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源笔记的一些看法

本贴最后更新于 973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东海扬尘

之前在思源三群发了个消息:

思源写作体验非常棒,算得上 PC 上 MD 笔记的写作体验的领头羊,唯一遗憾的默认存储格式不是.md,限制了玩法和使用场景,否则应该可以封神了。

然后有了如下对话:

萌新的化身[2] 2022/8/8 12:05:20
因果关系搞反了,就是因为打破了 md 的限制才有现在的思源

鸢尾 2022/8/8 12:44:28
果真 .md 格式总是成为大家对思源放不下心的原因

鸢尾 2022/8/8 12:45:17
军师 急需您写一条为什么思源不是.md 的说明

Evil Eyes 2022/8/8 12:46:59
“notion 也不是 md,有本事你去 notion 群里说啊”

Evil Eyes 2022/8/8 12:47:43
再回来的时候已经被骂得不成人形了

是 Dammy 不是 D 大 2022/8/8 12:48:34
MD 问题 D 大熟,我去翻翻 D 大语录看记下了吗,理解老深刻了

是 Dammy 不是 D 大 2022/8/8 12:50:07
坏了我没记

鸢尾 2022/8/8 12:55:05
D 大发的那个我也有点印象

有说大佬曾在群里深刻剖析过为啥不存储 md 的原因。但我进群的晚,没看到大佬的理解。不过呢,感觉对话中的两个理由都比较牵强。

首先我知道思源数据结构是基于内容块的,很多功能和复杂查询与数据关联都是基于这种特有的设计实现的,它就像一个数据库,甚至可以用类似 SQL 的语法进行查询,这种设计思路不错,不过这与最终是否存储为 MD 格式文件没有啥必然联系,因为保存现有格式的元数据与同时再生成一份 MD 文档并没有冲突,而且对直接存储 md 格式不放心的人毕竟是少数,没有啥放不放心,不行的话难道不能对是否存储 md 格式文档设置为用户可选项?

其次我个人认为思源现有的用户增量主要基于写作体验、开源、跨平台、官方同步等方面的原因,这些方面思源除了在移动端的的体验比较糟糕外其他都不错,所以用户的增长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但这个增速实话说却不是它应有的增速。还有大批人并不知道思源,不知道的原因除开官方推广外主要还是在于用户并没太大的主动意愿去做口碑传播,有些人知道,但用了不久又换其他笔记了,比如 ob。

刚开始我在一些平台回答笔记类的问答时也会推荐一下思源,但后来没有进行推荐了。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通常发问的人一般都找过许多笔记应用试用过,他们的需求一般是除写作之外的额外要求,否则 word 已是写作体验的天花板,他们也没必要发问,一些需求比较个性化,思源目前并不支持插件扩展,显然无法满足。

第二、md 笔记本身是些简单的标记格式,虽然简单,但也没到人人都懂的程度,懂得 md 语法,并且需要 md 笔记的人大多喜欢折腾,玩 nas、blog、web dev 的人居多,这些人对数据的敏感性高,同时又对数据的通用性有所要求,md 存储格式是其中一个指标,支持第三方同步也是一个指标。这两点不一定是比较重要的指标,但思源显然都不支持。

第三、推荐给一些人用了一段时间后,用的人最终大多还是没选择押宝思源,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我前面说的那些,最主要的是偶发性的报错,思源版本更新很快,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比如测试并不严谨,很多问题等新版发布一段时间后才会收到用户反馈,如果是通用型 BUG,恰好被新手体验到了,有些人会选择提交给官方,但更多的人怕是直接选择不用了。我用思源时也会经常遇到崩溃重建索引的情况,而且是连续几个新版本都存在这种偶发性错误,虽然似乎也没影响到数据,但也不太好跟人介绍了。

除上所述外还有一些其他问题,在此不一一列举。总之,思源有它独特的优势,第一眼就觉得惊艳,第二眼还是喜欢,但就目前而言尚未成熟,我知道思源是因为 Vditor,如果不是它,我可能至今也不晓得思源。这本身就是问题。

期待几年后的思源能够建立真正的 md 笔记生态,适用更多的场景,特别是深层次的插件支持,很多功能官方可以说一万个不做的理由,但对于需求者来说,只需要一个理由,扩展插件的意义就在于:你不做,我做。
我会随时关注,期待它超越 ob 的时候!

  • 思源笔记

    思源笔记是一款隐私优先的个人知识管理系统,支持完全离线使用,同时也支持端到端加密同步。

    融合块、大纲和双向链接,重构你的思维。

    24939 引用 • 102734 回帖

相关帖子

欢迎来到这里!

我们正在构建一个小众社区,大家在这里相互信任,以平等 • 自由 • 奔放的价值观进行分享交流。最终,希望大家能够找到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成长。

注册 关于
请输入回帖内容 ...
  • Bard 1 评论

    如果思源不是基于 MD 我可能用都不会用,用思源本质上就是基于 MD 写作,思源要另立标准那也无所谓,再找另外的 MD 编辑器就是。是的,目前来说我只是把思源当作 MD 编辑器在使用,用它做知识管理是有风险的,不是诅咒哈,但我从不相信有啥万年不腐的软件,假使有一天思源不再更新了,那么思源独有的数据格式迁移起来就麻烦了,最明确的文件夹 + 文件本体的物理存放 MD 文档是最稳妥的方式,思源的逻辑分类实话说迁移起来比较费事,文档结构里每个分类都一个多余的 MD 文档不说,批量导出也不含资源,只能一个大分类一个大分类的导出,确实麻烦,不是我对思源没信心,只是见惯了跑路和毁前途的软件,用之前都得考虑好结局,这是底线,也是不想受制的考量。你可以说我格局小,但真不想也不愿在一棵树上吊死。

    作者:shileiye
    链接: 关于思源笔记的一些看法
    来源:链滴
    协议: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思源没有另立“标准”,内部封装形式本质就和用户所解耦的,就是用火星文写也没关系

    在用户侧来说就是“MD 语法写,MD 文件导入,MD 语法导出”

    凡是都是有风险的,我理解楼主的担忧,但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谈计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

    引申到这里,显然就是:不量化风险大小就说风险是不够严谨和轻佻

    此处思源的核心优势就是“开源”了,相信楼主肯定会在仔细读过楼上已经有别的朋友评论过的

    哦对,再提一嘴什么是开源。

    开源就是这些源码是公布的,有效的,所有人都可以看、下载、修改和编译的,你自己可以在约定的规则下编译、修改和使用的。

    那么之所以 D 大和 V 大哪怕把项目删了,都无所谓,就是代码是完全公开的,这个项目不是像 QQ、WX、Word、WPS 那种私有的,代码完全不公开,这几个公司没了这软件就不能用的。而 Siyuan 你完全可以自己编译,或者用 Github 编译,都是你的自由。你也可以感觉 Siyuan 那里写的不好,不随你的心意,只要 Fork 一下,你就有一份随便你使用的 Siyuan 代码,随便改。

    Siyuan 自带的同步是官方同步,但这个文件夹就在我本地,我随时都可以访问,明文存储,我想备份到哪都可以,我就是直接备份到我的 Github 私有项目。我这两年都来来回回重装十几次系统了,Linux、Windows、MacOS 都用过,Linux 发行版我都用过五六个,要么直接复制粘贴,要么直接 git pull 一下,都没有一点影响 Siyuan。

    所以,支持开源,相信开源。

    作者:GuangDai
    链接: 关于思源笔记的一些看法 - GuangDai 的回帖
    来源:链滴
    协议: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以及再自行细心搜索“开源意味着什么”后

    真正的理解“使用思源的风险到底有多低”

    要是还不理解的话,楼主可以去把 D 的帖子搜出来,看看

    算了,我人好,怕楼主麻烦,已经找到了 思源笔记缘起 - 链滴

    数据可以完全离线以后,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软件生命周期。

    没有任何软件开发团队能保证软件能够持续可用,从开发团队来说,发生软件终止维护的可能性太多了,比如:经费不足、研发目标转移或者遇到不可抗力(比如开发人员突然离世)。

    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解决软件停更造成的不可迁移,那就是 开源 。如果软件有足够价值且是完整开源的,即使主创团队无法继续维护了,其他开发者也能接过重任。从开发团队实际情况出发,完全开源是比较难办到的,虽然开源商业化模式在很多项目上已经大获成功,但并不是每一个项目都适合这样做或者说需要等待适合的时机。

    作者:88250
    链接: 思源笔记缘起
    来源:链滴
    协议:CC BY-SA 4.0 https://creativecommons.org/licenses/by-sa/4.0/

    虽然看完这篇“缘起”的帖子相信楼主已经可以进一步理解思源的部分情况

    但还是说以下万一地球毁灭,没人接手思源,应该怎么办吧

    1. 不要折腾思源的 .sy 源文件
    2. 直接导出 MD 文件包
    3. 找到支持 MD 导入的软件,导入

    要是还不行的话,思源的数据解析器也是开源的,楼主“不过是”改改解析器 .sy 文件想怎么导出就怎么导出,什么 Word,富文本,自己开发套笔记都可以

    有人说“历史虽然不重复,但总是压着相同的韵脚”

    但也有人说“历史数据不能代表未来走势”

    文档结构里每个分类都一个多余的 MD 文档不说,批量导出也不含资源,只能一个大分类一个大分类的导出

    我刚才试了,通过软件导出 Markdown 的形式都是可以的,所以我并不清楚楼主为什么这么说,我不相信楼主不自己试试就冒出来这句话,应该是我理解有误吧,希望楼主有时间的话可以进一步描述这个场景的不合理之处

    只要言之有理,我就带头提开发需求,再不行就在社区开投票贴,再不行就磨开发者,直到满足需求为止,这当然不是说服楼主转投思源,毕竟这是个开放的社区,您的建议或许可以方便的更多的用户

    说到这里,希望楼主用的不是 ob ,毕竟 ob 连开源软件都不是,从这个角度来说 ob 很有可能就死在思源前面了,谈何“超越”呢

    拜读了一下思源笔记缘起,上面所述的我基本赞同,因为二十年来我也确实在寻找一款可以长期使用的个人文档管理应用,也动过自己写一个的念头。但一是技术不到家,二是懒,所以一直在躺平。这一点上我是很佩服这些不服就干的人的。不过呢,哪怕遇见了思源也没完全满足我个人的需求。我也不想说什么代表广大用户的需求,至少二十多年来所经历的应用确实没有一个能完全满足的我个人需求的。或许我个人对文档的应用场景确实比一般人多一些,本来我也不想提这些的。因为就这些年在这行混的经验来说,很少有官方会为个别用户的需求而改变既定策略,各有各的想法,难免出现认知冲突,只是不吐又不快,我大概这辈子也很难自己去写个笔记应用,但有些东西说不说是一回事,听不听是另外一回事,如果有需求不说,那自然是我的问题。说出来有没人在意那不是我的事。所以基于此我在这里说了一下,并非指望官方就眼巴巴的赶紧给做出来,也只是让一些人知道有人有这些需求,有一些声音罢了。 至于说开源的问题,技术不到家,写写小插件还好,涉及到架构调整还是算了。官方给的源码没有说明,我至今都还没编译成功,更别提修改了。所以我改不了,即便改得了,官方也不一定接受。总之呢,思源的开源目前对于我等渣渣意义不大。否则我也不用在这里提这些“非主流”需求了。 最后,关于导出导入 MD 文档,我只是说它繁琐,不如直接保存 MD 来的实在,仅此而已。
    shileiye
  • 其他回帖
  • Bard

    对于 Markdown 的不合适用于知识管理有以下几点

    1. 知识管理需要对一段知识,或者一个块进行唯一标记,但在 Markdown 设计之初就没有这样的需求,所以 ob 在这一块实现的既不优雅,也不够实用,块的定位有问题
    2. Markdown 文件无法保证文件的唯一写入,这就会造成文件损坏,权限异常等无法解决的问题,解决的办法只用思源通过 api 才能对文件保证“事务性”的操作
    1 回复
  • Bard 1 评论

    我对 “md 笔记生态”一说存疑

    只是有很多软件支持 md 语法,尤其是笔记软件

    再就是说的上的 md 笔记软件也就 ob 和 logseq,而且现在这俩的 md 文件很容易不兼容了

    这已经有悖于 md 的初衷了

    对了,如果说“md 笔记生态”是支持 md 语法的,那思源是属于的

    如果“md 笔记生态”是用 md 文件存储的,那我觉得及没必要,也弊端显著,不进去挺好

    2 操作
    Bard 在 2022-08-10 16:54:24 更新了该回帖
    Bard 在 2022-08-10 16:53:12 更新了该回帖
    所谓生态就是围绕一个关键因素建立的应用关联,你只看到了笔记一个场景,却忽略了整个大环境,目前 MD 文档正在成为富文本外的第二选择,许多应用系统集成了 MD 文档的直接应用,比如一些博客系统、一些文档管理系统、一些办公系统、一些信息发布系统、一些阅读系统、一些 IDE 开发工具等等,更不用说让 MD 源远流长的 Git 代码库了。你想到的只是满足个人写笔记,却没看到那些 MD 正在肆虐的地方,符合标准的 MD 文档正在成为主流。而原因,正是因为它的简洁与复杂,不矛盾,用简洁的语法实现复杂的效果,这就是 MD 的魅力,而你居然把它的优势看成一种劣势,着实有些以己度人。论复杂,请问你为啥不用富文本、HTML 写笔记?
    shileiye
  • Bard 1 评论

    诉求不过是另外自动保存一份 MD 文档,而非导出。其他问题不过是这个问题延伸出来的一些可以解决的问题。

    这个诉求的本质就基本等于“不可解”的,不能用一种类似“世上无绝对”的逻辑,假设时间无限,开发资源无限的前提,来说这事是可以做的。即使在可见范围内,这个问题都不可解,不可解的原因在之前已经罗列过了

    这句话用了两个“不过是…”,这是一种十分轻佻的表达形式,虽然相信楼主本意可能并非如此,但依旧像之前已经指出过的“理解不了这件事件背后的复杂性”一样的问题

    这么说只是为了阐明需求,与具体做事的难度无关,我觉得你把我说的理解的太复杂了,所以有必要做一些简单的陈述。不代表所述需求实施的难易程度,不要想多了。
    shileiye
  • 查看全部回帖

推荐标签 标签

  • MongoDB

    MongoDB(来自于英文单词“Humongous”,中文含义为“庞大”)是一个基于分布式文件存储的数据库,由 C++ 语言编写。旨在为应用提供可扩展的高性能数据存储解决方案。MongoDB 是一个介于关系数据库和非关系数据库之间的产品,是非关系数据库当中功能最丰富,最像关系数据库的。它支持的数据结构非常松散,是类似 JSON 的 BSON 格式,因此可以存储比较复杂的数据类型。

    90 引用 • 59 回帖 • 7 关注
  • Love2D

    Love2D 是一个开源的, 跨平台的 2D 游戏引擎。使用纯 Lua 脚本来进行游戏开发。目前支持的平台有 Windows, Mac OS X, Linux, Android 和 iOS。

    14 引用 • 53 回帖 • 550 关注
  • CAP

    CAP 指的是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 Consistency(一致性)、 Availability(可用性)、Partition tolerance(分区容错性),三者不可兼得。

    12 引用 • 5 回帖 • 640 关注
  • 以太坊

    以太坊(Ethereum)并不是一个机构,而是一款能够在区块链上实现智能合约、开源的底层系统。以太坊是一个平台和一种编程语言 Solidity,使开发人员能够建立和发布下一代去中心化应用。 以太坊可以用来编程、分散、担保和交易任何事物:投票、域名、金融交易所、众筹、公司管理、合同和知识产权等等。

    34 引用 • 367 回帖
  • SMTP

    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即简单邮件传输协议,它是一组用于由源地址到目的地址传送邮件的规则,由它来控制信件的中转方式。SMTP 协议属于 TCP/IP 协议簇,它帮助每台计算机在发送或中转信件时找到下一个目的地。

    4 引用 • 18 回帖 • 637 关注
  • 服务器

    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

    125 引用 • 585 回帖
  • 服务

    提供一个服务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把硬件和软件累加在一起,它包括了服务的可靠性、服务的标准化、以及对服务的监控、维护、技术支持等。

    41 引用 • 24 回帖 • 3 关注
  • 房星科技

    房星网,我们不和没有钱的程序员谈理想,我们要让程序员又有理想又有钱。我们有雄厚的房地产行业线下资源,遍布昆明全城的 100 家门店、四千地产经纪人是我们坚实的后盾。

    6 引用 • 141 回帖 • 591 关注
  • ActiveMQ

    ActiveMQ 是 Apache 旗下的一款开源消息总线系统,它完整实现了 JMS 规范,是一个企业级的消息中间件。

    19 引用 • 13 回帖 • 676 关注
  • FFmpeg

    FFmpeg 是一套可以用来记录、转换数字音频、视频,并能将其转化为流的开源计算机程序。

    23 引用 • 32 回帖
  • 996
    13 引用 • 200 回帖 • 4 关注
  • 友情链接

    确认过眼神后的灵魂连接,站在链在!

    24 引用 • 373 回帖
  • RYMCU

    RYMCU 致力于打造一个即严谨又活泼、专业又不失有趣,为数百万人服务的开源嵌入式知识学习交流平台。

    4 引用 • 6 回帖 • 54 关注
  • Eclipse

    Eclipse 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 Java 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就其本身而言,它只是一个框架和一组服务,用于通过插件组件构建开发环境。

    76 引用 • 258 回帖 • 631 关注
  • Outlook
    1 引用 • 5 回帖 • 1 关注
  • CSDN

    CSDN (Chinese Software Developer Network) 创立于 1999 年,是中国的 IT 社区和服务平台,为中国的软件开发者和 IT 从业者提供知识传播、职业发展、软件开发等全生命周期服务,满足他们在职业发展中学习及共享知识和信息、建立职业发展社交圈、通过软件开发实现技术商业化等刚性需求。

    14 引用 • 155 回帖 • 1 关注
  • 链滴

    链滴是一个记录生活的地方。

    记录生活,连接点滴

    171 引用 • 3845 回帖
  • TGIF

    Thank God It's Friday! 感谢老天,总算到星期五啦!

    289 引用 • 4492 回帖 • 652 关注
  • Latke

    Latke 是一款以 JSON 为主的 Java Web 框架。

    71 引用 • 535 回帖 • 824 关注
  • Logseq

    Logseq 是一个隐私优先、开源的知识库工具。

    Logseq is a joyful, open-source outliner that works on top of local plain-text Markdown and Org-mode files. Use it to write, organize and share your thoughts, keep your to-do list, and build your own digital garden.

    7 引用 • 69 回帖 • 1 关注
  • WordPress

    WordPress 是一个使用 PHP 语言开发的博客平台,用户可以在支持 PHP 和 MySQL 数据库的服务器上架设自己的博客。也可以把 WordPress 当作一个内容管理系统(CMS)来使用。WordPress 是一个免费的开源项目,在 GNU 通用公共许可证(GPLv2)下授权发布。

    66 引用 • 114 回帖 • 195 关注
  • Tomcat

    Tomcat 最早是由 Sun Microsystems 开发的一个 Servlet 容器,在 1999 年被捐献给 ASF(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隶属于 Jakarta 项目,现在已经独立为一个顶级项目。Tomcat 主要实现了 JavaEE 中的 Servlet、JSP 规范,同时也提供 HTTP 服务,是市场上非常流行的 Java Web 容器。

    162 引用 • 529 回帖 • 4 关注
  • Spring

    Spring 是一个开源框架,是于 2003 年兴起的一个轻量级的 Java 开发框架,由 Rod Johnson 在其著作《Expert One-On-One J2EE Development and Design》中阐述的部分理念和原型衍生而来。它是为了解决企业应用开发的复杂性而创建的。框架的主要优势之一就是其分层架构,分层架构允许使用者选择使用哪一个组件,同时为 JavaEE 应用程序开发提供集成的框架。

    946 引用 • 1460 回帖 • 1 关注
  • Rust

    Rust 是一门赋予每个人构建可靠且高效软件能力的语言。Rust 由 Mozilla 开发,最早发布于 2014 年 9 月。

    58 引用 • 22 回帖 • 5 关注
  • golang

    Go 语言是 Google 推出的一种全新的编程语言,可以在不损失应用程序性能的情况下降低代码的复杂性。谷歌首席软件工程师罗布派克(Rob Pike)说:我们之所以开发 Go,是因为过去 10 多年间软件开发的难度令人沮丧。Go 是谷歌 2009 发布的第二款编程语言。

    498 引用 • 1395 回帖 • 254 关注
  • VirtualBox

    VirtualBox 是一款开源虚拟机软件,最早由德国 Innotek 公司开发,由 Sun Microsystems 公司出品的软件,使用 Qt 编写,在 Sun 被 Oracle 收购后正式更名成 Oracle VM VirtualBox。

    10 引用 • 2 回帖 • 15 关注
  • danl
    166 关注