟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没有办法便捷获取的信息,就等于不存在,这是非常合理的。 我在这里只是想说一下,可能至少对于部分用户来说,obsidian 的功能完全超越思源,是不存在的事情。

    啊 至于什么有本事 obsidian 不要带上插件这种话就不要说了,虽然我对给闭源软件开发开源插件可以说是兴趣缺缺,但是必须承认是 obsidian 自身也足够优秀,并且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插件分发渠道(我个人拒绝承认插件的开发体验有多便利),才能有现在插件的繁荣,把插件生态跟它本身切割开是自欺欺人而已。

  • murxuan 1 2 赞同

    这两个我是都在用,一眨眼都用了快两年,同时也用 logseq。如果说去年 ob 吊打思源的话,那么今年思源已经搞得相当不错了。另外所有笔记软件的真正对手,只有 Notion,这玩意是降维打击。剩下的都是互补者,不是竞争者。

    具体优势表现在:

    1. 思源对比 ob 和 lsq 及 rr 这些,属于富文本兼容 MD 笔记。在文本操作上,思源可以说要比无延迟的 Notion 更好。也可以理解为,在中文双链笔记领域,就编辑体验来说,思源是走在前列的。
    2. 思源的集市直接删除,对思源的品质都不会有太大影响。ob 的社区插件库下架,ob 马上就瘫痪不能用了。

    劣势表现在:

    1. 去年同步丢笔记,确实让很多人选择离开思源,是个不小的失误。很多人在 ob 上用三方 S3 同步的,说不上好还是坏。
    2. 思源社区生态不够完善,比如 ob 的插件是需要审核测试阶段,思源好像没这个环节。我这几天装了一些插件试用,发现日历里点不开日记页面了,删了装,装了删。
    3. 性能,花里胡哨的功能开多了,思源打开文件速度没有 ob 快。ob 的负载在插件上,但是插件可以异步启动加载。

    说下对这几个软件的理解:

    1. 思源主要是推广,另外推广的人也不知道怎么更好的推广。前不久 tana 出来后,很显然这就是块引新的热点,思源前期就上线了属性这个利器,但是却没有上线 query 这种兼容多视图显示的前端模式。应该稍微做下调整,快速适配,打响块引双链数据库操作的领跑者,但是并没有,坐等时机白白浪费。目前的体验上,属性操作不方便,跟模板关联度也很差,query 的插件只有一个表格视图,就不能做点日历,甘特,kanban 画廊吗?去年有人向这个方向努力过,但是现在我看挂件集市里这个挂件被下架了。
    2. ob 之前上线 canvas 后,有人发布了浏览器插件 surfing,里面有个功能,就是能截取页面上的某个字句的链接,chrome 也有这个功能。这就实现了 ob 的查询数据库其实就是整个互联网 web。这是个划时代的插件,加上 booknote,dv 和 canvas 后,已经没有对手了。booknote 可以批阅 ppt 和 pdfword,加上 surfing 后,用 dv 在 canvas 上就把线下和线上用图示打通了。举个例子,比如我要学习 python,老师给我的课件和我的 python 笔记就可以跟官网相关内容在 ob 的 canvas 上密切互动,新的特性也能随时了解到。你如果这么看的话,ob 把其他的竞争者按地上摩擦了。我看下一步就是内置爬虫了。ob 是信息管理软件,只是具备了简单的双链功能,属于抓机会蹭热度选手。
    3. 当然 ob 的块是伪块,也有插件能实现 tana 的那种效果,但是目前来看,思源更占优势。lsq 也能实现。非常期待,思源以后能成为真正的块引双链数据库,秒了 notion 指日可待。

    目前主用 logseq-agenda 侧重于日常工作,学习用 ob,写文用思源,项目管理上用 wps 线上文档多一些。现在全世界的软件都缺场景,思源只有在块引数据库上下功夫,才能为场景打牢基础,实现长足的发展。用了 query 和 sql 后,思源也能实现 dv 的功能(dv 仅仅是模仿 Notion,因为 ob 本质不是块引,也是页引),本来发展起来可以超越 dv,但作者在这块没怎么重视,用户也一头雾水,没有抓住核心和机会。tana 的思路非常好,对 notion 是可以构成威胁的。思源更应该趁着 tana 没铺开,依靠前期的块引属性优势,直接落子抢占国内这块领域。不要等大家都一拥而上,只能跟后面吃灰了。

    目前像各大线上文档,虽然都有多维表格之类,但是更多是 excel 的延伸,要么是直接向数据库延伸,要么是直接一个 excel 复刻,与文档深度协作的几乎没有。notion 一枝独秀,是这方面的领跑者,但是页面块引应用不足。既然有 tana 试水,思源作为优势方,应该快速跟进,及早打出旗号,推广使用,更能打响品牌。

    以上是我的一些使用看法,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 Yylicon 1 赞同

    我用思源的最大原因是所见即所得 😂 ,不用编辑和预览模式来回切换那种割裂感。ob 的编辑模式虽然可以即时渲染,但是渲染效果和预览模式不一样,还有好多无法不能在编辑模式渲染出来,比如脚注,比如回车换行。其次是 ob 文件树不支持自定义排序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leolee 2 赞同

    还有就是从你说的几点看来还有一方面的原因是 obsidian 的媒体资源(教程、软件介绍、流程分享)等等比思源要繁荣不少,就比如你说的图表和时间轴,luckysheet 可以用类似 excel 的方式制作图表,自动汇总利用 sql 能够实现非常多的效果,动态表格至少 query 挂件和我都做过相关实践

    很多时候并不是功能思源无法实现,而是有方便的实现方式但是并没有那么多人有动力传播。

    就一个很简单的,你可能看到 obsidian 的很多插件不光本身有人乐于去介绍和分享它们的用法,连各种插件的排列组合都有人专门去研究分享。

    思源的各种模板和挂件分别有什么功能有人去做这些吗? 没有的,因为不划算,同样的东西你给 obsidian 做出来受众可能是几万人,但是在思源里面做出来可能就是那么几十个人看到。

    就像你说的,去集市里寻找模板 自己写 sql 凑合使用现有的挂件

    实际上在 obsidian 那边也是一样,去找插件,去找模板,去找实现教程,只不过因为有足够大的用户基础,所以同样的事情看起来简单很多而已;

    但是对各个用户来说这种事情的情况是很难说的,很多其他用户说思源比 obsidian 强大,是因为他们日常使用的功能思源本身就几乎可以完全覆盖了。

    就比如说你说 obsidian 的功能完全超越思源,那我就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

    1、假如你想要自己部署一个云笔记,随时可以使用而且过程简单傻瓜,你知道在思源和 obsidian 里面分别怎么实现吗?或者说你家里有几台设备想要很容易地编辑同一份笔记呢?

    2、假如你常用双向链接功能,你知道怎么在 obsidian 里面实现可以编辑的反向链接吗?

    3、你知道怎么在 obsidian 里面删除附件链接之后清理本地文件吗?怎么在软件里面就实现直接复制黏贴就能够发表到各个平台呢?

    4、你知道怎么在 obsidian 里面导出你的笔记作为长图、pdf、html、word 吗?

    5、你知道怎么在 obsidian 里面直接创建和编辑 excel 表格吗?

    我问的这些问题不是质问的意思,而是说,因为 obsidian 的教程和介绍多而且全面,所以你很容易在网上找到很多资源,然后很快产生“哇这个软件好强大”的感觉。

    但是实际上有很多思源能轻易做到而 obsidian 做不到的事情,你仅仅只是不知道而已。

    我还是需要重新说一遍,我说仅仅只是不知道而已并不怪你的意思,我是说思源本身的传播能力实在太差,相比于 obsidian(以及它的插件们)的很多功能几乎是一更新就马上有各路大神广而告之,现在还有很多人对思源的印象还停留在去年甚至前年的水平,这可以说是思源本身的问题,毕竟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没有办法便捷获取的信息,就等于不存在,这是非常合理的。 我在这里只是想说一下,可能至少对于部分用户来说,obsidian 的功能完全超越思源,是不存在的事情。

    啊 至于什么有本事 obsidian 不要带上插件这种话就不要说了,虽然我对给闭源软件开发开源插件可以说是兴趣缺缺,但是必须承认是 obsidian 自身也足够优秀,并且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插件分发渠道(我个人拒绝承认插件的开发体验有多便利),才能有现在插件的繁荣,把插件生态跟它本身切割开是自欺欺人而已。

    2 回复
  • 其他回帖
  • ayiyiye

    我刚从为知笔记切换到思源笔记 4 个月,中间也体验过 Notion、Obsadian 等,但我用笔记的初心和主要场景都是收藏知识,记录生活。双链对于知识库非常有用,我基本是当做本地的 wiki 在建设。

    最终选择思源笔记的原因很简单:健全的客户端,S3 同步方便。Windows 应用商店 + 安卓都有完整客户端。我在自己 Docker 上也私有化部署了一个 siyuan,同时还在 NAS 上部署了 Minio S3 存储,数据同时在我的三台电脑 + 私有云 NAS+ 公有云(在阿里云也搭了 S3 存储)上同步,相当安全。

    具体功能甚至是编辑器的操作上,思源笔记都还有一些值得提升的地方,但并不影响日常记录效率。等插件生态慢慢发展起来,很多功能都可以通过插件实现。

  • 额 优势和劣势主要还是看人的,此之蜜糖,彼之砒霜。

    obsidian 的插件生态还是挺好的,如果你需要这些功能的话,用它挺好的。

    如果一定要说优势的话,对我来主要是这么几点:

    1、基础编辑功能优秀

    至少就我个人而言,基础编辑功能思源比 obsidian 是要强不少的,包括所见即所得、表格编辑、列表编辑、排版布局这些方面思源都要比 obsidian 体验要强很多。

    2、数据查询汇总功能丰富

    我确实不大清楚为什么会说思源的自动汇总功能不如 obsidian,这个方面恐怕思源的 sql 比 obsidian 的实现要强上不少。

    3、开源可自定义性强

    这个可能对你来说没有什么感觉,但是对我来说倒是挺重要的,你觉得 obsidian 好用大概是因为很多功能想要的时候都可以找到合适的插件来实现;对我来说也是类似的, 很多功能我想要的时候只要有能够实现的包,基本上都可以在思源里面实现。

    如果你尝试过给两边开发扩展的话思源的开发体验是要比 obsidian 强很多的,但是这个涉及一些技术细节和技术偏好就没有必要说太多了,就一个很简单的问题,相对于 obsidian 的很多插件作者,我的水平可以说是菜得扣脚,但是我就是能够随手写出一些想要的功能。

    这个可以说是软件的技术架构决定的,你要知道思源现在的社区开发者规模比起 obsidian 说难听点可以说小到忽略不计,开发者的经验和时间也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 扩展的数量也没有少到完全忽略不计的地步,这就足以说明思源对扩展开发的友好行,随着用户群的扩大,这种开发便利性还会更加明显。

    但是这个就是思源最大的劣势了,缺少用户群,缺少 KOL,缺少有时间的社区开发者,一时半会是很难有本质上的改善的。

    如果你确实对你说的那些功能都有很强的需求的话,用 obsidian 也是一个挺好的选择,反正适合自己就好。

  • 需求太小众了哈哈,而且我的魔改有隐藏 bug,比如配置了子路径后,如果笔记有用了第三方主题,可能界面就会加载不正确 😂 所以我现在只得先暂时把云端的笔记切换到默认主题了doge ,也就先不考虑和官方的仓库合并了。有这方面需求的小伙伴可以用我的 dev_cloud 分支和对应的 docker 镜像,但挺折腾的,小白慎入huaji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生活

    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生活包括人类在社会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日常活动和心理影射。

    230 引用 • 1454 回帖 • 1 关注
  • 音乐

    你听到信仰的声音了么?

    61 引用 • 511 回帖
  • CSDN

    CSDN (Chinese Software Developer Network) 创立于 1999 年,是中国的 IT 社区和服务平台,为中国的软件开发者和 IT 从业者提供知识传播、职业发展、软件开发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满足他们在职业发展中学习及共享知识和信息、建立职业发展社交圈、通过软件开发实现技术商业化等刚性需求。

    14 引用 • 155 回帖
  • danl
    146 关注
  • ngrok

    ngrok 是一个反向代理,通过在公共的端点和本地运行的 Web 服务器之间建立一个安全的通道。

    7 引用 • 63 回帖 • 627 关注
  • 锤子科技

    锤子科技(Smartisan)成立于 2012 年 5 月,是一家制造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的公司,公司的使命是用完美主义的工匠精神,打造用户体验一流的数码消费类产品(智能手机为主),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

    4 引用 • 31 回帖
  • 域名

    域名(Domain Name),简称域名、网域,是由一串用点分隔的名字组成的 Internet 上某一台计算机或计算机组的名称,用于在数据传输时标识计算机的电子方位(有时也指地理位置)。

    43 引用 • 208 回帖
  • Kafka

    Kafka 是一种高吞吐量的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它可以处理消费者规模的网站中的所有动作流数据。 这种动作(网页浏览,搜索和其他用户的行动)是现代系统中许多功能的基础。 这些数据通常是由于吞吐量的要求而通过处理日志和日志聚合来解决。

    36 引用 • 35 回帖
  • Bug

    Bug 本意是指臭虫、缺陷、损坏、犯贫、窃听器、小虫等。现在人们把在程序中一些缺陷或问题统称为 bug(漏洞)。

    76 引用 • 1737 回帖
  • Tomcat

    Tomcat 最早是由 Sun Microsystems 开发的一个 Servlet 容器,在 1999 年被捐献给 ASF(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隶属于 Jakarta 项目,现在已经独立为一个顶级项目。Tomcat 主要实现了 JavaEE 中的 Servlet、JSP 规范,同时也提供 HTTP 服务,是市场上非常流行的 Java Web 容器。

    162 引用 • 529 回帖 • 4 关注
  • Bootstrap

    Bootstrap 是 Twitter 推出的一个用于前端开发的开源工具包。它由 Twitter 的设计师 Mark Otto 和 Jacob Thornton 合作开发,是一个 CSS / HTML 框架。

    18 引用 • 33 回帖 • 667 关注
  • Webswing

    Webswing 是一个能将任何 Swing 应用通过纯 HTML5 运行在浏览器中的 Web 服务器,详细介绍请看 将 Java Swing 应用变成 Web 应用

    1 引用 • 15 回帖 • 637 关注
  • Gzip

    gzip (GNU zip)是 GNU 自由软件的文件压缩程序。我们在 Linux 中经常会用到后缀为 .gz 的文件,它们就是 Gzip 格式的。现今已经成为互联网上使用非常普遍的一种数据压缩格式,或者说一种文件格式。

    9 引用 • 12 回帖 • 147 关注
  •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Smart contract)是一种旨在以信息化方式传播、验证或执行合同的计算机协议。智能合约允许在没有第三方的情况下进行可信交易,这些交易可追踪且不可逆转。智能合约概念于 1994 年由 Nick Szabo 首次提出。

    1 引用 • 11 回帖 • 2 关注
  •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巴集团)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 18 人,于 1999 年在中国杭州创立,他们相信互联网能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小企业通过创新与科技扩展业务,并在参与国内或全球市场竞争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

    43 引用 • 221 回帖 • 106 关注
  • TextBundle

    TextBundle 文件格式旨在应用程序之间交换 Markdown 或 Fountain 之类的纯文本文件时,提供更无缝的用户体验。

    1 引用 • 2 回帖 • 53 关注
  • OkHttp

    OkHttp 是一款 HTTP & HTTP/2 客户端库,专为 Android 和 Java 应用打造。

    16 引用 • 6 回帖 • 76 关注
  • 百度

    百度(Nasdaq:BIDU)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2000 年 1 月由李彦宏创立于北京中关村,致力于向人们提供“简单,可依赖”的信息获取方式。“百度”二字源于中国宋朝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词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象征着百度对中文信息检索技术的执著追求。

    63 引用 • 785 回帖 • 164 关注
  • Oracle

    Oracle(甲骨文)公司,全称甲骨文股份有限公司(甲骨文软件系统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级软件公司,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红木滩。1989 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13 年,甲骨文已超越 IBM,成为继 Microsoft 后全球第二大软件公司。

    105 引用 • 127 回帖 • 370 关注
  • Lute

    Lute 是一款结构化的 Markdown 引擎,支持 Go 和 JavaScript。

    26 引用 • 196 回帖 • 17 关注
  • 创造

    你创造的作品可能会帮助到很多人,如果是开源项目的话就更赞了!

    178 引用 • 997 回帖
  • QQ

    1999 年 2 月腾讯正式推出“腾讯 QQ”,在线用户由 1999 年的 2 人(马化腾和张志东)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上亿用户了,在线人数超过一亿,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聊天软件之一。

    45 引用 • 557 回帖 • 44 关注
  • JRebel

    JRebel 是一款 Java 虚拟机插件,它使得 Java 程序员能在不进行重部署的情况下,即时看到代码的改变对一个应用程序带来的影响。

    26 引用 • 78 回帖 • 672 关注
  • RIP

    愿逝者安息!

    8 引用 • 92 回帖 • 363 关注
  • InfluxDB

    InfluxDB 是一个开源的没有外部依赖的时间序列数据库。适用于记录度量,事件及实时分析。

    2 引用 • 76 关注
  • Angular

    AngularAngularJS 的新版本。

    26 引用 • 66 回帖 • 536 关注
  • OnlyOffice
    4 引用 • 3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