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的认知惰性

本贴最后更新于 1668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时过境迁

网络时代的认知惰性:对互联网的依赖本身是一种成瘾。

现在走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能看到“低头族”——两眼无法从手机屏幕上挪开——这些人中有玩游戏的,有聊天的,有刷微博的,有混朋友圈的,要说这专注的劲头,的确值得欣赏。

注意力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核心要素,人们依赖网络,便捷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网络上的信息能够把注意力牢牢吸引住。只要所控制的注意力够专够强,那么网络实际上也就控制了个体的行为,激发了个体潜在的偏好和需求。

网络对于人的行为控制不在技术层面,而是在注意力层面。平时三心二意的人或者马马虎虎的人,在互联网面前似乎都专注起来,对周边事物充耳不闻。

这种注意力的控制是怎么产生的?其实就是有趣。 人都有好奇心,只是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好奇心由于缺乏激发因素而被抑制了,毕竟每个个体都会受到自身社会环境和社会网络的限制,发生在身边的趣事少,出现的频率低。

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它打破了信息传播的空间限制,瞬间聚集各领域的信息,从而让有趣的事情能够高频率地冲击眼球。在这种高频信息的冲击下,人的好奇心会不断被激发出来,从而形成一种认知上的依赖,这种依赖就体现在注意力上。人们无法离开网络环境,一旦到一个没有网络的环境中,就跟丢了魂似的。也就是说,离开了网络环境,人们发现自身的注意力丢了,无法集中了,心神不宁了。

现在很多人都在谴责类似《王者荣耀》之类的游戏会致人成瘾,实际上对互联网本身的依赖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成瘾行为,这和某个游戏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只不过人们习惯撇开自己的问题,把原因转嫁到其他地方,这被称作确证偏见

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本质上就是一种成瘾行为,这种成瘾行为体现为对互联网信息高度持续性的关注,也就是对网络的高度依赖。当这种成瘾行为一旦发生,也就意味着网络环境下的工作和生活已经演化成一种固定的习惯,这就和千百年来人类进化出的其他习惯一样。既然是习惯,就会固化,难以改变。当人工智能水平越来越高,人工智能产品越来越普及,这种网络依赖也会越来越严重。所以,别怪某个游戏了,没有游戏,也会有别的东西锁定你的眼球。也别怪孩子们了,大人们也很难摆脱网络。

关键的问题不是逃避,面对网络时代,逃避网络也不是办法,不然生活成本太高。如何拥抱网络,同时不让自己上瘾,才是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

网络依赖从本质上说是认知依赖

认知依赖在非网络时代中也存在,比如古人通过观天象看黄历来安排重大事务。这种对黄历的依赖也是一种认知依赖。因为古代没有足够多的科学知识,不足以通过其他更好的方式来认识外面的世界,只能依赖某些简单易懂的信息来帮助自身决策,以规避不确定性风险。

互联网让科学更为普及,信息更为海量,人们可以充分地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来采集和整理信息并从中做出推断。按照这种逻辑来说,人们应该表现得更为理智才对,其实不然。当信息量太大,且更新频率太快的时候,人们受好奇心的驱使,会不断激励自己去需求下一个新的信息,这就会导致两个问题:

一是既定的信息还没有理解和消化,大脑对信息的处理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二是对信息的期待和信息的高频出现会把人的注意力牢牢定在屏幕上,看似人们注意力高度提升了,其实是被固化了。

这种注意力的提升并没有带来认知能力的提升,恰恰相反,有可能损害认知能力本身。

互联网资讯信息并非完全可靠。 高频信息具有局部和散点似的特征,人们除非能够把所搜集出来的信息集中整理加工,才可能推断出有用的线索。但事实上互联网上的信息加工处理也会有专门的人来完成,这些人按照自身的理解加以推断,形成某些结论,而这种系统的分析看似专业,实际上也不过是代表了分析者的视野和水平,并不代表这些信息的真实含义。这就容易导致互联网上的信息很容易通过所谓的专业之手把错误放大,进一步误导读者。更何况一部分人懂得互联网上信息加工的好处,故意通过某些偏激的视角来解读和加工,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这种信息操纵可以为操纵者带来巨大的利益,但会严重损害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质量。

因此,高频海量信息看似有利于人们的理性判断,但由于认知依赖,人们的各种认知偏见反而可能被放大了。当这些偏见被逐步放大时,就会致使人的行为逐步趋同,趋向于某种网络上所认同的模式。

社会心理学家津多巴曾经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互联网会让男性趋向于中性化,原因就在于互联网造成的认知依赖导致产生的认知惰性,让男性不愿意去冒险,不愿意去面对各种现实的不确定性事件,这种情形下,男性自然也无法像传统社会中的角色那样去承担社会责任。津多巴的研究是否真正刻画了网络时代的男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但至少揭示了网络社会所潜在的弊端:高频海量信息会放大人们自身的认知偏见,强化认知惰性,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

宅男宅女的生活和工作模式不仅仅是因为宅,更体现在观念和日常行为模式上,这才是人们应该关注的。

文章转载至 网络时代的认知惰性:对互联网的依赖本身是一种成瘾 略有改动。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Tristana via macOS
    作者

    😄

Tristana
一个非著名程序员兼段子手。 杭州

推荐标签 标签

  • 前端

    前端技术一般分为前端设计和前端开发,前端设计可以理解为网站的视觉设计,前端开发则是网站的前台代码实现,包括 HTML、CSS 以及 JavaScript 等。

    246 引用 • 1338 回帖 • 2 关注
  • Solo

    Solo 是一款小而美的开源博客系统,专为程序员设计。Solo 有着非常活跃的社区,可将文章作为帖子推送到社区,来自社区的回帖将作为博客评论进行联动(具体细节请浏览 B3log 构思 - 分布式社区网络)。

    这是一种全新的网络社区体验,让热爱记录和分享的你不再感到孤单!

    1441 引用 • 10069 回帖 • 497 关注
  • RemNote
    2 引用 • 16 回帖 • 13 关注
  • Word
    13 引用 • 41 回帖
  • 生活

    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生活包括人类在社会中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日常活动和心理影射。

    230 引用 • 1454 回帖
  • 正则表达式

    正则表达式(Regular Expression)使用单个字符串来描述、匹配一系列遵循某个句法规则的字符串。

    31 引用 • 94 回帖
  • Kafka

    Kafka 是一种高吞吐量的分布式发布订阅消息系统,它可以处理消费者规模的网站中的所有动作流数据。 这种动作(网页浏览,搜索和其他用户的行动)是现代系统中许多功能的基础。 这些数据通常是由于吞吐量的要求而通过处理日志和日志聚合来解决。

    36 引用 • 35 回帖 • 3 关注
  •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机器学习的分支,是一种试图使用包含复杂结构或由多重非线性变换构成的多个处理层对数据进行高层抽象的算法。

    54 引用 • 44 回帖
  • WebComponents

    Web Components 是 W3C 定义的标准,它给了前端开发者扩展浏览器标签的能力,可以方便地定制可复用组件,更好的进行模块化开发,解放了前端开发者的生产力。

    1 引用 • 7 关注
  • Webswing

    Webswing 是一个能将任何 Swing 应用通过纯 HTML5 运行在浏览器中的 Web 服务器,详细介绍请看 将 Java Swing 应用变成 Web 应用

    1 引用 • 15 回帖 • 637 关注
  • SQLite

    SQLite 是一个进程内的库,实现了自给自足的、无服务器的、零配置的、事务性的 SQL 数据库引擎。SQLite 是全世界使用最为广泛的数据库引擎。

    5 引用 • 7 回帖 • 7 关注
  • 自由行
    4 关注
  • Markdown

    Markdown 是一种轻量级标记语言,用户可使用纯文本编辑器来排版文档,最终通过 Markdown 引擎将文档转换为所需格式(比如 HTML、PDF 等)。

    171 引用 • 1534 回帖
  • SVN

    SVN 是 Subversion 的简称,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版本控制系统,相较于 RCS、CVS,它采用了分支管理系统,它的设计目标就是取代 CVS。

    29 引用 • 98 回帖 • 688 关注
  • Elasticsearch

    Elasticsearch 是一个基于 Lucene 的搜索服务器。它提供了一个分布式多用户能力的全文搜索引擎,基于 RESTful 接口。Elasticsearch 是用 Java 开发的,并作为 Apache 许可条款下的开放源码发布,是当前流行的企业级搜索引擎。设计用于云计算中,能够达到实时搜索,稳定,可靠,快速,安装使用方便。

    117 引用 • 99 回帖 • 200 关注
  • SEO

    发布对别人有帮助的原创内容是最好的 SEO 方式。

    35 引用 • 200 回帖 • 30 关注
  • 服务器

    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

    125 引用 • 585 回帖 • 2 关注
  • Tomcat

    Tomcat 最早是由 Sun Microsystems 开发的一个 Servlet 容器,在 1999 年被捐献给 ASF(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隶属于 Jakarta 项目,现在已经独立为一个顶级项目。Tomcat 主要实现了 JavaEE 中的 Servlet、JSP 规范,同时也提供 HTTP 服务,是市场上非常流行的 Java Web 容器。

    162 引用 • 529 回帖 • 1 关注
  • 支付宝

    支付宝是全球领先的独立第三方支付平台,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安全快速的电子支付/网上支付/安全支付/手机支付体验,及转账收款/水电煤缴费/信用卡还款/AA 收款等生活服务应用。

    29 引用 • 347 回帖 • 2 关注
  • SendCloud

    SendCloud 由搜狐武汉研发中心孵化的项目,是致力于为开发者提供高质量的触发邮件服务的云端邮件发送平台,为开发者提供便利的 API 接口来调用服务,让邮件准确迅速到达用户收件箱并获得强大的追踪数据。

    2 引用 • 8 回帖 • 503 关注
  • Electron

    Electron 基于 Chromium 和 Node.js,让你可以使用 HTML、CSS 和 JavaScript 构建应用。它是一个由 GitHub 及众多贡献者组成的活跃社区共同维护的开源项目,兼容 Mac、Windows 和 Linux,它构建的应用可在这三个操作系统上面运行。

    15 引用 • 136 回帖 • 5 关注
  • Postman

    Postman 是一款简单好用的 HTTP API 调试工具。

    4 引用 • 3 回帖 • 2 关注
  • 反馈

    Communication channel for makers and users.

    121 引用 • 907 回帖 • 277 关注
  • 强迫症

    强迫症(OCD)属于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是一组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精神疾病,其特点为有意识的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一些毫无意义、甚至违背自己意愿的想法或冲动反反复复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15 引用 • 161 回帖
  • Vditor

    Vditor 是一款浏览器端的 Markdown 编辑器,支持所见即所得、即时渲染(类似 Typora)和分屏预览模式。它使用 TypeScript 实现,支持原生 JavaScript、Vue、React 和 Angular。

    370 引用 • 1847 回帖 • 3 关注
  • 小薇

    小薇是一个用 Java 写的 QQ 聊天机器人 Web 服务,可以用于社群互动。

    由于 Smart QQ 从 2019 年 1 月 1 日起停止服务,所以该项目也已经停止维护了!

    35 引用 • 468 回帖 • 762 关注
  • 钉钉

    钉钉,专为中国企业打造的免费沟通协同多端平台, 阿里巴巴出品。

    15 引用 • 67 回帖 • 275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