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说好不思念

本贴最后更新于 323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移俗易

作者--拉莫
语音版--夏雨嫣(http://www.ximalaya.com/swf/sound/orange.swf?id=4248382
psb.jpg

觉得这一刻是难以理解自己的。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没有征兆的,老家的影子就跳进了脑子里。

那条路、那个院子、那些人,通通地,一股脑儿地往脑袋里塞,最后竟然像变成一溜溜的青烟,从胸前升起,到眼前时便弄得我热泪盈眶的。

“真是奇怪的感觉。”我努力抑制快要夺眶而出的眼泪,我了解自己,虽然是细腻到不行,容易伤春悲秋的人,但平生以来,为故乡悲伤,算是头一遭,因为在我的记忆里,故乡是永远不值得惦念的。

故乡贫穷,我出生的 1982 年,深刻的记得总是粮食不够吃、衣服不够穿的窘境。但即便再穷的地方,也会有活得有滋有味的人,于是姑妈一家,就成了这些群体中的一员。好在有了姑妈一家的“活得有滋味”,所以我在上初二之前的衣服,总算是跌跌撞撞的有了着落。

当然,我知道形容衣服,本不应该用“跌跌撞撞”这样的词语的,但每当想到那几年,我便不得不重新回想起穿着从姑妈那儿捡拾来的衣服在乡间的小道上、在充满白茫茫晨雾的早上,我拖着长长的袖子、长长的衣襟,一晃一晃的奔向学校。记忆经过多年的淘汰和洗练,也不知道为什么,当年穿那些衣服走路的形状,到现在就成了“跌跌撞撞了”。但如果要给贴切的描写,恐怕真应该是“翩翩起舞”这样轻盈的词语,年龄小、身板也小、同时也不知愁滋味,穿起长衣服走起路来,确实有翩翩起舞的形状。

除了在穿衣服这个问题上的窘迫,在吃的方面,也好不到哪儿去。我记得小时搞计划生育普查的时候,父亲还带我们兄妹外出好几公里去别人家躲避。怎能不躲避呢,年轻时父亲心高气傲,一意孤行,发誓要拥有最圆满的人生,于是一儿一女便成了圆满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过最遭殃的,就是母亲。

为了完成父亲的理想,母亲先后为他生过 5 个孩子,但最终存活下来的,只是我们现在的三兄妹。关于孩子,每每想起,就无法忘怀同父亲母亲一起经历另外两个兄妹惨然死去的场景。

一个妹妹在午夜死去,什么原因,我一直无法得知,只知道那夜油灯枯黄,母亲坐在灯下凄凄然哭泣,父亲默无声息的将小尸体抱在怀里,在大雨滂沱的夜晚送她进雨夜,然后将她葬在小河边。以后故乡的那个小河成了我的伤心地,年少的时候虽不知什么为思念,但每次经过小妹妹的坟茔,心里总是若有所失的空旷。

另外一个妹妹死在清晨。早上起床,清晨那么亮,屋后的鸟儿也亢奋的叫着。但就四在这样美好的清晨,她却开始了远离尘世的旅程。母亲依旧坐在同一张床上哭泣,父亲默无声息。我知道,这一次,他们会更加后悔,因为这个孩子是死在他们的脚下的。孩子多,工作繁重,夜晚他们睡得太死了,以至于女儿被压在他们脚下窒息而去,他们都不曾察觉。

好在 1990 年终于有了现在的妹妹,父亲终于完成了家庭架构最理想的搭建,但后来每一次我试图以父亲的身份回忆他之前的人生时,我都未他同情:因为他一定忘不了先前死去的两个孩子。

有了死去两个女儿的经历,在养妹妹的时候,父亲母亲可谓用尽心思有胆战心惊的,但那个时候,即便想对孩子千般好,最多也只能在每天的饭里为她撒上丁点瘦肉。

加上出生的妹妹,我们一共三兄妹,一家五口靠着两亩薄田度日。后来我来城里,回忆家乡生活时,告诉我的朋友们:“那时可是顿顿吃不饱哦,一个月吃一顿干饭算是过节,一个月吃一次肉算是过年。”朋友们总是睁着看外星人一样的眼睛看我:“不可能噢,我倒是不信,在 80 年代、90 年代会有这样的事,况且,这是在四川噢。”

在四川确实没有错,四川向来也不算最困窘的地方,与此相反,代表四川的成都,还常常以悠闲幸福成为其他地方的谈资。不过可惜的是,我生活的那个地方,终究与成都的悠闲幸福相隔太远。就像美国也有贫民窟,我常常这样调侃的对朋友们解释。

等我长到 17 岁开始上高中的时候,关于吃饭,再不是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因为那时我和弟弟都读寄宿学校,一月回家一次,在家里吃饭的,就妹妹和父亲母亲三人,加上那时大米的亩产量也大幅上升,每天吃上干饭,对家里来说,已经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梦想。而且由于一月回家一次,父亲总是会因此在我和弟弟归宿的那几天去镇上买几斤肉,让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好好吃上一顿丰盛的饭。

但那些每月买的肉,父亲是没有余钱付的,子女都通通长大,进入学校接受教育,教育费用自然如几座大山一般压得他无法喘气,所以肉摊上的账本上,总是长年写着父亲的名字。

我就是在家庭经济越来越差劲的境况下离开故乡,去城里读大学的。我走的时候,在我看来,故乡就到了难以准确概括的程度了。一方面南下北上打工的村民成群结队的出去,然后过几年通通建了好看的小洋楼,站在我家后山上看这个古老的乡村,会给人一种错觉:家乡重新焕发生机,终于富起来了。

富倒是富起来了,有新房作证。但房子建起来,却很遗憾的向荒芜迈进。那些曾经气派的房子里,住的竟是些老弱病残,年轻力壮的人相忘外边的世界,小洋房更多的,好像是他们留在家乡,缓解对留守的家人愧疚的礼物。

工作后的前几年,我也偶热回故乡,一年一次、两年一次,但我特别惊诧于故乡的改变,小洋房不再崭新,而是墙上爬满无尽的藤蔓,就像一个人心上长满拔不尽的缠绕的心事。至于庭院,则更加萧瑟的长出半人高的荒草。乡间没有声息,偶尔几声狗叫声,算是不多的亮点。

“前屋的幺叔公死了;黄爷爷也死了;豆腐叔叔 40 岁了,找了个二婚的女人,钱被骗光,连自己父亲重病在床都没有去医院看一眼------”

我们全家从 2005 年开始,便全部搬离了家乡,但每年母亲会回一次家乡,所以每一次我和她碰面,她总是会唏嘘的带给我故乡这些消息。在听她讲述这些消息的时候,我心里会有说不尽的惊异,那些曾经风华正茂、笑容灿烂的乡亲,怎么能如此抵不住岁月的侵袭,好像所有的记忆,还留在过去不久的昨天,但再回故乡时,却不得不接受他们加速老去,或者与世长辞的消息。

当然,不禁是那些曾经熟悉的乡亲会慢慢老去,连那些没有见过的他们的后代,也将会毫无疑问的重走父辈的老路——读到小学或则初中缀学,被送去城里打工,留下老迈的父辈和颓废的庭院,等到身体失去力量和健康,再回到荒废的庭院。如此这样,一代代重复下去。

但我不敢想这就是他们的命运:日渐陈旧的房子、重复不变的以劳力度日的命运。

我还记得当初在故乡时,我是多么憎恨它的贫穷,我抱怨它总是派烈日星辰监督我去做做不完的农活,我抱怨它总是无法给予一件属于我的新衣服、抱怨它总是小山阻隔,让我看不见外边精彩的世界。当我长大乘车离开故乡时,我甚至都没有舍得回头再好好地回望它一眼,那时我只是愉快又恨恨地说:发誓再不会回到这里,也不会想念这个被称为故乡的地方。

近几年更少回家了,为生计,全家人早已离开故乡,留下一座未经修葺,摇摇欲坠的泥巴房子。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便惦念故乡,也是难以回去的。故乡的乡亲在那儿,但原来承载全家人悲喜的老房子却早已不是当年的老房子里。

老房子的堂屋里放着小碗柜,童年时我常常伸手进去偷东西吃;童年时的厨房的灶台总是那么高,每次我在里面摇摆着穿行,右边的额头总是被撞得脆生生的响;还有屋前屋后,我们拥有好多在风里摇曳的竹子,起风的时候,竹子那么好看,清晨的时候,那么多鸟儿的声音穿过竹林,唤醒清晨;还有下雨的时候,我总是坐在屋檐下,静静的数那些雨珠儿,一滴、两滴、三滴,我喜欢看它们水滴石穿,将地面经年地滴出深深的凹陷------

我已不能再多想我的故乡,那个曾经让我发誓不再思念的地方。就在这一刻,我真的觉得难以理解自己,一个从来不思念故乡的人,居然会太阳从西边升起一样地想念起故乡,而且一旦想起,思念便如放入天空无限延长的丝线。

老房子、小碗柜、竹子、鸟儿声、从屋檐上滴落的雨珠儿------真的不能再如此地想念故乡,因为即便只这样轻轻的一想念,便有好多美好的记忆如汹涌的海浪席卷过来。

我怕被这连绵的海浪淹没。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FYeed

    还在校园的人 还没有这些感概

    1 回复
  • alanfans
    作者

    小屁孩

  • yangyujiao via macOS

    发现工作几年,已经变得没有那么有情怀了。也就偶尔看到篇文章,或者某个电影,或者特定的场景才能有点感触。

    但是感受也就停留那么一会儿。

    2 回复
  • alanfans
    作者

    如果你听这个语音版,你什么眼框湿润的。

  • alanfans
    作者

    打错字了,你会眼框温润的。

推荐标签 标签

  • 黑曜石

    黑曜石是一款强大的知识库工具,支持本地 Markdown 文件编辑,支持双向链接和关系图。

    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27 引用 • 292 回帖
  • PWL

    组织简介

    用爱发电 (Programming With Love) 是一个以开源精神为核心的民间开源爱好者技术组织,“用爱发电”象征开源与贡献精神,加入组织,代表你将遵守组织的“个人开源爱好者”的各项条款。申请加入:用爱发电组织邀请帖
    用爱发电组织官网:https://programmingwithlove.stackoverflow.wiki/

    用爱发电组织的核心驱动力:

    • 遵守开源守则,体现开源&贡献精神:以分享为目的,拒绝非法牟利。
    • 自我保护:使用适当的 License 保护自己的原创作品。
    • 尊重他人:不以各种理由、各种漏洞进行未经允许的抄袭、散播、洩露;以礼相待,尊重所有对社区做出贡献的开发者;通过他人的分享习得知识,要留下足迹,表示感谢。
    • 热爱编程、热爱学习:加入组织,热爱编程是首当其要的。我们欢迎热爱讨论、分享、提问的朋友,也同样欢迎默默成就的朋友。
    • 倾听:正确并恳切对待、处理问题与建议,及时修复开源项目的 Bug ,及时与反馈者沟通。不抬杠、不无视、不辱骂。
    • 平视:不诋毁、轻视、嘲讽其他开发者,主动提出建议、施以帮助,以和谐为本。只要他人肯努力,你也可能会被昔日小看的人所超越,所以请保持谦虚。
    • 乐观且活跃:你的努力决定了你的高度。不要放弃,多年后回头俯瞰,才会发现自己已经成就往日所仰望的水平。积极地将项目开源,帮助他人学习、改进,自己也会获得相应的提升、成就与成就感。
    1 引用 • 487 回帖 • 3 关注
  • CSS

    CSS(Cascading Style Sheet)“层叠样式表”是用于控制网页样式并允许将样式信息与网页内容分离的一种标记性语言。

    199 引用 • 543 回帖 • 3 关注
  • Wide

    Wide 是一款基于 Web 的 Go 语言 IDE。通过浏览器就可以进行 Go 开发,并有代码自动完成、查看表达式、编译反馈、Lint、实时结果输出等功能。

    欢迎访问我们运维的实例: https://wide.b3log.org

    30 引用 • 218 回帖 • 641 关注
  • Markdown

    Markdown 是一种轻量级标记语言,用户可使用纯文本编辑器来排版文档,最终通过 Markdown 引擎将文档转换为所需格式(比如 HTML、PDF 等)。

    172 引用 • 1547 回帖
  • jsDelivr

    jsDelivr 是一个开源的 CDN 服务,可为 npm 包、GitHub 仓库提供免费、快速并且可靠的全球 CDN 加速服务。

    5 引用 • 31 回帖 • 109 关注
  • IPFS

    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际文件系统)是永久的、去中心化保存和共享文件的方法,这是一种内容可寻址、版本化、点对点超媒体的分布式协议。请浏览 IPFS 入门笔记了解更多细节。

    20 引用 • 245 回帖 • 242 关注
  • Office

    Office 现已更名为 Microsoft 365. Microsoft 365 将高级 Office 应用(如 Word、Excel 和 PowerPoint)与 1 TB 的 OneDrive 云存储空间、高级安全性等结合在一起,可帮助你在任何设备上完成操作。

    5 引用 • 34 回帖
  • Chrome

    Chrome 又称 Google 浏览器,是一个由谷歌公司开发的网页浏览器。该浏览器是基于其他开源软件所编写,包括 WebKit,目标是提升稳定性、速度和安全性,并创造出简单且有效率的使用者界面。

    63 引用 • 289 回帖 • 1 关注
  • BookxNote

    BookxNote 是一款全新的电子书学习工具,助力您的学习与思考,让您的大脑更高效的记忆。

    笔记整理交给我,一心只读圣贤书。

    1 引用 • 1 回帖 • 3 关注
  • Caddy

    Caddy 是一款默认自动启用 HTTPS 的 HTTP/2 Web 服务器。

    10 引用 • 54 回帖 • 186 关注
  • Google

    Google(Google Inc.,NASDAQ:GOOG)是一家美国上市公司(公有股份公司),于 1998 年 9 月 7 日以私有股份公司的形式创立,设计并管理一个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 公司的总部称作“Googleplex”,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山景城。Google 目前被公认为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搜索引擎,它提供了简单易用的免费服务。不作恶(Don't be evil)是谷歌公司的一项非正式的公司口号。

    49 引用 • 192 回帖
  • Hadoop

    Hadoop 是由 Apache 基金会所开发的一个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用户可以在不了解分布式底层细节的情况下,开发分布式程序。充分利用集群的威力进行高速运算和存储。

    93 引用 • 122 回帖 • 619 关注
  • Bootstrap

    Bootstrap 是 Twitter 推出的一个用于前端开发的开源工具包。它由 Twitter 的设计师 Mark Otto 和 Jacob Thornton 合作开发,是一个 CSS / HTML 框架。

    18 引用 • 33 回帖 • 647 关注
  • OpenStack

    OpenStack 是一个云操作系统,通过数据中心可控制大型的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池。所有的管理通过前端界面管理员就可以完成,同样也可以通过 Web 接口让最终用户部署资源。

    10 引用 • 1 关注
  • jsoup

    jsoup 是一款 Java 的 HTML 解析器,可直接解析某个 URL 地址、HTML 文本内容。它提供了一套非常省力的 API,可通过 DOM,CSS 以及类似于 jQuery 的操作方法来取出和操作数据。

    6 引用 • 1 回帖 • 508 关注
  • 设计模式

    设计模式(Design pattern)代表了最佳的实践,通常被有经验的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人员所采用。设计模式是软件开发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是众多软件开发人员经过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试验和错误总结出来的。

    201 引用 • 120 回帖 • 1 关注
  • CSDN

    CSDN (Chinese Software Developer Network) 创立于 1999 年,是中国的 IT 社区和服务平台,为中国的软件开发者和 IT 从业者提供知识传播、职业发展、软件开发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满足他们在职业发展中学习及共享知识和信息、建立职业发展社交圈、通过软件开发实现技术商业化等刚性需求。

    14 引用 • 155 回帖 • 1 关注
  • Anytype
    3 引用 • 31 回帖 • 36 关注
  • 一些有用的避坑指南。

    69 引用 • 93 回帖
  • Logseq

    Logseq 是一个隐私优先、开源的知识库工具。

    Logseq is a joyful, open-source outliner that works on top of local plain-text Markdown and Org-mode files. Use it to write, organize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keep your to-do list, and build your own digital garden.

    7 引用 • 69 回帖 • 6 关注
  • Ant-Design

    Ant Design 是服务于企业级产品的设计体系,基于确定和自然的设计价值观上的模块化解决方案,让设计者和开发者专注于更好的用户体验。

    17 引用 • 23 回帖 • 13 关注
  • Access
    1 引用 • 3 回帖 • 7 关注
  • HBase

    HBase 是一个分布式的、面向列的开源数据库,该技术来源于 Fay Chang 所撰写的 Google 论文 “Bigtable:一个结构化数据的分布式存储系统”。就像 Bigtable 利用了 Google 文件系统所提供的分布式数据存储一样,HBase 在 Hadoop 之上提供了类似于 Bigtable 的能力。

    17 引用 • 6 回帖 • 71 关注
  • etcd

    etcd 是一个分布式、高可用的 key-value 数据存储,专门用于在分布式系统中保存关键数据。

    6 引用 • 26 回帖 • 545 关注
  • Quicker

    Quicker 您的指尖工具箱!操作更少,收获更多!

    38 引用 • 158 回帖
  • OAuth

    OAuth 协议为用户资源的授权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开放而又简易的标准。与以往的授权方式不同之处是 oAuth 的授权不会使第三方触及到用户的帐号信息(如用户名与密码),即第三方无需使用用户的用户名与密码就可以申请获得该用户资源的授权,因此 oAuth 是安全的。oAuth 是 Open Authorization 的简写。

    36 引用 • 103 回帖 • 36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