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的意义是什么?

本贴最后更新于 217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斗转星移

在记笔记这个事情上,我经过几次思想的转变。

第一次,是思考后可以不必再思考

所以笔记是将我思考的结果记录下来,不必再为一个事情的遗忘而思考,这里的有一个特点,就是我思考的过程会记录其中,如果仅仅是结果的记录,会导致自己二次再思考,所以这是为了不再思考而做的记录,同时也包括了结果。

第二次,辅助思考,笔记是作为大脑的外部工具

在大脑短、长期记忆不足的局限下,有效地分步骤,去推论思考,而不至于所有细节都在大脑里,所以在这个阶段,形成了我需要记录什么,记录以后,如何有效地方便我去思考,思考的结果又如何实践出来验证。

针对不同的事情,会有不同的认识思考方式,比如:阅读一本书,可能是把书读厚,分节去分析,然后再把书读薄,最后将观点凝练成几个观点,分析和总结是大脑的工作。

在大脑工作的时候,笔记所做的就是支持这两个事情为中心,让自己思考地更方便。

第三次,笔记是对大脑观点的整理

主观世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所以笔记不仅仅是在记录思维运动的过程,更主要的是整理大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在当前的各种笔记分类方式中,笔记足够多,就会发现无论多少个 tag,无论多少个分类方式,都无法囊括所有东西,最终会陷入到无穷的笔记整理当中。

因为人是无法绝对地描述这个世界,就像是一辆车,可以描述为交通工具,可以描述为铁制品,铝制品,或是家用工具,固定资产等等。

一辆车,作为一个物质矗立在那里,作为物质它是唯一的,但是它与无穷的事物存在着关联,所以它将有无穷的标签(矛盾),地理位置、使用方式、使用者、性质、历史价格、当前价格、长度……

所以,当我在思考这个事情的时候,我似乎陷入了一个人类如何描述这个世界的规律的问题上,人类的书籍又是如何去描述这整个世界的呢?物理学、生物学……

不知道有没有人有类似的观点,或是对笔记有什么看法,可以交流交流,或许碰撞出一些火花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MXDMM

    非常高兴能够在这个观点上得到探讨。

    分类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或者说人是如何认识事物的问题。

    以下是引述矛盾论当中的观点。

    人的认识物质,就是认识物质的运动形式,因为除了运动的物质以外,世界上什么也没有,而物质的运动则必取一定的形式。

    ……

    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例如,数学中的正数和负数,机械学中的作用和反作用,物理学中的阴电和阳电,化学中的化分和化合,社会科学中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阶级和阶级的互相斗争,军事学中的攻击和防御,哲学中的唯心论和唯物论、形而上学观和辩证法观等等,都是因为具有特殊的矛盾和特殊的本质,才构成了不同的科学研究的对象。

    ……

    分类,就是将物质划分了不同的种类,即找到了每个物质凭什么与它物质不相同的区别。

    这是一个认识的自然特殊性的过程,并不是由我们主观去分类的,或许我们可以主观去区分一些事物,但是这些区分的前提,必定是有依据的,譬如一片白色,我们如何将白色的内容再分类呢?无法区分,只能引入白色的位置、或是别的一些特殊性,才能将白色的内容再“分类”出来。

    所以,这个分类,本质上是对客观事物的特殊性反映在大脑里,从而将之分类了。

    事实上,分类就是一个认识事物的过程,如果按辩证法的观点来看,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彻底地说,一切的思考、分类、分析、推理、类比、串联、总结……都是对客观世界反映的一个过程。

    诚如你所说,有些分类是不必要视角,像你所说的人体认识上,器官认识其实是主要的,这就是事物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的问题,物质是唯一的,但是其运动方式不唯一

    决定其不同运动形式的,就是其主要的矛盾所规定的。譬如机械运动,由某部分宏观的力所决定,不会由微观的力所决定,所以在这个机械运动中,抓住宏观的力就已经足够反映了。

    如果站在“我”的角度去出发,可能是与我相接触的事物运动我需要去关注其主要矛盾,但是如果站在“模拟这个世界”角度出发,基本的原理或许越多越能够模拟地合理。

    或许我当前的思考是谬论,但能够得到交流,是一个非常开心的事情。

    1 回复
  • 其他回帖
  • Wetoria 1 赞同

    笔记笔记,用笔写下的记录。直接目的只是为了解决人脑记不住,自然而然而产生的一个办法。

    因为解决的是“记不住”的问题,自然而然就有了“记录待办”、“总结知识点”、“存下觉得有用的内容”等功能。

    实际上【打草稿】也是一种笔记。只不是草稿包括了凌乱的思路,以及书写的无节制,因此“草稿”需要进一步归纳成通常意义的“笔记”。

  • siyuandy 1 赞同

    笔记的第一目的是辅助大脑记录,就像磁盘(外存)和内存一样,总有东西需要保存到磁盘上,而不是时时刻刻都保存在内存中。

    第二目的才是整理磁盘中的文件,使文件井然有序。

    在辅助大脑记录的时候,任何一个记录者都不会去考虑“笔记的意义”这个问题,等到整理笔记的时候,才会去考虑“我记这些东西整理这些东西有何意义”这个问题。

  • 笔记的意义大多是按各自的需求定义的

    我在思源社区和形形色色的用户打交道快有四年了,在思源里做什么的都有,管理抖音视频、导入百万字小说进行阅读的也出现过。

    大多数人是想找个趁手的信息管理工具,辅助工作用,这是已经步入社会的用户,其实我觉得部分需求更适合用 WPS,不过我也不能太直球赶走 D 大的用户。

    每年还有部分学生用户入场,有些是为了考试才用笔记软件的,不过观察下来考试还需要大量练习,要是折腾软件的时间太多,反而会得不偿失。

    除此之外,就是想通过软件获得个人成长的用户,各个年龄层的都有,大多是了解了个人知识管理、思想工具之类的,想在思源里尝试下一些工作流。

    我感觉老铁你和我很像,没有具体的需求,所以会进行几次思想的转变。

    我没什么具体的需求,一开始用思源就是当做玩具用,找乐子,题头图、模版、SQL、各种工作流的把玩、导入网络小说看思源的极限、超链接搭配 MOC、图形 MOC 等等都试过,很快就腻歪了。

    之后我简单用思源当资料库使,将一些别人分享的技巧、珍稀资源记录下来,必要时候能找到就行。因为没有反馈很快就放弃了。

    没有反馈我就无法坚持,即使简单的复制粘贴我也不想进行,消沉了一段时间后,我找到了最廉价的获得快乐的方式——思考,思考就能获得快乐,我思考东西越多,快乐也就越多。

    我对我的想法进行记录,然后在思源里利用写作、表达发展它们,然后我就用到了现在。

    笔记对我来说是个辅助思考的工具,思源的功能都被我用在让思考变得更爽上面,不知不觉就用到现在。

    我之前有去看过我那些原始想法,大多数想法都不怎么成熟,观点不明确、逻辑有问题,看着脑门痛:还好当时没发出来,不然丢人丢大发了。

    也就这时,我才发现原来我已经得到了成长。

    1 回复
    1 操作
    dammy 在 2024-04-01 23:18:47 更新了该回帖
  • 查看全部回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